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什麼節日
1、各國的兒童節的日期是?
常見國家的兒童節日期如下:
1、中國:6月1日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並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與中國台灣的兒童節日期一樣,即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遊玩。
2、日本: 11月15日
七五三兒童節,每年的11月15日是日本的傳統節日七五三節,這一天5歲的男孩以及3歲和7歲的女孩穿上和服,跟父母到神社參拜,祈願身體健康,順利成長。
3、韓國兒童節
韓國的兒童節開始於1923年,是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這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家長們通常會在這一天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或者其他游樂設施,讓孩子開心地度過假日。
其他的還有古巴:7月6日、土耳其:4月23日、泰國:每一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印度:11月14日 、瑞典:12月13日、巴拉圭:8月16日等等。
(1)1954年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相關節日
國際兒童日
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定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決議號召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的權利。指出全世界所有民主團體和成年男女要同僱用男女童工現象作斗爭,由國家保護兒童的健康,用削減軍費的辦法滿足兒童所需的經費。
世界兒童日
1986年,土耳其9歲的女學生豐達·卡拉戈茲萊和另一位同學給世界兒童寫信說:「我們希望在社區內人人平等相待,我們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們雖然是孩子,也能夠改善這個世界。」這封信被送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又送到聯合國代表們的手中,引起強烈反響。
同年4月27日被定為「世界兒童日」,同時,豐達·卡拉戈茲萊亦成為該組織的名譽主席。此後,每年4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全世界的兒童代表來到紐約聯合國總部,表達他們對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願望,講述他們為自己社區所作的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際兒童節
2、1954年中秋節是公歷幾號?星期幾?
9月8號 星期一
3、五四青年節
五四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節日起源
編輯
事件介紹
大學生在天安門前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新文化運動促進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再加上歐洲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巴黎和約」的簽訂,引爆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准備了良好的條件。
爆發原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
上海響應北京斷而運動
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巴黎和會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消息傳到中國後,北京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禮行徑,並且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和會代表提交了關於山東問題的說帖,要求歸還中國在山東的德租界和膠濟鐵路主權,以及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等不合法條件。但結果,北洋政府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居然准備在《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上簽字。最終,英、美、法、日、意等國不顧中國民眾呼聲,在1919年4月30日還是簽訂了《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送日本。在巴黎和會中,中國政府的外交失敗,直接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中國代表最終沒有出席巴黎和會的簽字儀式。其根本原因是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主要經過
1919年4月24日,梁啟超從巴黎致電到國
還我青島
民外交協會:「對德國事,聞將以青島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爭結果,英法為所動。吾若認此,不啻加繩自縛,請警告政府及國民,嚴責各全權(代表),萬勿署名,以示決心。」
4月29-30日,參加巴黎和會的英美法3國代表召開會議,日本代表應邀出席,議定了凡爾賽和約關於山東問題的條款(第156、157、158條),將德國在山東所攫取的權益讓與日本。
1919年5月1日,中國談判代表、外交總長陸征祥將此事電告北京政府,並稱如不簽約,則對撤廢領事裁判權、取消庚子賠款、關稅自主及賠償損失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員會(總統府智囊機構)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不簽約。上海《大陸報》「北京通訊"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國代表團來電,謂關於索還膠州租借之對日外交戰爭,業已失敗。」
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電通知在巴黎的中國代表可以
五四運動
簽約。外交委員會事務長林長民在《晨報》、《國民公報》撰文呼籲:"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願合四萬萬眾誓死圖之。"北大校長蔡元培將外交失敗消息通報學生。
1919年5月3日,北京各界緊急磋商對策。當晚北大學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並約請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大會決定於4日(星期天)舉行示威遊行,地點:天安門。
