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方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節日
1、農歷7月30號是什麼節日??
農歷7月30日(公歷8月23日)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農歷7月30日為「關鬼門」,好兄弟在1個月的豐衣足食後,應在本日返回冥府。許多陰廟如有應公廟、百姓廟等會在這天的子時,象徵性的將廟的後門關上。
2、農歷7月30是什麼日子?
因為農歷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薩聖誕,也就是地藏王菩薩的生日。
舊俗七月三十為「地藏王誕辰」,此夜點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燈形,內置油膏、香屑之類,大街小巷遍地皆是,點燃後形同白晝。
民間一說「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說「燒九四香」,是為元末的張士誠燒香。
張原為農民起義領袖,在蘇州稱吳王,後被朱元璋所滅。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燒香稱「九四香」,後訛為「救世香」,甚至稱為「狗屎香」。
舊時,此日人家抱嬰兒到廟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於是日都穿新鞋。此風俗久廢。
(2)我國南方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地藏菩薩以悲願力救度一切眾生尤其是地獄中的罪苦眾生,所以示現閻羅王身、地獄身等廣為罪苦眾生說法。故一般又以閻羅王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十王經》即說閻羅王的本地為地藏菩薩。又如中國民間信仰中,地獄思想受《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影響甚深,而視地藏菩薩為地獄的最高主宰,稱之為「幽冥教主」,其下管轄十殿閻王。
在密教中,地藏菩薩為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的主尊,呈菩薩形,左手持蓮花,花上有如意寶幢,右手持寶珠,坐於蓮花上。密號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
三昧耶形為寶珠或蓮花上之幢。又金剛界曼荼羅中,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中的金剛幢菩薩,與地藏菩薩同體異名。此外有說地藏菩薩與觀音、勢至、龍樹等菩薩皆是阿彌陀佛的脅侍,稱為阿彌陀五佛。也有說阿彌陀佛於因位時的法藏菩薩,與地藏菩薩為同體。
3、農歷七月三十日是什麼節日?
農歷七月十三是地藏節。
農歷七月三十日(或廿九日)精確地說應為七月晦日,為地藏王節。相傳是地藏王涅槃得道之日。瑞安人叫「地藏王菩薩生日」。
地藏,其義為「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這就是說,他如同大地,含藏著無數善根種子。地藏王原是古印度的土地神。該俗節系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其產生緣由,來自佛教與民俗心理的共同需求。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又稱「蓮花佛國」,住七十五年,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卅日涅盤,世壽九十九。圓寂後,肉身坐於缸內,三年後開缸,顏面如生。後人為建肉身寶殿,又名肉身塔。咸豐七年,與化城寺同遭火災,但肉身無損。同治時重修之肉身寶殿,金碧輝煌,十分雄偉,終年燈光長明,象徵菩薩威德光明,恆照幽冥世界,救拔眾生無明暗閉之苦。因當年的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亦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別是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日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一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4、農歷7月三十是什麼日子?
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薩聖誕,也就是地藏王菩薩的生日。
舊俗七月三十為「地藏王誕辰」,此夜點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燈形,內置油膏、香屑之類,大街小巷遍地皆是,點燃後形同白晝。
民間一說「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說「燒九四香」,是為元末的張士誠燒香。
張原為農民起義領袖,在蘇州稱吳王,後被朱元璋所滅。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燒香稱「九四香」,後訛為「救世香」,甚至稱為「狗屎香」。
舊時,此日人家抱嬰兒到廟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於是日都穿新鞋。此風俗久廢。
(4)我國南方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插香傳說:每至農歷七月三十日,高錢村家家戶戶便於門前插上一拄上香。以祈求神靈保佑。而這一風俗的由來。還有著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清朝光緒年間。
東錢湖一帶連日乾旱,烈日當空,溪水乾涸。地中顆粒無收,望著早已龜裂的大地.高錢村民欲哭無淚,叫苦連天。
其中有戶忻姓人家,因天災而家徒四壁,青黃不接,然而不幸卻又接踵而至。家中的次子偏偏患上天花,眼睜睜地看著這一鮮活的生命即將離開人世,忻家之妻錢氏身為人母卻無能為力,於是只好祈求上天保佑。
但家中一貧如洗。連供天靈的神龕也早已變賣,因此錢氏只好將供品置於門前,又在地上插上香燭誠心祈福。
恰巧當日正乃地藏往菩薩開眼之日被其感動因而施展法力普渡眾生,次日忻家之子竟奇跡般痊癒。
而後不久當地烏雲密布天降甘露萬物復甦往日乾涸的河道又流淌著淳淳清水。大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後人為報答地藏王菩薩悲憫之恩.便將[插地香"這一風俗保留至今。
5、我國的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節日?
農歷七月三十是 「落蘇節」,也是「地藏節」。
「落蘇」是茄子的俗稱,「落蘇節」,孩子們最關心的是落蘇燈,取「落得舒適安逸」之意。中國古時的茄子是圓形的,在茄子當中挖一個洞,裡面插上一根小蠟燭,便成了一盞落蘇燈。孩童們會聚在一起,比誰的落蘇大,比誰的燈兒亮。
老公公、老婆婆們在門前空曠的場院內用香插成「天」、「地」、「福」、「壽」,等等。每個字足有桌子般大,口中不住地祈禱看「敬天」、「敬地」之類的話語。
當今落蘇節已沒落,但浦東農村等地仍有舊俗,在農歷七月三十日晚上點香,把香一根根插在屋子周圍。大人會給孩子做茄子燈,把點好的香插在茄子上,再固定在小竹竿上,與黑暗中舞動小竹竿,閃著光點的茄子舞成光圈燈煞是好看。
6、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節日?
<
7、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日子?
是地藏王菩薩聖誕。
舊俗七月三十為「地藏王誕辰」,此夜點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燈形,內置油膏、香屑之類,大街小巷遍地皆是,點燃後形同白晝。
民間一說「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說「燒九四香」,是為元末的張士誠燒香。
張原為農民起義領袖,在蘇州稱吳王,後被朱元璋所滅。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燒香稱「九四香」,後訛為「救世香」,甚至稱為「狗屎香」。
舊時,此日人家抱嬰兒到廟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於是日都穿新鞋。此風俗久廢。
(7)我國南方農歷七月三十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
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