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1、藏族的主要節日有什麼?
藏歷新年
藏歷元月一日至十五日
藏歷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准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餜(卡賽),油餜子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古過」,有長形的「那下」有圓形的、「布魯」等等。接近年關,每家都要准備一個畫有彩圖的長方體竹素琪瑪五穀斗,斗內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雞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並准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
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含意。除夕前兩天屋內外進行大掃除,擺新卡墊,貼新年畫。二十九晚飯前在灶房正中牆上,用乾麵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上象徵永恆吉祥的「」字元號,表示人壽糧豐,歲歲平安。
圖片
圖片
圖片
02
雪頓節
圖片
藏歷六月底七月初
圖片
「雪頓」意為酸奶宴。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為雪頓節期間有藏戲演出和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展佛節」。
雪頓節是西藏最隆重、規模最大的節日。雪頓節即為吃酸奶的節日,人民會給僧人們獻酸奶,請求摸頂祝福,現在逐漸演變成集傳統展佛、文藝匯演、體育競技、招商引資、經貿洽談、商品展銷、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節日。每年的雪頓節,都在拉薩舉行。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03
望果節
圖片
穀物成熟時
圖片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望」是指莊稼,藏語叫「望卡」或「興卡」,「果」是轉圈的意思,即繞著豐收在望的莊稼轉圈,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民俗,最早流行於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後廣泛分布在西藏的農區及林區,如拉薩、山南、日喀則、林芝、昌都、阿里等地。望果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穀物成熟時舉行。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環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風俗,同時也造就了別具一格的民俗藝術文化。
圖片
山南地區的婦女
望果節的時候也
會身著傳統服飾
去參加吧!
圖片
圖片
圖片
04
沐浴節
圖片
藏歷七月六日至十二日
圖片
沐浴節,藏語稱「嘎瑪日吉」,是一個在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藏民族中具有八百多年悠久歷史的節日。一般在藏歷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
每年秋天到來,高原風和日麗,金星(又稱棄山星)高掛。據藏文歷書記載:金星半年晝出,半年夜出。在拉薩地區藏歷7月至8月初肉眼能看見此星。傳說經此星光照射之水均成葯水,據說此期間的水比「聖水」還要靈驗,用它洗澡可以清除百病,全年身體健康,吉祥如意;用它洗臉,可以目明耳聰、頭腦清晰。
圖片
2、藏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藏歷新年、雪頓節、望果節、沐浴節、仙女節等。
1、藏歷新年
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傳統新年,西藏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寺廟僧侶與俗人共同歡慶的節日。
2、雪頓節
雪頓節是西藏最隆重、規模最大的節日。雪頓節即為吃酸奶的節日,人民會給僧人們獻酸奶,請求摸頂祝福,現在逐漸演變成集傳統展佛、文藝匯演、體育競技、招商引資、經貿洽談、商品展銷、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節日。
3、望果節
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望果」就是繞著豐收在望的田地轉圈,以此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祝福。節日時間隨各地農事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
4、沐浴節
沐浴節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這七天中,從孩童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據說這七天的河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
5、仙女節
仙女節是拉薩女性最盛大的節日,早早起床梳妝打扮,然後去到拉薩的八廓街煨桑祈禱,前往大昭寺為女神敬獻哈達許心願。
3、藏族節日有哪些?
藏族的傳統節日包括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藏歷新年等。
雪頓節簡介:
拉薩雪頓節,是西藏所有節目里最隆重、規模最大、節目內容最豐富的節日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藏歷六月三十日開始舉辦,持續一周。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因此,雪頓,意為酸奶宴,雪頓節又稱酸奶節、藏戲節、展佛節」。
近年來,雪頓節已發展成為集文藝匯演、體育競技、商務洽談、旅遊休閑於一體,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節日盛會。
習俗禮儀
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藏族
4、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
1、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的節日。
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
2、大佛瞻仰節,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
3、祈禱節是藏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這兩個祈禱節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比夏季的祈禱節要隆重。
州內還有本波教的寺廟和信徒,他們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宗教的習俗。前來參加盛會的人們,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轉一圈尕米寺後的聖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侶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內樂隊吹響的大、小銅號。
隨後全寺和尚齊聚經堂誦經,並由活佛安排這一天各人的責任。近12時,和尚們向前來朝覲的各地香客和觀眾,表演「跳神」節目,跳神的內容既有歌頌歷史上藏漢團結的故事,也有根據本波教經典故事而編跳的舞等。
(4)藏族是什麼民族的節日擴展資料: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在西藏古代建築藝術中,最富有民族和時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規模宏大,氣勢渾厚,工藝精緻,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從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主體風格的形成,其間大體經歷了寺廟、寺院、宮殿與寺院建築融合的三個發展階段。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房子外牆厚實,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
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卧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5、藏族的節日有哪些?
藏族四個重大節日:
1、雪頓節
雪頓節是西藏最隆重、規模最大的節日。雪頓節即為吃酸奶的節日,人民會給僧人們獻酸奶,請求摸頂祝福,現在逐漸演變成集傳統展佛、文藝匯演、體育競技、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節日。在這里你可以吃到純正的酸奶,沒有任何添加劑哦~這個節日是除了藏歷新年以外,規模較大的節日。
2、沐浴節
沐浴節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這七天中,從孩童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據說這七天的河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
3、酥油花燈節
酥油花燈節這一晚,花燈把古老的八廓街裝扮成了美麗而神奇的世界。那些用酥油和麵粉再加上各種染料做成的酥油燈環繞著八廓街,當夜色來臨,千燈萬燈同時亮起,酥油彩塑頓時栩栩如生,使整個街道光彩奪目,輝煌燦爛。
4、望果節
望果節是藏族農民歡慶豐收的節日,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望果」就是繞著豐收在望的田地轉圈,以此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祝福。節日時間隨各地農事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
西藏特色節日:燃燈節
於藏歷正月15日在拉薩舉行。屆時,各寺廟的喇嘛及百姓,用五彩酥油捏塑成各式各樣的酥油花,掛在大昭寺兩邊事先搭好的花架上。夜幕降臨,花燈點燃之後,宛如群星降落。花燈上繪有花卉、神仙人物、飛禽走獸等。觀燈的人群在燈下歡歌起舞,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