1919年5月4日上午10時,各校學生代表在法政專門學校召開碰頭會,商定了遊行路線。一些准備以暴力行動懲辦國賊的學生寫下遺書。下午1時,北京學生3000餘人從四面八方匯集天安門,現場懸掛北大學生"還我青島"血書。在短暫的集會演說之後,隊伍向使館區進發。行至東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攔,學生遂推舉代表請求會見4國公使。僅美國使館人員接受了學生的
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
陳詞書,英法意使館均以公使不在為由拒絕接受。3000餘名學生在烈日下整整曬了兩個小時,見使館區不能通過,更加義憤滿腔,隊伍轉向趙家樓曹汝霖住宅。學生們邊行進,邊宣傳,"許多人民看見掉淚,許多西洋人看見脫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淚"。(《每周評論》1919年5月11日)下午4時許,學生涌至曹宅前。北京高師數理部學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內並打開宅門,學生大隊湧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遍尋曹汝霖不著,激憤之下,於4時30分左右怒燒其宅。之後軍警趕到,搜捕學生,被捕者共32人。1919年5月5日,北京各大專學校總罷課。遠在郊外、未參加4日行動的清華學生宣布"從今日起與各校一致行動"。
1919年5月7日,經蔡元培為首的校長團斡旋,被捕學生返校,學生復課。
1919年5月9日,為愛護北大
新青年
,蔡元培懷著復雜的心情秘密出走。
1919年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學生再次總罷課,之後開展演講、抵制日貨、發行愛國日刊等活動,並組織"護魯義勇隊"。
1919年6月3日,北京學生因政府為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辯護,舉行大規模街頭演講,當日170多名學生被捕。次日,北京學生出動比3日多一倍的人數上街演講,當日700多名學生被捕。被捕學生太多,學校亦征作監獄。
1919年6月5日,全國各大城市罷課、罷工、罷市,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800餘名被監禁的學生獲釋。
1919年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銷曹、章、陸職務。
1919年6月23日,徐世昌會見山東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電令陸征祥從緩簽字。
1919年6月28日,中國全權代表陸征祥拒絕在凡爾賽對德和約上簽字。實際上,中國代表由於住所被中國留法學生和工人包圍,已無法外出赴會。
成果意義
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活動內容
五四核心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
國務院總理與大學生共度五四青年節
民主、科學」。
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後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節日意義
在1919年10月,總統舉行秋定祭孔,同時組織了四存學會,以「昌明」「周公孔子之學」為宗旨,1921年更修訂了《褒揚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強化封建禮教。梁啟超和梁漱溟則高唱中國文化優越論,反對學習西方的文化,反對中國革命派,同時抵制馬克思主義。而在五四運動中,反對中華道德思想文化的人士,推行了新文化運動,更提出「打倒孔家店」、「推倒貞節牌坊」等口號。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發展,與尊重中華文化的復古思潮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中國的語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淵源大部分都來自於五四時期的西化理論。
休假規定
法定節日
中國共青團團徽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
2008年4月,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於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後,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有關解讀
規定:遇公休日不另補半日假
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由於青年節和3月8日婦女節等節日性質相同,都屬於針對部分群體的節日,因此,如果當年5月4日趕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將不另補假期。團中央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午還是下午放假並未作硬性規定,由各單位視情況而定。
青年節上班不享受加班費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和原勞動保障部《關於部分公民放假有關工資問題的函》規定,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都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按規定用人單位無須支付加班費。只有在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勞動者加班才享受加班費待遇。
設定宗旨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但並非全民假日,僅14至28周歲的青年可放假半天。(此處存在爭議[8] )在香港、澳門主權回歸後,五四青年節雖沒有成為法定公眾假期,但亦在港澳兩地逐漸舉辦了些紀念性活動,如金紫荊廣場五四升旗禮。
在台灣,青年節則於1954年時改訂為「三二九青年節」,以紀念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殉難的青年烈士。
青年劃分
中國標准
民國進步青年形象
共青團
共青團章程第一條對團員的年齡作出了明確規定:年齡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的中國青年,承認團的章程,願意參加團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和按期交納團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團員年滿28周歲,沒有擔任團內職務的,應該辦理離團手續。這意味著,此次享受假期青年的年齡限制和團員恰好一致。
國家統計局
統計部門對青少年的劃分是0歲至14歲。
對老年人的劃分標准有兩個,分別是60歲以上,65歲以上,但是對青年年齡段沒有劃分。
國際標准
聯合國
曾在一份文件中把14歲至25歲的人稱為「青年人口」。
五四青年運動浮雕
世界衛生組織
44歲以下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
4、1954年春節是幾月幾號?
