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什麼特定的節日
1、韓國都有什麼節日詳細一點詳細一點
韓國人的主要節日是中秋節和春節。其他有佛誕。聖誕。光復節兒童節。國慶。(這個名字記不住了三月一日)
2、韓國一年中都有哪些節日?韓語怎麼說?
1、元旦 신정
一年的第一天。
2、春節 설날
和端午一樣,是韓國的3大節日之一。
3、三一節 삼일절
三一節是韓國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發表獨立宣言書,向世界宣告韓國的獨立的日子。
4、兒童節 아동절
即六一國際兒童節。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的節日。
5、釋迦誕辰日 석가탄신일
釋迦誕辰日即是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日,陰歷4月8日。 又稱「初八日」或是「佛祖到來日」。
6、顯忠日 현충일
每年6月6日是韓國的」顯忠日」,顧名思義,即為國家獻上赤膽忠誠的日子,時至今天,6月6日則成為一年一度不容錯過的,到烈士公園緬懷為保護國家安全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英雄的日子·。
7、光復節 광복절
為紀念1945年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擺脫了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得到解放,重現光明而設立。
8、中秋節 추석
農歷8月15日,秋夕即中國的中秋節。是韓國人十分重視的大節日。
9、開天節 개천절
10月3日。在韓國的開國神話「譚君神話」中,譚君正是在這一天建立了古朝鮮。
10、諺文日 한글날
又稱「韓文日」、「諺文日」、「朝陳語字母日」或「韓國語字母日」,是朝陳夷易遠族懷念訓夷易遠正音創造的懷念日。
11、聖誕節 크리스마스
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
3、韓國都有什麼節日詳細一點詳細一點
韓國人以正月至三月為春,四月至六月為夏,七月至九月為秋,十月至十二月為冬。其中,表明一年開始的春節是韓國人的最大節日。這天,韓國人祭祖先,向大人拜年。
韓國有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農歷1月1日),元宵節(農歷1月15日)、端午節(農歷5月5日)、中秋節(農歷8月15日)。節日期間,多數地方都開展民俗活動,大部分韓國民俗活動集中在正月十五,這與祈求豐收的咒術形式都有密切聯系。代表性的活動有拔河、車戰游戲、踩銅橋、跳園舞等。
過去,節日便是盛大的宗教紀念活動。遠在三國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收獲節和感恩節。這種節日包括扶余的龍鼓節,高句麗的東盟節,東瀛的舞天節。除龍鼓節於農歷12月舉行外,其他的節日活動通常在秋收後的農歷10月間舉行。在後繼的各個朝代中,節日雖有增減,但慶祝秋收和迎接農歷新年的活動一直沿襲下來。節日期間舉家團聚在一起。全家主要穿韓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祖完畢晚輩向長輩拜年。
春節
農歷1月1日,是在韓國節日當中最隆重的一個。在韓國,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祖先。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祭祀結束後孩子們向大人拜年,大人還禮祝願。春節那一天吃年糕。這有過了年長一歲的意思。家屬和親戚們聚在一起玩擲轂游戲(用4個木塊兒玩的韓國傳統游戲)、跳跳板(姑娘站在長木板兩端輪流地跳的游戲)等游戲。並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摸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
元宵節
農歷1月15日。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正月15日早上祈求無病吃「鈈飪」(祈求避瘡而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堅硬的飲食)和「耳明酒」(為了一年裡兩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早餐吃五穀飯(用大米、江米、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飯)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樹葉做的菜)並且叫對方的名字,對方答復就說「你買我的熱呀」,這有一年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十五的游戲有兩種:一是放風箏,有消滅一年的災難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驅逐妖魔鬼怪和害蟲的意思.。據說,正月十五日晚上,向圓月許三個願都會實現。
端午節
農歷5月5日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用菖浦葉洗頭頭發光澤)洗頭,玩兒盪鞦韆,
男人摔跤,還做樣子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採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
中秋節
農歷8月15日是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谷准備食物的節日,是在韓國僅次於春節的最大的節日。秋夕這天用新谷做好食品向祖先祭祀,然後去掃墓(親自去祖先墓地放飲食敬禮),還用當年生產的谷、斗、栗子等做成松餅吃,玩拔河、羌羌水越來(大家一起握手劃圓圈轉轉)等游戲。
此外,韓國還有一些家庭節日。這些節日對所有的韓國人來說都很重要,而且總是要設宴歡慶。這些節日包括:「百日」即嬰孩出生後的第100天;「周歲」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生日;「花甲」60歲生日,這一天表明一個人已經度過了整整一個甲子的歲月。過去,由於嬰兒死亡串高,人們的壽命期短,因此人們都熱烈慶賀這些節日。
上述這些家庭節日以往都當作節日隆重慶賀,甚至遠房親戚也來祝賀。現在參加這種慶賀的人僅限於自己的家庭成員。越來越多的花甲老人現在已不在家中慶祝自己的花甲壽辰,而是選擇別的辦法,例如選擇出國旅遊來慶賀自己的壽辰。
4、韓國都有什麼節日和習俗?
