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節日要看粵劇
1、急:關於廣州西關的節日習俗
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於荔灣區,北接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西關分為上西關和下西關,其中上西關地勢較高,下西關地勢較低。明末興建起十八甫,開設有十三行。清代中、後期起,西關先後興建了寶華街、逢源街、多寶街等居民住宅區。西關是廣州的舊城,因明清時地處城西門外而得名,在明清時期這兒就是廣州的商貿中心。
「西關美食」甲天下
力求「色香味形意」完美結合,享有「食在荔灣」之盛譽。美食數量多達幾百種,如南信雙皮奶、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面、德昌咸煎餅、荔灣艇仔粥等等;以陶陶居、趣香餅家、蓮香樓、榮華等為代表的廣式月餅蜚聲海內外,遠銷世界各地。
百年華埠耀寰宇--上下九步行街
中國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之一,是廣州市標志性形象工程,被譽為「羊城十大旅遊美景 --西關商廊」。整條街由風格獨特、古色古香的騎樓茶樓建築組成,是南歐建築與廣州特色相結合的產物。街內還有中國數一數二的玉器市場-華林寺玉器街和著名的國家級農副產品市場和中葯材市場--清平市場。1400多年前,印度高僧達摩到中國傳教,首先在西關下九路登陸(今「西來初地」),並建「西來庵」(今華林寺),開創了中國佛教禪宗和嵩山少林寺。自1995年上下九步行街建成以來,已先後接待了多位國家領導人。
通商口岸譽古今--「十三行」
陳氏書院
早在明末清初,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唯一通商口岸;沙面島過去是英、法等國的租界,是當今中國最具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之一,島內擁有上百棟集歐美各國20世紀初風格的建築,古樹林立,眺望珠江白鵝潭,更有江闊天高、氣象萬千之感。
民俗風情垂青史
西關除以端莊淑雅、追求新潮的「西關小姐」聞名遐爾外,書畫、粵劇等也有獨特的成就。嶺南畫派創始於西關;粵曲、粵劇群眾基礎深厚,已具有幾十個「私伙局」,素有「粵劇曲藝之鄉」之稱。
建築文化冠南粵
陳氏書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代表了嶺南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石雕、磚雕、木雕、陶雕、泥雕、鐵鑄、門畫、壁畫遍布廳堂和廊廡,造型美觀,工藝精巧。詩人郭沫若曾贊嘆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逾」!早在20年代,陳氏書院就被國際學者載入世界性代表建築之一。西關大屋是最具西關民俗風情特色的建築,裝飾講究、工藝精美,趟攏門、滿洲窗等獨具特色。
西關 - 歷史發展編輯本段 回目錄 興起
西關從什麼時候開始崛起,查過史籍都找不著明白的說法,但西
西關舊貌
關最輝煌、最神氣的應在清末民初。那個年代廣州的所有經濟因素都集中在廣州的西部,這里有進出口貿易碼頭,有各種貨棧和倉庫,更有各國商業機構和洋行,著名的買辦基地十三行就在這里。中國最早的海關及廣東最大的郵政局也設置其中。更令人崇洋媚外的是西關南端的「沙面」,這里是英國人的租界。
在西方人大量來到廣州之前,西關僅僅是古老廣州城的城鄉結合部,那時西郊的荔枝灣和泮塘一片水鄉澤國,鄉民在池塘澤泮栽種蓮藕與香菱。西城牆根住著一些為古老城市服務的民工,他們入城賣菜,打掃街道,清倒糞便,就如今天的「農民工」一樣,干著城裡的各種粗活。
西關在廣州的城市發展中脫穎而出,這完全得益於西方的經濟入侵和它的地理位置。西關的南面是珠江內河最寬的白 鵝潭,自廣州有城以來,這里便是水路交通的要地。清代的海防比明朝寬松,西方列強的商旅多通過白鵝潭進入中國的南方。皇朝時代沒有對外貿易政策,乾隆皇帝早就回答過英國人,說我中華地大物博,什麼東西都有,根本無須與英國互通有無,這就從國策上堵住了同西方人來往。但是,不管是明朝的海禁還是滿清的鎖國,都禁不住沿海人民同外界接觸。當明朝借了澳門給葡萄牙人,廣東與洋人的生意就沒有停止過。外國商人利用民間渠道,進行種種非法買賣,西關就是一個重要的口岸。清朝的高官一邊不想同外國人做生意,一邊又對西洋的玩意十分青睞。於是,千里鏡、時辰鍾、女人化裝品、高級官員用以護身的毛瑟手槍等等,便源源不斷地送往京城,西洋的珍玩成了南方官吏孝敬朝廷大官的佳品。後來清政府迫於時勢,同意和洋人做生意,但又不準在城裡進行。於是洋人便在白鵝潭的岸邊建起商館、碼頭,我們的祖先稱之為「夷館」。那些曾經大膽與洋人做買賣的商人,為了方便同洋人打交道,也在夷館的周圍建起商行,這就有了後來的十三行。乾隆對英國人傲漫無禮,後來證實不無道理,兩萬里外的英國怎可同中國互通有無。中國稍為開放之後的事實證明,英國人賣到中國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其中最有害的貨物就是鴉片煙。廣州一些商人在重利的驅駛下,冒死和洋人做這種生意,官員對這種狀況也只好隻眼閉隻眼開,有的甚至官商勾結。不過,當年廣州作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吸引了全國的出口商品和商業人才,由此促進了廣州經濟的發展,造就了西關的繁榮。
衰落
西關從崛起到衰敗不到一百年,鴉片戰爭以後,朝廷割讓了香港和容許五口通商,西關就不再是中國唯一的口岸,但因它鄰近港澳,中國商人便從西關率先邁向國際,一些富商甚至到港澳殖民地與洋人合作。別看今日香港有高度的繁榮和現代化,可它一些著名洋行的發祥地就在西關。
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到了民國,廣州的工商業仍以西關為主要陣地。廣州雖然曾經有過黃花崗的反清起義,但真傢伙到了推翻清政府的時候,廣州的「反正卻相當的和平,幾個文人在諮議局前宣布一下獨立就了事,因為廣東的大都督和它的軍政府都得到商界的支持。但是,民國以後的軍政府有如走馬燈一樣,變換得十分頻繁,廣州人民侍候不斷更換的新政府,就如跟著不斷改嫁的娘親,去侍候不同的父親。西關的商人,不能再忍受這些走馬燈政府的敲柞,於是同沙面殖民地的英國人聯絡,與其不斷跟娘改嫁,不如在租界找一個可靠的乾爹。在英國人的支持下,西關商人學習香港界成立武裝組織,史稱商團。香港變成殖民地以後,各國商人為保護在港利益,在港英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商人武裝,用以抗衡匪盜和鎮壓當地不滿殖民統治的群眾,這些武裝商人後來都被封為「太平紳士」。廣州的商會有了武裝組織,便處處不賣軍政府的賬,有時商團還強過軍政府軍,政府的糧響難以為繼。到了孫中山在廣州當非常大總統時,商會和商團竟和孫中山作對,煽動群眾反對政府,甚至發動叛亂。據史料記載,當年叛亂的商團在太平路搭起堅實的圍欄,從南到北,把廣州分成兩邊,甚至請出英國人來威赫孫中山。但是,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革命理想得到多數廣東人的擁護,他聯合各方力量很快就平定了商團的叛亂。商團的失敗不但令商人武裝解體,更使原來的商會也無立足之地,攪事的商家不得不奔走亡命,或去香港或逃海外,從此西關的經濟就直線滑坡了。到了民國十七年,陳濟棠執掌廣東,經濟曾有過幾年復興,但無法回復先前的陣勢。隨後八年抗戰,廣州的經濟就頻臨崩潰了。
