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號為什麼叫教師節
1、教師節為什麼是9月10號
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是因為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同時,9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於各方面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道,促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我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像的。
此後,每年的教師節,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2、為什麼定九月十日為教師節
一九五一年,經教育部和全 巧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師國教育工會商定,廢除國民黨時 生要有新精神面貌。新生入學,代的「六月六日教師節」,將教師 即開始尊師重道,可以給老師教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並一 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起。實行結果,因無教師的特 同時,九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點,效果很不理想。此後,在 於組織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促「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節 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再無人提及。今年一月二十五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每年九 風尚。月十日為教師節,是考慮到新學@陳煥祥<正> 一九五一年,經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商定,廢除國民黨時代的「六月六日教師節」,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並一起。實行結果,因無教師的特點,效果很不理想。此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節再無人提及。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每年九月十日為教師節,是考慮到新學
3、為什麼教師節是九月十日?
據說當初在確定教師節的具體日期時,有關部門曾經徵求各方意見,最終採納了大名鼎鼎的現代教育藝術家葉聖陶老先生的建議,將日期定在了9月10日。
其中的含義很簡單,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學的日子,應該讓學生一踏進校園,就養成一種尊師崇教的意識,讓學生牢記教師的辛勤,崇尚教師的光榮。
簡介
慶祝教師節的活動主要在各大中小學校舉辦,慶祝方式各地也大同小異。由於教師節既不是傳統節日,也不是全民性的節日,所以它不像中秋節、端午節那樣有多年傳承下來的習俗。
每年的9月10日為我國教師節。這個日子是1985年初正式確定的。雖然自上個世紀30年代起,我國也斷斷續續地在不同的日子設立教師節進行慶祝活動。比如1931年將6月6日定為教師節;1939年將9月28日(即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新中國成立後,曾先後將6月6日、5月1日定為教師節。但都沒能持續下來,影響面也不夠大。
4、9月10日是教師節,教師節的來歷是什麼?
在現在中國這個教育大國,人們越來越注意教育,教育水平也一直在提高,對於教育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而且現在越來越多家庭都希望孩子大學學的專業是師范專業,這樣畢業之後就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之後到各個學校當老師。教書育人已經是一個主流了,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教師行業,在這條道路上發光發熱。教師這個職業不同於其他都職業,它是偉大的,是為了社會能做出很大貢獻的,因為他們可以培養出來特別多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為了建設祖國獻出很大的一份力。
教師這個行業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個節日,那就是教師節,每年的九月十號就是教師節,但是其實教師節被定在九月十號這天也不過才二十多年歷史。最開始的教師節是在1930年,那個時候教師節被定在了六月六日,當初設立這個教師節這個節日其實是為了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那時候教師是一個低薪職業,很多農村老師的工資都非常低,可能都不足以滿足家庭的開銷。
所以最開始設立教師節的目的並不是一開始我們認為的那樣,也不是為了表達對於老師這個辛勤的職業的尊重和敬畏,其實就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了讓老師們付出能得到回報,從而能更加努力的教書育人,從而為了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當時大家都認為想要祖國發展的更加快,發展的繁榮昌盛就必須要發展教育,而且是必須發展鄉村教育,但是為了這個只有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水平,這樣才可促進教育的發展。現在我們更多的就是應該尊重教師這個職業,因為這個職業是神聖的。
5、為什麼定九月十日為教師節
一、中國教師節 9月10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二、世界教師節 10月5日
為紀念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頒《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將10月5日定為世界教師節。
[編輯本段]教師節的由來
暨南大學一批學子騎自行車北上,向教育部、團中央遞交了建議設立教師節的願望,時隔一年,國務院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設定為教師節。從此,大陸的教師也有了自己的節日。
教師節,是我國僅有的包括護士節、記者節在內的三個行業性節日。自1931年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共有過4種不同日期和性質的教師節。
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鑒於「六·六」教師節是教師自發組織設立的,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孔子生日),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可當時並未能在全國推行。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全國教育工會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確認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節日。」現今教師節的最早創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這樣說。
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鍾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為了發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提高教師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中國教師節。在第一個教師節,當時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國教師發出慰問信祝賀節日,首都召開萬人慶祝大會,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其實早在1932年,國民黨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我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是不可想像的。
此後,每年的教師節,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從前,大概是孔子那個時代吧,就有教師節。最初的時候,每個老師門下都有若乾的弟子,這些弟子每年總會相約在師傅的生日那天舉行一個簡朴而莊重的儀式,用虔敬的心態向師長送去敬仰和祝福。後來,學生也有了學生,這件事變得有些混亂了,因為師傅變得越來越多,學生越做越累,他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如何在師傅生日這天向師傅表達虔敬態度的禮節和技巧,這件事甚至佔用了學生研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時間,最後,禮儀本身索性理直氣壯地變成了一門學問,人們對師傅表達虔敬的做法愈發的合理合法合乎邏輯。毫無疑問,禮儀是空前繁冗和無趣的,當它成為一門學科之後,斥責其繁冗無趣的人們會被冠以無知的評價,於是人們不再懷疑這門學科存在的價值,於是,生活在繼續。
