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一兒童節怎麼過?
親子游,在游樂中傳遞親情。帶孩子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欣賞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可以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同時,六一雖說是兒童的節日,但也有不少大人,希望能像孩子一樣,享受這個特別的節日。因為在每個人心裡都埋有一份童真,都期待著還能和兒時一樣,在兒童節里收獲一份驚喜。既然這樣,那就快快為全家安排一次旅行吧,帶上孩子一起來場親子游吧。
植一棵樹,為大自然獻上一份綠色。春末夏初,正是植樹好時節。帶上孩子,到野外去,讓他們親手種下一棵小樹,孩子會在給小樹澆水、施肥的過程中體驗到植樹護綠的意義,逐步樹立環保意識。
讀一本書,點燃孩子求知的火花。善思好學的鍾表匠伊薩克,能培養出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文學家盧梭;自強奮發的居里夫人,能把女兒伊雷娜•居里推向諾貝爾領獎台……在六一兒童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不妨帶孩子踏進知識的寶庫,讓孩子讀一本書,一份畫報,一張卡片等,那才是一份最珍貴、最有價值的節日禮物。
到慈善機構捐款,獻一份愛心。在這灑滿快樂、鋪滿鮮花的日子裡,讓孩子明白,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孩子生活在痛苦之中,作為社會一分子,應該懂得回報社會。伸出自己的雙小手,為生活在困難中的孩子獻一份愛心,通過捐款,讓孩子們明白,涓涓細流可以流淌成浩瀚大海,點滴愛心可以匯聚成愛的洪流,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當然,讓兒童節過得有意義還有很多方式,關鍵是家長要積極開動腦筋,不要盲目跟風,既要讓孩子快樂,又要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2、六一兒童節該怎麼給孩子過節呢?
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可能大人們對於這個節日已經沒什麼感覺了,但是小寶寶們卻非常喜歡,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可能是很傷心的,你知道么?

如今孩子的學習任務重,能夠好好玩耍放鬆的時候,並不多,因此,何不趁著六一兒童節這天,讓孩子瘋玩一下,盡可能地滿足一些孩子的願望呢?

長大這么多年了,你是否不知道如何給寶寶過六一兒童節了呢?
國外怎麼給孩子過兒童節的?
不妨看看國外怎麼給孩子過兒童節的?在國外,人們對於兒童節,還是非常重視的,給孩子過節的方式,也是非常豐富的。

玩樂型的國家:新加坡的游樂園、哥倫比亞的小丑面具活動、西班牙的花車遊行、伊斯蘭國家的糖果:非洲國家的狂歡
文化型的國家:日本的鯉魚旗、瑞典的龍蝦勇士;
運動型的國家:德國的郊遊;
健康型的國家:巴西的體檢和接種疫苗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給孩子過兒童節呢?
給予孩子自主決定權
平日里,小孩子很少有什麼權利的,總是聽父母說,這不準,那不行的,只能做父母的聽話乖寶寶。如今到了孩子的節日,何不給孩子一些自主決定權,適當滿足孩子的一些願望,聽從孩子的一些想法,偶爾慣著孩子一下,也並不是什麼壞事兒的。

給孩子准備美食
對於孩子來說,幾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吃貨,不僅喜歡各種零食,還有各種小吃與快餐,平日里,可能父母都不會怎麼允許孩子吃這些垃圾食品,而兒童節這天,不妨帶著孩子去吃他想吃的美食和零食,即使是垃圾食品也無所謂,偶爾放縱一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陪看電視玩手機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沉迷游戲,預防孩子近視,對於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都是嚴格限制的,因此,孩子即使想看想玩,也不能,或者不能盡興。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了兒童節,那麼不妨讓孩子玩個夠,父母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一下,畢竟父母還是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偶爾和孩子平等地成為朋友,也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

帶孩子外出遊玩
兒童節一年就一次,孩子期待已經,不妨帶著孩子外出遊玩,可以去孩子喜歡的游樂場,也可以帶著孩子去植物園看植物,或者帶孩子去摘水果,以及去一些博覽館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孩子大一些,也可以帶著孩子去冒險,玩一些稍微驚險刺激的游戲,不如說,坐過山車,玩攀岩等,讓孩子挑戰一下自己的膽量和勇氣,都是不錯的選擇。