現今規劃
廣州市荔灣區政府在答復民革廣州市委員會的有關提案中透露,《西關傳統街區與荔灣區風情保護規劃》已經規劃部門審批通過,規劃首次劃定了「西關」的范圍:北至中山八路、中山七路、納入陳家祠,東至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西南至珠江圍合成536公頃的區域。專家認為,該范圍基本涵蓋了西關舊城區域,包含了西關主要的傳統文化遺產。
西關 - 繁華商鋪編輯本段 回目錄
上下九路一角
西關最早的商業聚落是在宋朝的綉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隨著開鑿大觀河發展成為城西的主要商業街圩,並逐步擴展為十八個「甫」。即沿西濠和大觀河而興建的街圩。「十八甫」計由西濠金字灣西側第一津開始,向南成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轉西至下西關是九、十、十一甫,再轉東向南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轉向西為十七、十八甫。
光復路:原為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1931年改建成馬路,命名為「光復」,含紀念辛亥革命之意,取推翻清朝統治,光復河山之意。
上下九路:原是「第九甫」
恩寧路:恩寧路也跟「甫」有關,恩寧路原名十一甫、恩寧東路、恩寧中巷、恩寧北路和恩寧市。1931年擴建成路,並沿用「恩寧」作路名。
西關 - 西關風情編輯本段 回目錄 西關風情是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碰撞的結果,碰撞出來的是火花也好,是血淚也好,都會給這個城市帶來大喜大悲,衍生出來的不論好事壞事,都會不同凡響。
就西關而言,沒有富貴就沒有風情。當年一些西關商人曾經「富可敵國」,雖未封侯,但他們奢華的生活有過於王侯之家。但是,傳統的封建制度,社會等級分明,生意人歷來被統治階級和士人所看不起,即使經商致富,社會上也視其「為富不仁」。到了清朝後期,西風東漸,新興的買辦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堀起,逐漸形成力量,加上晚清可以用錢買官,富裕的生意人都捐個候補知縣或候補道台,於是有了社會地位。從此,西關的富人便一反傳統富家的謙和、惜福的姿態,在社會生活中處處表現出乖戾與張揚。可惜西關風情有文字記載的不多,它的故事多為坊間傳播,又因為這些風情常常表現出腐化和鋪張,所以流傳下來的事跡也多帶詬病和譏諷。
其一:西關富家婢僕成群。
傳統的封建社會只有士大夫階級才可蓄奴養仆,但西關商人致富之後,突破封建傳統的制約,大量蓄養婢奴。據資料介紹,一些富商「十口之家,婢奴過百」,而且奴僕名目繁多等級分明。男奴僕就有:管家、賬房、門房、護院、花王、雜役和轎夫等;女奴僕有:媽、姐、佣嫂、住年妹和婢女。這一眾的奴僕各有職責,侍候著貴族家庭的不同成員。
其二:侈華鋪張的生活。
富商豪門除了家中幾個主要男性在社會經商賺錢之外,其它家庭成員都無所事事,不是在家中爭權爭利、爭風吃醋,就是在社會上惹事生非。為了張場富家的聲勢,他們常常無事找事,小事辦成大事,大的家事辦向社會。因此,西關的富家,一年到頭都有喜事,老太爺、老太太、大少爺、大少奶、少爺、小姐等等一家老少的生日都是這些富家擺排場顯富貴的節目。至於婚嫁喪葬更是辦向社會的大題目了。所以,盡管一些富家有上百的奴僕,但一旦家裡有事,還得在社會上大量雇請幫佣。西關富家隆重的家事常年不斷,因而社會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專業服務隊伍。
1.最重要的是操辦宴會的隊伍。
2.哭喪專業隊。
3.替富人辦喜慶的禮儀專業隊。
西關 - 特色建築編輯本段 回目錄
西關大屋門口
西關大屋
西關大屋是舊廣州商人賈富紳的居所。
結構: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由南而北,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天井、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一進,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台,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廳、客房後部為卧房、廚房等。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
騎樓
騎樓
針對南方潮濕多雨、炎熱高溫的氣候特徵,便在馬路兩旁搭建起兩三層的磚木混合結構的騎樓式樓房,就連現代化的建築南方大廈、新大新公司等,也採用了這種騎樓式的建築結構,一時風靡全城,形成了廣州街景的主格局。
結構:
騎樓一般分樓頂、樓身、樓底三部分。有的樓頂是尖頂塔形,有的在正面牆挑出拱形雨篷,造型豐富。牆面裝飾也多種多樣,有浮雕圖案、窗洞形式、線腳、陽台鑄鐵欄桿等,有的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羅可可建築裝飾風格,有的是嶺南特色的佳果與吉祥紋飾以及具有中國古典卷草圖案。有的還把滿洲窗運用在騎樓上
推薦地點:荔灣區龍津路
文塔
文塔—見證西關文風鼎盛
廣州西關獨特的風土人情相信不用多說,市民都相當熟悉了。但西關不少藏在深閨的歷史、名人遺址就不是人人都清楚。讓我們去探尋一些鮮有露面的文化遺跡,其中,可以看看南漢劉王花塢故地———泮塘文塔,感受西關崇尚文風的一面。文塔,高13米,顧名思義是振興文風之塔,供奉的是文曲星。它建於何年,未見文字記載。不過根據它採用傳統西關大屋的青磚石腳牆體,細部裝飾與琶洲古塔相似,可以推知是明代中期到清初期間的建築。建了文塔之後泮塘有沒出過進士、舉人,也未見詳細記載,不過20世紀初,泮塘的坤維女中、夏葛女醫學院確實培養出不少人才。
文塔旁邊原是西關上支涌,端午節泮塘居民會在這扒龍舟,據考證還是南漢劉王花塢故地。《羊城古鈔》記述:「劉王花塢,在城西六里半塘……」「半塘」即今泮塘。泮塘曾有的「古之花塢」石匾也與史書記載相符,可見是南漢劉王花塢故地。現在文塔周圍廣植花木、盆景,建成園林庭院,命名為「雲津苑」,繼續見證西關人才薈萃的繁榮景象。
其實,泮溏地區保留的很多西關傳統文化極有價值。除了廣為人知的「泮溏五秀」外,農民中還有「提四句」的習俗,逢節慶之日,就有民眾即興創作順口溜,至今一些老人的家中還保留相關手抄本。同時,泮溏也是廣州最早開始「扒龍舟」的地方,荔灣區泮塘和南海鹽步在每年端午節時來回走動,表演「扒龍船」已有300多年歷史。
