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五月份的海南有什麼節日

五月份的海南有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2-21 03:37:36

1、海南傳統的節日有哪些?

定安,瓊山、萬寧有鬧「軍坡」有些地方叫公旗。五指山市、保亭的三月三,樂東黃流的元宵鬧花燈都是很有名的,,大部分和大陸都差不多吧
就黎族有個三月三
元宵叫換花節 、 以定安市縣為例:農歷一月,春節(團圓吃大餐,雞鴨鵝肉,魚等,據說海口人初一上午吃齋)(初二過後方可去親朋好友家拜年),元宵節(農村人這一天的晚上可以去偷別人家的東西,如菜呀,椰子呀,各種各樣,偷了也不怕抓,因為大家都理解。你偷我家養的雞,我偷他家的鴨;你偷他家種的菜,我偷你家種的南瓜等等,小孩子最期待了,大人往往不參與,但也不會阻止小孩),這天夜裡城裡經常會遊行表演節目,開彩車等,熱鬧熱鬧。(海口府城舉辦換花節,游燈彩車) 二月,初二,地方紀念性節日,農村人往往製作一些小糕點來吃著紀念,如椰子糕。軍坡,也叫公期,各家辦酒席,遠近的親朋又友都過來喝酒吃飯聚餐,還帶上小禮品,熱鬧非凡。 三月,軍坡(同上),三月三(黎族) 四月,軍坡性節日(同上) 五月,端午節,嫁出去的女兒要買豬肉送娘家,家家戶戶包粽子(肉粽子),海南人愛吃肉棕,而且還有添加咸雞蛋,特香,據傳說定安粽子最好吃。包粽子經常在端午節前兩三天就開始進行,因為粽子較大,而且較多,要煮上一天才能熟,熟後用各種方法保存起來,日後隨時想吃就吃。(海南天熱,易發霉,一定要保管好)話說包粽子,還有一項忌諱,若你家今年有喪者,這年內的端午節不能包粽子,只能借吃;第二年,你家要在端午節前包兩回粽子,其中第一回是補包去年的。話說端午節當天,農村裡,家家戶戶都不出門幹活,呆在家吃粽子,吃大餐,據說這天上午放假,忌諱幹活。而小孩則可以放風箏或更受歡迎的是帶著媽媽煮的雞蛋到河邊或湖裡海邊拿雞蛋洗澡(古稱洗龍水),據說,經雞蛋和龍水一洗,皮膚可以變白。有些地方會進行龍舟比賽。 六月初六這天,村裡人常常煮椰子飯吃。 七月初三,燒袍,在自家的豬棚里燒紙錢,為了來年風收,豬更肥初七,七夕情人節,村裡人做各種小吃,如雞屎藤(扮著吃)據說鬼節吃了可以嚇鬼,椰子糕等。還據說十五前都是鬼節,小孩不能到處遊走,尤其是北上,怕出事。忌諱十五前給小孩添加新衣裳。 八月中秋節,吃月餅,吃大餐(雞鴨鵝 肉),嫁出去的女兒要買月餅送娘家。 九月有些地方有軍坡。() 十月無 十一月冬至(掃墓,祭拜) 十二月除夕,貼春聯,打掃初,殺雞殺鴨等准備年夜飯,沒有吃餃子的習慣

2、海南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1、三月三節

黎族三月三節(農歷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

2006年5月20日,黎族三月三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

2、元宵換花節

據海南省民俗專家介紹,「換花節」起源於「換香節」,唐末已存在元宵張燈結綵、換香活動。「換香」蘊含著當地老百姓互換香火,有換吉納祥,發財旺丁的寓意。

後來出於節慶安全考慮,1984年,府城民間「換香」習俗改為「換花」,「換花」逐漸成為人們元宵鬧春的主要活動,並演變成年輕人追求愛情的新習俗。

換花節原是府城特有民間節日,歷史悠久,據說源自唐代。但是,從前換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絕。海南建省辦特區後,傳統的換香變成了新潮的換花,活動的規模、范圍、區域逐年擴大,形成了凝聚友誼、美好、幸福、歡快為一體的新的娛樂形式。

3、海南國際椰子節

海口有「椰子街」並開辦椰子燈會;在椰子之鄉文昌縣品嘗鮮美椰子;在通什市,黎族和苗族將過他們盛大的狂歡節"三月三",可觀看到黎族、苗族人民的婚俗和祭祖典禮;三亞有"國際龍舟賽"和"民間武術比賽"。 

