1、想給領導送套書,管理類的什麼合適?
《如何改變世界》 伯恩斯坦 新星出版社 2006年04月;
《長尾理論》 克里斯•安德森 中信出版社 2006年12月;
《世界是平的》 托馬斯•弗里德曼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09月;
《中國人的管理邏輯》 孫景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6年01月;
《顧客要買什麼》 邁克爾•西爾弗斯坦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10月;
《道路與夢想》王石/繆川 中信出版社 2006年01月;
《藍海戰略》 錢•金/勒妮•莫博涅 商務印書館 2005年05;
《中國人為什麼組織不起來》 肖知興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6年09月.
以上書籍都是探討管理的經典著作,
具有很高的思維層次,
比較適合具有較高職位的高級管理者閱讀。
2、領導被套路了,送什麼書?
領導被套抄路了,送書是補習嗎。
如果是因為被套路需要看書的話,建議看一些雜志即可。比如:半月談、求是等。如果是個人需要提高文化氣質、熏陶自己的情操,建議送一些傳記類的書籍給領導,比如林肯傳記,或者是一些文學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
3、過節了送什麼書給領導?
最好給他的孩子買套十萬個為什麼,或者百科全書什麼的,送給小孩子顯得順理些。
4、送給領導書可以嗎?有本書挺好的,可以帶給領導工作靈感,送給領導可以嗎
李嘉誠說:「一個人憑自己的經驗得出結論,當然是最好,但是時間就浪費得多了,如果能將書本知識和實際神並工作結合起來,那才是最好的。」
領導者的眼光、追求、高度、境界、格局、胸懷以及價值觀,對於企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領導力的局限,也決定了企業的局限。
讀書是打開視野、提升領導力最有效的途徑。讀書多了,知識也會更加豐富,到後面要用到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了。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幫助我們突破個體的局限,走進更大世界的過程。
所以送給領導書是好的選擇,下面推薦幾本書做為參考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5周年新譯本)
作者:彼得·德魯克
推薦理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5周年新譯本)的出版,是為了紀念並致敬德魯克經典的作品。
本書歷時4年鑽研,5遍修訂,並新增「有效的管理者是由什麼造就的」一章;吉姆·柯林斯「德魯克給我的十條教諭」一文。經幾十位企業家、譯者、德魯克研究專家組成的多元化團隊字斟句酌,還原細節,更完整、更准確的全新譯本。
本書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寫給每個人的自我發展指南。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不如先讀此書,會幫助你善用時間,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領域,做有效的決策。學會卓有成效,創造更豐盛的職業生涯。
2、稻盛和夫如是說
作者:稻盛和夫
推薦理由:稻盛和夫先生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影響全球2200萬人,被奉為人生之師。他是京瓷、KDDI兩家世界500強締造者,日航起死回生、創造奇跡的掌舵手。
從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橫跨50年,稻盛先生領導京瓷、第二電信進入世界500強,創建「盛和塾」幫助經營者做好經營,帶領日航起死回生、創造奇跡,面對各種困難,他的基本理念一以貫之,不曾改變。
在本書中,稻盛先生親口對經營、人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細致的闡述。從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10年代,橫跨50年,稻盛先敬讓生領導京瓷、第二電信進入世界500強,創建「盛和塾」幫助經營者做好經營,帶領日航起死回生、創造奇跡,面對各種困難,他的基本理念一以貫之,不曾改變。
日本商業雜志《日經商業》《日經總裁》持續與稻盛先生進行訪談,將他的經營哲學、處事之道集中呈現在本書中。本書是一本了解稻盛和夫其人、其事、其思,釐清稻盛經營哲學發展脈絡的書。將基本理念全面呈現給讀者,為讀者克服困難提供方法,指引方向。
3、三精管理
作者:宋志平
推薦理由: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企業如何提升組織的健康度、產品的競爭力和經營的整體效益?
