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收到
1、原始反射包括哪些
原始反射是新生兒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也是嬰兒特有的一過性反射,其中樞位於脊髓、延髓和腦橋。眾多的原始反射是胎兒得以勉出的動力,是人類初期各種生命現象的基礎,也是後來分節運動和隨意運動的基礎。原始反射往往不精確,常常容易泛化。伴隨中神經系統的發育和逐漸成熟,神經興奮的泛化性逐漸向著特異性發育,原始反射抑制,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動作和運動技能的獲得。嬰兒娩出以後逐漸失去實際意義,多於2-6個月內消失。原始反射缺如、減弱、亢進或殘存,都是異常的表現。
(1)覓食反射:正常足月新生兒臉頰部接觸到母親乳房或其他部位時,即可出現尋找乳頭的動作。該反射缺失提示具有較嚴重的病理現象,精神發育遲滯、腦癱可持線存在。
1)檢查方法;用手指觸摸兒的口角或上下唇。2)反應:小兒將頭轉向刺激側,出現張口導找乳頭動作。3)存在時期:0-4個月。
(2)握持反射:此反猜中射出生後即出現,逐漸被有意識的握物所替代。肌張力低下不易引出,腦癱患兒可持續存在,患兒雙側不對稱,也可一側持續存在。以下介紹的是手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一般消失較晚,存在時間為0-6(8)個月。
1)檢査方法:將手指或其他物品從小兒手掌的尺側放人並按壓。2)反應:小兒手指屈曲握物。3)存在時期:0-4個月。
(3)擁抱反射( Moro reflex):又稱驚嚇反射。由於頭部和背部位置關系的突然變化,刺激頸深部的本體感受器,引起上肢變化的反射。亢進時下肢也出現反應。肌張力低下及嚴重精神發育遲滯患兒難以引出,早產、低鈣、核黃疸、腦癱等患兒此反射可亢進或延長,偏癱患兒左右不對稱。
1)檢查方法:小兒呈仰卧位,有5種引出的方法。①聲法:用力敲打床邊附近發出聲音;②落法:拾高小兒頭部15cm後下落;③托法;平托起小兒,令頭部向後傾斜10°-15°④彈足法:用手指輕彈小兒足底;⑤拉手法;拉小兒雙手慢慢抬起,當肩部略微離開桌面(頭並未離開桌面)時,突然將手抽出。2)反應:分為兩型。①擁抱型:小兒兩上肢對稱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軀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節屈曲,呈扇形張開,然後上肢屈曲內收呈擁抱狀態。②伸展型:又稱不完全型,可見小兒雙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於床上,小兒有不快感黨,多見3個月以上的嬰兒。3)存在時期:擁抱型0-3個月;伸展型4-6個月。
(4)放置反射:又稱跨步反射,偏癱患兒雙側不對稱。
1)檢查方法:扶小兒呈立位,將一側足背抵於桌面邊緣。2)反應:可見小兒將足背抵於桌面邊緣側下肢抬到桌面上。3)存在時期:0-2個月。
(5)踏步反穗物山射:又稱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兒、肌張力低下或屈肌張力較高時該反射減弱;痙攣型腦癱患兒此反射可亢進並延遲消失。
1)檢查方法:扶持小兒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側足踩在桌面上,並將重心移到此下肢。2)反應:可見負重側下肢屈曲後伸直、抬起,類似邁步動作。3)存在時期:0-3個月。
(6)張口反射:延遲消失提示腦損傷螞穗、腦癱或精神發育遲滯。
1)檢査方法;小兒仰卧位,檢查者用雙手中指與無名指固定小兒腕部然後以拇指按壓小兒兩側手掌。2)反應:小兒立即出現張口反應,亢進時碰小兒雙手即出現。3)存在時期:0-2個月。
(7)上肢移位反射:腦損傷或臂叢神經損傷時難以引出,偏癱時一側缺失。
1)檢查方法:小兒俯卧位,顏面著床,兩上肢放於脊柱兩側,稍候觀察變化。2)反應:小兒首先顏面轉向一側,同側的上肢從後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邊。3)存在時期:0-6周。
(8)側彎反射:又稱軀干內彎反射。肌張力低下難以引出,腦癱患兒或肌張力增高可持續存在,雙側不對稱具有臨床意義。
1)檢查方法:患兒處於俯卧位或俯懸卧位,用手指刺激一側脊柱旁或腰部2)反應:嬰兒出現軀干向刺激側彎曲。3)存在時期:0-6個月
(9)緊張性迷路反射( TLR):也稱前庭脊髓反射,頭部在空間位置及重力方向發生變化時,產生軀干四肢肌張力的變化。該反射持存在將影響嬰兒自主抬頭的發育。
1)檢查方法:將嬰兒置於仰卧位及俯卧位,觀察其運動和姿勢變化。2)反應:仰卧位時身體呈過度伸展,頭後仰;俯卧位時身體以屈曲姿勢為主,頭部前屈,臂部凸起。3)存在時期:0-4個月