1954年春節是農歷1954年正月初一日,公歷:1954年2月3日。
農歷1954年正月初一日"查詢信息如下:
公歷:1954年2月3日星期三寶瓶座
農歷:馬年 正月 初一日
四柱:癸巳 乙丑 庚寅
節氣:五九第8天
生誕:新年
二十八宿:觜
甲子納音:松柏木
距今:已過去23088天
5、五四青年節是何時確定的呢?
五四青年節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願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但並非全民假日,僅14至28周歲的青年可放假半天。(此處存在爭議[8] )在香港、澳門主權回歸後,五四青年節雖沒有成為法定公眾假期,但亦在港澳兩地逐漸舉辦了些紀念性活動,如金紫荊廣場五四升旗禮。
在台灣,青年節則於1954年時改訂為「三二九青年節」,以紀念1911年廣州黃花崗起義殉難的青年烈士。
6、關於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
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
(6)1954年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利迪策慘案簡介
利迪策屠殺慘案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2年6月10日,游擊隊員刺殺掌管捷克地區的黨衛軍上將萊因哈特·海德里希後得到利迪策村村民掩護,納粹德國軍隊為此實施報復,焚燒了利迪策村所有房屋,屠殺了全村年齡在15歲以上的173名男性村民,婦女則被送往集中營,另有88名兒童在集中營被德軍用毒氣殺害。此次屠殺共有約340人遇難。
利迪策慘案的影響
無辜的村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1942年6月4日,蓋世太保包圍了村子並開始大肆搜捕。1942年6月9日,他們把173個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集中到村長霍拉克的院子中,並於次日全部殺害。村裡的母親和孩子們被強行拆散、分別送往集中營。
只有少數在襁褓中的嬰兒倖免於難,但他們被送到了德國人的家庭,由德國人收養和接受日爾曼化教育。戰後,等利迪策的婦女們從不同的集中營回到村子,才發現他們的孩子不是被納粹殘害,就是已經失蹤而無法找回。最後,只有17名當年襁褓中被送走的兒童被找回,這些孩子大多已經只會講德語而不會捷克語了。
小小的利迪策村發生的悲劇幾乎就是二戰中所有受壓迫民族的縮影。蓋世太保把利迪策村全部夷為平地、妄圖從地球上將其消滅的作法激起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
1942年6月12日,利迪策慘案的消息剛一傳開,美國依利諾斯州的一個小鎮就宣布改名叫利迪策。一個月後,墨西哥首都附近的聖何羅尼莫也改名為利迪策,2006年,這里已經發展成為200萬人口的大城市。
巴西、委內瑞拉、以色列、南非的一些村莊,以及其他地方的廣場、街道、甚至女孩的名字,都開始叫利迪策。 為了讓這些獲得自由的利迪策婦女和孩子們重返家園,自1948年開始,來自世界各國的志願者在這片廢墟旁邊建設起嶄新的利迪策村。
7、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
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
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每一年都會有11月20日,有些人想了解11月20日里有什麼節日,以及發生什麼事情。下面我給大家分享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的相關內容!
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1每年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
1、國際兒童日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日。這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成立的紀念日,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 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836(IX)號決議,建議所有國家設立國際兒童日,並在每年選擇合適時間、以各國自己的方式慶祝兒童日。195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1 989年11月20日,聯大又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每年在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以及紀念上述兩份文件通過而舉辦活動。
2、非洲工業化日
非洲大陸的工業化程度較低,為了推動非洲大陸的工業化進程,聯合國大會於1 989年將每年的11月20日定為「非洲工業化日」。
3、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目前慢阻肺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於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一起並列第4位,但至2020年可能上升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經多國呼吸病專家的積極倡議,2002年的11月20日正式成為首個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日。為此,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創議組織(GOLD)倡議設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將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舉行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紀念活動。首次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題為「提高疾病知曉度」,並提出了「為生命呼吸」的口號,目的在於提高公眾對慢阻肺作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4、彝族年
中國少數民族彝族年,每年11月20日-11月26日為彝族的新年。彝族年:彝語稱為「庫斯」,「庫」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涼山彝族傳統的祭祀兼慶賀性節日。「庫斯」一般選定在農歷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彝族年為3天。彝族年的頭夜叫「覺羅基」,過年第一天叫「庫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機」。
歷史上11月20日發生的大事件
1937年11月20日 國 民政府發表遷都重慶宣言
1952年11月20日 全國婦女工作會議召開
1979年11月20日 西安拉薩航線通航
1980年11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審判江青反 革命集團
1985年11月20日 聶衛平獲首屆中圍棋擂台賽勝利
1986年11月20日 「中美合作所」遇害人員身份全部查實 被追認為烈士
1988年11月20日 我國與巴勒斯坦建交
1992年11月20日 英國溫莎古堡失火
1998年11月20日 十六國國際空間站升空 標志著人類和平開發太空的開始
1999年11月20日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成功
2000年11月20日 歐盟宣布如期建立快速反應部隊
11月20日是什麼節日2問: 11月20日是什麼日子?