仁威廟盛狀
仁威廟—泮塘最古老的神廟
仁威廟坐落於廣州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舊泮塘鄉內,佔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它是當時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最大的廟字。史籍記載:仁威廟始建於宋代皇佑四年(1052年)。明天啟二年(1622年)、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和同治年間(1862~1874年)都進行過規模較大的修建。清乾隆年間重修的,該廟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重建時增設了後二進建築和東序。
仁威廟初建時稱北帝廟。據說,因真武帝司水,故人們稱他為北帝或水神。又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素有「神威」,所以後來改稱仁威廟了。
仁威廟的得名還另有一說。泮塘地處嶺南水鄉,素以種蓮藕、菱角、茨菇、馬蹄(荸薺)、茭筍等「泮塘五秀」而馳名。泮塘鄉民為「感恩邀福於神以不致成災」,故對供奉的神像「奉祀信誠」。話說泮塘當年有兄弟二人,兄名「仁」,弟名「威」。有一天,兄弟倆去打魚發現一塊怪石,拾回家中立為神像,從此「生活順景,得心應手」,後傳遍鄉里,十里之內,參拜者眾。到鄉里集資修建廟時,鄉人便將廟名改為「仁威」了。
仁威廟平面略呈梯形,坐北朝南,廣三路深五進,另有偏東一列平房。前三進建築,當中為主體建築,東、西為配殿,第四進為齋堂,第五進為後樓。沿著南北中軸線,依次為頭門、正殿、中殿、後殿和後樓,左右為東、西序。頭門面闊11米,深8米。門外兩側各立一花崗岩石柱,柱頭雕有石獅子,柱身雕祥雲和二龍戲珠,線條流暢,形象十分生動,俗稱為「龍柱」。
泮塘一角
泮塘—演繹西關傳統文化
泮塘在廣州西關,即如今泮溪酒家、荔灣湖公園以及龍津西路、泮塘五約一帶。
據說有一個傳說:泮塘村從前有個塘,保持一塘滿水,其它的塘水即便幹了,但這個塘都是滿的。某年天氣大旱,用池塘水來灌溉,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剩下一半後,池塘水位就再也不降了。次日塘水又滿了,村民因而把這個村定名為「半塘」,別名叫半溪,有些人叫半水,但這些都是別名而已,半塘比較多人稱呼,後來加三點水是怎麼個來歷呢?這里另外有一段古。
從前有個先生,去到半塘就問這里是什麼地方,村民說叫「半塘」,是一半的半,先生聽了就笑著說,半半聲有什麼好聽的,加多三點水的「泮」不是更好?村中的父老聽聞覺得有三點水的泮即是「入泮」,「入泮」將是入學堂讀書的意思,村裡都想出人才啊。那從此半塘的半字就有三點水,並且村民合資建起了一座文塔,表明村民對文化知識的熱愛和嚮往。
西關 - 神話傳說編輯本段 回目錄 白鵝潭
白鵝貪位於荔灣區西南部。相傳明正統十四年(1449),黃蕭養領導珠江三角洲的農民起義。起義軍攻州克群,屢戰屢勝。當戰船抵達今日白鵝貪時,江面忽然出現一隻白鵝,引領起義軍的戰船迅速前進,直搗廣州城。後來起義軍遭到明王朝的鎮壓,黃蕭養部兵敗退到白鵝潭邊,正當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萬分危急之時,白鵝再次突然從江心游來伸頸拍翅,背起黃蕭養飛一般地向江中游去,直至消失。從此 ,這個地方留下白鵝潭這個美麗的名字。
石獅怒吼報平安
座落在中山七路的陳家祠是廣東著名的古建築,祠門兩旁各有一隻大石獅,獅口含有一個可轉動的石球。相傳清光緒年間,陳家祠福建一帶還有水塘和窪池。有一年大水成災,水位不斷升高,眼看老百姓就屋倒人亡。深夜,祠門的石獅發出一聲怒吼,第二天早上大水便全部退出。從此以後,陳家祠一帶再沒有發生過大水。百姓都說石獅把 大水喝光了,於是把石獅奉為"聖獅",說有"吉祥如意"之兆雲。
洞神坊
龍津東路附近有條街,名叫"洞神坊"。傳說清代這里居住著一個秀才叫陳廷昭,娶妻麥氏,很賢惠。廷昭因為屢試不中,整天悶悶不樂。一日,麥氏夢見一老人,老人告訴她把孩子生下來後日子就好過了,並吩咐多行善事。不久麥氏果然誕下一子, 性愛靜且聰明,遂取名"懂神",意即領會神的意思。後來,廷昭去世,懂神亦長大成人上京赴考高中。從此,麥氏夏天施扇施茶,冬天贈衣贈被,鄰里都稱麥氏為善人。有一晚,麥氏再次夢見那老人,老人傳授了一條治療頸病的秘方,母子倆依方配製膏葯,治癒了不少病人。懂神去世後,人們傳說他成了仙。
註:為紀念懂神母子曾做的善事,就把他居住過的地方稱為"洞神坊"("洞"為"懂"的諧音)
上西關機房的支機石
清末民初,上西關地區(今龍津路以北一帶)聚集了大量絲織業機房。機房的織機下面挖有小坑,懸掛支機石。相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有一天乘坐仙槎到達月宮,看見月宮天機七姐妹在織天衣雲錦,溢彩流光,絢麗奪目,為世間所未見,於是向仙女求教秘訣。分別前,仙女拿出一塊支機石贈予張騫,並說有了這塊支撐織機的寶石,什麼綾羅綢緞都能隨心所欲地織出來。張騫非常感激,把它帶回民間。從此,人間也能織出美麗的雲錦了,有"七彩錦"、"金銀線錦"……五彩繽紛,華麗動人,於是張騫被機房奉為祖師爺,織機下懸掛機石也逐漸成為了傳統了。
李田文中探花
李文田在清代曾任工部右侍郎等職,他中探花之前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清咸豐九年(1859),李文田上京赴試,在北京的關帝廟內拜神求簽。簽語雲"名在孫山外",遂以為是個不好的兆頭,終日無精打彩。同行的另一個廣東人忙問其故,李答:"我求了一支'名在孫山外'的簽,想必今科落第無疑了。"那人哈哈大笑,"名在孫山外",說不定姓孫的中在你前面,你又何必發愁呢?"殿試的結果狀元為孫家鼐,榜眼為孫念祖,李文田中的是探花,恰巧是"名在孫山外了"。
西關 - 西關童謠編輯本段 回目錄
西關以往有好多有趣的童謠,但因為時代的變遷,好多都被人遺忘了,很是可惜。讀的時候記得要用廣州話讀啊。
雞公欖
咬蔗須: 咬蔗須,要睇毛,短毛輸,長毛贏,無毛吾算數。
斗柑: 「篾」開柑,數柑核,邊個核多就邊個贏,吾准手賴就甘縮骨。
拍大骳: 拍大骳,唱山歌,人人話我無老婆,嘀起心肝娶返個,有錢娶個嬌嬌女, 無錢娶個豆皮婆,豆皮婆,食飯食得多,屙屎屙兩籮,屙尿沖大海,屙屁打銅鑼。
凼凼轉: 凼凼轉,菊花圓,炒米餅,糯米團,阿媽叫我睇龍船,我吾睇,睇雞仔,雞仔大,摞去賣,賣得幾多錢?賣得三百六十五個仙。
猜呈沉: 呈沉剪,呈沉包,呈沉糯米叉燒包。老鼠吾食香口膠,要食豆沙包。
伏壘壘: 一就預備,二就壘埋,三就開盤,四就嚟到,彭到算數。
捉大賊: 點指兵兵,點指賊賊,點著誰人做大兵,點著誰人做大賊。
估手指: 估手指,要估中,邊個吾中,就唔中用,褲浪底見個窿。
點蟲蟲: 點蟲蟲,蟲蟲飛,飛到荔枝基,荔枝熟,摘滿屋,屋滿紅,陪住個細蚊公。
騎牛牛: 騎牛牛,牛牛走,牛牛響前咪回頭,若然回頭就打籮柚。
打波子: 大眼雞,咸魚頭,你屙尿,吾洗手。
咕碌咕碌: 咕碌咕碌一,咕碌咕碌二,咕碌咕碌三,准備開炮打敵人!