(10)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 ATNR);當頭部位置變化,頸部肌肉及關節的本體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引起四肢肌緊張的變化。該反射是評價腦癱等腦損傷疾病的重要方法。去大腦強直及錐體外系損傷時亢進,錐體系損傷也可見部分亢進;6個月後殘存,是重症腦癱的常見表現之一。該反射持續存在將影響小兒頭於正中位、對稱性運動、手口眼協調等運動發育。
1)檢查方法:小兒仰卧位,檢查者將小兒的頭轉向一側。2)反應:小兒顏面側上下肢因伸肌張力增高而伸展,後頭側上下肢因屈肌張力增高而屈曲3)存在時期:0-4個月。
(11)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SINR):意義同ATNR。
1)檢查方法:小兒呈俯懸卧位,使頭前屈或背屈。2)反應:頭前屈時,上肢屈曲,下肢伸展;頭背屈時,上肢伸展,下肢屈曲。3)存在時期:0~4個月。
(12)交叉伸展反射:此反射胎兒期已經很活躍。
1)檢查方法:小兒仰卧位,檢査者握住小兒一膝部使下肢伸直,按壓或敲打此側足底。2)反應:可見另一側下肢先屈曲,然後內收、伸直,似要蹬掉這個刺激。3)存在時期:0-2個月
(13)陽性支持反射:3個月以後仍呈陽性者,提示神經反射發育遲滯。
2、原始反射包括
原始條件反射
大多數反射如果在生後3-4個月仍繼續存在,則提示有腦的病變,有些反射如頸肢反射在6個月後會消夫。除以上所提的巴巴啃反射及覓食反射外,這類反射還包括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頸肢反射及自動踏步等。
擁抱反射--當突然改變新生兒的姿勢時,或者當他聽見大的聲音時,他會(1)雙臂外展,手指伸開;(2)上肢屈曲內收呈擁抱狀;(3)有時伴有差敏滲啼哭。
握持反射--安靜覺醒的正常新生兒很容易引起握持反射,可將你的雙食指或小指分別自新生兒兩手的尺側緣伸進手心,輕壓其手掌,他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
反射亢進則提示雙側大腦有疾病,新生兒期消失或減弱拿巧則提示該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呈抑制狀態。
正常情況下兩個月消失。一些學者認為握持反射代表著一種進化的適應。新生兒有這種能力是在設法"保護"自己。
在某些情況下,你的寶寶甚至能支持其自身體重並在幫助下拉向坐位。 此外,對有直立能力的新生兒,當其足接觸桌面支撐直立時,將出虛脊現自動踏步動作,一般先邁出左足,然後右足跟上,踏步良好時像散步一樣,有的甚至會走10餘步,使父母驚嘆不已。
新生兒與成人共有的其他反射,如情感改變時會出現恐懼、心跳增快等;當你用羽毛去刺激他的鼻子時,他們就會打噴嚏;當食物誤人氣管就會咳嗽;多食後腸蠕動亢進會使大便次數和量增加。
而在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偏癱患者身上,則可能出現病理性的原始反射。
緊張性頸反射,包括對稱性和非對稱性兩種。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是當頸屈曲或伸展時,雙上肢產生與頸同樣的運動,雙下肢產生與頸相反的運動;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是當頸旋轉時,面側的肢體趨向於伸展,而枕側的肢體趨向於屈曲,又名"拉弓反射"。
同側屈伸反射,是同側肢體的單側性反應。刺激上肢近端伸肌可引起同側下肢伸展的傾向;相反,刺激上肢近端的屈肌可引起同側下肢屈曲的傾向。
交叉屈伸反射,當一側肢體的伸肌收到刺激時,會引起該肢體和對側肢體的伸展傾向;當一側肢體的屈肌收到刺激是,會引起該肢體和對側肢體的屈曲傾向。
陽性支撐反射,當足底收到刺激時,引起踝關節跖屈及膝關節、髖關節伸展。
緊張性腰反射,指骨盆固定時讓患者軀幹上部旋轉,軀干轉向側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肌張力增高,而對側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肌張力增高。
另:原始反射屬於非條件反射
正確應對原始反射
出生---6個月:
嬰兒這些出生後自發進行的反射動作和律動是其大小肌肉、情緒、語言、視覺及大腦發展的最重要基石,沒有這些原始反射,其後孩子的身、心都不會健康發展。
出生後6個月:
正常情況下,嬰兒出生6個月後,大腦皮層發育基本成熟後,這些原始反射大都會消失。但若反射依然存在,則是其神經系統中樞尚未成熟、結構存在缺陷的表現。需要通過對其身體進行有韻律的身體運動(國外稱之為韻律運動)來對這些反射進行整合或積極就
3、健身高手必看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
