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過外國節日的都是什麼心理

過外國節日的都是什麼心理

發布時間: 2023-01-12 16:19:06

1、中國的年輕人為什麼熱衷於過洋節?

因為現在的中國年輕人都喜歡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洋節正好符合了我們這種想要去嘗試新東西的心理,而且我覺得最主要的是現在國家富裕了,我們國家很多的傳統節日都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我們那麼重視了。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最喜歡的就是新的事物了,正好國外節日的出現讓我感覺到了一種全新的過節日的方法,我們自然會去特別的推崇國外的節日,現在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們許多年輕人眼裡面看來就是放假的日子,並沒有什麼其他更大的特別之處了。

而且我們現在國家富裕了,我們現在許多年輕人都不再像我們父輩年輕的時候,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可以保暖,那樣的苦日子早就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們現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其他的事情,而且現在的年輕人講究的是去享受生活,並不單純只是要去活著,更多的是希望生活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但是我也覺得我們年輕人在推崇國外節日的同時,也應該多多關注一下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其實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一些也是比較有趣的。

2、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過西方的節日,而忘記了我們的節日?

有幾點因素,我們中國人並不守,也願意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一些新事物,還有我們中國人一直都有愛熱鬧的習慣,不管是什麼節日,只要能找個借口聚在一起開心的吃飯喝酒什麼的。但是這些現象也一般存在於年輕人裡面,比如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是在聖誕節找朋友聚一聚,其實就是找個借口找朋友出來喝酒。還有就是西方的情人節,也是那些情侶們表達愛意的借口,我們中國也是有情人節的,就是七夕嘛,只是以前沒有太多的宣傳。不過現在正在改觀。有很多東西是要宣傳的,其實我們的節日有很多,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文化是需要社會力量宣傳的,這點上面我們國家應該加強,也正在加強。我相信我們身為華夏兒女,有能力也願意很好傳承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文化。

3、怎麼看待過外國節日的呢?比如平安夜,聖誕節,中國人都過外國節是什麼心理?

外國的節日中國人怎麼不可以過呢,但不要把他當成類似於春節這樣的節日過

4、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過外國的節日?

過外國的節日,不是說年輕人喜歡,是因為現在很多商家,特別是網上商城類的平台,以促銷為目的吸引年輕人購買商品,而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一看到打折,多數人都會積極的參與,看似是年輕人喜歡過外國的節日,不如說是喜歡購物
另一方面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是大家慢慢都不重視,二是很多年輕人對中國傳統節日沒有興趣,覺的每年都是一樣的,如中秋節就是吃吃月餅,清明節就是回老家掃墓,沒有太多的特色,所以就沒有太多的興趣

5、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過西方的一些節日?

曾經在網路上面有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中國的年輕人可以把除了清明節之外,所有的節日都過成情人節。雖然這一句話有一點誇張的成分,但是也的確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年輕人真的喜歡過一些西方的節。可是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些人就這么的崇洋媚外,不能夠接受自己國家的東西嗎?為什麼要喜歡別人的一些文化習俗呢?

其實我覺得現在我們的中國,它是一個比較包容的國家,我少喜歡其他國家的一些文化,同樣的一些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的文化。我覺得只要說大家不去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喜歡就喜歡唄。而且西方的那些日子,他們也是崇尚人性跟自由的,比如說情人節,那就是一些人的年齡和訴求相近,其實中國它也是有情人節的,只不過是沒有外國那麼開放而已。

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兩面性的,我們肯定是要教自己,或者是自己的下一代,去傳承中華的一個文化和傳統,不能夠讓他們忘記歷史,一定要讓他們記得。可是我們也不能夠因此就去否認其他所有地方的一些習俗跟姿勢,因為我們懂得的越多,才能夠對我們未來的生活更加的有幫助。欣賞別人的長處,並不是什麼太壞的一件事情,只要不去崇洋媚外,不要把別人當成是你自己的一切,都是可以的。

我覺得沒有必要把他們往叛國不愛國這種問題上面扯,,這只是一種愛好而已。很多人他都是在圖一時的新鮮感,享受一下那種氣氛而已,而且大部分過這種節的人都是情侶關系,情侶之間嘛,想要找一些日子來調調情,也是很正常的呀,別想太多。

6、為什麼現在中國人那麼喜歡過外國的節日?