答: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日、非洲工業化日和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836(IX)號決議,建議所有國家設立國際兒童日,並在每年選擇合適時間、以各國自己的方式慶祝兒童日,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
11月20日出生人性格:
優點: 活潑好動、驍勇善斗、理想主義者。
缺點: 反復無常、過分狂熱、容易執迷不悟。
你是天生的戰士,在各種爭斗的場面,包權力、競賽等場合,必定找到你的蹤影。與此同時,這天生日的你總是表現出一種反叛的情緒。在家人、朋友以及同事的心中,你是個不的浪子,很難要求你可以安份守己地固定在某一個地方,你的外表和言論已經顯示出你是個不易屈服的人。
11月20日出生人生日密碼:激進的戰斗家
11月20日出生的人生來即是鬥志十足的戰士,因此也容易陷入各式各樣的奮戰苦鬥之中。
身為爭議不斷的人物,他們的意見及性格往往成為眾人討論和探究批評的焦點。盡管這一天出生的人實際上相當忠於自己的家庭、公司與社交圈,他們還是可能會表現出一種反叛的情緒化行為。而這通常是由於他們本身想法的偏激及表達自我的強勢作風所致,才使得他們引起別人的.敵意和不滿。不過他們在唇槍舌戰的激辯中很少退讓放鬆,總是寧願抗爭到底,也絕不改變自己的初衷與思想。
11月20日出生的人有時會語帶諷刺地挖苦人,但有時卻也十分風趣幽默。他們擅於探察別人的弱點,並以取笑作弄那些自以為是或傲慢誇大的人為樂。對他們而言,似乎再沒有比讓某個人從馬背上摔下來,慘遭一記重擊,更令他們滿足的了。
今天出生的人大體上相當注重實際,尤其是女性,第一次會面時都能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印象。不過事實上這多半來自於他們對自身個性的掩飾,而非他們性格的真實面目;也就是說,他們通常能發揮良好的自製力,收放自如。
11月20日出生人幸運數字:
11月20日出生的人會受到數字2(2+0=2)和月亮的影響。
受數字2影響的人往往溫和有禮並富想像力,且容易被別人的批評或忽視的態度所傷。他們也可能隨便動怒,極容易因刺激而發怒。對11月20日出生的人來說,生於天蠍射手座(代表意義:變革)使他們情緒不穩定,並有大發雷霆的傾向,尤其是當別人不了解或不欣賞他們的時候(此項特徵在冥王星、天蠍座的共同主宰行星火星,以及射手座的主宰行星木星所影響的月亮身上有更進一步的增強作用)。
11月20日出生人愛情運勢:
今天出生的人,戀愛大都不平靜,也不平凡。因為在這一天出生的人,具有激烈的情感和強而有力的性慾,以及支配欲。
對戀人有時候表現得極為溫柔體貼,可是一下子卻又變得很殘酷;有時候表現得很熱情,有時候卻又顯得極為冷淡。對自己所愛的對象極為忠實,卻也很善妒,同時希望對方付出與自己同等深切的感情。
今天出生的壽星,對異性而言,是相當具有魅力的,但是,在開始交往的初期,天蠍座絕對不會輕易泄露他的缺點。不過,千萬不要大意,也許你一直都可以感覺得到,似乎有人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靠近你,直到你察覺,你已經被他擄獲了。再也沒有人比今天出生的人,具有更巧妙,且更自然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去擄獲或欺騙他人的心。今天出生的人驕傲自滿,這可以從他對周圍的人稱贊或恭維的話中看出來。他們想要控制所有的人,而且極端厭惡懦弱的人。想要和今天出生的人好好交往,要有隨機應變的智慧,以及強而有力的性格;這樣才能獲得他那充滿精神性以及肉體性的熱情愛戀。
11月20日出生人財富運勢:
今天出生的人,乍看之下似乎對金錢漫不經心,然而事實上卻是很愛錢的。
天蠍座的人希望自己擁有財富和高貴的東西;有獨占欲及支配欲。與其說天蠍座的人很氣派,倒不如說他是個花錢花在刀口上的人來得恰當。因為他在金錢方面一旦占上優越的地位,就可能把它用來當做支配別人的工具。有時候可以為了賺錢,就連真正的野心或理想都可以放棄;甚至可以使用一些不正當或不道德的手段,徹徹底底的去追逐它。其實,今天出生的天蠍座如果真正想賺錢的話,憑他那天賦的聰明與實踐力,就可以如願以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財富和權利。
11月20日出生人事業運勢:
今天出生的人,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所以很適合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如畫家、作家、音樂家、演員等。
不論從事什麼工作,憑著天賦的正直及強烈的性格和精力,都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天蠍座充滿了行動力,又喜歡權力與威望,是個指揮別人的高手,但卻厭惡與人共同努力或受人指揮,所以獨自一個人工作,或當個主管去管理別人,都是很合適的。有時候,天蠍座也會遠離人群,一個人堅強而沉默的獨處,當他再度面對大眾時,往往戴起冷靜及自製的面具,隱藏著他那想要獲得勝利的強烈慾望。當天蠍座的人從事公務時,要避免濫用職權來壓制周遭的人,不論你想做什麼樣的工作,今天出生的人,都會以絕大的努力及忍耐力,以及勇氣全力以赴。
11月20日出生人健康運勢:
11月20日出生的人經常因為本身的偏激思想及毫不懈怠的能量,引起別人情緒上的負面反應。因此,學習放鬆自己並凡事處之泰然十分要緊。透過活潑積極的運動來消耗旺盛精力,應可獲得不錯的成效,特別是像長程賽跑、游泳、各種競爭性的運動、有氧舞蹈和體操,都是很好的選擇。
飲食方面,最好多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尤其是湯類、燉菜與根類蔬菜。
另外,倘若11月20日出生的人想要在紛亂不已的生活中尋得平靜及和諧,那麼設法與一位冷靜且具內涵的搭擋建立起一種相互信賴和穩定的關系是絕對必要的。
8、六一兒童節的來歷
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於每年的6月1日。
節日來歷:
國際兒童節的設立,和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著名的屠殺--利迪策慘案有關。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節日簡介:
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
9、關於六一兒童節的資料
六一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0、植樹節的起源
A 植樹節的起源
