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幼兒園為什麼要過各種節日

幼兒園為什麼要過各種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1-04 04:49:24

1、幼兒園為什麼要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活動

在每個節日節慶活動開展之前,給每位家長發放一封信,向家長介紹節日節慶課程,邀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並讓家長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學習的內容以及如何配合教師的教育教學。例如參與節日准備活動,讓家長與幼兒一起采購節貨,與幼兒一起進行大掃除、裝點家居,從而調動幼兒生活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幼兒園對節日意義

情感是人在社會活動中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的體驗。豐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們精神生活得以高度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情感對孩子智慧的發展、德性的養成,以及整個人的成長,是陽光,是雨露。如果沒有情感就沒有完美的童心。在我們深刻地理解傳統節日文化中附著的教育意義之後,我們抓住節日的核心意義,把握要點進行價值遴選找准和突出節日文化中的精華,然後設計活動,使幼兒在傳統節日活動中健康情感得到發展。如: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以及春節,不同節日活動中使幼兒感受到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精神,從而產生愉悅、舒服的情感體驗。
2幼兒園傳統節日活動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在實踐中也發現,要孩子童自主、自信、主動發展就必須以這一思想為宗旨。因此,我們在開展幼兒園傳統節日活動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讓孩子做。如:本周我園舉辦了迎中秋「親子手工製作燈籠」比賽活動,通過現場親子比賽活動,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帶有自己思想的「燈籠」,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中秋節」成為孩子內心熱愛和期盼的節日,幼兒主動積極性得到發揮,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發展。
圖片
圖片
節日文化活動需要保持持續的發展,使大家對傳統節日的到來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並有積極參與的願望。所以,我國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在學前教育的常規活動中應有必要的、足夠的體現,使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浸潤並受益於中國獨有的文化情懷。

慢慢欣賞
附:本周我園各年級「親子手工製作燈籠」活動的賽況及精彩片段

3、幼兒園傳統節日活動意義 全方面培養幼兒成長

1、有利於促進幼兒健康情感的培養。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傳統節日活動中發展健康的情感。幼兒園利用「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傳統民俗節日,挖掘其中蘊涵的優良德育資源,對幼兒進行節日啟蒙教育,從而增強幼兒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興趣,讓其初步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培養幼兒敬老、友愛、善良、勤勞、勇敢等健康情感與品德。

2、有利於促進幼兒健康情感的培養。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的交往與合作能力提高了,交往合作的成功,又會大大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發展。

3、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不僅在於從小訓練手的靈巧性和身體動作的協調性,而且由於動手能力的發展與大腦的發育緊密相連,通過手的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的積極思維,從而促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家園互動,家長和教師教育理念的溝通,教育行為的一致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5、我國的傳統節目活動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集中體現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尊老愛幼,追求和平,團結合作等優秀品質和精神,開展傳統節日活動,意義重大。

4、幼兒園為什麼要開展傳統節日活動

傳統節日教育是中國的文化發展的歷史,所以幼兒園一開展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才能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5、幼兒園為什麼要舉行節日主題活動?

幼兒園舉行節日主題活動,是幼兒園正常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這種活動有利於童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有利於兒童的文化生活,有利於豐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也將促進兒童與老師及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6、幼兒園只要是節日就必有表演節目,這是為什麼呢?

幼兒園在每個節日的時候都會安排孩子去參加節目,幾乎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負責的節目,因為在這些節日的時候,家長也會來參加,那為什麼在幼兒園裡面,只要是節日就會有表演節目呢。

一、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幼兒園里只要是節日,都會有表演節目,這件事情也是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表現自己的能力。因為有的孩子,他非常抗拒登上舞台,他非常內斂,害怕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那麼對於這部分孩子而言的話,幼兒園的表演節目就是很好的一種鍛煉。

而且表演節目也是能夠很好的渲染節日的氛圍,因為在一些六一或者是幼兒園校慶的時候都是會安排有很多的表演節目,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去看節目,討論也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之外,能夠感受到這些快樂也是非常好的。同時表演節目也是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團隊凝聚力,因為對於表演而言,是需要所有人一起配合的,所以在表演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是一個團隊。所以這不僅僅是提高了孩子對於表演的積極性,也是提高了他們心裡的團隊凝聚力。

二、讓家長看到孩子的能力

通常在這些節日的時候,學校都是會邀請家長來觀看的,那麼這個時候也是能夠讓家長看到孩子在學校裡面的努力,以及讓孩子能夠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在家裡面可能沒有時間跟家長娛樂,家長也沒有時間能夠陪孩子玩游戲之類的,但是幼兒園里安排表演節目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能夠讓家長跟孩子促進親子關系。家長能夠通過孩子表演的節目看到他們的潛力,會表揚他們,也是能夠讓他們得到一定的成就感。

7、幼兒園為什麼要開展重陽節活動

幼兒園開展重陽節活動是為了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每逢這一天,古人登高望遠、品糕賞菊。而在現代,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法律明確規定每年的這一天為老年節,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重陽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開展敬老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讓幼兒通過重陽節主題親子活動學會感恩長輩,幫助和關愛老人。

