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1、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回族的主要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而這三個節日,都和當地信奉的宗教有關。開齋節是開放齋戒的節日,一般舉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裡面吃開齋飯,古爾邦節又叫忠孝節,在開齋節後七十天舉行,而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回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回族的傳統節日
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阿術拉日、登宵節、白拉台節、蓋爾德節、法圖麥節、亡人節等。開齋節是開放齋戒的節日,一般舉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裡面吃開齋飯,古爾邦節又叫忠孝節,在開齋節後七十天舉行,而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開齋節
開齋節是回族的傳統節日,日期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因為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最後一日尋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回族的開齋節一般不會超過三天,在這一天,家家戶戶炸饊子、油香之類食品,贈送他人,還會向窮人發放開齋布施。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回族的盛大節日,時間為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古爾邦節的主要活動有舉行會禮,大多數回族人們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場所,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祝活動。然後家家戶戶准備好駱駝、牛、羊三種動物進行宰殺,用於贈送親友或者施捨窮人。
聖紀節
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他的誕辰與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一般合稱「聖紀」,俗稱「聖會」。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教育回族群眾不忘至聖的教誨。儀式結束後,開始會餐。
法圖麥節
也叫「女聖紀」、媽媽會或姑太節,是一個紀念穆罕默德女兒的節日,在每年齋月十四。由婦女們親自出動,收斂錢糧,架幾個鐵鍋,熬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訇念經祈禱並贊頌聖女的事跡,之後,讓全坊男女老少一起來吃。
阿術拉日
源出希伯來文,意為「第十天」,一般指伊斯蘭教歷1月10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這一天被視為神聖的日子。公元680年阿里之子海珊於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這一天又成為什葉派紀念海珊的哀悼日。阿術拉節這天,吃各種豆類熬的粥,這叫阿術拉飯,也叫憶苦思甜飯。
3、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回族的傳統節日是開齋節。
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封齋1個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後,禁絕飲食、房事和一切非禮行為,以省察己躬,洗滌罪過。
根據穆罕默德關於「見新月封齋,見新月開齋」的訓諭,每年齋月始於伊斯蘭教歷9月初新月出現,結束於教歷10月初見到新月時為止。穆斯林於該日晨禮後速進少許飲食,以示戒滿,向真主感恩之意,有的穆斯林在家誦讀《古蘭經》,祈求賜福和佑護全家平安。
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後,各地回族一直延續著這一信仰。伊斯蘭教在唐代被稱為「大食法」,元明時期,稱作回回法,回回教門、回回教等。
回族的信仰包括內心誠信、誦念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具體來講,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必須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即認為安拉是獨一無二的,造化天地萬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
回族宗教學者把這一信條編為十六字「清真言」,即:「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4、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回族的傳統節日是:
1、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之一,時間為伊斯蘭教歷的每年九月初,新月出現,至十月初見到新月,為期一個月。齋月里,回族的飲食一般為牛羊肉等。
2、古爾邦節: 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意為「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忠孝節」。大部地區的回族稱為「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
3、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由於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稱「聖紀」。
4、法圖麥節
伊斯蘭教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法圖麥節(又譯作法蒂瑪)忌日的節日,是為紀念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之女、伊斯蘭教第四任哈里發(阿拉伯語الخليفة的音譯,意為「繼位人」)阿里之妻。
5、阿舒拉日
伊斯蘭教紀念日。阿拉伯語「阿舒拉」與序數詞「阿希爾」(『Ashir,意為「第十」)詞義相近,專指伊斯蘭教歷1月10日。中國一些地區的格迪目派穆斯林,為紀念先知努哈拯救人類,有在阿舒拉日誦經祈禱並食雜豆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