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安溪初九是什麼節日

安溪初九是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1-17 11:42:58

1、安溪春節的習俗

一、年前准備

1、送灶神升天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安溪縣的祭灶活動於農歷二十四舉行。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爺,灶君菩薩等。對於灶神的信仰來源於古代社會對火的崇拜。古人相信與火有關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灶神並且認為灶王的神職是掌管人們的飲食。民以食為天,人們祭灶主要是為了感激和頌揚灶神的功德。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四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讓灶王上天之前先甜甜嘴,因而能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2、撣塵掃房子
送走灶神後,家家戶戶便開始撣塵掃房子。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送走灶神後,人們就開始對家裡進行全面細致的大掃除,處處洋溢著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關於這個習俗,有個頗為詭異的故事:
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以蜘蛛網為幾號標於屋檐下。凡被做上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二、大年三十到初一的若干習俗
1、年夜飯
在上午敬拜完菩薩,中午敬拜完祖先之後便是晚上的團圓飯了。在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能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家人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置,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俗話說的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除夕之夜的年夜飯一向都是中國人過春季的重頭戲,在安溪也不例外。其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除了有魚有肉有青菜外,還有年糕。其中「長命菜」頗具地方特色,它是以整棵的青菜(一種形似萵苣葉的長葉青菜)為佐,象徵著長命百歲。
2、 壓歲錢
一般在除夕夜裡,長輩會把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u「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有的家長會將168人民幣放入紅包袋中給孩子壓歲,象徵著「一路發」,這168一般要隨身攜帶,一年之後才能拿來使用。
3 、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關於這個習俗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這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4 、開正(zhēng)(來源)
吃過年夜飯,大家一般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喝茶,看春節聯歡晚會等等,初一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鞭炮、「經」(天神用的紙幣)等供品(每盤貢品中的東西需為一、三、五等單數),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即玉皇大帝),敬拜的時候一家之主代表全家手握月牙形的「碑」對著天神的排位說出新年願望(包括敬拜時間、地點以及新年願望),並徵求上天的允許,說完願望之後手握「碑」拜兩下,然後松開雙手,讓「碑」落地,若「碑」如圖一所示(一正一反)表示上天同意你的美好願望,並會保佑你來年順順利利;若如圖二所示(兩個正面)這表示「愛笑」也就是說沒有同意但也不反對,上天對你的請求持一種笑著觀看的態度,此時,敬拜者便要再次闡述新年願望並再次請求上天允許;若如圖三所示(兩個反面)則表示上天不同意你的請求,此時敬拜者就該換個說話再請求一遍。在得到上天允許後,人們要把放鞭炮,並把「經」燒給天神使用,此時,開正活動方才圓滿完成。

月牙形「碑」
恭拜過後,人們會泡茶敬長輩,表達晚輩對長輩們的敬愛之情,並且將祭拜過的果品分一些給大家吃,讓親朋好友們在新年伊始便甜甜美美。敬過甜過之後,人們方才紛紛回房睡覺。
5 、「攻炮城」和「賀正」
舊時,初一上午,政府會在中學舉辦拔河比賽、猜謎大賽、村籃球賽等活動,人們紛紛前往參加觀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攻炮城」活動。比賽時,會有一串鞭炮掛在一根豎立著的竹竿上,參賽者點燃另一串鞭炮對准竹竿上的鞭炮投去,裁判以參賽者投炮的次數和精準程度為依據定出一等獎(150元現金)、二等獎(100元現金)、和三等獎(50元現金)。人們積極踴躍參加此項活動,不僅為了增添新年熱鬧氣氛,也不僅僅為了那些獎金,更多是對來年鴻運的美好期望。
而現在此類活動漸漸消失,人們多在家迎客或者外出拜訪好友。因此「賀正」取代了以往的活動。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切忌吃稀飯,如此便可避免接下來出訪好友時「半途遇雨」)。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此外,在初一之日,婦女們多備好貢品、「經」、鞭炮、香、蠟燭等,紛紛前往離家較近的寺廟「定明院」燒香求福,或者到更遠的有名的祈福聖地「清水岩」 燒香祈求來年家人多福多壽。