節慶旅遊日程 下午三亞國際飯店集中,住國際飯店。 參加開幕式,游覽椰子街,觀看椰子市燈籠展示。住國際飯店。 到椰子縣文昌嘗椰子,參加三月三黎、苗族通什市聯歡和婚禮儀式,以及向祖先獻祭。

4、海南島歡樂節

海南島歡樂節,由海南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主辦的全省性旅遊節慶,每年11月舉行。作為新策劃的旅遊節慶活動,該節的特點是「旅遊搭台,唱旅遊戲」。歡樂節在全省旅遊市縣舉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動,讓遊客可以有多樣的選擇。歡樂節強調歡樂性和參與性。

5、萬寧文燈節

在萬寧市,放文燈是盛行已久的民間娛樂習俗,在興隆景區,凡逢節日、慶典或大型活動,都有放孔明燈的習俗,來乞求保佑。在首屆中國青年歡樂節暨第五屆海南島歡樂節這個特別的節日里,萬寧興隆旅遊區變成了天上燈市,在興隆康樂文化廣場上,人們齊聚一起共放文燈,放飛心願。

萬寧文燈節是歡樂節的重頭戲之一。本屆文燈節活動突出「青春歡樂喜洋洋,萬寧文燈呈吉祥」的主題,把濃郁的海南文燈文化、黎苗族文化、萬州美食文化、溫泉文化與在興隆地區21個國家歸國華僑的異域文化、風情相互交融。

3、海南端午節的習俗

海南端午節習俗----------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家在海南的小鄭說,從小過端午,家裡總會四處彌漫艾草香味。媽媽早早的在家門口懸掛艾草,晚上,燒了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小吳,家在海邊,幼時,每逢端午,家裡人都會帶他到海邊去洗龍水。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 「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膚疾病。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 。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從今年起國家將端午節納入法定節假日,隨著端午節的臨近,關於端午節的一些事也漸漸地變得清晰起來。

關於粽子

端午節離不開粽子,而定安的粽子又是海南最出名的。就主料來說,粽子分糯米和大米兩種。粽子餡:現在說海南粽子餡都知道有豬肉、蛋、花生、臘腸等,但小時候包粽子一般就放豬肉,家裡條件好的瘦肉多些,日子過得艱巨的一般就肥肉了。關於粽子的形狀:超市裡冷凍櫃里的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海南有些地方包的粽子也是三角形的,或許三角形才是粽子的正統形狀吧。家裡端午節包的粽子有兩種形狀,糯米包的是五角形的,大米包的是長方形的,還有光有糯米沒有餡的粽子也是長方形的,這長方形比大米的長方形要小,這種粽子是祭祖先用的。粽子葉:一般粽子葉都是提前一兩天買好的,一片片葉子很大,粽子葉好像是論片賣的,一般一百片為一個單位,質量好的粽子葉三片就可以包一個粽子,質量次的可能要五片左右。

包粽子的程序:包粽子的日子是農歷五月初四,也就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所以在初四之前就要把買回來的粽子葉用水泡,洗干凈晾乾。包粽子的那天凌晨四、五點就要把包粽子用的糯米和大米淘洗干凈,並用水泡。包粽子用的豬肉是當天買的,包粽子的肉是要肥瘦相宜的才好,太肥了會讓粽子顯得油膩,但若只放瘦肉,就又沒有油氣吃起來很乾。肉是粽子的主要原料,肉的好壞決定了粽子的優劣,定安粽子之所以聞名恰恰就是定安黑豬肉好吃。粽子肉的切法也與日常煎或者燉肉的切法不一樣,而且長粽子肉和五角型粽子肉的形狀也不一樣。用於包長粽子的,肉就要切得常常的,長度大約是長粽子長度的二分之一。五角形的一般肉是切成立體三角型的,一片片肉上最好是肥瘦都有。肉切好了就放在洗干凈的器皿里,放鹽、八角、香料、醬油等攪拌,放好備用。把泡得差不多的糯米以及大米分別放在不同的容器里,然後放鹽和鹼,調好的米有淡淡的綠色。一切准備好之後就可以包粽子了,一般來說扎粽子用的繩子是麻繩。先把棕葉在腿上擺好,然後放上一層米,在米上用手指劃一小坑,再把事先調好的肉放到坑裡,肉的多少根據具體情況來放,可以單放一塊,也可以肥瘦結合放,如果要放臘腸或者蛋黃也行。肉放好之後,在抓一小戳米把肉蓋住。包棕葉的時候先把粽子下放的棕葉包好,然後把整個粽子拿起來,用手把米壓緊。這一道工序對一個粽子的成敗很重要,壓得太緊了,不容易煮熟,若鬆了,煮出來的粽子就軟巴巴的,讓人笑話。每年包粽子奶奶都會點到那個粽子包得跟漿糊一樣的人,彷彿粽子包不好就不是一個稱職的媳婦一樣,永遠成為別人的話柄。粽子包好之後,奶奶都會成對成對的數,看總共包了多少個粽子。一般包完粽子就已經過了中午了。如果粽子少,就可以一下子放到大鍋里煮,多的需要分成幾鍋。煮粽子也是一件費力的活。需要事先准備好煮粽子用的大柴,把粽子放好之後,加滿一鍋水。一鍋粽子要煮熟,需要換幾次水,如果吃完午飯就開始煮粽子,那麼煮好粽子天也已經黑了。