尊師重道的風氣迅速在中原彌散,每個老師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不可取代的節日。而每一個老師也會在無數個屬於自己師傅的節日里虔敬、忠實、隆重其事地向老師表達祝福和感恩。後來,事情發生了一些變化,人們發現,那些學界的泰斗級和大牛級的人物總會受到最多的朝拜和感恩,因為他們的弟子遍及國家的各個角落,甚至包括隱居山林的高人。泰山級的人物在尊師拜師的禮儀文化之下迅速紅遍江湖、書院、田間以及市井。再後來,人們驚奇的發現,大家在某一天焚香跪拜的居然是同一個人。原來,這個人已將天下讀書人盡收於門下,事實上,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他卻在一夜之間成了天下人的師傅,成了偉人,聖人,甚至神人。所謂的教師節,大概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固定在了某一天。
我國教師節的演變
「6.6」教師節。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
「8.27」教師節。
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決定以中國教育家孔子的誕辰8月27日為教師節。
「5.1」教師節。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並一起。
「9.10」教師節。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九次會議正式通過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並決定9月10日為我國的教師節。
6、為什麼把9月10號定位教師節?
教師節意義是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
國家建立教師節,並在教師法中對教師節作出明文規定,對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一直至1985年,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對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回歸後則跟隨中國內地規定,改為每年的9月10日。
在台灣地區,從1952年起台灣當局就確定9月28日為孔子誕辰日及教師節,並不隨中國大陸教師節日期的變化而改變。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像的。
每年的教師節,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6)九月十號為什麼叫教師節擴展資料:
教師節節日影響
正面影響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中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未來。每年的教師節,中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
負面影響
每到教師節,學生大都會以各種方式感謝恩師。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卻逐漸演變出給教師送金錢、禮品卡等情況,在大部分家長看來,為了孩子不吃虧,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師在收禮與不收禮之間,也有各自的為難和堅持。
家長和老師都似乎有種「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無奈。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教師收禮同樣涉嫌受賄。教師作為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家長們的金錢或者禮品、禮品卡等「財產性利益」,為對方子女的學習、生活提供各種便利,數額較大,就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參考資料:
網路—教師節
7、9月10號為什麼是教師節?
要從1981年說起,當年《光明日報》編輯部收到了一份讀者來信,寫信人署名「北京章連峰」,他提議將教師節設在每年的9月1日。
至於目的,也不是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生活水平,「章連峰」在信里說:「定每年九月一日為教師節,全國學校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通過這種活動,讓學生尊重教師,讓各界人士尊重教師,逐步達到全社會尊重教師的目的。」
變成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章連峰」是9月設立教師節的最早倡議人。但這不是真名。他究竟是誰,至今仍是個迷。
2014年,《光明日報》曾專門尋找過他,找到了一個「疑似者」,但當時此人已經去世,所以沒法完全確定那封信就是他寫的。整個找尋過程,《光明日報》曾經專門刊發文章,進行過報道。
到了1982年,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師田家驊也為此致信《光明日報》,這一次提議的教師節時間為9月10日,和現在一致。
全國各地師生也相繼發出類似倡議,大多數的主張是設在9月10日。
主要理由是9月是新學年開始的時間,非常有必要讓學生在新學年開始之初就接受尊師重道的教育,因此教師節應該設在9月的一天;但不建議9月1日,因為這時很多大學還沒開學,不利於開展慶祝教師節活動,9月10日絕大部分大學倒是已經開學了。
9月1日這個日期,就這樣被排除出了教師節的候選日期。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8、教師節為什麼定在9月10號
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中國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教師節的由來:
1985年9月10日,全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迎接第一個教師節。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
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
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中國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9、為什麼教師節定在九月十號
為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政協委員方明徵求過冰心、葉聖陶等民進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最終1984年12月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中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因為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
教師節日期的變更歷程
關於教師節的日期,直到1985年才正式確定為9月10號,之前變更過多次:
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發組織設立,旨在呼籲改善教師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師節。
1951年,本著「教師是工人階級隊伍一員」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不設立單獨的教師節,將對教師節日的慶祝納入「五一」國際勞動節慶祝活動當中。
1982年4月,由時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的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長張承先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至中央書記處,建議以馬克思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方明還徵求過冰心、葉聖陶等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1984年12月10日,《北京晚報》頭版刊發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在王梓坤的倡議發出一個多月後,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九次會議同意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1985年9月10日,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節日。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教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