6、女婿日
正月初二,安溪民俗稱之為「女兒女婿日」。據說,過去的這一天清早,女兒一家,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米果和糖果餅乾等,一起回娘家。女婿帶領一家人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的差不多。設宴款待,岳父同眾女婿以及自己的兒子一桌,岳母同眾女兒、兒媳圍成一桌,而眾多表兄弟姐妹圍成一至幾桌,盡享大團圓之喜。

7、巡燈
在安溪,人們認為男子為「燈」,「燈」閩南話中發音為』丁』 家中有多少個男子就哪幾個燈,以前多是男子去巡燈,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女子也能去巡燈。

2、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葯、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葯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項。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重陽節的傳說:

重陽節與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也被附會上一個神話傳說作為登高習俗「起源」。該傳說見於梁朝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受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神話故事的影響,一些地方的人們認為重陽是個凶的日子,於是為了鎮壓凶氣、戰勝凶氣,重陽節的的主要儀式活動就是登高,其它的都屬於附加活動。

3、初九用古文怎麼說

用古文的初九就是(初九),如:北魏 高允 的《徵士頌》:「初九而潛,望雲而起。」 沒有其他的表達方法了。

初九 [chū jiǔ]

釋義:陰歷每月的第九天。

引證:唐玄宗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序》:「朕昔在初九,佐貳此州。」

用法示例:

1、我在家排行老九,是九月初九那天生的,人家都叫我九兒,你們也叫我九兒吧。

2、九月初九重陽到,我把祝福早送到,祝福朋友樂逍遙,健康快樂到永遠。

3、掌故的,大安了吧?今兒個是九月初九,照老規矩,咱們燒鍋上生火,您不去看看?散散心,也壓壓驚!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正月初九是元九登高節:

元九登高節是四川達州的地方傳統節日,是四川十大地方名節,是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綿延上千年傳承下來的一項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動。

4、農歷九月初九為我國的什麼節

重陽節,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5、閩南永春那邊的過年風俗是什麼

1、敬天公

如今閩南大部分家庭還保持著過年「敬天公」的習俗,不過有的簡單有的復雜,時間也從臘月廿九、三十到初九不等。

「三牲、五果、六味齋、蜜餞、面線、紅雞蛋、碗糕、甜果、三茶三酒,准備好祭拜的食品,還要點天公燭、燒天公金、掛天公燈、放鞭炮。」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

3、貼春聯

除夕,人們將家裡所有門上的舊春聯和福字取下,再貼上嶄新的春聯。而貼春聯在有些地區一般是由家裡的男子來貼。如此一來,家裡變得嶄新喜氣了起來。



(5)安溪初九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每年的正月初九為天公生日。"天公生"是閩台民間一個極為隆重的節日。年初七就開始制米龜、圓、「牽」,蒸發粿、甜粿、咸粿。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當"天"擺上八仙桌。

沒有庭院的,則擺在窗口邊。隨後擺上十二碗干鮮水果,十二碗素菜,以及蒸好的紅龜粿、面乾等。也有些人家供葷菜,那就要雙份的五牲,十分隆重。

敬天公的大紅燭是新的,香爐是專用的,燒的紙錢也是特製的"天公金"。"天公金"較一般紙錢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須折成金元寶的樣子。

當所有的供品都擺好後,一家人便開始點香拜夭公。連抱在懷中的嬰兒也不能免。往往由母親抱著,把點著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徵性地拜幾拜。

當母親的,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祈禱孩子平安長大。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到了深夜11時,子時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開始燒"天公金",燃放鞭炮。

6、初九是什麼日子 初九的簡介

1、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歷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2、同時,福建民間信仰認為正月初九也是閩越王無諸的誕辰。
3、而四川達州民間則把正月初九當日視為元九登高節。

7、安溪春節的習俗

一、祭先祖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裡無論男女老少都得忙起來。中午,家家戶戶都要備辦豐盛菜餚敬奉祖先,即便是貧寒之家也要盡力而為。

供桌上擺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缽盛大米(象徵豐衣足食),上面再擱碗糕(因為碗糕俗稱發糕,象徵興旺發達)、柑橘(象徵吉祥如意)、紅雞蛋(象徵吉祥、有福)、紅米丸(象徵團圓、圓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徵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徵年年有餘,閩語中的「剩」就是「春」音)。

