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萊州
1、作文 美麗的萊州或魅力的萊州(不是寫事寫景的,寫建設的怎莫樣,都弄了什麼,誇萊州的)初一用800字,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的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託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寫景記敘文是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的記敘文,是小學生經常練習並要求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類型之一。對於小學生來說,寫景作文是接觸得比較多的。但是怎樣才能把景物寫出特色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抓住景物的特徵,全面細致地觀察。
觀察和感受景物還需要發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著名詩人蘇軾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寫出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廬山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他寫林海,工於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這一囊括比喻、擬人、反問三重修辭格的句式,簡直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美。他寫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綉花鞋。」恰當的比擬,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麼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麼樣子,近處看它是什麼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麼樣子,從下看是什麼樣子等。
三、展開合理的想像。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像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像,再把景物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隻黃鸝站在樹枝上歡快地唱歌。」就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黃鸝的活潑可愛;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像,作者從桂林山的「奇」,想像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使景物內容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從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林海,聯想到廣廈、木材,直至日用傢具,「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此句將大興安嶺同祖國各地緊緊聯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認識到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親切、舒服」之感頓涌心頭。
四、注意情景交融。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景而寫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覽全文,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贊美之情。作者正是憑借這真摯的感情,謳歌了大興安嶺,謳歌了綠色寶庫——林海。他告訴我們,大興安嶺不僅是良材產地,也是科研基地。人們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給大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這說明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興國安邦」的意義,其結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餘味無窮,耐人尋味
美麗的春天
春天到了,真美呀!這是一個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季節.像蛇,熊,青蛙……之類的冷血動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賞春天.小鳥鳴春,百花爭艷,小草發芽,燕子也飛回來搭窩了,春天使給大地恢復了萬紫千紅的氣氛.
連春雨,春雷都連綿不斷地來為我們報春.春天正是播種的好季節,農民伯伯正趁著這個好季節開始播種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樣乾枯炎熱,不像秋天那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而春天是一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母親,母親就像大地,母親生下我們,我們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於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來過.
人們可喜歡春天了,因為這美麗的春天,給人以新的開始,新的收獲,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隨著春天的到來,大地完全被綠化了,從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整個春天都被綠色覆蓋了.
這春天,既給人以新的生命,也給人以新的希望.我愛這美麗的春天.
春天
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它們「嘰喳,嘰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來了,春來了!」
是的,春天真的來了!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
啊,我見到了春天。遠處的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了。近處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鑽出地面,它們嫩生生,綠油油的。肥胖的小葉兒,像一個個剛剛睡醒的胖娃娃。這一片,那一簇,點綴著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樹木也在不聲不響地抽出新的枝條,長出了像小草一樣的新芽。柳樹的枝條向下垂著,就像一條條線掛在樹上。那嫩黃色的小葉片,就像在線上系的花瓣兒。楊樹開了花,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紅色的。身上長滿很軟的小毛,像一隻只毛毛蟲,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鬧上枝頭,梨花爭奇斗艷……。
各式各樣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見它們伸伸腰,抬抬頭,爭先恐後地縱情怒放,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爭艷,五彩繽紛。這些花雖然不名貴,但它們用自己的點點姿色點綴著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大地。成群結隊的蜜蜂,呼扇著黃色的翅膀,嗡嗡地忙著采蜜;那五顏六色的彩蝶,也成雙成對地翩翩起舞。
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彷彿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不知什麼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的,聽不見淅瀝的響聲,像一種濕漉漉的煙霧,輕柔地滋潤著大地。春雨過後,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的,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一口,甜絲絲的,像喝了蜜一樣。春風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萬物呈現一片生機,形成一幅秀麗的山水圖。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台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麼好啊!但又何止是「綠」?
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麼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麼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你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你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你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裡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麼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你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麼?
流光溢彩的煙花,清脆響亮的鞭炮,昭示著又一個春節的到來。早春的風雪激盪起開心的歡笑,大紅燈籠映現出點點暖意,空氣中迷漫著溫馨而熱烈的氣息。請財神、選對聯、買鞭炮、購年貨……行色匆匆中,人們感受到了日子的芳香與忙碌,時間也在這盛大的節日里散發出沉澱已久的醇香。餐桌沉沉,譜寫著深深的期盼與祝福。親人們相互依靠,互贈快樂,靜靜體味著家的溫馨,靈魂的皺紋在這最深最沉的時刻得以溫柔的伸展。幸福的感覺就這樣點點滴滴地滲透到了人們的心裡。
慵懶的冬季在震天的爆竹聲中漸漸遠去。在歡樂的熱浪里,在吉祥的祝福聲中,春天悄然而至。千年的循環依舊,春天淡淡的溫柔里有著無法隱藏的美麗。溫暖而不炙熱,明媚而不妖邪,寬容而不凌厲。她用坦然寬厚的笑容,解釋所有的老繭和血泡,解釋所有的期待和嚮往。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季節,所有的希望都在這里萌芽。春風柔柔地吹化了冰雪,吹散了薄霧。春天的歌聲穿過疊障的塵世,唱綠了石縫中的小草、江邊的樹林和庭院的青苔;唱來了南飛的大雁;唱醒了沉睡中的青蛙……唱出了一個多彩多姿的世界。
在春天裡,拔節的不只是小草,也有我們的夢想;在春天裡,成長的不只是禾苗,也包括我們的感悟。就讓我們懷揣著一份陽光的感動來擁抱春天,把春的消息化作滿腔憧憬,把心的祝福化作滿懷豪情,在春天播種下汗水浸潤的信念,在秋天去收獲果實累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