紮根企業40多年,宋志平帶領兩家企業雙雙躋身世界500強行列,潛心創造出一套中國式企業工法——三亮瞎局精十二化,集管理和經營於一體,兼顧效率和效益,兼修內功和外功,讓你看得懂、可實操、有成效。
三精管理的指導思想和管理理念體現為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系統優化。這是一本看得懂、可實操、有成效的企業經營管理指南。
5、最想推薦給老闆的一本書
讀《橫向領導力》有感
這本書是我最想推薦領導看的一本書,因為我發現書裡面提到領導要避免的幾件事她幾乎全都做了,而一個好領導應該做到的事她幾乎很少做到。
領導要避免的幾件事
1.默契無間的合作絕不是命令出來的。
無論是開會還是分配任務的時候,你的直接下命令常常會讓員工視而不見,為什麼你發出的命令無法鼓勵他人改變其行為?首先,一個原因是,你沒有解釋清楚自己的想法,而是直接用命令的方式來向員工傳達要求。當每周例會的時候,員工馬上想到的事情就是:「老闆又想著法來折磨我們了。」所以當你打算做一件事的時候,首先要解釋這樣做的原因,說出自己這個建議(而不是命令)背後的真正想法,你做這件事不是因為之前的某個原因,而是為了未來的某個具體事項的順利開展。具體的反饋會讓員工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第二個原因是員工沒有參與思考的過程,如果一個人沒有參與決策,無法對結果施加影響,那麼她在執行這個決策時不會很熱心。如果你想充分利用團隊中所有人的想法和力量,你就不應該將某些人拒之門外。要讓員工也參與討論、決策,當然最後的決策權還是你,
而對你提出建議的人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把這些建議付諸實踐。
2、關注自己的行動,而不是責怪別人。
當你去評價和考核某項工作的時候,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因為你的員工會將你的要求理解成指責。有些事情,往往事出有因。比如:一間幼兒園園長要求教師每學期要留住原班生生源,開學的時候,園長發現某班的幼兒報名人數與其他班級相比相對比較少,便讓辦公室業務人員計算流失人數,並在例會上質問該班老師今年原班生報名的人為什麼這么少?該班老師很委屈,業務人員在詢問和調查中發現,人數流失一個原因是由於報名提前,第一天很多家長沒有收到消息,而在後來兩天的報名中,中班原班生幼兒陸續來報名,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間幼兒園即將搬遷的消息一出,附近的孩子考慮新園隔得太遠,這學期就在離家近的幼兒園報了名。園長為了保住生源提出要求無可厚非,但出現問題的時候,園長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分析流失原因,只關注流失人數,並將問題直接歸因到教師個人能力問題上,這不僅是矛盾產生的開始,還會使員工產生委屈和挫敗感。首先,在開例會的時候,園長可以提出問題,讓大家分析一下今天報名的人數為什麼會減少?是宣傳不夠還是其他原因?讓他們關注問題本身,不是揣測你為什麼這樣問的意圖。提前預設下自己的提問會讓員工有歷滑什麼反應,當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則會幫助我們更有技巧的幫助他們。
3、當一個人知道自己表現的不理想,你就不應該再去揭她的傷疤
朋友H和B被選上去參加一個優質課比賽,H很緊張,覺得自己准備的不夠好,就棄權了。B去參加悉塌比賽回來得瑟的說:「還好你沒去,今天有個人上的課和你的撞了,而且准備得比你還要好,還好你沒去。」H翻了個大白眼,B不僅把這句話跟H說了,還跟周圍的同事說了個遍,B進入決賽後,回來繼續得瑟,順便不忘繼續打擊H:「還好你沒去,今天和我進決賽那個,就是和你撞題那個姑娘,上得可好了,還好你沒去。」H心裡千萬匹草泥馬呼嘯而過......我身邊不乏B這樣的人,不知是情商低還是心太大,不知是故意還是有意的重復這種既沒營養又倒胃口的廢話。H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如果准備好,她肯定會自動請纓,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提醒,就好像是在說:「還好你沒去,你那水平去的話就丟臉丟大發了。」H的PPT技術很好,人緣也很好,B性格孤傲,沒什麼朋友,當B需要人幫忙准備課件和教具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人來幫助她。人的性格不同,對事物判斷不盡相同,所以與他人共同工作就會產生問題。當別人對你第一印象不好時,不管你之後做得多好,別人就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對你這個個人產生排斥和偏見。她就不會再願意與你再次合作,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時候你不自覺的一句話常常會給別人帶來不小的陰影,要學會將心比心,肯定別人,在別人認為自己表現不好的時候,即使不能給予他人信心和鼓勵,也不要落井下石,洋洋得意,這是最基本的禮貌。
