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快樂相聲怎麼表演
1、六一兒童節,要搞笑的,雙口相聲
<<反正話>>
甲:我當著個位老師和同學我來考考你,咱們來一段反正話
乙:什麼叫做反正話呢?
甲:就是我說一句話,你把這句話翻過來再說一遍,能說上來就算你聰明!
乙:咱們可以試試
甲:說來就來,我的桌子
乙:。。。。。。
甲:我的桌子
乙:我的桌子
甲:唉,你怎麼這么笨啊,我說我的桌子,你就要說我得子桌
乙:哦,我明白了
甲:明白啦!下面我們開始。從頭說到腳!看你反映怎麼樣啊!
乙:沒問題!
甲:我腦袋
乙:我呆腦,我呆頭呆腦的啊!
甲:我腦門子,
乙:我沒腦子!
甲:我眼眉
乙:我沒眼!
甲:我眼珠
乙:我豬眼,不像話啊!
甲:我鼻子
乙:我子鼻
甲:我鼻樑子
乙:我量鼻子, 我量他干嗎啊!
甲:我觜!
乙:。。。。。。 我咬你!
甲:咬我干什麼啊!
乙:這一個字的怎麼翻啊!
甲:那依您的意思呢?
乙:得說字兒多的
甲:哦,字多一點,好了!我觜里又牙
乙:我牙里又觜,我成妖怪了!你換的詞兒行不行啊,
甲:不說這個啊?咱們報一回小說人物!
乙:哪不小說呢?
甲:咱們就報一回《西遊記》里得人名。
乙:您來吧!
甲:我是唐三奘
乙:我是奘三唐
甲:我是豬八戒
乙:我是戒八豬
甲:我是沙和尚
乙:我是和尚三,我怎麼又成三個和尚了!
甲:我是孫猴子
乙:我是猴孫子!你說點好的!
甲:點好的,咱倆逛逛花園,報報花名
乙:逛花園?那好啊
甲:可在逛花園之前我有一個要求,
乙:什麼要求!
甲:速度要比剛才快一點另外要帶上動作。
乙:帶動作我會啊,是這樣嗎(參著甲,像戀人一樣在舞台上走一圈)
甲:什麼啊!我是說在逛花園的時候要用這兩個手指頭指著自己的鼻子,得美一點,得這樣(動作),會嗎?
乙:沒問題,我這人最會美了!
甲:那咱們現在開始啊
乙:好
甲:我逛花園
乙:我花園逛
甲:我是牡丹花
乙:我是花牡丹
甲:我是芍葯花
乙:我是花芍葯
甲:我是茉莉花
乙:我是花茉莉
甲:我是狗尾巴花
乙:我是花尾巴狗
2、六一兒童節的相聲
甲:我們倆是雙胞胎
乙:各位別看長的不一樣
甲:但是飯量都不小
乙:我是哥哥,我是大的
甲:我是弟弟,我是小的
乙:大的比小的好啊
甲:小的比大的強
乙:你看香港電視里,一提到老大,受人尊敬(學)「大哥,您發話,我們聽老大的」
甲:黑社會啊
乙:反正大的好
甲:當弟弟好,在家裡哥哥得讓著弟弟,好吃的,弟弟先吃,好穿的,弟弟先穿
乙:當哥哥好,娶媳婦兒,都是哥哥先娶
甲:惦記著找媳婦啊
乙:我早熟,反正是大的好
甲:怎麼說也是小的好
乙:就說爸爸給咱們起名字吧,我叫大浩
甲:我叫小浩
乙:大浩就是比小浩好
甲:怎麼呢
乙:大浩的九塊八,小浩的三塊一
甲:你買襪子呢
乙:咱媽給咱倆起的名字也好,大心,小心,大心就比小心好
甲:怎麼呢
乙:大心:心胸寬廣,小心,就是小心眼兒,小肚雞腸
甲:胡說,大心是大大咧咧,粗心大意,小心是謙虛謹慎
乙:那咱爺爺給咱們起的名字好,我叫大火
甲:我叫小火
乙:我演出完了,我就大火了,你小火,小打小鬧,沒多大出息
甲:我小火好,要是有了火災,你就是罪魁禍首,大火不好救援,要是小火,冒冒點煙兒就過去了
乙:奶奶給咱倆起的名字更好,我叫大路
甲:我叫小路
乙:我走的是大路,大路是大大方方,瀟灑自如,條條大路通羅馬
甲:我看你是條條大路走騾子走馬。我走的小路好,小路是曲徑通幽,浪漫愜意
乙:我們倆在家就愛爭論
甲:其實大和小,好和壞,關鍵不在名字
乙:對,關鍵在貢獻大小
甲:你有什麼貢獻
乙:我長大了當個大專家
甲:我當一個小學老師
乙:小學老師比不上大專家
甲:多大的專家也是小學老師教出來的
乙:好嗎,我成你學生啦
甲:誰讓你自高自大呢
乙:我長大了當個大歌星
甲:我就當個小記者
乙:小記者比不了大歌星
甲:多大的歌星也是小記者吹出來的
乙:嘿!我長大了當個大牌球星
甲:我就當個小足球裁判
乙:小裁判比不了大球星
甲:再大的球星我都敢給他掏紅牌兒
乙:我長大了當個大幹部
甲:那我就當個小護士
乙:大幹部領導小護士
甲:小護士一打針,多大的幹部都得趴下
乙:去你的吧
3、六一兒童節適合表演節目的相聲
相聲《正反話》,簡單易懂,很容易舉一反三,兒童表演起來不費勁,台下聽眾也很容易聽得懂,笑料很多,特別容易調節現場氣氛,是特別適合兒童節的時候孩子們表演。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著名相聲演員有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 馬季,姜昆,侯耀文,蘇文茂,郭德綱等。
相聲《正反話》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說反話就是用反語揭示他人的意圖,表面上好像是反對自己,其實是反對他人的內涵。實際上,反語是反性的偷換概念,也就是偷換概念的過渡或鋪墊。其合理性就是利用自然語言中自身包含的歧義,使它過渡為合理化。
巧妙地利用反語,不僅能解脫自己的困境,還可以起到諷刺他人,表達自己正確觀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