8、幼兒園開展節日活動的意義

幼兒園開展節日活動的意義:
一、幼兒園傳統節日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情感的發展
情感是人在社會活動中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的體驗。豐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們精神生活得以高度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情感對孩子智慧的發展、德性的養成,以及整個人的成長,是陽光,是雨露。如果沒有情感就沒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兒童的情感生活並不完全是自發的。我們應當重視對幼兒的情感教育。人的根本改造應當從兒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而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相應的禮節、禮儀,這些禮節、禮儀體現著道德精神。中國傳統節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節日習俗更是豐富多樣、各放異彩。從古至今,傳統節日的紀念、慶祝方式隨時代的更替在不斷地變化,但總有一些植根在深處的東西時代綿延至今生生不息,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在我們深刻地理解傳統節日文化中附著的教育意義之後,我們抓住節日的核心意義,把握要點進行價值遴選找准和突出節日文化中的精華,然後設計活動,使幼兒在傳統節日活動中健康情感得到發展。如: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以及春節的不同節日活動中使幼兒感受到家庭和睦,尊老敬祖的精神,從而產生愉悅、舒服的情感體驗。
二、幼兒園傳統節日活動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在開展幼兒園傳統節日活動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讓孩子做。如:端午節,教師介紹"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及端午節的習俗。使幼兒知道端午節是我國人民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然後,示範、講解包粽子的方法,再提供材料讓幼兒動手參與包粽子,最後讓孩子品嘗粽子。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端午節"使之成為孩子內心熱愛和期盼的節日,幼兒主動積極性得到發揮,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發展。

9、淺談幼兒對傳統節日的認識

節日,是人們平凡生活中閃耀的光點,它未必是轟轟烈烈的,卻又深深地嵌入在人們的心底,對人的情感和精神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節日與大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隨著民族文化的逐步發展,節日的體系也在歷史的長流中逐漸穩固。但在現實生活中和,我們的孩子們可能對洋節比對中國傳統節日更加了解,缺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知。這需要我們引起重視,探尋中國傳統節日的價值,激發幼兒了解民族文化的興趣,提升幼兒的民族情感。下面淺談在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活動的意義:
一、有利於擴大幼兒的認知面
傳統節日覆蓋的范圍很廣,歷史悠久,群體性參與,這都體現了其廣泛性的特點。通過體驗傳統節日教育,幼兒能了解到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風俗習慣和社會禮儀規范等等。中國傳統節日循天時而成俗,孩子們在過節的同時也能關注到自然的變化。比如中秋節引導幼兒關注到月亮的陰晴變化,老師也可以抓住這個節日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對月亮進行系列性的觀察。在節日教育中孩子們還能了解到不同的神話故事,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
二、有利於提升幼兒社會情感
情感是人在社會活動中的一種態度體驗,我們應當重視對幼兒的情感教育。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除了具有特色的節日風俗,還蘊含著深深的人文情感。幼兒在過節時,不僅僅是了解了節日的風俗習慣,還能體驗到其中的社會情感。比如重陽節讓幼兒關注到老年人,大班幼兒請爺爺奶奶來到幼兒園,讓孩子們給他們捶捶背,端杯茶,了解爺爺奶奶的生日和他們喜歡做的事、喜歡吃的東西。在生活中孩子們更關注自己的需要,也許這是他們之前從來沒有關注過的,這一個簡單的契機讓他們能關注到自己平時可能會忽視的老人,加深與爺爺奶奶之間的情感聯系,感受重陽節的意義。
三、有利於促進幼兒技能發展
中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特別的習俗,習俗是節日重要的組成部分。春節我們一起包餃子、剪窗花、貼春聯,寓意著人們對來年的美好希望。清明節幼兒自己在生活區搗青汁,做青團,他們既感知了植物的多樣性,又了解了麵粉的特性,發展了手部的技能。端午節可以進行包粽子活動,幼兒通過包粽子、做香囊,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特有的韻味和文化。中秋節吃月餅,象徵著十五圓圓的月亮,也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小班幼兒在中秋節用彩紙來裝飾月餅、聽中秋節的故事;中大班幼兒可以和家長一起製作月餅感受傳統佳節的甜蜜快樂等等。在形式多樣的習俗中,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各種技能都能在慶祝節日的游戲中得到發展。
四、有利於促進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家園互動,家長和教師教育理念的溝通,教育行為的一致性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展。首先,我們可以通過走廊主題牆,展示各種節慶活動來歷、內容、習俗,讓家長對節日節慶課程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幼兒園教育的方向,從而產生參與活動的願望。還有,在每個節日節慶活動開展之前,給家長發放告知書,向家長介紹節日節慶課程,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節日的相關經驗。讓家長清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學什麼,在家配合做什麼。例如:參與節日准備活動,家長與孩子一起搜集材料,從而調動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春節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掛燈籠、貼春聯,用各種喜慶的吊飾裝點家中的環境,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再次,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與孩子、老師共同感受節日的快樂。通過親子活動喚起家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可,通過家長與孩子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家長對傳統文化的感性認識和興趣,引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喜歡和熱愛,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們的子女,激發幼兒想要過「中國節」的慾望,使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幼兒期開始傳承下來。
綜上所述,傳統節日中蘊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幼兒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起來,為社會培養有用的全面人才。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