煮粽子的水等涼了之後就提去倒在菠蘿蜜樹的樹根處,據說這樣做明年就會結出更多的菠蘿蜜。奶奶倒菠蘿蜜水時一般都會念叨一下關於粽子水和菠蘿蜜之間這種關系的歌謠的,已經近十年沒有在家過端午節了,這詞也給忘了。

關於龍水

世界上真的有龍,端午節奶奶都會說這么一句,並講那個關於龍的故事。說有一天村子裡一個女孩正在掃地被突然來的龍卷風給捲走了,多了幾天她又回來了。人們問她,她說是被卷到天上去,人家讓她搗葯,一直搗滿三大缸才放她回家了。

人們說端午節天剛亮時,在大人們挑水之前去村裡的那口老水井看就會看到有龍在裡面翻騰。因為這個說法,小時候初四晚上都下決心第二天起早些去看龍,不過這個願望重來就沒實現過,每次醒來的時候門前的院子里已經有別人挑水經過的痕跡了。也有不死心依然跑到老井看的時候,老井很淺,清澈見底,沒有一點龍呆過的樣子,在那洗衣服的婦女都會笑說,想看龍就起早一點,現在水井都被人弄臟了,龍早就走了。或許,這個傳言就是大人們為了讓小孩子早點起床才共同編出來的吧。

但是端午節那天的水是好水這是大人們也都認同的,端午節這天女孩子們都會用井水洗頭,說是端午節這天用井水洗頭對頭發有好處,最好是把井水抽出來後在太陽曬成溫水來洗而不是燒成熱水。

關於花

農歷五月初四,女孩子們洗完澡要換上最破的衣服,因為條件允許的話這天晚上家長們都會給女孩子們包紮指甲花。包指甲花用的原料就是指甲花的葉子,把指甲花細細的葉子搗碎,放在指甲上,再用野生的雞蛋葉包住,用包粽子的麻繩綁好,扎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太鬆了,孩子們撓痱子時很快就弄掉了,第二天指甲就不會紅,太緊了半夜又不會自動脫落,留到第二天早上,孩子的手指頭就會很疼。這種純植物的染指法缺點是除了指甲,抱住的那小節手指也是紅的,優點是指甲上的紅不像指甲油那麼容易脫落,除非是新指甲長出來,它是不會掉色的,而且對指甲也沒有傷害反而有護甲的作用。大人們是不會包指甲的,但如果哪個腳指甲被指蟲蛀了,她們就會弄些指甲花包上,可以緩解疼痛,也有治好的。

除了美甲的指甲花,端午節還有用來亮眼的花,因為需要的花很多,所以收集起來比指甲花難很多。端午節用來泡水洗眼睛的花和草是:金銀花、檳榔花、海棠花、簍花以及一些野草。把收集來的東西放在盆里用井水泡上一段時間,等各種花和草的味都滲入水中了,就可以用來洗眼睛了,據說這樣可以讓視力變得很好。我小時候也曾努力地收集過這些花花草草,但是從來都沒有集齊過。現在的孩子們已經沒有人端午節會記得端午節去收集花草來泡水洗眼睛了,端午節的時候,市集上會有人專門賣的,不過也沒有賣得齊全得,而且有些還會把一種據說花粉吹到眼睛中會把眼睛變瞎的毒花摻在一起賣。