跳橡筋: 董存瑞,十八歲,為國犧牲炸堡壘,炸到堡壘咯咯脆, 全國人民流眼淚。
箍盆
碌銅仙: 碌銅仙,打銅錢,全憑眼界手出變,叮響銅錢俾個仙。
打泥炮: 打泥炮,泥炮響,唔使揸槍上戰場。
飛麻鷹: 折紙機,麻鷹飛,飛來飛去唔落地,麻鷹有條尾。
踩腳趾: 咚啄,酸姜,你阿嬤,纏腳娘。
趿跛跛: 趿跛跛,跳跳腳,咚咚咚,上跳下跳似麻雀。
撞跛腳: 趿跛跛,跛佐蹄,無米煮,煮泥沙,無屋住,住樓梯,樓梯有隻鬼,嚇到你鑽落床下底。
頂手掌: 伸長手,頂手掌,死人都要頂硬上,依牙崩哨就貓甘樣。
劈友: 劈友,劈友,快嘀走,走得快,好世界,走得磨,冇鼻哥。
斗遠: 斗遠掟石頭,因住咪甩手,石頭最無眼,掟親吾好眼淚流。
掟磚頭: 掟磚頭,斗大夠,一掟掟到西門口,濺起浪花拋浪頭。
撈魚仔: 花手巾,真引人,基邊撈魚好過癮,一兜一條好手運,千其吾好牟(蹲)到你頭暈。
挑夫吮田螺
黐塘尾(蜻蜓): 黐塘尾,塘尾飛,飛到菜田基,田基有條蛇,嚇親你兩仔爺。
煮飯仔: 煮飯仔仔先落米,風爐透火柴對齊,千其唔好咁拿西,我哋系細蚊仔。
打馬仔: 一人騎角馬,兩人騎豬乸,三步要埋頭,撞到 面就打。
斗辣椒: 紅辣椒,綠辣椒,平時你鑔嘴藐藐,今日你無膽同我撩。
放臭屁: 鬼叫你甘貪心,聞佐我個屁,索入佐個鼻,我要你賠返二兩四。
味水底: 味水底,摸泥沙,摸到泥沙當金龜,摸吾到系契弟。
鑽台底: 陳德貴,住得矮,床下底有隻鬼,嚇到佢鑽台底。
扯大纜: 一二三,三二一,肥婆跳舞頂第一!
「雪」滑梯: 細蚊仔,雪滑梯,因住跌落嚟,咪學陳德貴,成日流鼻涕, 跌親個籮柚唔好睇。
過天梯: 過天梯,蝦矮仔,人在雲東過到西,唔怕米貴就最怕矮。
做大戲: 黑面李逵,紅面關公,三國水滸亂曬龍,打敗清兵系英雄。
彈象棋: 打棋子,靠眼屎,全憑眼界靠本事,唔好睇錯認夠屎。
畫烏龜: 乞兒仔,畫烏龜,一人一筆咪亂嚟,最後果個人衰仔!
西關 - 西關特產編輯本段 回目錄 「蓮藕、茨菇、馬蹄、茭筍、菱角」被稱作「泮塘五秀」。的地處西關的泮塘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十分適合種植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這幾種蔬菜,並被稱為「五秀」,還被後人廣泛地運用到粵菜烹制之中。
菱角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實紅紫色的多作蔬食,而黑殼者肉色稍黃,多作菱粉。泮塘以紅菱為主,甘甜可口。紅菱從定植至初收僅130多天。菱花入詩自古不少,唐代古鏡帶有菱花形的花紋稱作菱花鏡,駱賓王《王昭君》詩雲「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茭白是一種叫「菰」植物的病體產物,菰是一種穀物結的果實叫菰。菰米在結穗時如果抗病能力減弱染上里粉病苔,花莖便不能再開花結果,花莖的基底部份因受病苔刺激便膨大,形成紡錘形的茭白,其病體產物對人類不但無害反而有益,是不可缺少的水生疏菜之一,茭白可分為一熟茭和二熟茭,二熟茭一年可熟兩次(春季、秋季)。
蓮藕原產於印度,很早便傳入中國,在南北朝時代,蓮藕的種植就已相當普遍了。蓮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葯用價值相當高,它的根根葉葉,花須果實,無不為寶,都可滋補入葯。用蓮藕製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在清咸豐年間,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
泮塘馬蹄(荸薺)的知名度僅次於蓮藕,以水馬蹄為主,通常於立秋種下經120天便可收成,以其製作的優質泮塘馬蹄粉過去曾大量遠銷南洋、北美。馬蹄糕得以成為廣東美食亦有賴泮塘馬蹄的歷史作用。馬蹄花為白色。
茨菇(慈姑)在泮塘的歷史據雲只有300多年,因其白皮白肉個頭大,並含有豐富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等大受廣州人歡迎,還取其某種形狀意義,把茨菇作為年宵傳統菜,亦有以其製成中式糖果。茨菇開白色小花,很雅緻。
2、在一個地方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好像是香港 那裡有一個節日 不知道是什麼節日
盂蘭節,農歷七月十四日,佛教以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盤會,道教稱為中元節或中元普渡。傳說七月一日至三十日鬼門關大開,所以施衣施食以祭鬼。
舊習俗會在這晚舉行祭禮,並有戲劇上演,一則娛人二則娛鬼。假如是廣東人社團辦的祭禮就會表演粵劇,潮州人社團辦的祭禮就會表演潮劇。以往戲班第一場表演必在深夜,演的必是祭白虎(破台),而且必定閉門演出,以示先娛鬼神。但現在已很少有這場戲了。
3、粵西地區的年例習俗的來歷
一說:相傳粵西的「年例」是由道教上元節(民間元宵節)衍化而來。自漢唐以來,北方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其習俗與本地習俗慶祝豐收、祈禱祭祀相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日。
一說:它是上元節、廟會、粵西地方各村村民祖先遷移落腳紀念日等綜合起來的節日。
(3)什麼節日要看粵劇擴展資料年例主要盛行地方:高州、化州、電白、茂南、吳川、信宜、遂溪、廉江、赤坎、霞山、坡頭、麻章、雷州、徐聞,以及廣西北流一帶。年例從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各村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日,集中在新春期間。一般年例日期一天,有的一至三天。
傳統年例活動包括: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具體指敬神、擺宗、打醮、祭拜、掛花燈、游神、放鞭炮等環節,大都以祭祀活動為主。還有舞獅、舞龍、舞春牛、八音、粵劇(「做大戲」)、木偶戲(「鬼仔戲」)、歌舞、雜劇、宴席等活動。
4、廣州元宵節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廣州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廣州 廣府廟會 佛山行通濟橋 深圳東莞 舞麒麟 清遠 舞火麒麟 茂名 年例 元宵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正月十五月團圓,而元宵節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歡迎和喜愛。那麼在漫長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廣州元宵節的習俗是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廣州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舊時廣州在這天許多民俗事象非常有特色。如在清代時,在現在的解放中路一帶,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剛剛升起,街上已人頭涌涌,據民國初年《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廣州過去「十家則放煙花,五家則放花筒」,處處繁花四放,炮竹連天響。長長的舞獅、舞龍、舞鸞、舞象的隊伍,隊伍後面緊跟著「打十八」(即後來所稱的「八音鑼鼓櫃」),再後面是手舉或手提各式燈籠的居民燈飾隊。在元宵遊行隊伍中,還有特意組織的、以金童玉女扮飾的民間故事表演隊,如「天女散花」、「六國封相」「哪吒鬧海」等,遊行隊伍常常達數里之長,穿大街、繞小巷,所到之處,居民們燃煙花,放炮竹,成了沸騰的海洋。
現在,廣州的元宵燈會演變為每年的元宵之夜,廣州各公園以及娛樂場所,包括街道兩旁和珠江沿岸都張燈結綵,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彩燈琳琅滿目。主要燈品有走馬燈、夾紗燈、絲料燈、宮燈、各式形象紙扎燈、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花果燈、大型彩燈等,現在各式各樣的霓虹燈也加入了節日行列,將廣州打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海洋。
廣州 廣府廟會
廣府廟會是廣東省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為期7天的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10個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通過廟會的方式,打造獨特的廣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讓老百姓了解廣府文化,相約幸福廣州。
佛山行通濟橋
「行通濟」是廣東佛山地區在過年時傳統的習俗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行通濟,無閉翳(即無煩惱)」的意思是說,在正月十六到通濟橋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煩惱,得到幸福、安康。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深圳東莞 舞麒麟
深圳坪山舞麒麟,遠近聞名。這項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民間傳統文化,不僅傳承著世代客家人「麒麟呈祥」的美好祝願,而且在歲月的變遷中烙下了深深的坪山印記。而在東莞,舞麒麟則以清溪鎮、樟木頭鎮較為出色。每年元宵節市政府均組織大型群獅賀元宵活動數百台醒獅、金龍、彩鳳、麒麟參加萬人空巷。
清遠 舞火麒麟
每年元宵夜,廣東英德市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著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著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著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吸引了上萬民眾觀賞,大灣鎮人頭涌動。
茂名 年例
「年例」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少有的風俗習慣,為茂名全市和湛江少部分所特有,遠近聞名。年例是茂名農村的第一大節日,從最初的娛神祭祀,到娛人娛神的節日,發展到現今融交際和文娛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節日。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而年例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一直鬧至通宵達旦。
5、廣東有什麼習俗?
