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什麼節日最佳
1、農歷三月初三是什麼日子?都有什麼節日?
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根據《史記五帝本紀》一書記載,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名字叫軒轅,在軒轅之丘居住。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與神農炎帝及東夷族、苗族祖先蚩尤同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河北涿鹿有中華三祖堂)。炎黃二帝,開疆拓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開創了中華文明,創造了中華文化。劃九州,定中原,繁衍了炎黃子孫。炎黃後裔稱為百姓,蚩尤後裔稱為黎民,通稱為黎民百姓。是中華民族形成的主體之根本。
關於黃帝具體出生地方,並沒有統一的記載。上古時期,有一名叫熊國都城,而黃帝的父親少典就是熊國的國主。另一說法為,公元前4856年,在當今河南新鄭軒轅丘,有一個名為龍圖騰的國家,龍圖騰的君主就是黃帝的父親少典。一年,農歷三月三的時候,宮殿中傳來了嬰兒的啼哭,於是人們便將農歷三月三認為是黃帝誕辰。
2、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當日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在江邊飲宴。漢族三月三為上巳節,當日有煮蛋的習俗。
三月三的節日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古時期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在江邊飲宴。在壯族的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
漢族三月三為上巳節,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被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此習俗,逐漸成了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三月三吃雞絲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將葉子與大米混合後研磨成粉,再將其製作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味道鮮美甘甜,是本地的特色小吃,另外漢族當日還會有煮雞蛋的習俗。
3、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習俗
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日」,是古人出門踏青的日子,也是去年男女在野外相會,表達愛意的好時機。
在這一天,闔族男女全體盛裝出動,舉行歌會,狂歡終日,其盛況頗似唐代。
「三月三」是黎族最盛大的傳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的時候各縣、鎮、鄉、村都要舉行隆重的歡慶活動。會場一般設在開闊的橡膠林里,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難怪「三月三」就成了當地人自由選擇配偶而被稱為「愛情節」。
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4、三月有什麼節日
按照農歷來算,三月初三是中國的上巳節,這個月里的節氣有驚蟄、春分;按照公歷來算這個月里有周恩來誕辰紀念日、國際勞動婦女節、中國植樹節、白色情人節等節日。
上巳節,俗稱為「三月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歷史悠久,在春秋末期就有了文字記載。在這個節日里古代人會進行沐浴來慶祝,稱為「祓禊」。後來隨著發展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
驚蟄是三月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今年的驚蟄是在3月6日。這個時節會有春雷伴著春雨落下來,天氣轉暖,萬物開始萌動。春雷就像鬧鍾一樣,會喚醒冬眠的動物。埋藏在底下的昆蟲也會被驚醒,所以被稱為「驚蟄」。
驚蟄之後就是春分,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時長均分,在此之後,北半球的白天慢慢變長,氣溫迅速回升。
3月5日,是周恩來總理的誕辰紀念日,為了紀念總理對於國家的奉獻和對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卓越功勛,大家將這一天作為總理的紀念日。
3月8日為婦女節,這個節日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會進行慶祝,原本是一個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後來成為了紀念日,這個節日對於提升女性地位,宣揚女權有著重要的意義。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這個節日意在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鼓勵人們保護環境。每一年的植樹節都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領導人會在植樹節的時候親自參與種樹活動,來鼓勵大家植樹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