健身高手必看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
健身高手必看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本途徑,運動是我們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途徑,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鍛煉身體有利於增強我們的身體素質,和我一起看看健身高手必看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知識。
健身高手必看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1
一、敏鉛舉啞鈴:依然是鍛煉上肢力量的首選方法。
最好准備兩種重量不同的啞鈴,較重的啞鈴可以用來做有針對性的手臂力量訓練,比如一組平舉20個,或者一組側舉20個,每天練習個六到七組;較輕的啞鈴可以用來隨時舉著做一點熱身運動或者舒展運動。
二、引體向上:也是非常簡單實用的鍛煉上肢力量的方法。
可以每天計劃做個三到四組,每組做10-20個不等,根據自己可承受數量調節,需要注意的是,雙手最好垂直掛於單杠上,做引體向上時最好下巴過單杠,盡量不要藉助下身彈動的力量,靠雙臂的力量
三、做俯卧撐:也能夠鍛煉上肢力量。
這個不需要道具,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有空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做幾個,需要注意的是地板過硬可能會傷到雙掌,所以可以的話盡量避免粗糙的水泥地面,選擇木板地、草地或者膠地。
四、平卧舉杠鈴:可以同時鍛煉上肢力量和胸肌。
將杠鈴移至胸口正上方,然後雙手握住杠鈴垂直上舉,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安排杠鈴重量、舉重次數以及組數,效果非常明顯。
五、平常多做一些經常揮動手臂的運動。
比如打棒球、打網球、打壁球、打排球等等,做這些運動不僅能夠鍛煉上肢力量,還能夠鍛煉自身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六、拳擊或者散打練習。
這些運動都能夠有效鍛煉上肢力量,提高上肢的爆發力和靈活性。
七、多參加戶外的攀岩攀壁運動。
一開始可以參加室內的模擬攀岩運動,如果岩壁不高,只要在檔銀下面墊上足夠的墊子即可,不要用吊繩,靠四肢力量攀登,能夠鍛煉上肢。
八、折臂力棒:也是鍛煉雙臂力量的好方法。
選擇自己可承受重量的臂力棒,將它用雙手平握於胸前,然手雙手同時用力向下折,雙手向中間靠攏,然後再緩緩地向兩邊展開,根據情況設計做的個數和組數,需要注意的是千萬要完全展開之後再放手,否則容易被彈傷。
九、用拉力繩鍛煉上肢力量。
將拉力繩的一端固定住,然後單臂交替拉動鍛煉,或者將拉力繩的中間固定住,雙臂同時拉動鍛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拉力繩中間用腳牢牢踩住,然後雙手往上提拉鍛煉。
十、采橋蠢好取雙方角力的方式鍛煉雙臂力量。
比如採用拔河的方式,限制雙方的腳部不能移動,只能是用雙臂和上身力量拉動,腳步移動或者倒地為輸;或者採用雙方互推的方式,限制腳步不能移動,以此鍛煉上肢力量。
十一、雙杠臂屈伸也是很好的鍛煉上肢力量的.方式。
將雙手分別握杠,兩臂支撐在雙杠上,整個身體與雙杠垂直,雙肘慢慢彎曲,使身體逐漸下降至最低位置,然後再慢慢用力撐起至還原。一定要注意,慢慢地彎曲,再慢慢地伸直,切忌忽然加快速度,可能會導致滑脫。
健身高手必看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210個變化手臂的做法
變化1:肱三頭肌反沖與扭曲
要做到這一點的變化,簡單地把你的手腕,當你手臂打直肱三頭肌頂峰收縮的時候,扭曲你的手掌,轉向你的手掌朝向天花板。
額外添加的這個小變化有利於三頭肌內側頭刺激,讓你感受更強的肌肉收縮。
記住:不要讓自己搖擺或使用的慣性的力量。始終保持你的胳膊貼近你的身體。
變化2:彎舉訓練21S
對於這個練習,把傳統的斜板彎舉把它分成三個階段。開頭做7次前半程的動作,即從手臂伸展狀態彎舉至小臂與地面平行;接著做後半程動作,即將杠鈴平行於地面彎舉至胸前;最後再做7次全程動作完成一組練習。
如果重量選擇合適的話,總共要完成"3X7",即21次.14次半程動作,7次全程動作,這樣做會延長你的肌肉處於拉緊狀態。你會迫使額外血液進入肌肉。額外的張力也可引起增加的損害,這對肌肉生長和修復的另一重要信號。
變化3:壺玲三頭肌伸展
用壺玲進行頸後臂屈伸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一點點的改變會讓你的肱三頭肌收到新的挑戰!