一、植樹節概況: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的以宣傳保護森林,並動員群眾參加以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
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提高人們對森林愛護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植樹節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
中國的植樹節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二、近代植樹節起源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
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三、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1、中國古代植樹傳統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
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資治通鑒》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台,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台的缺點很多,勞民傷財,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台。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十分喜愛並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
2、中國植樹節由來
(1)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2)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3)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四、世界各國的植樹節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全年12個月,每月都會有國家歡度植樹節: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1、中國
1928年定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及造林運動。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2、朝鮮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
3、泰國
9月24日,與國慶節同一天。
4、緬甸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5、菲律賓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6、印度尼西亞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7、巴基斯坦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8、印度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9、伊拉克
每年的3月6日
10、敘利亞
1952年法令規定:12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11、黎巴嫩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12、約旦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13、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每年的3月6日
14、土耳其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15、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16、紐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17、埃及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18、突尼西亞
每年的11月18日
19、塞內加爾
8月上旬至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20、南斯拉夫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21、希臘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22、義大利
11月21日,始於1899年。
23、西班牙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24、英國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25、愛爾蘭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26、法國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27、捷克;斯洛伐克
春季
28、哥倫比亞
每年的10月12日
29、厄瓜多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30、委內瑞拉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31、玻利維亞
1939年頒布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32、阿根廷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但具體時間全國各地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