以前很多農戶過年時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糧食的米囤上貼個「春」字,既寓意春節來臨,更寓年年有餘。

供桌前還要再置放一個火爐,象徵家運亨通、紅火。芋頭也要上供桌。剛挖出來的芋頭是有許多小的芋艿附在一個大芋頭上的,象徵著多子多孫,堅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擺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孫,人丁興旺。

等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爸爸媽媽便會張羅我們把做好的年夜飯擺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祠堂里,長輩們點香祭拜「請」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滿了人,小孩子們玩起各自帶來的鞭炮,外出歸來的兄弟姐妹們互道平安後便開始敘起舊來。一炷香燒完後,就可以給祖先們燒紙錢放鞭炮了。

二、「熗火盆」

在除夕那天晚上要吃甘蔗,寓意「甜頭甜尾」,一年到頭生活甜蜜幸福。吃完的蔗渣正好「熗火盆」。「熗」在閩語中就是「燃燒」的意思,一般是傍晚時分在家門口用田裡的稻草、拾來的枯枝等東西堆成一堆成盆狀。

然後放火點燃,寓意來年生活紅火興旺,同時也有驅邪避災之意。到了晚上,「火盆」快燒盡時,就用蔗渣放入火堆,充當燃料。

三、拜天公

古人認為天是老大,豈能不敬天公?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_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昊天上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所以正月初九這天與過年一樣隆重。

四、神明游

每一個村都有自己的神明,所以春節那幾天非常熱鬧,今天這個村的神明到我們村,明天那個村的神明又來了,後天我們村的神明再去其他村。大人抬著神明小孩跟著,到了地點就擺香火祭品,進行祭拜。

8、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賞菊節、茱萸節、老人節、重九節、曬秋節、菊花節、踏秋節、女兒節等。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倡導全民尊老風尚,把農歷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古代,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遍插茱萸,拜神祭祖等習俗。而在現代,重陽節增加了敬老這一富有意義的內涵,所以當今登高踏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的兩大重要活動。

(8)安溪初九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習俗:

1、吃重陽糕:重陽糕的「糕」與「高」同音,人們認為在重陽節吃重陽糕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的寓意,所以「重陽糕」成了重陽節時最受歡迎的食物。

2、喝菊花酒:菊花是秋天最常見的花卉,菊花花期不長,所以人們會要將其釀成菊花酒,因此,菊花酒也被看為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9、拜天公的習俗簡介

年初九的習俗:天生日 水果三牲拜玉帝
這習俗也就是拜天公(古人所崇拜的至高無上的神明,其位至尊,其德浩大,主宰萬物生生不息。)

年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生辰,稱為天公生日。天公就是玉皇大帝;而道教方面稱謂:元始天尊,是世界最高的神,每當他的生日來臨,人們都用祭典來表示祝賀,從午夜零時那一刻起到凌晨四點,家家戶戶都放著鞭炮燒著紙錢。另外祭拜玉皇大帝的方式,相當盛大,在正廳的天公爐邊擺下祭壇,一般會在長板凳或者矮凳子上先擺放用金紙疊起的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五彩斑斕的紙製成的神座(象徵玉皇大帝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香蕉、甘蔗、柑、橘、蘋果等)、六齋(菜心、菀豆、綠豆、金針、木耳、香菇等)祭拜玉皇大帝;而其桌下供奉五牲(卵、豬肉、雞、鴨、魚)、甜料(糕仔、生仁、米棗等)、紅龜粿(像龜形,外型需染成紅色,打上龜甲印,以此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正月初九的習俗是閩南人最最看重的「天公誕」,有「正月年初九大過年」的說法。基本只要是閩南人,都會把正月初九看成真正的新年,並在當天,准備豐盛的美酒佳餚和帶有好兆頭的黃色鳳梨(閩南語旺來:好運來)等拜祭玉皇大帝,以此答謝玉皇大帝年年保佑蒼生。以正月年初九慶祝玉皇生日快樂。
正月初九的歌謠:

年初九,天生日。世間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華無事都念經,修得百年無毛病;交好運,退災星,好行方便發善心。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