這跟一個民族的心態有關和文化觀念有關,就像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年輕人喜新厭舊,追求的是新鮮感,婚姻是一種家庭責任與義務,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文化精粹和傳承民族精神,現在年輕人恰恰把老祖宗的祖訓給忘了,對根本就不了解外國的平安夜聖誕節文化由來當作魁寶來瞎起鬨,甚至為了情人過起了西方人的傳統情人節,更甚者無厘頭到把傳統的七夕節改成情人節,而西方人遵循著是嚴謹的西方傳統文化,很難被我們的民族文化所同化,這就是西方人從不過我們的節日。

7、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過西方節日卻不過傳統節日?真是是崇洋媚外嗎?

為什麼會出現年輕人過西方節日卻不過傳統節日這種情況呢?其實不然現在年輕人並不是崇洋媚外,這是西方對中國的和平演變的一種現象和結果。

現在在中國人的年輕人中,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節假日越來越流行,什麼洋快餐啊!什麼開Partiy啊!什麼情人節、聖誕節啊!很受年輕人特別是城市年輕人的青睞,這不能不說是西方對我們和平演變的影響和文化入侵的一種現象和結果。

我認為現在年輕人過洋節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個的原因是年輕人喜歡、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根本原因。洋節對年青人來說就是新鮮事物,中國傳統節日對當代年青人特別是在校大學生來說,由於從小就過這些節日,所以就是舊事物。思想活躍,善於追求新生事物,符合年青人的心理特點,也是年青人心理特點的具體體現。


第二個的原因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認為過國外的節日有面子!

第三個的原因是商家為了盈利,利用洋節搞促銷是主要原因。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西方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逐漸被中國商家所追捧,他們借著西方節日到來之際,利用網路等手段大力宣傳西方文化和節日,用西方的浪漫和情調吸引年青人和在校大學生,從而達到他們促銷商品的目的,這種情況在全國大中城市已屢見不鮮。

第四個的原因是中國傳統節日沒有西方

洋節浪漫和有情調是重要原因。說實話,現在中國過傳統節日,沒有多少過節的氣氛和歡樂,除了小孩子比較喜歡和高興外,大人純粹就沒有一點興趣,有的甚止非常厭煩過節日,除了吃就是喝,感覺一點意思都沒有。

許多年青人更是不願意過傳統節日,工作、學習壓力本來就大,對此家中老人、大人不予理解,有時還再說一些年青人比較厭煩的話題,讓他們餘外增加了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過洋節則不同,年輕人在一起,浪漫而有情調,放鬆而有快樂,完全到了忘我的程度,年青人當然喜歡。

第五個的原因是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節日不重視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不宣傳、不教育、不引導、不營造、不活動,讓商家和西方文化鑽了空子。


我們之所以是中國人,正因為我們有我們獨特的中華傳統,博大精深的文化,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思想。失去這些中國印記,我們除了外表與西方人不同,別的還有區別嗎?當然,中國人也是善於學習的民族,西方部分先進的東西我們也要有選擇性地學習和吸取,為我所用,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也能豐富我們的精神與文化。

所幸的是,官方和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大了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掘與傳承以及推廣,讓我們深為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光榮與自豪。

西方對中國的侵蝕,槍炮做不到,和平演變也必定做不到!


8、怎麼看待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過西方節日?

時下,中國人過西方節日的人數越來越多了,不同年齡層次的人都有,而且年輕人更多。我們在這個現象的背後能夠看到許多,也能隨之引起許多思考。

首先我們應該接受這個現實,不要用抵制的情緒看待西方節日,不要認為過西方節日就是崇洋媚外。全球化是現代世界的趨勢,不僅僅是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無法必免的。要是一味地抵制外來文化無異於文化領域的閉關鎖國,這是不正確的。所以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們要有選擇地接受外來的文化。

我認為討論這個問題的心理動機是對外來文化沖擊傳統文化,外來節日沖擊傳統節日的一種焦慮和擔心,而更深層次的原因便是國民的認知沒有和國際接軌,眼界沒有打開。我們中國的文化脈絡是在四大文明古國里唯一一段源遠流長而沒有被割斷過的文化脈絡,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們的文化有些許的我主文化中心的傾向,這種傾向一直保護著我國文化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純凈性。當打開國門時,我們看到了我們沒看到過的文化現象,沒見過的文化形式,好奇心驅使著人們嘗試並體驗更多新的文化,而節日作為集中體現文化的一種良好的載體,是最容易在傳播和交流文化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剛睜開眼鏡放眼全球的中國人去過西方節日的做法是很合理的事情。