4、黎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春節

是黎族比較隆重的節日。黎族民間過春節稱為過舊年,從除夕至初四止。黎歷把元月稱為年月,是過年的休閑月,是一年的開始。春節節日的本意,在於除舊布新,送往迎來。黎族各家老少都會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歡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黎族習慣不在異地過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飯。年初一,大清早要給牛欄、豬舍、谷倉、果樹貼紅符,表示財物有主。還要在河邊或水井喧放一個銅錢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這一天一般全日閉戶不外出,不許打罵人,不講污穢語言,只能說吉利的話,年初二開始,親戚朋友互賀新喜,敬酒對歌或開展各種文體比賽活動,氣氛活躍,人們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殺雞宰豬,裹糯米粽子,跟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當天祭祀祖先,是夜在家祖先神位前燃燈通宵達旦。解放前,沒有手錶時,就由村中長輩在除夕傍晚時分,在菜地的瓜藤尾端做記號,夜裡大家到瓜棚下去看,如果發現瓜藤尾端超出原來的標記,即表示新的一年到來了,大家鳴炮迎春,住在娘家的出嫁女要回丈夫家過年。二、小年(過年仔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黎族的小年,這一天家宴豐盛,全家大小齊集,共商新一年的生產活動或家裡一年要辦的事情。正月十五不作生產,家家戶戶殺雞買肉放爆竹,並裹粽祭祀祖先,加茂地區則分為漢人年仔節和黎人年仔節兩種,漢人年仔節即元宵,黎人年仔節要舉行兩次,第一次是除夕後12天(按照生肖屬日計算,如除夕為牛日,12天後逢此日即第二次除夕日),當天要裹糯米粽,不外出生產,男子上山行獵,女子下河捕魚。當夜燈火燃至通宵。第二次年仔與第一次相隔12天,包裹糯米粽,但可以外出生產,停止行獵和捕魚。

三、清明節

是日殺雞買酒,在家祭祀祖先神明。攜酒、飯、菜到祖墳上祭掃,除草修墓,添新土。黎族清明掃墓通常是新墳祭祀3年不再掃墓,稱為「封山」,如今有的和漢人一樣每逢清明都掃墓;有的依舊「封山」。

四、鬼節

(七月十四或十五)是日殺雞買肉拜祖先,晚上插路香,由小孩子插在家門前,家家戶戶都如此,一直將香插成一條香火通至村外,並燒紙錢以祭無主孤魂。

五、端午節

黎族人民在農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在節日里家家包粽子,部分黎族人民還舉行一些形式活潑的娛樂活動。

六、牛節

4.jpeg

黎族認為牛是財富和吉祥的象徵,家中設「牛魂寶盆」村中設立牛神廟。每年七月的牛日(黎族歷法),舉行招牛魂儀式。在牛節這一天,修建牛欄,給牛喝酒補身,晚上集眾敲鑼打鼓,歡跳招牛魂舞蹈,祝願牛成群家富足。每逢牛日禁忌殺牛。

七、禾節

黎族認為稻米有靈魂,豐收靠稻魂。每年晚稻收割的龍日(黎族歷法),村首擺席集眾舉行招稻儀式,通宵達旦敲鑼打鼓,歡跳招魂舞蹈,祝願來年大豐收。

八、三月三

三月三原是東方、昌江、樂東、瓊中等縣黎族人民喜慶新生、追求愛情的傳統節日。從1984年起,保亭縣黎族苗族人民也過「三月三」節,每年農歷「三月三」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在鼓笛齊鳴之中起舞同歡對歌傳情。

改革開放給三月三這個傳統節日賦予更新的內涵和活力。如今的「三月三」既是「情人節」,又是「文藝匯演」和「物資交流會」,熱鬧非凡。三月三(農歷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故也稱愛情節,黎族稱「孚念孚」。
節選自黎族都有哪些傳統節日?

5、海南有什麼傳統節日?

1、換花節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的府城就沉浸在花的海洋、情的暖風中,這就是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換花者心理因人而異,多數人換花意在新春伊始,互相祝福而已。 青年人則把換花節當作交朋結友的大好時機,願以花為媒,覓到知音。

2、冼夫人文化節

冼夫人文化節即軍坡節,是海南東北部市縣民間最大規模的祭祀節日。據說世代相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每年軍坡節,在海南省許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動,而最火熱當推瓊山市新坡鎮。

每年農歷二月初六至十二,新坡鎮就熱鬧起來了。海內外感念信仰冼夫人的民眾不辭跋涉之苦,從四面八方趕往新坡"鬧軍坡",以紀念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3、海南國際椰子節

椰子樹是海南的象徵。 每年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是海南省大眾參與、面向世界的綜合性、國際性的大型商業旅遊文化節慶。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以海南椰文化和黎苗「三月三」民俗為主要特色。

4、公期

"公期"是海南的一種地方文化習俗,是一種年度的區域性祭神活動。這種活動不但海南有,在雲南、兩廣的一些地區同樣有這種習俗,而海南的"公期"最具特色。

文昌是海南的一個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陸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時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公期"是"軍坡"的一種文雅叫法。

5、儋州中秋歌節

儋州中秋歌節是海南省儋州地區的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以對歌的形式,慶祝中秋節,同時也是男女青年聯絡感情的一種形式。