提示:保持你的胳膊肘緊貼你的頭的兩側,穩定核心肌群。
變化4:改變握距的杠鈴彎舉
通過使用不同的握距,可以確保全面和徹底的二頭肌發展。
首先,使用比較窄的握距握(15-20cm)進行彎舉!這可以集中你的二頭肌的外側頭。約6-8次。
接著,把杠鈴切換到寬握。握距比肩寬更寬。再進行6-8次的訓練,來照顧肱二頭肌內側頭。
變化5:仰卧杠鈴臂屈伸21S
使用W杠鈴!和前面介紹的杠鈴彎舉一樣!21次訓練法!
開頭做7次前半程的動作;接著做後半程動作;最後再做7次全程動作完成一組練習。
變化6: V-DIP
很傳統的雙杠臂屈伸最大的不一樣就是V-DIP可以左右開弓!正常的屈肘下落身體,撐起的時候向右邊撐起,然後交替進行!
變化7:橫向錘式彎舉
錘式彎舉的變化式,和傳統的直上直下的錘式彎舉不同,你需要把前臂拉到身體前方。真正的目標,並建立每個手臂。這樣的小變化將會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特別是對於肱肌的激活。
提示:不要利用慣性揮動啞鈴,固定住你的肩部!
變化8 窄矩卧推
這是一個基本的塑造三頭肌的動作,但是健身房的人做的卻很少!或許是因為他們平時卧推練的太勤!
關於握距,你不需要握的太窄,大約比肩膀略窄就可以。
變化9:反手的繩索下壓
反握這種變化將讓你的肱三頭肌內側頭刺激更大。
反手握稍微要困難一些,所以你應該稍微調整一下重量。動作時保持肘部緊貼身體兩側。
做全程動作,動作頂端保持頂峰收縮。
變化10:佐特曼彎舉
在健身房、幾乎沒有人做這個動作,應該是絕對!
佐特曼彎舉是一個完整的二頭肌和前臂鍛煉。
雙手掌心向前握住啞鈴,將你的雙肘固定在身體兩側,正常地彎舉起啞鈴。在頂點時,將你的手掌旋轉180度,掌心向下,然後慢慢降低啞鈴回到起始位置。
4、收提98n的重物肱二頭肌收到的力
由圖知,物體的重力為G=mg=10kg×9.8N/kg=98N;
肱二頭肌爛鬧的拉力為動力,物體對手的壓力為阻力,支點尺燃在肘,所以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F 1 L 1 =F 2 L 2
L 1 <L 2
∴F 1 >F 2
即肱二頭肌收縮所承受的力一定大飢困罩於98N.
故選A.
5、肌肉收到刺激會產生收縮對的還是錯的
D 考查興奮的傳導等有關知識。 興奮傳遞是在突觸處,而興奮的傳導則是在神如敬經纖維上;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是以局渣中慎部電流的形式傳導;興奮在細胞之間傳遞具有單向性,刺激①可引起左肌肉、右肌肉收縮培吵說明興奮由右向左傳遞,所以直接刺激③不會引起①處神經的興奮。
6、做仰卧起坐的時候,總感覺腰使不上勁,而且感覺發酸,怎麼辦?
這個說明你的腰肌有問題的,比如有過腰肌勞損,腰肌收到過損傷,就晌喚慧會有這樣的感覺,宴答或者你存在腰間盤突出症,這樣的情況鏈搏會產生腰部不適,需要避免做仰卧起坐這個動作的,否則很可能造成腰間盤突出的器質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