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月初八有什麼節日
1、四月初八是叫做什麼節日
四月初八是浴佛節,又叫做佛誕節、龍華會、佛誕日、衛塞節,這一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傳說釋迦牟尼降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目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紀念釋迦牟尼的誕辰。
浴佛節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傳衍而來。中國東漢時僅限於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流傳至民間。浴佛時間在史籍中有不同記載。蒙古族、藏族地區以四月十五日為佛誕日,即佛成道日、佛涅_日,故在這天舉行浴佛儀式。漢族地區佛教在北朝時多在農歷四月初八舉行,後不斷變更、發展,北方改在農歷十二月初八舉行,南方則仍為農歷四月初八舉行。
浴佛的真實意義,還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釋迦牟尼佛的誕生為世間帶來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因此希望藉著浴佛儀式,來清凈人們自身、洗滌我們的煩惱妄心,去妄離執,時時以承續佛法慧命為業,讓佛的慈光永照人間。
浴佛的意義,除了緬懷佛陀之外,更是要我們凈心。浴佛是在洗滌我們的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凈法身。所以浴佛的意義,就不僅是洗浴太子神像,而是洗滌我們內在身心的濁染,讓我們身心能得到潔凈、輕安。使我們獲得無上功德。
2、四月初八是什麼日子???
四月初八洗佛節洗佛節,亦稱浴佛節、佛誕節,是佛教節日,在農歷四月初八。俗傳四月初八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日。是日僧人以名香泡水灌洗佛像,購龜、魚放生,佛寺舉行大規模誦經活動。《武林舊事》記載:四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寺院各有浴佛會,僧尼輩競以小盆貯銅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饒鈸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澆灌,以求施利。是日西湖作放生會,舟楫甚盛,略如春時小舟,競買龜魚螺蚌放生。舊時,農家還以此日風向占谷價。謠曰:「南風吹佛面,有收也不賤;北風吹佛面,無收也不貴。」在藏族地區,浴佛節日喇嘛們群集念誦「沐浴經」,為佛像除塵保潔灌水。釋迦牟尼,被佛教徒稱為「如來」(意思就是「成正覺」),佛(意思是「覺悟者」),奉為佛祖。
3、農歷四月初八有什麼民俗
農歷四月初八是古代的浴佛節,亦稱洗佛節、佛誕節和龍華會。逢浴佛節,老北京的習俗很多,佛教寺廟要舉行紀念儀式,要浴佛、舉行齋會,民間也在這一天有放生和吃結緣豆的習俗。在浴佛節前後,還有民間的拜觀音求子,以及拜葯王活動。
相傳佛教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所創立。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後,北京及各地佛寺林立,其佛寺廟宇中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內均供奉著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佛像。
四月初八浴佛節這天,老北京的各個佛寺在這一天要進行對釋迦牟尼的紀念活動——功德法會。法會後的一項重要儀式就是用香水浴佛。《荊楚歲時記》雲:「四月初八,諸寺各設齋,以五香水浴佛,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徵也」。這是我國佛教史上關於浴佛節的記載。
為什麼要浴佛?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呱呱落地之時就非常聰慧,會走路、會說話。他前、後、左、右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大地為他的出生而感動,並用九龍吐水為其沐浴。
所以每到四月初八其誕生日,各佛寺的僧侶都要以甘草茶煮成「香湯」,在寺廟的浴亭里對釋迦牟尼佛像勻水淋佛,對佛祖進行一次洗浴。浴佛時除紀念佛祖的誕辰外,也有洗滌人心的污穢黑暗、潔凈眾生的心靈之意。
這一天各佛教寺廟還會准備些素菜素飯,來招待信徒們的祭拜,也就是那時候的「齋會」。赴會的信徒在吃齋前要先念佛經,齋會後還要討一些洗佛水來飲用,或食些佛寺煮制的一種粥食——「烏米飯」,以示對佛祖的虔誠。
4、苗族4月8日是什麼節日
每逢陰歷四月初八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銀飾,穿戴新衣,從山頂、山腰、平壩向四月八節日活動場地聚集,這一天要舉行儺戲、上刀梯、下火海、獅子舞、打花鼓、賽歌、吹嗩吶、吹木葉、打秋躚、請求接求、武術、茶燈等優秀的民族民間文藝表演。
苗族四月八節是苗族人民聚會歡慶的重大節日,中國苗族地區都十分盛行。源於苗族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祖先、祭英雄、祭神靈。隨著時代的變遷,節日活動逐步加進了歌舞表演及人情交流,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四月八」這一天,成千上萬的苗族男女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入歌場周圍對唱苗歌。苗族四月八節體現了苗族的宗教文化信仰特點,對研究苗族的歷史、民俗具有重大的價值,是湘、鄂、渝、黔等省市苗族、侗族、瑤族,多民族的大聚會。
5、四月初八佛誕節又被稱為什麼 又名什麼節
農歷四月初八佛誕節又被稱為什麼?又名什麼節呢?雖然此節在民間流傳已久,但如今年輕一代中,知道這個 節日 的人卻不一定很多,那麼,對民間傳統風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跟隨 農歷節日大全 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
佛誕節又被稱為什麼 又名什麼節
佛誕節,又稱浴佛節、龍華會,洗佛節、佛生日等,時間在農歷四月初八,顧名思義,就是釋迦牟尼的誕辰日。
漢族 浴佛節的儀式早在東漢末年就開始了,但是浴佛節的日期卻經多次更改,到了元代的時候才最終統一為農歷四月初八。
回顧歷史,從魏晉發展到明清,佛誕節逐漸從釋門走向社會,成為民間盛節,如今每年這一天,各地佛門寺院中都要舉行慶祝儀式,也有不少世俗信眾參加。
拓展閱讀:浴佛節的「五色香湯」是什麼?