陪孩子一起親子互動
如果天氣不合適,孩子不想外出玩耍,那麼父母就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好好玩耍吧!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玩拼圖、堆積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
玩累了,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繪本講故事,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孩子們可以從故事中,學到很多的知識與道理。
3、怎樣過六一兒童節更有意義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一個節日。快樂、放鬆、有意義是「六一兒童節」的目的。
1、去公園玩。動物園、游樂園是首選。在逛動物園時,要給孩子辨認各種動物的名稱、產地、習性等,讓孩子在玩的同時獲得有用的知識;在游樂園玩時要給孩子講解每一種游樂項目的名稱、玩法,啟發孩子的思維和創造力。
2、城裡的孩子就去鄉下玩。最好到有山有水有各種花草的地方,讓孩子自由呼吸、自由娛樂、奔跑。感受人與自然的融合。
3、山裡的孩子就去海邊玩。到海邊看海,聽海水,看潮起潮落。並且去海洋公園,看海豚表演,看千奇百怪的海洋性魚類、蝦類、貝類...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和自然美景。
4、去風景名勝玩。全國的風景名勝數不勝數,可就近帶孩子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孩子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5、去革命根據地、名人出生地考察旅遊。參觀當地的歷史博物館。了解先輩們的英雄事跡,了解當地的人文、物產,激發孩子的愛國熱情。
6、去跟別的學校交流互動。作為老師,可以帶小朋友到有關系的學校去交流互動。交流互動項目有文藝匯演、體育比賽、讀書比賽、演講比賽、書法比賽、游園活動等等,讓小朋友在娛樂活動中結識小朋友,同時培養小朋友大膽表達表現的能力。
4、六一兒童節該怎麼過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又來到我們身邊,在孩子們心裡這是一個快樂的日子,而在商家眼裡這是一個重要的商機,至於父母和親友似乎約定俗成,意味著消費,那麼究竟該怎樣給孩子過六一呢?花多少錢,怎樣花錢,對孩子們有什麼影響呢?來看記者的調查。
對商家來說,兒童節是個賺錢的黃金假日,不管是商場、超市還是零售商鋪,早早地就開始了各種促銷活動,使孩子心動,讓家長行動。
營業員告訴記者,像六一,我們童裝基本上全憑這個,全憑娃娃過節這些,一般都會搞一些活動,像送禮品等。
我市的兒童娛樂場所不算多,平時就有不少遊客,臨近六一,這些地方更是許多小朋友和家長首選的好去處。
家長1說,就是帶他到公園轉轉,帶他吃個肯德基呀什麼的。
家長2說,每個家長都很注重孩子過節日的,非常注重,帶孩子出來玩一玩,公園轉一轉。
兒童節應該怎麼過,一百個人或許會有一百個說法。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今天,在「六一」兒童節給孩子送一份禮物,成了父母們最關心的事情,而服裝、玩具以及帶孩子去游樂園「消費」娛樂項目等則是他們的首選。
家長4說,家長就是盡量支持,如果他們要跳舞,服裝這些盡量買,讓孩子過的開心一點。
小學生告訴記者,准備給我送一套科比的藍球衣,我最喜歡科比了。
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兒童經濟每年都以超30%的在速度在增長。在兒童消費「高速奔跑」的這種大環境下,記者發現,大多數家長和兒童都存在不同的節日消費誤區。
誤區一:新意少,節日消費趨同的趨勢特別明顯。其中購物、到游樂場所遊玩是家長和孩子們過節的主要方式。但是這種千人一面的消費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采訪家長,記者:孩子給你提不提要求?提要求,記者:都提什麼要求?買東西呀,有些想要的東西他要買,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買,只能是表現好了買,記者:別的孩子人家拿什麼他也肯定要?他也要,但是並不是別人有的他必須有。
教師鄭艷對記者說,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所以家長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在過六一的時候,家長要麼給孩子買衣服,買好吃的,領孩子逛商場,或者去肯得基這些地方去消費,那麼這些消費就比較盲目一些。
誤區二:沒計劃,只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大多數家庭只要孩子張口,一般家長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
小學生說,我打算吃漢堡包,然後到兒童樂園玩,記者:吃還有玩是吧?嗯。你這個想法給你爸你媽說了沒?沒有。那他們能滿足你的要求嗎?應該可以吧。
小學生告訴記者,要是我考試考得好,我爸就主動給我買,如果我考的不好,我就向我爸要,記者:提的要求基本能滿足,還是滿足不了?滿足的多,不滿足的少。
誤區三:有一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培養是高消費,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容易培養互相攀升的心態。
教育界人士認為,兒童節,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給自己的孩子送上一份禮物,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禮物不完全等同於禮品,不一定非得要貼上價格標簽,更不是價格越高的禮物就越好。究竟什麼樣的禮物,或者選擇怎樣的方式過六一節對孩子更合適且更有意義,在這個問題上雖然沒有一定之規,但至少應該要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既能讓孩子滿意,又要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5、六一兒童節怎麼過
六一兒童節孩子最希望是跟父母團聚。在這天父母最好能夠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共同參與很重要。
很多家庭都是父親很少參與孩子的成長,其實這是不對的,父母應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哪怕時間很少,也要高質量的陪伴。
為了有個儀式感,我們可以給孩子送一份他喜歡的禮物。當然禮物不僅僅就是玩具、衣服、零食。我們可以找點有意義的禮物。

兒童節設立的意義
童年本來就應該是幸福、無憂,國際兒童節的設立是提醒人們對兒童的守護,不僅僅在戰爭中要保護好兒童,不論何種族,哪種宗教信仰和文化,在任何一個時期人們都應該有愛護兒童的意識。
兒童節也提倡人們更多關注和愛護兒童群體,關注兒童生活,社會要保障兒童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