3、考慮一下善於引導團隊工作的人
在每個團隊中,總會有這樣睜爛圓一個人,她不是領導,卻具有很大的團隊凝聚力,大家都喜歡圍著她,欣賞她,認同她。這種人並不是你的敵人,反而是應該委以重任的人。你要幫她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特長,將團隊擰成一股繩,作為領導,你不僅要培養和使用自己的能力,還要幫助人們培養和使用他們的能力,你不需要發出命令,只需要找到合適的職位,並且提供一些需要有人去做,並能發揮他們特長的事情就行了。
一個團隊中,大家都希望和睦,很多事情一個巴掌拍不響,領導希望你尊敬她,不要忤逆她,你就不要和她對著干。當然,你也希望被領導委以重任,將你放到最能發揮你特長的合適位置。其實你們是一個互相供應的共贏關系。如果你不給她想要的尊重,她的決策權和任命權帶來的福利自然也不會想到你。
我不希望和同事下班後的每次主題都是圍繞著抱怨領導而展開的,我希望領導有所改變,當然最重要也最容易改變的還是我們自己。
員工需要做的幾件事
1、培養獨自工作的能力
不依靠他人,個人獨立完整的做好一件事。做一件事和做好一件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常常會一個人工作,但即使獨一個人工作時也沒有找到可以遵循的固定體系,以至於時間浪費了,工作效率不高,難題再次出現時,自己又會再次習慣性失憶,沒有反思,沒有積累經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越努力,收獲越小,時間花了,效率卻不高。所以獨自工作的時候,也要學會有條理的思考,拿到問題,先分析,再找方向,最後一步就是行動。
2、培養個人技能,明確目標,影響他人。
改變別人很難,但是自己的行為是最容易改變的。首先,自己要專業,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如何去做?讓自己的工作方法井井有條,你就可以更好的幫助他人工作。
3、專注為實現目標要做的工作
目標要能指導你明天的工作。專注能幫助你向理想的目標邁進,減少花在無關活動上的時間。
4、不知道的更重要!
不要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呆著,要去發現新世界,做你不擅長的事情和最難的事情進步才會越大。所以如果你手邊有什麼工作是你一直逃避和拖延的,趕緊把它拎出來先做了!
5、關注你能改變的事情。
之前一個學校的後勤阿姨跟我說過一件事,說是賣肉的老闆想漲價5毛,阿姨心想,可能肉價真的都上漲了。但姜還是老的辣,她沒有先回復老闆,而是讓我陪她去市場上的其他幾家肉鋪看了看,問了問他們的價錢,結果大多和以前一樣。有時候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有些事情是可以改變的,不能讓供應商坐地起價,我們應該對這些傢伙強硬一些,不要讓他們覺得他們能得到比其他經銷商更好的條件,當我們作出這樣的承諾,我們實際上是在大把大把地把鈔票往外扔鈔票。細心點,你會發現以為無法改變的事情其實還是可以改變的。
6、厚積薄發,靜待花開
做事情不要因為「被動原因」,要思考做這件事的目的,或別人讓你做這件事的目的,要學會展望未來,我能從這件事學到什麼?看到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了一下,就很想快點有結果,快點有收獲,但是這些需要時間,需要積累,我們卻沒有耐心去付出時間和精力學習和積累、去等待。
不管怎樣,總是要去幫助。當然前提是我們自己要具備個人技能和幫助他人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影響他人一起完成工作,不要做一個旁觀者,你可以選擇提供幫助,你原本可以改變一些事情的,相信,你可以的!
6、老闆不太會管理,想送他本書,該送什麼書呢?
《領導力21法則》「領導力就是領導力,不論你身在何處或從事怎樣的工作。時代在改變,科技也在不斷地進步,文化也因為地域不同而有差異。但是真正的領導原則卻是恆定不變的……」美國著名領導力大師約翰?麥克斯韋爾如派早是說。在本書中,麥肢純克斯韋爾先生描述了影響力法則、過程法則、哈頓歷羨咐法則、根基法則在內的21項領導力法則,想擁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煉所向披靡的實戰能力,馬上開始21法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