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節日吃什麼東西
1、日本過年習俗是什麼?
1、大掃除
在迎接「年神」之前,首先要對神龕、佛檀以及家中的房間進行清掃。各個角落都要清掃,除去一年中積下的塵埃,乾乾凈凈地迎接「年神」,以祈求「年神」賜予更多的保佑。大掃除通常在新年前兩周開始,因此每年的12月13日也被稱作「開始正月准備的一天」。
2、門松
為了將「年神」迎進家門,而不至於「迷路」,人們通常會在家門口擺放、懸掛各種飾物作為標識,門松便是主要標識之一。松樹在日本也被視為吉祥的樹,傳說松樹是神靈寄宿的樹,因此日本人喜歡在院子里種植松樹。
於是松樹也被作為新年飾物擺放在家門口,通常分「雄松」和「雌松」,門口各擺放一顆(枝)。現在,人們為了好看也會在松樹邊上加上竹子或者梅花等。門松擺放期間,也是迎接「年神」的期間。
3、注連繩
注連繩是一種用於祭祀的草繩,是迎接「年神」的另一種標識,通常和注連飾一起懸掛在門上,兩者均是為了標明迎接神靈的神聖場所。
注連繩被當作連接神界和人間的「結界」,可以防止「不凈」的東西進入。注連飾有很多種形式,往往被做成好看的花飾。正月結束後,人們會把注連繩、注連飾以及門松等新年飾物一起拿到神社燒掉。
4、跨年蕎麥面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吃蕎麥面是日本人的跨年習俗之一,又細又長的蕎麥面代表著健康長壽。
據說這一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那時候的商販們年底非常忙,大家經常會吃比較好做的蕎麥面,後來成為跨年必吃的一種食物。吃跨年蕎麥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放蔥,因為蔥的日語發音與「犒勞」、「祈福」等詞語同音。
5、初詣
正月期間前往神社祈福是日本人重要的過年習俗。所謂初詣,即新年第一次拜詣祈福。原則上來講,整個正月期間都可以前往神社進行初詣,但大多數人通常在新年的前3天前往。
一些人氣比較高的神社則從12月31日晚上就開始出現大量的人排隊初詣。寺院則會在零點跨年的時候敲108下鍾,即「除夜之鍾」,以祈福消災。
2、日本人在1月1日吃什麼?
一般在1月1日至3日期間食用,年節菜就是在日本新年時食用。大多選用耐保存的食材製作。年節菜主要用黑豆、海帶卷、海蜓、金團、魚糕、青魚子、魚肉末雞蛋卷等食材做成豪華的菜餚放在多層漆飯盒中。放在多層漆飯盒中有喜事「多層重疊」的意思,能夠討個口彩。祈望發財,在哪個國家都一樣。用栗子或者是紅薯煮好並搗碎,堆出一個小山頭,日語稱為「金山」,吃在嘴裡甜甜的,又有「金山」之意,自然也是每餐必備。喝酒更是要「三三九盞」。漆器製成的盛酒的小盤,三個一摞放在一起。屠蘇酒也是裝在漆壺中。
3、日本中秋節吃什麼
日本是沒有吃月餅這個概念的。他們在賞月時吃的是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一些餐飲品牌,會推出「賞月限定」產品。比如金拱門每年都會有的月見漢堡,各種食物都是圓月的造型,看上去溫暖又溫馨。
在十五夜,日本鄉村民眾有一個習俗就是祭月、慶豐收,為了對自然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人們在月光朗照的地方擺上芒草或其他鮮花。供上剛收獲的芋頭、紅薯、白蘿卜、豆子等。用新糧做的食物,如團子、饅頭、年糕、米飯、面餅等,還有蘋果、梨、柿子等水果。
有的地方還擺上水酒,旁邊放上燈籠。在這些供品裡面,最重要、最有十五夜節日特色的是芒草(ススキ)、芋頭(里芋 さといも)、月見団子。
在日本也有中秋賞月的習慣:
據說這習慣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唐朝),從中國傳入的。在日本後來與農業活動相結合,也稱「芋明月」,或中秋明月。
起初,貴族們在中秋時一邊欣賞倒映在水面和酒杯里的月亮,一邊聆聽詩歌或用管弦演繹風流韻事。這種賞月活動得到廣泛舉行,是在江戶時代,但賞月這種風雅之活動,也被演變成「慶祝收獲、祈禱來年豐收的收獲祭」了。
4、日本各大節日的飲食
日本並不是每個節日都一定要吃什麼的,我只把特定的,大多數日本國民在此節日一定要吃的,舉出來
元旦:雜煮年糕湯
こどもの日:鯉魚燒,柏餅,粽子(與我國端午節是同一天)
盂蘭盆節:甜酒
月見:米粉團
七五三:千歲糖,紅豆米飯,鯿
5、日本傳統節日是什麼?飲食習慣又是什麼?