南獅、佛山行通濟、廣州廣府廟會、佛山秋色、潮州大鑼鼓、英歌、燒塔、燒龍、飄色、粵西年例、佛山北帝誕廟會、廣州波羅誕廟會、盤古王民俗文化節、儺舞等。
1、南獅:是起源於廣東南海的傳統民俗文化。民俗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必有扒龍舟、敲鑼打鼓,舞獅子助興,自古至今,長盛不衰。特別是得到港澳和海外同鄉的傳承發揚,在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富有喜慶色彩的民間活動更加興旺。
2、行通濟:是廣東省佛山市一帶的傳統民俗活動。作為在元宵節期間舉行的遊玩祈福活動。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扶老攜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盪盪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真正行通濟是正月十六,行通濟是反映傳統信仰、風俗習慣及祈福儀式的民俗文化活動。
3、廣府廟會:是廣東"一城一特"春節活動之一,是廣東省地方傳統民俗文化,廣州市越秀區在傳統元宵節期間,即農歷正月十五至廿一舉辦的傳統廟會。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廣府廟會開幕式設在元宵節當天,為期七天,是一項廣府文化嘉年華活動。
4、佛山秋色是廣東省佛山市的傳統民俗文化。指秋季農業豐收之時,當地民間舉行慶祝豐收遊行,俗稱「秋色賽會」或「秋色提燈會」,亦統稱為「出秋色」。
5、潮州大鑼鼓是廣東潮汕地區傳統音樂中的一種,是一種由鑼鼓樂與管弦樂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歷代相沿的鼓吹樂類演變而成,是潮汕地區最具群眾性的樂種之一。
6、南安水頭的節日習俗
我了解的節日,我沒去過,也不一定每年都有
正月初九英都鎮拔拔燈遊行。
九月九日南安水頭鎮飛瓦岩廟會據說有高甲戲與攻炮城。
四月十四呂祖誕,天心洞祀八仙,估計有活動,福州烏山有呂祖宮。
祥芝斗美宮:池府千歲 聖誕五月十三,08年泳
朱府千歲 聖誕 農歷正月十三日,九月十六日
李府千歲聖誕 農歷八月十三日,四月二十五日
五月二八城隍誕,永寧割香(不確定)
農歷四月廿六日 李府王爺 聖紀
• 大王爺李公諱大亮, 四月廿六日 生。恭儉忠謹,授封涼州都督。玉帝?封「五府千歲」「代天巡狩」
• 二王爺池公諱夢彪, 六月十八日 生。沈毅剛直,授封都尉。玉帝?封「五府千歲」「代天巡狩」
• 三王爺吳公諱孝寬, 九月十五日 生。嫉惡如仇,授封都尉。玉帝?封「五府千歲」「代天巡狩」
• 四王爺朱公諱叔裕, 八月十五日 生。守正不阿,授封都尉。玉帝?封「五府千歲」「代天巡狩」
• 五王爺范公諱承業, 四月廿七日 生。守正不阿,授封都尉。玉帝?封「五府千歲」「代天巡狩」
普庵祖師閩南寺院普遍供奉,誕辰七月廿一日。
烏髻岩又稱靈應岩,位於永春縣錦斗鎮錦里飛鳳山,年農歷六月十九日定為觀音生日舉行朝拜儀式,烏髻觀音也被尊為永春佛祖之一,
人們還為灶神安排了個誕辰日,晉江、惠安等地定在八月初三。
池王爺習俗地
地處廈門市翔安區的元威殿是座主祀池王爺的廟宇。據民間相傳,池王爺姓池名然,明朝人,邂逅兩個黑衣天使,奉玉皇旨意欲往漳郡撒播瘟疫,池然遂設計騙取瘟葯吞服,毒性發作,臉色遽然變黑死去。玉皇感念他愛民如子之精神,赦封王爺。
每年農歷六月十八日池王爺神誕日前後,元威殿都要舉行各種傳統祭祀盛典活動。是時,閩台兩岸成千上萬的信徒匯聚而來,歷久不衰。
農歷十月二十、二十一日為青山王巡察暗訪之時,二十二日為繞境,二十三日則為青山王誕辰,
蚶江蓮西村九月初五「王公」生日,總要捐一台戲,
07年3月18日正月二十九,僑鄉泉州潯埔村全村男女老少按照當地的傳統習俗,隆重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媽祖巡遊民俗活動。
正月初九民間信仰中的天公(玉皇大帝)生日更是可以在閩南各座城隍廟覓得「播傀儡」蹤跡。(現在不知有沒有)
數百年來,每年農歷二月初,春暖花開之際,洪瀨鎮區五境人民為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分日舉行行香(天香)踩街活動。蜈蚣閣、鐵枝閣、雨傘閣、舞龍、南音、吹鼓隊、拍胸隊、馬隊、車隊、人隊等踩街隊伍,熱鬧非凡,場面宏大。裝扮成各種歷史人物的孩子,維妙維俏,引人注目。蜈蚣閣成為洪瀨民間文化的一大瑰寶,年年參加泉州市民俗踩街,成為常青節目,並獲評比一等獎,中央、省、市各級新聞媒體都曾介紹過。去年洪瀨鎮政府組織了大型的民俗采風活動,100多位影友前往采風,涌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06年的3月11日—14日(農歷二月十二——十五日),一年一度的洪瀨大型民俗天香活動將再度舉行。07年是陽歷3。25日
昨日上午(06/02/08),據洪梅派出所黃所長介紹,當地的村民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前都會舉行一種叫「割香」的民俗活動,在活動中會燃放「火銃」進行慶祝。為了達到一定效果,村民通常會在「火銃」里放入「黑硝」即俗稱的黑火葯。
謝佑(?-1087年),原居白水村(今三元區中村鄉),後遷居歷西(今梅列區列西)。
朝廷敕封謝佑為「廣惠將軍顯烈尊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賜「正順廟」額。
紹定六年(1233年) 七月,三明境域鄉民在沙溪河西岸建成 「正順廟」。每年還舉辦迎神活動。民國10年(1921年)改為每年農歷正月二十日)。這一天,全鄉繞境迎神,按戶焚香,大街小巷都張燈結綵。列西村民有一個沿襲至今的習俗,就是每逢端午節,初五前的龍舟下水,必須先到「正順廟」前,龍舟頭向宮廟,全體水手舉槳朝拜。等到農歷十三日龍舟抬上岸邊,也要到「正順廟」前四拜,以示對謝佑的尊敬 。� 「正順廟」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生日,白礁慈濟宮,可能三月十一就有活動了
07三月三晉江深滬崇真殿高甲戲,三月初二好像也有; 2007,農歷三月十三、十四、十五,深滬寶泉庵附近高甲戲.
