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縣少數民族的節日怎麼樣
1、少數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蒙古族人的白節、傣族的潑水節、三月三祭龍節和厚南節等。
1、蒙古族人的白節,是蒙古族的「春節」。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拜祭,敬奶茶,敬酒。
2、傣族的潑水節,亦稱「浴佛節」,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3、三月三祭龍節是水族的傳統節日,節慶期間,喜跳銅鼓舞和蘆笙舞,做五色飯宴客,男女喜飲白酒、甜酒。水族除與周圍漢族同樣歡度傳統節日外,本民族主要節日有三月三祭龍節(又叫祭天節)、六月六和六月二十四日祭山林節等。
4、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舉行,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節日里的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以迎接太陽。現在,宋坎節的內容比過去有很多改變,除以往的傳統活動外,又增加了文娛節目的表演和體育比賽。
2、雲南少數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所帶來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節日也很多現在我們來大概盤點一下特色的雲南少數民族節日吧
火把節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節日,是一種預祝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節慶活動。白族火把節是農歷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節是農歷六月二十四。
白族本主節
“本主”意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論陞官發財、疾苦病痛、生兒育女都要去本主廟祈求保佑每逢本主誕辰,都要殺豬宰羊,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稱之為“本主節”。
普米族朝山節
普米族人的朝山節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間進行。人們身著盛裝,騎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歡度佳節。除祭祀山神外,還有賽馬、摔跤、射箭等娛樂活動
傈僳族闊時節
闊時節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又名“迎新節”,在每年的農歷11月20日舉行節日期間,各家都喜歡用松枝裝飾堂前屋後,全村老少都喜歡圍在一起吹葫蘆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並舉行隆重的送魂儀式,把過去一年不好的魂趕走。節日熱鬧非凡,打跳對歌,射箭比賽等豐富多彩,風情濃郁。
納西族棒棒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棒棒節”,最有特點的是節日期間進行竹木農具的交流,附近農村的群眾和小商販在農貿市場上擺攤售貨
納西族三朵節
納西族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二月初八在北嶽廟舉行。這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護神“三朵”而舉行的盛大節慶活動,除在北嶽廟舉行節慶活動、納西族都要在自家舉行隆重的祭祀“三朵”儀式
白族打歌節
白族打歌節在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大家到大姚、雙江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起“左腳舞”。
摩梭轉山節
農歷7月25日,摩梭人便身著盛裝,或騎馬或步行,去朝拜瀘沽湖畔的獅子山又名格姆山
傣族潑水節
傣歷新年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消災祈福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熱鬧的節日。“潑水節”每年4月中旬舉行,一般都安排在公歷4月13日至15日。
雲南有26個少數民族,一年的每個時段都有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