飲食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的壽司,而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嘗新鮮的魚及肉質鮮嫩的炸蝦,日本的主菜是魚。「生魚片」、「壽司」則是唐代時由中國傳入日本,經過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歡迎的一種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
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酒水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設有
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哪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
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制及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6、日本人在新年要吃什麼
問題一:日本人在新年要吃什麼,以祝願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保證正確率,望採納
如有疑問,請追問
問題二:日本人在新年要吃什麼,以祝願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你好
日本人在過除夕夜(陽歷12月31日晚,除夕夜在日語中稱為:大晦日),吃蕎麥面和年糕(年糕,日語稱為:餅(もち),類似我們中國年糕)。
僅供參考
問題三:日本過年吃什麼 日本飲食文化介紹
說到飲食,不僅是以大米為主食、蔬菜、魚與肉為副食的日本式餐點,而且西歐中國餐點一般也很普及,在日本可以品嘗到豐富多樣的餐食。日本是一個優質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衛生設施也很完善,所以自來水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飲用。現代的日本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女孩子們在學習自古以來的日本傳統文化,如茶道、花道的同時,也跳迪斯科。觀覽市區、古老寺院和高層建築相鄰而建的情景並不稀奇。故而現代的日本文化是結合了古老的、新興的、西洋的和東洋的文化而形成。
日本人普遍愛食用生魚,因而蓋著生魚片的壽司是日本國內最流行的食物。
日本料理非常講究保持食物的原味,不提倡加入過多調料,以清淡為主。對菜餚的色面尤其有著很高的要求,不但使用各式各樣非常精緻的盛器來裝食物,對食物的形狀、排列、顏色搭配也都有很細膩的考慮。看著那一道道精細得有如風景畫一般的日式料理,初到日本的遊客往往不忍破壞那份美麗。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夜生活
日本人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內的娛樂中心區,到處都有酒吧、的士高及夜總會。
日本的酒類
啤 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那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 士 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問題四:日本過年時要吃什麼面 日本人認為,新年是最大的節日。新年到來,鍾響108下,人們就該睡覺了。「100」與「8」這兩個數字,在日本代表幸福。日本人不是半夜,而是太陽升起時迎新,整個1月份都是新年節。門口掛著象徵長壽的竹子和象徵成功的蕨條。新年吃的食品也有講究,細長的通心粉表示長壽,大米做的點心表示富足,鯉魚表示有力,豌豆表示健康。 這通心粉就是面條,長壽面。
問題五:在日本,人們在新年前夜吃什麼 在新年前夜,也就是除夕夜,日本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習俗。在以前,人們會為了迎接年神而一整晚不睡覺,有如果睡著了就會長出白頭發和皺紋的迷信的說法。
在除夕,日本還會有以下的風俗:
?除夜の鍾?為了祈福消災,日本人會在12點整的時候敲鍾。
?二年參り?會在除夕夜到神社參拜,撞鍾。
?お年取り?日本長野縣一帶的一種習俗。
至於題主的問題,日本人在除夕一般會吃?年越し蕎麥(新年蕎麥)?和?雜煮?兩種食物。不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吃的東西也不盡相同,在此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參考自日文維基?大晦日(除夕)?詞條。純手打,望採納,謝謝= ̄ω ̄=
