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彝族有什麼特別的節日嗎

彝族有什麼特別的節日嗎

發布時間: 2023-02-06 08:41:22

1、彝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彝族傳統節日如下:

1、火把節

火把節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傳說古時撒尼(彝族支系)百姓為了反抗一個暴虐的土司而起義,為了慶祝勝利,把這一天定為火把節。火把節一般歡度三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兩天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2、密士節

密士是樹神。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全村殺一頭豬敬獻樹神。祈求樹神降福消災,保佑全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3、慶年節

慶年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彝族人民都要過慶年節,並相互拜祝,載歌歡舞,祝賀節日。

4、花臉節

花臉節流傳於丘北縣境內,於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歷時3天。節日期間,凡彝家村寨男女青年均歡聚一堂,殺豬宰雞,備辦酒肉飯菜,先敬神靈,再以最好的酒肉請老人先吃,爾後眾人才團團圍坐,互相敬酒、吃肉。

飯後,就到村頭寨尾,用墨汁、鍋煙灰互相抹臉,一直抹到滿臉滿身見黑,笑夠累夠方休。花臉節即由此得名。

5、草馬節

草馬節流傳於彝族阿扎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尋路長途跋涉遷徙的役馬,並祈求保護莊稼,每年舊歷八月選屬馬或屬鼠日過草馬節。

相鄰村寨不選同一天,便於互相走親串戚,相互祝賀節日。這天家家做草馬,插上各色野花,打扮成五顏六色的駿馬;用南瓜葉做成馬籮,裝灶灰和草籽。當晚殺雞先獻祖宗,並塞雞肉和好菜進馬嘴,吃晚飯前放到村西方草叢里。

2、彝族節日有哪些呢?

有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事節慶;有以祭祀神靈、祖先為主的祭祀節慶;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為主的紀念節慶;有以歡慶豐收、慶祝勝利為主的慶祝節慶;有以歌舞戲曲活動為主的社交娛樂節慶等。主要的節慶有:

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傳統節日,彝語稱「庫施」。各地過年時間不一,一般在每年農歷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選吉日過年。

火把節:為彝族的傳統節日,日期為每年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歷時三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壩或緩坡上,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斗羊、摔跤、選美等,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熱鬧非凡。早上,人們要殺牲祭祖;晚上,要舉著火把在莊稼地中轉游,意為燒死害蟲,祈求莊稼豐收。

此外,黔西、滇東彝族在農歷的三月三要過祭山節;雲南石屏、元陽、巍山一帶的彝族每年要過兩次祭龍節,第一次在夏歷二月第一個屬龍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稱「賠龍」,意為感謝龍王爺的雨露之恩。雲南楚雄的彝族每年農歷的二月初八要舉行插花節,以祝願幸福安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彝族的民間文學

彝族民間文學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詩歌、神話、傳說、童話、寓言、諺語、謎語。絕大部分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口頭文學。

史詩類詩歌有《勒俄特依》、《瑪穆特依》、《阿細的先基》、《西南彝志》、《哈依迭古》《梅葛》、《查姆》等。

敘事長詩和抒情長詩的代表作有《我的幺表姝》、《媽媽的女兒》、《阿詩瑪》、《一雙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等。

3、彝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彝族的傳統節日是火把節,日期為每年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歷時三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壩或緩坡上,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斗羊、摔跤、選美等,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熱鬧非凡。早上,人們要殺牲祭祖;晚上,要舉著火把在莊稼地中轉游,意為燒死害蟲,祈求莊稼豐收。

此外,黔西、滇東彝族在農歷的三月三要過祭山節;雲南石屏、元陽、巍山一帶的彝族每年要過兩次祭龍節,第一次在夏歷二月第一個屬龍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稱「賠龍」,意為感謝龍王爺的雨露之恩。

雲南楚雄的彝族每年農歷的二月初八要舉行插花節,以祝願幸福安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廣西那坡、雲南富寧一帶的彝族在農歷四月要舉辦跳弓節,農歷三月三為廣西隆林彝族的護林節。



(3)彝族有什麼特別的節日嗎擴展資料:

彝族的主食為土豆、玉米、蕎麥、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類、豆類、蔬菜類、調料類、飲料類。肉食類以牛、羊、豬、雞為主,待客需殺牲,以殺牛為貴,羊、豬次之。豆類多為黃豆、胡豆、碗豆等,黃豆的一種食法彝族稱為「都拉巴」,即將黃豆磨成漿,連糟加酸菜煮吃。

調料類主要採集三種野生植物,一為「哈拉古」樹葉,一為喬木「穆庫」的根和花,一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這三種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飲料類主要為酒,彝族待客以酒為主,彝族諺語說「漢人貴在茶,彝人貴在酒」、「有酒便是宴,無酒殺豬宰羊不成席」,說明對酒的重視。彝族的酒主要有壇壇酒、桶酒、水酒等。

4、想知道彝族節日有哪些?

