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是什麼節日
1、蒙古族的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
1、那慕達大會(農歷七到八月):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游戲」的意思,在七月到八月期間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那慕達多個草原同時舉行。它以賽馬會、嘛尼會、鄂爾多斯婚禮、祭奠成吉思汗陵等活動為主。
2、成吉思汗紀念節(農歷三月十七):是為了紀念成吉思汗顯示卓越的軍事才華,建立赫赫戰功的日子。成吉思汗的遺物蘇魯錠」(長矛)的祭奠儀式就在這天舉行。成吉思汗紀念節也叫做祭祖節,這一天,蒙古族人會在成吉思汗陵的雕像前,獻上蠟燭、香柱酥油和馬奶酒等祭品,寄託對他的無盡哀思。
3、敖包節(農歷七月十三):敖包在蒙古語里,意為堆子或鼓包。通常當地人會找一個丘陵,用石頭堆成一個小的圓錐形的實心塔,自備釀造的奶酒和烤肉聚集在一起,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體育活動之後,全村男女各分一堆,圍坐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歡度節日。
蒙古族的待客忌諱
1、蒙古人不怕不別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興。接受主人的茶飯後,忌諱一點也不吃;忌諱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著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諱隨便撒倒奶子;遇到別人端奶走過時,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嘗一嘗再走。
2、喝茶的忌諱:敬茶時忌諱滿杯;忌諱用左手倒茶;忌諱從門里向外倒茶水;吃飯喝茶時忌諱長吁短嘆。
3、食用紅食禁忌:在品嘗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時,忌諱衣冠不整,除無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彈灑水;啃骨頭時忌諱殘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時,忌諱咬著吃,應該用刀或用手撕著吃;食用完的骨頭,忌諱用相互敲擊;平時的肉食品中,忌諱食用牛膽囊和狐狸肉,狗肉、貓肉。
4、吃飯禁忌:忌諱給客人食用無鹽的茶飯;吃熱飯時忌諱用嘴吹氣;忌諱倒撒食物;飯後忌諱伸懶腰。
2、傳統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範文精選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抒發民族情懷,激發愛國情感,崇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的濃厚節日氛圍中落下帷幕。XX市硚口區文明辦以主題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為實現中國夢而凝心聚神、團結拼搏、奮發有為。通過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文化教育活動,讓全社會了解歷史、認知文化、繼承傳統,追逐夢想,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城市凝聚力和市民幸福感,營造風清氣正、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下一步積極備戰,扎實推進創建,不斷提高市民知曉率和滿意度,迎接文明城市程度指數測評市檢和國考。現將硚口區"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小結如下:
一、XX味的"端午節"亮相央視,獻給全國觀眾。
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央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XX省文明辦、中央電視台承辦的2015年《我們的節日·端午--中華長歌行》特別節日於5月10日至25日在漢順利完成拍攝工作。特別節日以訪談為主體,以記錄片為基本風格、穿插呤誦、歌曲和民間文藝、民間風俗展示。由端午、記憶、習俗、情懷三個篇章組成。央視分成3個攝制組在漢各區進行了為期16天的拍攝。硚口區文明辦組織了硚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XX雕船模國家級傳承人龍從發老人及其子在硚口文化館成功拍攝,融入歷史元素的XX碼頭號子(硚口區代表隊)在黃陂後湖龍舟賽基地成功拍攝。並與端午節(6月12日)當天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1、4、10套)播出。
二、各街道(社區)精心組織和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了解歷史,認知文化,增強民族情懷,挖掘時代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現中國夢想的大好時機,區文明辦制定(硚文明辦[2015]15號)《關於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通知》,各街道、區直相關部門及文明辦單位相應拿出了安排。活動中與"弘揚傳統文化,樹立文明新風"結合起來;與"學雷鋒、三關愛志願服務",推進創建工作結合起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結合起來;與關愛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及空巢、孤殘老人慰問結合起來。精心組織開展居民便於參加、樂於參加,在參於中受益的活動項目,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小型多樣,具有傳統色彩和現代氣息,形成濃厚的節日氛圍。
1、關心和慰問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及空巢、孤殘老人。在端午節期間,區文明辦由區文明委領導帶隊兵分三路對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上門慰問。古田街萬人社區發揚"奉獻、友愛、互動、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組織社區黨員志願者及轄區南院坊小學生志願者一起走進空巢老人家庭,為老人們唱歌、掃掃房間並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禮物。寶豐街寶地社區、榮華街中山社區帶領工作人員及志願者上門看望轄區空巢老人、殘疾人,及特困家庭、少數民族困難家庭並送上粽子、鴨蛋等節日的傳統食品。
2、開展小型多樣的主題活動。6月8日晚,由區委宣傳部、文明辦主辦,文化局承辦,"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硚口區公益文化社區行"我們的節日·端午"文藝晚會,在硚口區寶豐路體育廣場隆重上演。易家街於6月9日在工農路社區舉行了一場"粽香沁人心,濃濃端午情"的包粽子比賽。長豐街於6月6日在長豐社區豐華園中心廣場舉辦了以"情系端午,養生夏至"為主題的包粽子比賽活動。古田街XX春天社區於6月12日在XX春天社區中心廣場舉辦"朗朗讀書聲,濃濃端午情"活動,活動現場進行了包粽子比賽,民俗表演,詩歌朗誦,書法展示等。宗關街發展社區於6月9日在社區廣場開展了"幸福發展一家親,我們相約在端午"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一曲紅紅火火的《好日子》腰鼓表演拉開序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組織的6支文藝團隊為居民獻上一場精彩的表演。宗關水廠專門制發通知,要求員工於6月12日晚收看中央台播出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中華長歌行》。韓家墩街博學社區、古四社區、公安社區、曾家社區相繼開展"學雷鋒、三關愛志願服務活動"。新華社區6月7日開展"慶端午,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百餘人演唱了16首經典曲目,用雄壯嘹亮的歌聲抒發民族情懷,激發愛國情感,頌揚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XX精神。漢水橋街營北社區於6月8日舉辦"我們萬'粽'一心實現夢想"的主題活動,威風鑼鼓隊表演拉開帷幕,文明單位天然氣公司50多名義工學員與社區群干攜手撐起十頂藍色帳篷,築成一條宣傳天然氣造作、防護、故障處理等安全知識長廊。有獎包粽子比賽爭先參與,不亦樂乎。漢水橋街工委書記與天然氣總經理慰問30戶困難家庭。寶豐街站鄰園社區、祥和社區在小區內擺擂台舉辦了"粽情粽意粽情意,互幫互助互幫助"的包粽子比賽,讓居民在品味香粽的同時享受節日的快樂,感受溫馨的鄰里親情。漢中街萬興社區黨支部組織轄區文明單位、物業公司及業主委員會於6月8日在江山如畫小區內舉辦"三方聯動"迎端午、傳文化、送關愛、暖人心、創幸福小區包粽子比賽。六角亭街在端午節期間,舉辦了寶善社區、順道社區兩場"情滿粽香"文藝晚會。漢正街永慶社區為"三無"老人包粽子過端午。區環保局舉辦"迎端午,唱紅歌,展環保風采"歌詠比賽。區總工會組織龍舟隊參加市第三屆職工龍舟大賽活動。