問題六:日本人過年是什麼習俗 日本新年(日語:正月 しょうがつ)指的是公歷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其他東亞地區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使用夏歷修改而來的陰陽歷計年,但1873年日本改采格里歷之後,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除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地外)。普通的企業在新年期間一般都休息。
在這個假期里,人們要給他們的子女以及親戚的孩子一些零用錢,日語叫做お年玉(相當於中國的壓歲錢)。這是玩具店鋪最繁忙的季節,因為他們要吸引兒童來花掉他們的「お年玉」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 *** 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元月1至3日,稱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按習慣要吃年糕湯,日本人叫做「御雜煮」。
新年裡,各戶門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條草繩或用草繩編的圓圈,稱為「注連繩」或「注連飾」。有的還擺上一些松竹,叫做「門松」。許多公司大廈門口和街頭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設計新穎、別具一格的牌樓,以示慶賀。人們還將鶴、龜等象徵長壽的動物剪紙貼在住宅內外,祈禱平安。同時還根據十二生肖,刻個年肖,相互贈送。
郵政省還大量發行繪有年肖的「賀年郵票」。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之間,互贈賀年片成了最熱門的祝賀方式,日本人稱它為「飄舞的風箏」,遙致深情。在新年裡收到誰收到的賀年片多,誰就會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財運亨通,格外喜悅。新年裡,街坊四鄰、親戚朋友、孩子之間拜年的習慣仍然盛行。見面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恭賀新年」。
「紅白歌大賽」――日本人的「春節晚會」
問題七:日本過年有什麼習俗 吃年飯的習俗 (日本人的年飯) 在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吃團年飯,這是中日兩國人民過年的必備項目之一。和中國的情況類似,日本人由於「嫡長子繼承家業」制,其他子女因此必須外出謀生。一家人可能長年分散在各大城市謀生,但除夕這天(日本人稱為「大晦日」),分散於各地打工的家庭成員都會回到老家,一家人一起吃一頓團年飯。日本人的年飯稱為「御節」,作用和中國的團年飯是一樣的。 拜神的習俗 (拜神也是日本人新年的習俗) 中日兩國均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上至君王下至庶民都十分迷信,人們相信世上有鬼神的存在。中日兩國在歷史上均形成了本土的宗教信仰,如中國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同時,佛教文化對中日兩國的影響深遠,兩國人民中篤信佛教的人口很多。每逢過年這種重大的民間節日,中日兩國人民都有通過拜神的方式祈求來年平安幸福的習俗。有的在家拜神,有的到寺廟、神社裡參拜,目的都是為了祈求神明、佛祖的庇佑。 給利是錢的習俗 (日本人的利是「御年玉」) 長輩給予晚輩利是錢是中日兩國相同過年習俗,是長輩對晚輩表達的一種新年祝福形式。中國人把利是稱作「壓歲錢」、「紅包」,通常會用一個紅色的紙包或者紅紙把一定數額的紙幣包起來,然後再贈送給別人;日本人把利是稱為「御年玉」。如果中國人的利是稱為「紅包」,那麼日本人的利是則可稱為「白包」了。因為日本人用來裝利是錢的袋子通常是白色的,稱為「御年玉袋」,御年玉袋上面通常畫有各種象徵吉祥的圖案,如門松、緣起物等等。中國的「紅包」與日本人的「白包」雖然顏色上有所不同,但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均是兩國過年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 賀年話的習俗 國人往往把領導在酒桌上隨口承諾的話稱為「過年話」,意思是說得動聽,但未必能兌現,是一種反諷的語言。但最初的「過年話」卻是人們表達對對方真誠祝願的話語,在中日兩國都非常流行。