1月1日,元旦(新年)。
1月2日為國家規定的公休日。
農歷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稱陰歷新年,即春節。
3月1日,韓國獨立運動紀念日。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運動。
4月5日,植樹節。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
4月8日,釋迦牟尼誕生節。佛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日,紀念釋迦牟尼誕生。
5月5日,兒童節。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遊玩。
5月8日,父母節。這一天是父母的節日,為繼承和發展傳統的孝道而設立的節日。
5月15日,教師節。這一天,學生們會給老師送花或其他小禮物,或者大家一起請老師吃飯。教師在這一天,會受到社會的特別尊重。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受中國文化影響,韓國也有端午節,韓國端午節風俗主要為祭祀、演戲、游藝等,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其中以「江陵端午祭」保存最為完整。2005年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8月15日,光復節。1945年的這一天,朝鮮半島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或稱豐收節)。傳自中國,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10月9日,韓語節。為紀念1446年朝鮮世宗李裪的頒布訓民正音,普及朝鮮半島民族語言而建立的日子。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041.85萬(2014年)。首都為首爾。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
5、韓國節日有哪些?
韓國節日分為「國慶日」、「國旗揭陽日」和「公休日」三種。三一節(3月1日)、制憲節(7月17日)、光復節(8月15日)、開天節(10月3日)和諺文日(10月9日)是韓國的五個「國慶日」。
隨著季節的改變,韓國的傳統節日習慣性地重復,充滿民族特色的應季飲食與游戲多種多樣。由於韓國過去曾使用陰歷,所以至今大部分的節日仍按農歷來計算。韓國是以農耕與儒教思想為基礎的民族,所以傳統節日都是為了慶祝耕種的開始和結束,感謝祖先與自然而逐漸形成的。
文化
韓國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是源於中國文化。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
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6、韓國有什麼重要的節日?
[主要節日]:
1月1日(元旦)、3月1日(獨立運動紀念日)、4月5日(植樹節)、5月5日(兒童節)、陰歷四月初八(佛誕日)、6月6日(顯忠日)、7月17日(制憲節)、8月15日(光復節)、陰歷8月15(仲秋節)、10月3日(開天節)、12月25日(聖誕節)。
一、韓國獨立運動紀念日
二、光復節(韓國光復節)
3月1日是韓國的獨立日。1919年3月1日爆發的全國范圍起義,是韓國人民在遭到日本殖民主義者的無法容忍的侵略、壓迫和掠奪的形勢下爭取民族生存的怒吼。
公元一世紀後,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古國。公元七世紀中葉,新羅在半島占據統治地位。公元十世紀初,高麗取代新羅。14世紀末,李氏王朝取代高麗,定國號為朝鮮。1910年8月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同時,蘇美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告成立。韓國擺脫日本的36年殖民統治,獲得了民族解放。
在這一天,全民放假,股市休市,總統會發表光復節講話。韓國國民會與親朋好友共慶這一重要的節日,民眾會在韓國街頭插滿國旗,並在首都首爾舉行大型文藝演出等慶典活動。 [1] 在某些年份政府會實行特赦,赦免一些正在服刑的犯人,恢復公民權,2009年曾特赦150萬人,2010年特赦盧武鉉兄長盧建平,以及一些金融巨頭。
(6)韓國有什麼特定的節日擴展資料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45萬。首都為首爾。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朝鮮半島,周為箕子封地與三韓領土,漢武帝在朝鮮設置漢四郡,後為新羅、高麗、百濟時代,李氏朝鮮時期獲得統一,為中國明清兩朝的藩屬國,清末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正式脫離與中國的藩屬關系。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7、韓國的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韓國的法定節假日有:
1月1日:元旦(放假1天)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放假3天)
3月1日:三一節(放假1天)
冬至後105天:寒食節
4月5日:植樹日(放假1天)
5月5日:兒童節(放假1天)
農歷四月初八:佛誕節(放假1天)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放假1天)
6月6日:顯忠日(放假1天)
7月17日:制憲節(放假1天)
8月15日:光復節(放假1天)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放假3天)
10月3日:開天節(放假1天)
12月25日:聖誕節(放假1天)
(7)韓國有什麼特定的節日擴展資料:
中秋節與春節並稱為韓國兩大傳統節日,甚至重要程度要大於春節,一般韓國放假3至6天。按照傳統,人們要回家與親人團聚,拜祀祖先,祭掃墳墓,晚上共同「迎月」。因此,韓國人在中秋節都從全國各地趕回老家團圓,交通非常擁堵,稱為「民族大移動」。
為紀念神話里韓民族的始祖—檀君建國而設立的開天節。檀君是韓民族傳說里的人物、韓民族的始祖,為了紀念他於公元前 2333 年建立古朝鮮這個韓民族最初的國家,於 1949 年將這一天指定為開天節。供奉檀君的 " 檀君祠堂 " 在韓國各地都能看得到,開天節這天在社稷公園也會舉辦紀念活動。
朝鮮時代世宗大王創造了朝鮮半島固有的文字 " 韓文 "。為紀念他的這一偉績,韓國將介紹韓文的書《訓民正音》頒布那天指定為 " 韓文節 "。1970 年 " 韓文節 " 被指定為法定節假日,1990 年 ~2012 年期間因要減少節假日而取消,但從 2013 年開始又恢復為法定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