3、結合主題活動,推動文明創建。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飲雄黃酒,佩戴香囊,以免災祛病。端午節成了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民俗節日。文明單位硚口區市場開發服務中心結合端午節,引導職工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利用宣傳欄等形式對端午節知識進行廣泛宣傳,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折射出的濃郁文化底蘊,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另一方面組織幹部職工到各市場進行衛生大掃除,增強生態文明意識,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為推動"三創"(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環保模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區審計局利用公開欄、宣傳欄對端午節知識進行宣傳,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全局人員誦讀中華經典及傳唱愛國主義歌曲,組織觀看電視轉播、直播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中華長歌行》節日等。結合全民愛國衛生運動,組織全體幹部圍繞"綠色生活,從我做起",積極參與對口社區開展"周末清潔家園"活動,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3、3月份有什麼節日3月份節日有哪些
1、按照農歷來算,三月初三是中國的上巳節,這個月里的節氣有驚蟄、春分;按照公歷來算這個月里有周恩來誕辰紀念日、國際勞動婦女節、中國植樹節、白色情人節等節日。
2、上巳節,俗稱為「三月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歷史悠久,在春秋末期就有了文字記載。在這個節日里古代人會進行沐浴來慶祝,稱為「祓禊」。後來隨著發展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
3、驚蟄是三月的第一個節氣,在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今年的驚蟄是在3月6日。這個時節會有春雷伴著春雨落下來,天氣轉暖,萬物開始萌動。春雷就像鬧鍾一樣,會喚醒冬眠的動物。埋藏在底下的昆蟲也會被驚醒,所以被稱為「驚蟄」。
4、驚蟄之後就是春分,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時長均分,在此之後,北半球的白天慢慢變長,氣溫迅速回升。
5、3月5日,是周恩來總理的誕辰紀念日,為了紀念總理對於國家的奉獻和對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卓越功勛,大家將這一天作為總理的紀念日。
6、3月8日為婦女節,這個節日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會進行慶祝,原本是一個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後來成為了紀念日,這個節日對於提升女性地位,宣揚女權有著重要的意義。
7、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這個節日意在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鼓勵人們保護環境。每一年的植樹節都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領導人會在植樹節的時候親自參與種樹活動,來鼓勵大家植樹的熱情。
4、蒙古族的獨特節日是什麼
成吉思汗紀念節、那達慕大會、敖包節
1、成吉思汗紀念節,按照蒙古族習俗,農歷三月十七日是紀念成吉思汗顯示卓越的軍事才華,建立赫赫戰功的日子。成吉思汗遺物蘇魯錠」(長矛)的祭奠儀式就在這天舉行。成吉思汗紀念節也叫祭祖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日舉行,是紀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節日。
2、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
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游戲」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3、敖包節是蒙古族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常歡聚一起,歡度此節日。喀納斯湖畔的敖包節圖瓦人,雖然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但慶祝節日與蒙古族有所不同,當山花爛漫、青草覆蓋時,圖瓦人以家為單位,自備釀造的奶酒和烤肉聚集在一起,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體育活動之後,全村男女各分一堆,圍坐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歡度節日。
(4)卓越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敖包節的主要形式:
1、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每年的農歷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桿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
2、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添加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
3、最後參加祭祀儀式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兩旺,並將帶來的牛奶、酒、奶油、點心、糖塊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後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將帶來的石頭添加在敖包上,並用柳條、哈達、彩旗等將敖包裝飾一新。
4、祭典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投布魯、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有的青年男女則偷偷從人群中溜出,登山遊玩,傾訴衷腸,談情說愛,相約再見的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