中國人過新年說的賀年話一般是「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等;日本人過新年說的賀年話一般是「新年おめでとう」、「謹賀新年」、「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等等,其含義跟中國的差不多。畢竟日本傳統文化中依然流淌著大量漢文化的血液。 吃年糕、吃餃子的習俗 過新年吃餃子、吃年糕是中日兩國又一項相同的新年習俗,也體現出古代漢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但兩國的餃子和年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說,日本的餃子比較小,肉的比例較多,這和中國北方的大餃子有所不同;中國的年糕通常是一大盤的,但日本人的年糕比較精緻,口感更加彈牙。
問題八:日本人過新年時有哪些風俗習慣 吃年飯的習俗 (日本人的年飯) 在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吃團年飯,這是中日兩國人民過年的必備項目之一。和中國的情況類似,日本人由於「嫡長子繼承家業」制,其他子女因此必須外出謀生。一家人可能長年分散在各大城市謀生,但除夕這天(日本人稱為「大晦日」),分散於各地打工的家庭成員都會回到老家,一家人一起吃一頓團年飯。日本人的年飯稱為「御節」,作用和中國的團年飯是一樣的。 拜神的習俗 (拜神也是日本人新年的習俗) 中日兩國均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上至君王下至庶民都十分迷信,人們相信世上有鬼神的存在。中日兩國在歷史上均形成了本土的宗教信仰,如中國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同時,佛教文化對中日兩國的影響深遠,兩國人民中篤信佛教的人口很多。每逢過年這種重大的民間節日,中日兩國人民都有通過拜神的方式祈求來年平安幸福的習俗。有的在家拜神,有的到寺廟、神社裡參拜,目的都是為了祈求神明、佛祖的庇佑。 給利是錢的習俗 (日本人的利是「御年玉」) 長輩給予晚輩利是錢是中日兩國相同過年習俗,是長輩對晚輩表達的一種新年祝福形式。中國人把利是稱作「壓歲錢」、「紅包」,通常會用一個紅色的紙包或者紅紙把一定數額的紙幣包起來,然後再贈送給別人;日本人把利是稱為「御年玉」。如果中國人的利是稱為「紅包」,那麼日本人的利是則可稱為「白包」了。因為日本人用來裝利是錢的袋子通常是白色的,稱為「御年玉袋」,御年玉袋上面通常畫有各種象徵吉祥的圖案,如門松、緣起物等等。中國的「紅包」與日本人的「白包」雖然顏色上有所不同,但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均是兩國過年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 賀年話的習俗 國人往往把領導在酒桌上隨口承諾的話稱為「過年話」,意思是說得動聽,但未必能兌現,是一種反諷的語言。但最初的「過年話」卻是人們表達對對方真誠祝願的話語,在中日兩國都非常流行。中國人過新年說的賀年話一般是「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等;日本人過新年說的賀年話一般是「新年おめでとう」、「謹賀新年」、「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等等,其含義跟中國的差不多。畢竟日本傳統文化中依然流淌著大量漢文化的血液。 吃年糕、吃餃子的習俗 過新年吃餃子、吃年糕是中日兩國又一項相同的新年習俗,也體現出古代漢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但兩國的餃子和年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說,日本的餃子比較小,肉的比例較多,這和中國北方的大餃子有所不同;中國的年糕通常是一大盤的,但日本人的年糕比較精緻,口感更加彈牙。
問題九:日本人怎樣過新年 日本人的新年不叫過年叫《大晦日》都是新歷12月31日則是除夕日
日本人除夕是也會進行大掃除。門前擺上松、竹、梅(「松門」)(現多已改為畫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蕎麥面條 後一面看專為新年播送的電視節目即是紅白歌會 就像我們春晚一樣 一面等待新年鍾聲,稱「閥歲」。 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還有樓上的說 去廟會 去搖那個大鈴鐺
問題十:日本人也過年 看看日本人的年夜飯怎麼吃 日本的新年是陽歷的元旦,他們一定要吃陽春面
7、日本節日吃哪些
每個節日不一樣
例如七五三節要吃名為「千歲飴」的糖
元旦要吃年糕什麼的
另外日本的元旦是不動火的,所有的年菜都是在年前就做好了,充其量加熱一下
8、日本人七夕吃什麼