每年三月十五,石獅永寧秀山鋪保生大帝廟會,高甲戲(我不能肯定有)。八月二十二、二十三廟會,是主法公誕與相公誕(即廣利尊王)誕,二十二、二十三都有高甲戲(我不能肯定有)。
2007,農歷三月十六石獅市永寧南街螯城章帥府廟會,有高甲戲與什音。(我不能肯定有)。
07三月初十晉江衙口祭某神,高甲戲
07年三月十七晉江市龍湖鎮龍王亭村(即龍玉村)鍾靈殿四王府節日,十六至十八三晚都有高甲戲。龍王亭村龍宮(即龍王廟)四月二十四龍王誕辰,至少二十三晚與二十四晚有高甲戲。
07三月十八、十九祭玄天上帝吧?衙口西宮仔高甲戲;
07農歷三月二十凈峰鎮媽祖割香,三年一回
06五月十三關公生,泉州塗門街帝爺宮(關廟)節日從初八到十四,每晚有高甲戲或布袋戲或南音
五月五蚶江扒龍船、海上潑水節,
四月八、六月六漳州三坪寺廟會(十一月初六不知有嗎?)
石鼓廟坐落在晉江青陽石鼓峰上。這里有一塊花崗岩石,天生怪異,狀如古代巨形戰鼓,用手指輕敲,能發出"叮咚叮咚"聲響,韻律悠揚,悅耳動聽,因而被人們美稱為「仙人石鼓」。這座廟遂取名為「石鼓廟」。 石鼓廟奉祀順正府大王公的塑像。九月初五
「迎王」,正月十六,地點晉江深滬與金井之間的十六個自然村輪流舉行。16個村以後井村的龍泉宮中的相公爺為主祀神靈。金井鎮西南的西資岩大佛亦值一游。
閩龍岩地區連城縣羅坊鄉「走古事」,(即一種迎神,抬官人)正月十五
農歷正月十一是東石潘徑村祖公張延魯誕辰之日,同往常一樣,該村提前一天舉行祖公誕辰揭香慶祝活動。
從今天早上8時許潘徑進香團前往安海西安揭香那一刻,東石這邊的迎接祖公進香團准備工作便隨即展開。10點左右,本站通訊員看到東潘公路祖公轎必經路段兩旁各村都已經早早的擺出犒勞桌和安放鞭炮等候,還不時舉香朝拜。埔頭,東埕,潘山等村還由村委會相關負責人陪同該村擋境親自出來迎接。而潘徑村公路燈光籃球場附近的幾個大服裝廠和石才廠則幾乎都在各自廠門口擺放10來個大桶煙花和數條加長的爆竹,並派專人看護等候。
中午12時許,張延魯祖公揭香團從安海回來,一路上經過的友好村莊相關活動負責人都紛紛向祖公轎披彩並舉香朝拜,燃放鞭炮以示尊敬,一些村的擋境神轎還親自送張延魯祖公很長一段路。
13時左右,祖公揭香團車隊到達潘徑村村口,早已經在該村埭厝圓盤等候許久的村民和各種慶祝樂隊迅速排成一條整齊的長隊伍,潘徑村保生大帝神轎舞轎接送祖公轎下車。迎接隊伍頭帶紅帽,手舉粗香陪同祖公轎向潘山村一路走去。
臨近下午13時30分,祖公揭香團和迎接隊伍正式進入潘徑村,沿路向犒勞桌的村民發送紅包和平安符,並舞轎敕福,潘徑村擋境「武安尊王」則舞轎迎接祖公,並一起進入祠堂。隨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正式展開,舞龍,拍胸舞,樂隊等紛紛上場,舞安尊王則在「球埔」(祠堂門口廣場)和祖公,保生大帝,錢仙祖,六姓王府等神轎一起舞轎發威,共同為村民驅走邪惡,送來平安!昨日上午潘徑村菜市場熱鬧非凡,在這里正在舉行大型民俗活動慶祝該村當境「武安 尊 王」生日(另有的是四月二十五),村民張某向我們介紹說「我們村每年都會舉行慶祝當境生日的進香活動,一般選擇在農歷6月8日或8月18日,今年本來要選擇在?(農歷)8月18日,後來經過在當境面前信杯以及相關籌備人員和長老商量後還是選在(農歷)6月18日」。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還吸引了眾多外地打工者來觀看。
據了解,武安尊王 在當地影響深遠,一直以來都被當地人尊為「當境」,多年來,武安尊王庇佑著一方百姓的平安,深受當地人的信仰。
泉州的臨水夫人逢其農歷十月十五日誕辰之日
每逢俞大酞誕辰之日,晉江、南安等地的俞氏族人,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抬出俞大酞的神像,巡遊鄉里,
每年農歷的九月十五是趙公誕辰,里人准備好儀仗,鑼鼓吹,用八抬大轎把他請出來巡狩境鋪,
諸神誕辰日(農歷) 蕭太傅 五月十七日 文武尊王 五月初五...四月二十五日 池府千歲 六月十八日 吳府千歲 九月十五日...
大埔元洲仔大王爺誕:
1) 粵劇:26/6(五月初六) 至24/6(初十) ,正誕日為初八。每日兩場,即日演一場,晚演一場;
2) 鶴佬白字戲:25/6(十一) 至29/6(十五) ,每日兩場,即日演一場,晚演一場;
3) 抽花炮定於27/6(十三) ,下午三時於戲台進行;
4) 29/6(十五) ,早上九時於戲台前還神,隨後送神回大王爺廟。是日下午四時在大埔君城酒樓設宴聯歡。
後村(翔安區新店鎮)後村是閩南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個集中展示地。 獨特的王爺信仰造就了一年一度的 「燈篙王船民俗文化節」。全民總動員的文藝踩街兼王船巡社,南音、車鼓弄、高甲戲、歌仔戲……入夜,全村各個角落豎起40多樅燈篙,火樹銀花,是海邊的一道奇麗風景。老別墅「面線間」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讓人傾心。而在這別墅里聽南音古樂,「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更是如痴如醉,不忍歸去。旅遊提示:「燈篙王船民俗文化節」在農歷四月十六舉行。周末「面線間」一般都有排演南音。 交通提示:自駕車走翔安高速到新店,再到後村比較快。乘56路(大嶝—輪渡)、68路(同安車站—大嶝)可到後村。
甘嶺村 (西山岩)(同安區新民鎮)甘嶺村西山岩,自古以來文人登高抒懷的好去處。至今每年四月初八廟會,必有上萬香客雲集。
白雲岩廟里留著8根唐朝石柱,重檐歇山,頗為古樸。廟外18株重陽古木,青翠欲滴高聳挺拔;一眼「龍潭聖泉」,清冽甘甜。白雲岩邊有一方明代摩崖石刻,刻著隆慶元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和浙江道御史劉存德的和唱詩作,字跡娟秀如昨,彌足珍貴。七月,西山腳下幾大片果園里,火龍果、龍眼、荔枝相繼熟了,我們可以去采果了。
旅遊提示:西山白雲岩的廟會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車子沿水泥路可直達山頂;也有石階小路可上山。
美食:同安封肉,碗仔粿
交通提示:同安可到甘嶺村。從同安車站乘70路、92路公交車車往新民,在西山岩路口下車。
。...農歷六月十五,是「開漳聖王」陳元光誕辰
莆田:秀嶼區東埔鄉東吳村龍舟,白塘龍舟,莆田城廂區木蘭坡 龍舟賽
廣西
正月初七三江侗族程陽橋搶花炮,並不一定每年有
正月十一賓陽炮龍節
7、廣東茂名年例的風俗有哪些?