彝族節日有彝族年、火把節、跳公節等。

1、彝族年

彝族年,彝語稱「庫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藝競技、餐飲娛樂、服飾制度等諸多民俗事項為一體的祭祀和慶賀性民俗節日。分布於川、滇、黔、桂廣大彝族地區。

2、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

3、跳公節

跳公節是彝族對擊敗外族侵略取得勝利的一種慶祝活動。慶祝活動歷史至少有上千年,後人一直沿襲下來以示紀念。 跳公節即跳弓節,彝語稱為「嘈契」,意為「跳弓舞」,也稱「孔夠」,意為「快快樂樂,祈禱祝福」。跳弓節是居住在那坡縣桂滇交界地區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彝族的禮儀習慣:

彝族熱情好客,客人到家,必敬酒、傳煙、遞茶,這是雲南彝族的傳統習俗。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彝族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

凡有客至,必殺牲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待客的肉食以膘肥、肉厚為體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稱「坨坨肉」。吃飯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燒羊肝、牛肝給客人吃,表示敬重。雞頭送給最尊貴或最年長的人吃。

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

5、彝族有什麼節日

彝族的節日有:火把節、補年節、跳公節、花臉節、賽裝節。
1、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火把節是彝族百姓反抗暴虐土司而起義,為了慶祝勝利丹參的節日,火把節一共歡度三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兩天還會舉辦摔跤、賽馬、鬥牛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通宵達旦的篝火晚會。
2、補年節
補年節是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後的農歷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彝語稱這個節為「麻龍火」。
3、跳公節
跳公節是彝族對擊敗外族侵略取得勝利的一種慶祝活動。慶祝活動歷史至少有上千年,後人一直沿襲下來以示紀念。
4、花臉節
花臉節是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彝族獨有的傳統節日,因遠古先民用鍋煙把臉部抹黑、驅魔除害而得名。「花臉節」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為普者黑一帶最著名的節日。
5、賽裝節
賽裝節就是服裝,服飾的比賽。這是一個充分顯示彝族人民聰明,勤勞,能乾的節日。也是一個愛美,選美,比美的日子。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彝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歡度賽裝節。到彝族的賽裝節會上觀光,是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6、彝族的節日有哪些?

彝族節日:

1、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四

彝族火把節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人參與,夜晚時把火把聚集在一起點燃,大家以火把為中心圍起一個很大的圈,手牽手擺動起來,腳踢起來,走幾步就踢一下,大家一起載歌載舞。白天可以看摔跤和鬥牛表演。

2、插花節——農歷二月初八

彝族同胞這天會盡情的對歌,插花,歌舞是少不了的。

3、賽衣節——農歷三月二十八日

傳說是為了紀念一位叫米波龍的姑娘,她捨身除霸,死後變成了美麗的小鳥。節日期間,當地彝族姑娘們身帶數套花衣,齊聚在三台區跳歌場,圍成圓圈,撒上松毛在小夥子的月琴、嗩吶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會,退出跳舞場,換套新裝,又來跳,以此比試姑娘的靈巧、富足和美麗。

4、虎節——農歷正月初八—十五

虎節現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節日當天老虎扮演者會入宅驅邪送富,口裡還會念叨「老虎耍一耍,家家門前耍一耍。好的好的要進來,壞的壞的要出去。金銀財寶要進來,五穀豐登要進來。六蓄興旺要進來,七災八難要出去」。

5、彝族密枝節

密枝節也叫「祭密枝」,節日前一天,民間祭祀神職人員要把密林中的祭祀場地打掃干凈,在神樹下布置好神壇和神門。節日的第一天,天剛亮,祭祀人員在總管見集中,然後相司扛一根竹竿在前面領路,畢摩搖著神鈴跟在其後,大隊人員攜帶家什、食物,趕著牲畜走在最後。

進入密林中的祭祀場地後,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殺牲,有的燒火做飯……飯前舉行祭神儀式,祭祀以村寨為單位,人們跪在神壇前,由畢摩念經祈求神靈保佑寨子里的人平安。祭拜神靈後,人們要吃祭飯。下午,在林中摔跤娛神。晚飯後,與神靈道別而歸。在七天的祭祀活動中,人們不下地幹活,男子可以上山打獵,婦女在家做針線活。第一天的祭祀最隆重。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