導語:雖說七夕情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據說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習俗,那大家知道日本人七夕吃什麼嗎?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日本人七夕吃什麼日本人七夕吃什麼:掛面
平安時代的書籍中記載“七夕吃掛面大病不生”,從很久以前開始,皇宮里就有七夕吃掛面的風俗。之後這個風俗在老百姓中流傳開來,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熱的 夏天,掛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對預防食慾不振和夏日厭倦症很有功效。把煮熟的掛面擺放得像流動的河川一樣,再點綴上夏季蔬菜和魚貝類小菜,就成為了一道與七 夕晚會絕配的美味佳餚。
日本人七夕吃什麼: 果凍
在日本,七夕還含有“耕種的收獲節”的意味,據說那天會舉辦一些慶祝黃瓜、茄子、茗荷等農作物平安結果、感謝上蒼恩賜順利收獲的活動。因此,把富含能量的夏季蔬菜與果凍搭配在一起食用,一邊感謝豐收一邊享用夏季蔬菜再好不過。
日本人七夕吃什麼: 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面的習俗,可以說,掛面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麥和米粉和在一起,擰成繩子一樣的細長狀,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9、麻煩告訴我點 日本特色-----(飲食,節日)
日本食物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的壽司,而近年來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嘗新鮮的魚及肉質鮮嫩的炸蝦,日本的主菜是魚。「生魚片」是日本獨有的美味,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夜生活
日本人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內的娛樂中心區,到處都有酒吧、的士高以及夜總會。
日本的酒水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哪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制及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飲酒的禮儀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館,氣氛隨和且輕松,同行顧客都會互相為對方倒啤酒。如果一群人去喝酒的話,第一杯要等大家舉杯說「乾杯」後才能喝。
元旦——1月1日民間歷來就有慶新年之風俗,但確定為國家節日是在1948年。按傳統習俗,「大晦日」(除夕)進行大掃除。門前擺上松、竹、梅(「松門」)(現多已改為畫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過年面(蕎麥面條),飯後一面看專為新年播送的電視節目,一面等待新年鍾聲,稱「守歲」。元旦早餐吃雜煮(年糕湯),喝屠蘇酒,吃「御節料理「(各種美味及節日菜餚)。元旦一般休假5~7天。 成人節—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1948年定為國家節日。按日本法律規定:20歲為成年。這一天凡年滿20歲的青年都身著盛裝去參加成人慶祝儀式。並以這一天為人生的新起點,開始具備履行法律的權利和義務。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日本神話傳說,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統一日本後建立日本國,並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舊時(二戰結束前)稱為「紀元節」,1945年被廢除,1966年恢復後改稱為現名。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
1966年12月,佐藤內閣提出把2月11日作為建國紀念日,第二年開始實施。緣由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第一代天皇建國即位。系按陽歷推算出的古代神武天皇元年的元旦。
櫻花祭——3月15日