中國文化不像西方文化重要的一點是偏重於集體主義,而西方文化更強調個人主義,人文主義。西方節日更關心人與人之間以及每個人內心的體驗,例如感恩節、寬扎節等節日是喚起人與人之間良好社會關系,喚起自強不息的民族意識的節日,父親節母親節讓每個父母有意識的體會到自己身為人父人母的感受,也可以讓孩子了解父母,這樣的節日很好的補充了我們國家自己沒有的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體現出這一點,幾乎所有的節日都是大家為了共同的文化元素過的,這些節日探究的是外在的世界,並不深入每個人的內心,例如端午是紀念屈原,喚起愛國主義精神,清明是祭祖掃墓,提醒孝敬祖先的道德,七夕是贊揚牛郎和織女感人的愛情。這些節日並沒有使得過節的每個人有自我存在的心理體驗。中國文化就像是山水畫,沒有多少人存在畫面中,西方文化就像是油畫,不少存在對每個人的細細刻畫。這是文化差異,沒有好壞之分。

那麼這些節日既然可以傳承千年,為什麼現在出現危機了呢?我個人認為是社會制度,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造成的。這些節日生於持續千年的社會制度,成長於持續千年的社會制度,從一粒種子成長為參天古木。如今社會制度巨變,生產關系巨變,這一棵棵參天古木從生長了千年的土壤中被挖出來,又被移植於全新的土壤中,它能不能存活,要有多久才能存活都是不定數。不得不承認我國傳統文化的根基被動搖了。這種文化和社會變遷不協調所產生的斷層是一個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嚴厲考驗。而西方文化的發展和社會變遷其本是並駕齊驅的,相輔相成的,這種堅實的基礎加上西方社會經濟方面的優勢,西方文化在全球引發文化沖擊波,再被震動之後,中國人文化被沖擊的危機感隨即產生了。

復興我國的傳統文化,捍衛中國的文化純潔與完整的重任落在我們這一帶年輕人的身上,任重而道遠,而且舉步維艱。在這方面,我表示悲觀,我們教學模式是西方的,課程的經典理論是西方的,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西方的,整個西方的意識形態正在逐漸取代從前的傳統意識形態。為什麼西學可以大行其道?說明傳統的理念、方法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的中國社會。現狀是,國民不怎麼注重傳統文化生活不會有什麼不便,但是實事說明英語、數學學不好,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沒掌握是失業、餓肚子的殘酷實事。就算是傳播傳統文化的方式、發表論文、評定國學大師的標准都死西方的規則和標准。這一且都說明一個實事,我們國家的文話正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

我認為要想真真的光復我國的文化就要取得主動權,就要自己制定規則,讓別人去遵守。雖然這個目標不易達成,但是從現在的我國的發展狀況來看,成為經濟強國是光復我國文化的先決條件。所以我們要較快發展,與時間賽跑。

9、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過西方節日?

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喜歡過西方節日,現在的年輕人過西方節日是因為可以讓愛情升溫或者收獲愛情。其實們很多人都不了解西方節日的歷史來源與意義。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西方的節日很浪漫,中國節日卻不浪漫,追求浪漫是年輕人的特質,比如說聖誕節當天,聖誕樹、聖誕老人輪番上陣,小情侶可以互送禮物,送蘋果、巧克力或者是鮮花等一些小禮物,還可以一起吃大餐看電影,從而讓愛情升溫或者收獲愛情。

而與西方節日相比,中國傳統節日對於年輕人來說就顯得沒這么浪漫了,甚至幾乎沒有什麼浪漫色彩可言,多是一些闔家團圓、走親送禮等,即使是僅有的中國情人節,也多是悲傷色彩氣息,因此就很難吸引到國內年輕人。

另一方面是現在的人壓力很大,總是想利用一些節日讓自己解壓,所以不管是西方節日還是中國節日他們都過。

10、為什麼中國一些青少年熱衷於過西方的節日

除了國人(雖然是始作俑者,但不僅僅是大學生)的崇洋心理作祟以外,我們的享樂和功用主義也是一個原因。鬼子的節日,去掉宗教和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純粹就拿來玩兒。凡是一節,國人都可以拿來炒作。聚會,吃飯,逛街,送禮物。「聖誕節」變成了青年男女的「失身節」。「萬聖節」變成我們狂歡的鬼節。「情人節」變成男男女女必過的坎,彷彿不過就是不真誠。倒是感恩節沒什麼人過,因為這是精神意義大於實用主義的節日。可是,這些東西關我們中國人鳥事啊?!
從前火葯我們做了鞭炮,歐洲人做了槍炮。日本人侵華期間在中國種下的櫻花,使他們妄圖占我國土的文化侵略,國人竟熙熙攘攘跑去觀賞,更有人穿著和服去照相!這是不是沒大腦,只知道享樂的表現!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