浴佛的儀式源於印度,「五色香湯」所用香料自然也來自印度。五色是指青、赤、白、黃、黑,《佛說灌洗佛經》中說,青色香水是由都梁香、藿香、艾納3種香草揉搓後浸泡製成;赤色香水用鬱金香揉搓、浸泡而成;白色香水是用丘隆香搗碎後浸泡;黃色香水則用白附子搗碎、浸泡而得;黑色香水稱為玄色水,被認為是井華水,即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
而在《浴佛功德經》中,記載的是「取牛頭栴檀、白檀、紫檀、瀋水、熏陸香(即乳香)、鬱金香、龍腦香、零陵香、藿香等,於凈石上磨作香泥,用為香水」,亦有多摩羅香、甘松、芎藭、沉香、麝香、丁香等種種妙香互滲而成,置於凈器之中,浴佛之時先以香湯灌灑佛頂,再以凈水繼灌浴之。
據說,浴佛之俗自印度傳到中國後,為了更適合本土而有所改良,用青秦皮代替都梁香、藿香、艾納來製作青色香水,製作赤色香水時則用面色替代,在白色香水裡增添胡粉,黃色香水中加入梔子。秦皮、胡粉、梔子,這些都是常見的傳統中葯。
而如今有些佛寺的浴佛水則是以葯草熬制而成,材料有菊花、茉莉花、甘草、桂枝、薄荷、水沉、冰糖等,每位到寺中浴佛的信眾,均可以討要飲用,其味清涼香甜,寓意著信眾法喜滿溢。
6、四月初八是什麼節日
四月初八是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釋迦牟尼佛出生於公元前565年,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在古印度佛教中即為一種重要儀式,其源則在釋迦降生的歷史記載之中。
顧名思義,佛誕即釋迦牟尼佛祖誕生之日。如來生期,多有異說。雖則皆有理致,據考證佛祖誕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即公元前565年農歷四月初八,佛祖誕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慶祝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浴佛節又名佛誕節。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區的人們匯聚到馬山麓、折多河畔,舉行拜佛節,祈禱神佛保佑人們五穀豐登。廣東觀音山觀音寺庄嚴舉行「浴佛節祈福大法會」紀念佛祖誕辰,上午浴佛儀式,下午寺院巡禮,放生。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希望通過我們的願力,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令親友身體健康,家宅平安,財運亨通,一切順利。
7、四月初八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四月初八是浴佛節,傳統風俗有:浴佛、齋會、結緣、放生、求子。
1、浴佛
相傳農歷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燈燭,置銅佛於水中,進行浴佛,祈求佛祖保佑,而且在農歷四月八日,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
2、齋會
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僧家召集,請善男信女在農歷四月八日赴會,念佛經、吃齋,由於與會者要吃飯,必須交「會印錢」。
3、結緣
在浴佛節中還有一種結緣活動。它是以施捨的形式,祈求結來世之緣。民間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作「吃緣豆」。
4、放生
佛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則流行放生習俗。放生來源較早,宋代已有記載。古代有承美放生傳說,民間有玳瑁放生等。
5、求子
農歷四月八雖為浴佛節,但是人們總是把自己的願望表現在節日的活動中,求子就是一個突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