陽春三月櫻花盛開,日本人民認為櫻花具有高雅、剛勁、清秀質朴和獨立的精神。他們把櫻花作為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一般日本人選擇在這個時候出遊,賞櫻,同時也是贊美大自然,放鬆身心的絕好時刻。不過同種植物的花期不可能實在同一天,總有先後;而且櫻花的花期很短,所以在三月這個櫻花觀賞月里選定了15日(三月中旬)為櫻花節(這時候絕大多櫻花也開了,早櫻還未全謝)。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櫻花在日本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而且,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後,它最先帶來春天的消息。因此,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這時,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邊賞櫻、邊暢飲,實為人生一大快事。
女兒節——3月3日
祈求女孩健康成長並獲得幸福
女兒節又有桃花節的美稱,舊歷的3月3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人們有在這一天里講桃花瓣放在酒里飲用,將桃樹放進浴盆里浴身的習慣。女兒節的偶人一定要早擺早收,據說,過完了女兒節,家裡還擺設著女兒節人偶,女孩子長大會出不了嫁呢
春分——3月20日
舊稱「春季皇靈祭」,是天皇春季祭祖的日子,日本人也在這一天進行掃墓活動,祭祀自己的祖先。這一天,也是贊美大自然,愛護生物的日子。
綠節——4月29日
原裕仁天皇生日
憲法紀念日——5月3日
1947年5月3日日本國憲法實行
男孩節——5月5日
祝願男孩子茁壯成長,1948年定為國定節日(舊時稱為「端午節」),現作為男孩子的節日。這一天凡有男孩子的家庭都在屋頂懸掛布制大鯉魚(稱「鯉幟」),門上擺菖蒲葉,全家吃糕團粽子。
夏日祭——8月15日
在這天政府會舉辦祭奠遊行,政府及其民間的社團會舉行很多表演,人們裝上漂亮的和服,上街逛街,買東西,參加娛樂活動(也就是中國所說的游園);周邊的店面在這天也會裝飾一新,開展各種特別活動。這種廟會的原始習俗原先來自中國,後來傳到日本,結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就有了今天各種各樣的祭奠活動,逐漸形成了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盂蘭盆會——農歷七月十五
在農歷七月十五舉行。盂蘭盆節是日本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日。每到盂蘭盆節時,日本各企業均放假7至15天,人們趕回故鄉團聚。在小鎮和農村生活的人還要穿著夏季的單和服跳盂蘭盆舞。
月見——農歷8月15日
在東方世界大都有賞月的習慣,日本在8月15日這天會准備有丸子、季節性水果等物品擺在窗邊供奉月亮,然後再一邊賞月。月亮高掛在澄靜的秋空中會顯得格外的美,對以農為本的日本人來說賞月的原意是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形式,但在現在已是純粹的賞月而已了。
敬老節——9月15日
1966年定為國家假日,以表示對社會作出貢獻的老人的尊重,並祝願他們健康長壽。這一天全國各地舉行慶祝會,向老人贈送紀念品。
秋分——9月23日
舊稱「秋季皇靈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民間也在這一天祭祀祖先,以緬懷先人。
體育節——10月10日
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日,1966年被定為國家節日。秋季運動會一般也在這一天舉行。
文化節——11月3日
於1937年定。舊稱「明治節」,是為了紀念明治天皇的誕辰日。現在是作為向科學、文化事業上有突出貢獻的人授「文化勛章」的日子。因勛章上刻有菊花圖案,所以也稱之為「菊花日」。這一天各級學校都停課,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753兒童節——11月15日
特別為7歲和3歲的女孩,以及5歲的男孩過的節日。
勞動感謝節——11月23日
於1948年定。舊稱「新嘗祭」,是天皇品嘗新米的日子。這一天也是尊重勞動、慶祝生產的日子。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
舊稱「天長節」,明仁天皇生於1933年12月23日。
聖誕節——12月25日
在日本也不只限基督徒,有很多人都會在聖誕夜與家人或男、女朋友互換聖誕禮物和一起享受豐盛的聖誕大餐。通常都還會准備有裝飾聖誕節式樣的蛋糕來慶祝。為刺激消費意欲各百貨公司和企業在聖誕節前就會開始炒作所謂的聖誕節活動。大約在每年的11月後半月起,百貨公司和商店街就會裝點的非常美麗,進而開始展開一連串的聖誕特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