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人們在干什麼
1、兒童節習俗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
日本
日日本兒童節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裡設置一個陳列台,台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節日當天,有兒子的家庭,門前都懸掛「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的意思。鯉魚旗,用布匹或綢緞裁成「空心鯉魚」,分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自己。家裡有幾個男孩兒,門口就懸掛幾面青藍旗。青藍旗子越多,表示這家的哥們兒就越多。在日本人心目中,鯉魚象徵力量和勇氣。11月15日「七五三」兒童節在日本習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裡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齊後,父母會帶小朋友上神社,祈求並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和快樂。
韓國
韓國的兒童節於1923年,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每年的5月5日。這一天,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歡樂,父母要給孩子准備他們最想要的禮物。很多孩子也會在這天穿上韓服,體驗傳統的韓國文化。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巴西
巴兒童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聖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為兒童節,有一些慶祝活動。
瑞典
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潑可愛的節目。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
俄羅斯俄羅斯兒童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西班牙
西班牙的兒童節在1西班牙兒童節(圖).jpg月5日,其實這是一個宗教節日,從西班牙語譯過來是「魔術國王之日」的意思。傳說很久以前,從東方來了三個國王——黑臉國王、黃臉國王和白臉國王到西班牙,這三個國王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歡樂。他們還是專門給小孩送禮物的「欽差大臣」。送禮物時間就定在每年的1月5日,於是這個節日就和兒童掛上了鉤。
為慶祝這一節日,在1月5日傍晚、6日早晨,西班牙各地都有花車遊行。花車上「三個國王」不斷撒出各式糖果來慰問兒童。當遊行隊伍到達市政府或區政府的大門口時,凡能坐在國王腿上的兒童都能得到一件精美的禮品,得到禮品的孩子也必須向國王保證一定會好好學習。
由於西班牙的三大節日——12月25日的聖誕節、1月1日的元旦和1月5日的兒童節都聚集在歲末年初,而兒童節又是最後一個節日,也是瘋狂假期的最後一天,因此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商家都懷著盡情歡娛的心情享受這年初最後的節日。前幾天小朋友們可以將自己想要的禮物寫下來放到家長准備好的罐子裡面,等到5日早晨一醒來,禮物已經放在床頭了。其實,每個國家的這一天,孩子們的願望家長都會盡力實現的。
英國
1925年8月,54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對兒童精神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等問題發出熱切的呼籲。大會以後,各國政府先後訂定本國的「兒童節」,藉以鼓舞兒童,使他們感到自己偉大、幸福和歡樂,也使社會人士重視和愛護兒童。英國政府定每年7月14日為英國兒童節。
德國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兒童節開始於1950年,之後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里也會舉行特別慶祝活動,例如郊遊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隨著1990年德國統一,西德地區的兒童節日期和名稱成為全德國官方的統一標准。然而在東德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無法改變舊有的習慣和稱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許多家長仍然會和孩子一起慶祝兒童節的到來。
新加坡
新新加坡兒童節加坡節假日法規的第一條規定, 10月1日兒童節當天不僅給小朋友放假,還要給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於如果只給小孩放假的話,大人都出去上班了,沒人陪小朋友玩,可憐的小朋友在兒童節當天只能在家看電視。另外,新加坡是一個福利特別高的國家,但是它的人口很少,這條有關兒童節的法規也有利於促進那些喜愛度假的年輕夫婦,通過多生小孩獲得更多的假期。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最大的國家游樂場還專門為兒童節制訂了一條特殊規定,兒童節當天小朋友要購買全票,大人則要購買半票。這樣子,不僅讓小朋友高高興興體驗了一次做小大人的感覺,更讓大人們重新找回了久違的童年時光。而且,因為這條特殊規定,還曾經鬧出了一段令新加坡人捧腹大笑的趣聞。
伊斯蘭國家
大糖果多數伊斯蘭國家將齋月後第14天定為「糖果節」,孩子們,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
在卡達和其他海灣國家流行的「糖果節」可稱得上是世上最幸福的兒童節了,不僅節日綿延3天,而且在這幾天里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據說,糖果節還未開始,婦女們就已經開始未過節的孩子們准備新衣裳了,以至於糖果節一個月內裁縫店的生意都會異常紅火,夜晚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當然,既然是糖果節,這個節日一定少不了各色各樣的糖果,在節日開始的夜晚,家長們會為孩子們發放各種裝有糖果和堅果的袋子。和其它重大節日一樣,這天從晚上開始,女孩子們也都穿上各種顏色不同又鮮艷的刺綉衣服,頭帶鑲有金邊的圍巾,此圍巾稱為「白赫乃格」或「目赫乃格」。
當然,說到隨心所欲,是因為在糖果節期間,孩子們是有這樣一種特權的,即無論貧窮貴賤,都可以去鄰居家裡討要糖果,而即便不是同一階層的鄰居,按照習俗,也不可以拒絕孩子們的請求,每家都要准備一些糖果,送上零用錢,並且相互祝福。這三天里,孩子們真的是回到的童話王國。
非洲國家
非洲西部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一般持續一個月。非洲人能歌善舞,「兒童狂歡節」,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不相同,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2、六一兒童節里孩子們都在幹嘛呢,一起在幹嘛呢?