廣東茂名年例的風俗有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一直鬧至通宵達旦,自正月初七至二月十八,這段時間是廣東茂名地區的年例期,茂名年例已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茂名年例特徵
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的,年例的種種活動,表達以平民百姓為主體的社會各階層廣大人群祈福禳災,祈求平安吉祥的心願,粵劇已經成為年例重要的一種文化節日。
年例聯絡親友感情,親戚朋友之間,常年沒事一般不相往來,但自家年例那天,無論貧富,均擺酒宴請親朋好友,朋友間也成群結伴到各家去串門,吃年例,新年氣氛倍覺濃郁。
年例帶動了茂名經濟發展,年例不僅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徵,而且具有物質文化方面的特徵,茂名很多商家看好年例經濟,紛紛開設年例購物一條街,菜市場、道路兩旁到處都是年例商品,水果、糖果、餅干、酒水銷售大大增加。
8、廣東有什麼民俗?
廣東具有歷史悠久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廣府文化,茂名文化(如年例),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四大塊。及茂名一帶的年例是廣東地區一個最獨特的傳統節日,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吳川一帶的農村每年都會舉辦年例。善堂是中國民間慈善的典範;廣東粵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譽滿全國,放眼現實便可知,潮粵菜為現今中國最大的菜系!而廣東的粵劇、潮劇則屬於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廣東音樂,潮州音樂雅韻飄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獷豪邁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開平碉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圍屋被認為是中國漢人南遷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築,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緻。
據不完全統計,1995-2002年,廣東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60.41億元(不含基建部分),佔全國文化產業總產出的13.58%,居全國首位。8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建成一批投資規模大、設備先進的現代化文化設施,在全國引人矚目。全省現有文化事業機構2,427個(不含電影事業,下同),文化隊伍22,570人 ,初步形成藝術創作演出、群眾文化、公共圖書館、電影發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場等骨幹網路;形成以國家辦文化為主導、社會辦文化為基礎的廣東文化新格局。
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均為全國一流樂團之列,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已建或在建的標志性文化設施有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等;山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躍居全國先列,在全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中,廣東省連續兩年獲得總成績和金獎數全國第一。全國乃至亞洲首個水下考古基地設在廣東。1997、2000、2001年均有項目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音像城2002年銷售額達到16億元,佔全國批發量的70%。連續五年對外文化交流進出文化團體的總批次和總人數均為全國之首。但人均博物館,圖書館數量依靠低。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系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溶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潮劇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白字戲,主要流行於潮汕方言區,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已有四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的語言並非一開始就使用潮州方言。從明刻本《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這時的潮劇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場次的唱腔和道白,標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這說明潮劇從南戲演化的過程中,開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後才逐漸減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終完全地方化。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亂彈」、「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廣東大埔縣人錢熱儲著《漢劇提綱》,定名為漢劇,從此約定俗成,沿稱至今。流行於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實際上它來自皮簧合流後的徽戲,與閩西漢劇同屬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用中州官話演唱的劇種。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9、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1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五一」勞動節,可以放鬆一下了。可我沒有想到的是五月一日那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唉,去 海底世界的計劃又泡了湯。我氣得真想飛上天去去問問老天爺,為什麼在我們軍訓的時候出太陽,在我們需要放鬆心情的時候,又下著傾盆大雨呢?可皇天不負有心人。下午出大太陽把地上的水都曬幹了。我和媽媽還是按原計劃進行。
約好兩個小表妹在海底世界門口見。我們碰面了,進了海底世界。當然要先進海洋館了。海洋館里有許多許多漂亮的魚。有小海馬、鉛筆魚、劍魚等等。可遺憾的是沒有看到海豚、海獅表演。最刺激的要數高空滑索了。滑索它離地面差不多三四十米。我買了票,排了一會隊,該我了。這時我的心非常緊張。
我連忙安慰自己說:「過山車都敢玩,這個滑索隊你來說,真是小菜一碟。」於是我摒住呼吸,勇敢地做好了准備,又聽到「啟動」,耳邊呼啦啦的風聲。啊,好爽呀!我睜眼朝下看,天啦,離天那麼近,離地那麼遠!白雲從頭頂掠過,我彷彿乘坐的是宇宙飛船,過了幾分鍾,我安全的到達了目的地,滑索的終點站。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五一節似乎一瞬間。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2昨天是「五一」國內勞動節爾提議到森林私園搞燒烤。爸爸媽媽立即響應了我的提議。
我們開車達到了森林公園,這里可真是青山綠水、燕語鶯聲。來這面遊玩的我還實多,我破刻找了一個能遮風,平坦的草坪,而後我和爸爸到四周找來多少塊磚頭拆修生火的坑再把鐵絲 網放在上點,將找來的樹枝把火引焚,放入木冰。這時媽媽把已經籌備惡的雞腿、排骨、雞柳等很多佳吃的食物抬在架子上開端烤,媽媽一會給食品刷油、一會兒置佐料,爸爸也助著媽媽忙前忙後,我在旁邊一邊添木炭、一邊吹火,我們一野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啊,終於聞到一股誘己的臭味,心水皆要淌沒去了這時媽媽遞給我一隻烤得香噴噴的雞腿,爸爸跟媽媽也吃著自已著手烤的食物,咱們一家津津樂道地品償著這些勞動的果真,啟口極了!