去游樂園,玩游戲,看電影,一般在上學的都會有六一慶典,(高中生表示沒那待遇),再就是出去逛街吃飯啊什麼的吧,主要看小孩子喜歡什麼,就帶ta去干什麼,畢竟兒童節,以孩子的要求為主。
3、人們通常在兒童節干什麼?
那時候嘛,一般都是陪著孩子出來看一看,逛一逛,感覺麻溜一兒童節就是陪孩子的。孩子最好的就是陪伴啦。
4、兒童節的習俗
兒童節的來歷
兒童節其實並不是憑空而定的一個節日,在兒童節的背後有著一段真實的歷史,在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發起了一次殘酷的屠殺,他們將婦女、兒童關押、燒毀了許多的房舍、建築,世界各地經濟蕭條,所有人都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很多兒童都因為得了傳染病而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了各種折磨,生命得不到保障。在二戰結束之後,為了悼念在戰爭中死去的兒童,反對虐待兒童,保障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生活,在1949年國際民主聯合會會議中決定將每年的六月一日定了國際兒童節。
兒童節的習俗:中國
在中國,每到六月一日兒童節,學校就會組織一些集體活動,提前會准備一些節目在那一天為小朋友慶祝,朋友之間互送禮物,家長滿足小朋友當天的願意,帶著孩子外出遊玩或者吃大餐等等。
兒童節的習俗:日本
日本一年有三次兒童節,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每年的三月三日是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小女孩們設立了,到了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都會為女兒送上一個穿著和服的漂亮女玩偶,有兒子的家庭都會在門前懸掛一個「鯉魚旗」,表示魚躍龍門的意思。到了十一月十五日就是日本的「七五三」兒童節,這是專門為三歲、五歲和七歲小朋友的節日,在這一天小朋友都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並在父母的帶領下上神社,祈求並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與快樂。
兒童節的習俗:韓國
韓國的兒童節定在每年五月五日,在這一天,父母會為孩子們准備他們想要的禮物,想吃的美食,孩子們也會在這天穿上韓服,體驗傳統的韓國文化,盡情的享受節日的歡樂。
5、六一兒童節應該做什麼 六一兒童節做什麼活動
<
6、六一兒童節干什麼???
摔方寶
摔方寶,河北方言叫「來啪兒」,兒童游戲。
用書皮或比較硬的紙穿來穿去疊成得方方正正的叫方寶,也叫啪兒,玩法是一個人把拿出自己的一個方寶扔在地上,另一個人也拿出自己的一個用力摔在地上或者對方的方寶上,靠產生的風或適當的角度把地上的方寶翻個面,對方的這張就歸你了,否則你的就歸對方了。
跳山羊
跳山羊,是民間一種模擬山羊跳躍的兒童游戲,簡單易行,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培養果斷決事的能力,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在奧運會體操項目里叫「跳馬」。
兔兒爺
兔兒爺是北京市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
人們按照月宮里有嫦娥玉兔的說法,把玉兔進一步藝術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後,用泥巴塑造成各種不同形式的兔兒爺。
跳房子
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漢族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直到九十年代末逐漸消失。
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
翻花繩
翻花繩,漢族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
拍洋畫
拍洋畫,是一種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流行很廣的兒童游戲,在北方部分地區叫「扇洋片」。孩子們拿出一些多餘的洋畫,把洋畫合在一起,擺在地上,輪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畫去拍洋畫,能拍翻即可拿走。
彈彈珠
打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彈玻璃球、彈球兒、打彈子、彈溜溜」,應該是一項世界性兒童游戲,各國兒童都會玩兒。玩的人各出數枚,輸者將喪失對玻璃珠的所有權。
7、人們通常在兒童節那天干什麼?(用英語來回答)
兒童節是是兒童的節日,一般大人不怎麼過的。但是大人可以幫小孩子買一些東西,陪他們出去吃飯,或者是去公園玩。
They accompany the children to play outside or buy gifts for the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