通功這次燒烤運動我末於理解了用從未的單手得到的勞動果名是如許美妙的一件事啊!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3快樂的「五一」節快樂的「五一」節羅瀚文「五一」節到了,我們休息三天,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太原動物園觀看海獅表演。場地中空空的,只看到幾座小房子。坐在看台上,著急的我不停地問爸爸媽媽海獅在哪兒。終於,音樂響起來了,隨著女主持人的詳細介紹,從小房子里搖搖擺擺地爬出來三隻可愛的海獅,一隻大的,兩只小的。三名馴獸員手裡各拿著一桶海獅的美食,開始表演了!三隻海獅分別表演了頂球、頂傘、拍手還有練功夫,每次表演完就會搖搖晃晃地去找馴獸員要吃的,吃完後還會向馴獸員鞠躬致謝,看得觀眾們直發笑,不停地鼓掌。看著看著,我有點奇怪:海獅是怎樣聽懂馴獸員講話的呢?爸爸告訴我那是馴獸員辛辛苦苦的每天和它們交流,不停地重復說一樣的話和做同一個動作,它們才會明白的,這在科學上叫作「條件反射」。盡管爸爸的話我似懂非懂,但我仍然覺得這個「五一」是一個快樂的「五一」。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4我這個人啊,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被子都不會疊,碗也懶的洗。
有一天,我吃完飯,突然想到媽媽平時洗碗肯定很辛苦。而且今天我也沒有事做,我想著自己也長大了,總要獨立的。於是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碗讓我來幫你洗吧。媽媽一聽到我洗碗,連忙問道:兒子,你是吃錯葯了?沒有,媽媽。我肯定的說。就這樣,平時的懶人搖身一變,變成了勤勞小子。
我立刻開始行動。首先我把全部的碗用水沖一下,把裡面的臟東西沖走。接著用布沾上洗潔精來擦,再把碗用水沖洗干凈。這些碗真像調皮的小孩,你抓的越緊,它就越想逃跑。突然。一個碗鐺的聲掉了下去水盤內,濺的我一身水。我真是笨手笨腳的。於是,我小心翼翼地擦了起來,一個,兩個,三個。終於擦完了!最後把碗沖一下,擦乾就完成了。
看到這些閃閃發亮的碗,我心裡甜滋滋的。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5期待已久的「五一」節終於來臨了。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出發到蘇州玩。到了下午,才到目的地,但我一點兒也不累,很開心。
到了第二天,我們去了江蘇的第一站——華西村玩。我們走了幾座小橋來到了平地。爸爸說要去華西的萬里長城,於是我們又開始了爬長城。累乎乎地回頭一看,哇!自己走過的長城好像一條又細又長的巨龍啊!途中,媽媽還給我買了一支又粗又大的「狀元筆」。毫無疑問,媽媽希望我能更好地學習。最後我們坐纜車下山去了。
第三天,爸爸又帶我去離江蘇不遠的靈山玩。靈山風景秀麗,樹木茂盛,有清澈的水,還有激流的噴泉徐徐向上,十分美麗。不遠的地方又有又高又大的如來佛,我們一家人站在旁邊拍了一張合影。靈山還有很多好玩的,數也數不清。
「五一」勞動節真快樂!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6我期待已久的五一勞動節終於到了。今天,我早早地起床,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暨陽湖公園遊玩。
一進門,我就看見一條彎彎曲曲的用鵝卵石鋪成的石頭小路。小路的兩旁整齊地站著一排高大的白楊樹。它們那滿枝碧綠的樹葉,給走在石頭小路上的人們遮擋了強烈的太陽光,為人們帶來了一片片陰涼。
往公園的右邊走一走,你會看見一大片金黃的沙灘。我飛快地向沙灘跑去。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堆沙堡,有的在沙灘上打滾兒,還有的光著腳丫子在湖邊玩耍……熱鬧極了!我連忙脫下鞋子,挽起褲管,到沙灘淺水的地方玩了起來。咦,怎麼我的腳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條可愛的小魚在給我撓癢癢呢。
告別了沙灘,再往公園的`裡面走一點就是一座假山,還有一個山洞。我伸頭往裡面看了一眼,嚇得趕緊把頭縮了回來。好黑啊!爸爸笑著說:「怕什麼,有我在呢!」
於是,我就緊緊地拉著爸爸的衣角,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著。我跟著爸爸一會兒往左拐,一會兒往右拐,也不知道轉了多少圈才看到了出口。我大大地舒了一口氣,這時,我才發現我的手心裡全是汗。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下山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里。
今天真是個難忘又快樂的一天呀!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7盼望已久的五一勞動節小長假終於到來了,不愧是勞動節,爸爸去單位加班,媽媽又要幫哥哥姐姐們補習功課,我只好被爸爸媽媽送到鄉下的姥姥家。
鄉下的人們都喜歡吃婆婆丁,因為婆婆丁能消炎治病。姥姥家的婆婆丁吃完了,所以我決定和姥姥到樹林里去挖婆婆丁。這還是我第一次去鄉下的小樹林,走了大約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樹林里的空氣可真新鮮啊!地上的小草剛剛發芽,嫩綠嫩綠的;高大挺拔的大樹矗立在那裡,就像一排排站崗的哨兵。我不禁為大自然的美好而贊嘆!正當我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姥姥突然打斷了我,我們開始吧!姥姥首先教我認識婆婆丁,在田地、路邊、草地等地方隨處可見,有的婆婆丁才剛剛長出來,像一顆顆野草,它那鋸齒狀的葉子,分散在中心兩側,有的中心還有一個小花苞。我用小鏟子小心翼翼的把婆婆丁一個個挖出來,抖了抖泥土就放進筐里,一會兒的功夫,我和姥姥就挖了滿滿的一大筐,看著我們的勞動成果,開心極了。
晚上,我把婆婆丁帶給辛苦工作一天的爸爸媽媽,看著爸爸媽媽吃著我親手挖的婆婆丁,我心裡美滋滋的。我對爸爸媽媽說,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五一勞動節。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8今天是勞動節,爸爸帶我們去牌坊廣場玩耍。
牌坊廣場的人非常多,有小孩,有成年人,還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突然,我聽到天上有聲音,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有一個人坐在動力傘上,動力傘在天空飛來飛去,像一隻自由的小鳥,站在地上的我非常羨慕那個人。
在舞台上,有一些藝術團在表演粵劇,在舞台下看的人多數是老人,因為老人喜歡聽粵劇和看粵劇。
往前走,我們就會看到一些軍用的大炮和。最吸引我的是「水陸兩棲」看到這幾個字,我感到很奇怪,怎麼會在水面上走呢?我看了下面的文字和圖片,才知道這台是高科技,可以在水上行走。站在一旁的爸爸說:「解放軍如果不是用這些大炮和打贏敵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到家裡,我覺得這個五一節過得很快樂,而且還學到一些知識。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9今天是五一勞動假日,吃過早飯媽媽開車送我回老家玩。
節日里,車真多。在廈門大橋堵車堵了將近一小時,我就在車里給大家講笑話,減少了大家在賽車時候的煩躁。
我們在將近中午的時候才到家裡,將近半年沒有回老家,大家就分頭開始打掃一下衛生。我先整理了衣櫃里的衣服,然後還去洗了碗與杯子。吃飯的時候媽媽問我:「勞動辛苦嗎?」 我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珠,點點頭說道:「辛苦,但是我以後還會幫助媽媽與奶奶做些家務勞動! 」媽媽的臉上露出欣慰的微笑,掏出兩元錢給我,說:「這是你今天的辛勤勞動的所得。」
吃過午飯,我和鄰居家的小哥哥到小賣部用這兩元錢買了一根自動鉛筆。手握著嶄新的自動鉛筆,心裡想著這是自己用勞動換來的,高興極了。
快樂的五一勞動節作文300字 篇10今天是5月1日,大家猜一猜今天是什麼日子?哈哈,猜對了,今天是五一勞動節。
早晨,我早早起了床,媽媽對我說:「今天,我們要到晉城遊玩,你高不高興呀?」我聽了興奮地點點頭。
不一會兒,我們出發了。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美景:有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樹,五彩斑斕的花兒、直插雲霄的高山。這一切的一切使我陶醉在其中。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晉城的游樂場,游樂場真壯觀啊!有刺激的過山車、好玩的碰碰車、雄偉的海盜船……我玩了很多好玩的:海盜船、蹦蹦床、天旋地轉。
走著走著,我和媽媽走到了有很多鴿子的地方。原來,這是一所專門養鴿子的地方。我向媽媽要了兩元錢,買了一袋玉米就去喂鴿子了。鴿子的嘴巴尖尖的、紅紅的,弄的我手心直癢癢。
這個五一勞動節,我們過得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