海南省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到時,人們身著盛裝,歡聚在該市北部地區的十幾個鄉鎮集市,到處可見人如海歌如潮的熱烈場面。

6、軍坡節是幾月幾號

萬寧各地區過「軍坡」具體日期如下(按一年農歷時間排序):

農歷正月初十,北大鎮祿馬墟堅東村軍坡(林村軍坡);

農歷正月十一,北大鎮祿馬墟堅西村軍坡;

農歷二月十一,後安鎮樂來墟軍坡;

農歷五月初九,山根鎮橫山村軍坡;

農歷五月十一,山根鎮文榮村軍坡;

農歷五月十三,東澳鎮軍坡(近兩年由民間組織自發而成的);

農歷六月初六,大茂鎮軍坡;

農歷六月十一,後安鎮樂來墟軍坡;

農歷六月十一,長豐鎮軍坡;

農歷六月十三,禮紀鎮三星村軍坡;

農歷六月十四,禮紀鎮蓮花村軍坡;

農歷六月十五,禮紀鎮軍坡;

農歷六月十六、十月十六,後安鎮軍坡;

農歷六月廿一,龍滾鎮軍坡,鎮墟周邊村莊如新市、鳳園、文淵三個村委會集中到墟鎮行軍坡(另外農歷五月十四、五月十六、五月十八也會有個別村舉辦小型軍坡);

農歷十月初十,萬城鎮北坡墟軍坡。


軍坡節是我省民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萬寧已有1400多年歷史,涉及全市9個鎮近40萬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63%),且規模較大,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萬寧「軍坡」具體日期按各地區的傳統慣例而定,有些地方集中在墟鎮過「軍坡」,有些村內又有自己的「軍坡」。在「軍坡」當日,集貿市場空前繁榮。

小販擺攤點,出售飲食、日用、衣料、什貨等物,俗稱「發軍坡」; 抬著神祖像挨家巡遊,組織群眾參與拔河、足球、排球、籃球、象棋比賽,觀看瓊劇團演戲、電影等文娛活動,俗稱「鬧軍坡」;農民群眾逛游集貿市場,購買攤點商品,俗稱「行軍坡」;親朋好友走村串戶做客吃請,俗稱「吃軍坡」。

午飯過後,大家呼朋引伴,鬧公期、逛集市、套玩偶、丟沙包、打彈槍、看瓊戲......一時間集市上人來人往,既有當地老百姓,也有來自外地的群眾。集市上,客商們在道路兩側設立了擺攤點,各種小吃、衣料、雜物應有盡有......集貿市場空前繁榮。

7、端午節,本土海南人有哪些一定要做的事情?

端午節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賽龍舟等,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海南,端午節還有一些獨具當地特色的風俗習慣,你都知道有哪些是本土海南人在端午節那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呢?01、洗龍水

洗龍水可以算是海南過端午節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動之一,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龍水”其實是由當地特有的多種植物,如檳榔花,野菠蘿花等泡水製作而成,海南本地人將其混合在洗澡水中或直接用來塗抹身體,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達到使人身體健康,延長壽命的效果。

02、做公

做公名為做公,實則是很多地區都會有的一項祭祀活動。在端午節的早晨,海南北部的本土居民會提前准備好雞鴨魚肉等用來上香祭祖,以此來表達對先人的尊敬與對先祖的哀思,希望用虔誠的心祈願他們庇佑照拂後代子孫。這種習俗世代相傳,已有悠久的歷史。

03、染指甲

染指甲的端午風俗較多出現在海南中部地區,在端午節當天,海南本地的女孩子們會用一種當地特有的指甲花搗碎後放置在指甲上,然後用專門的葉子包裹住,最後用包粽子的繩子綁好,以求達到染色的效果。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防止蚊蟲的叮咬,寄予了人們對身體康健,辟邪驅蟲的美好願望。

海南省是我國最南部的省份,也是美麗的寶島。當地民風淳樸,氣候溫暖濕潤,島上的生活也是寧靜舒適。椰林,沙灘,海浪等,無一不構成了當地獨有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俗習慣。在你的家鄉,端午節都有哪些一定要做的事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友好交流討論!

8、海南各地過節或日常生活中的忌諱有那些?????急啊!知道的快說!

府城元宵節換花節(時間:農歷正月十五晚上 主要地點:海口市府城)

瓊山市府所在地府城鎮元宵節是
找意中人交換。換香時相互祝福,說
鎮政府倡導把換香改為換花,得到群
便燈光如晝,遊人如織。只見青年男
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
青年男女的傳統節慶活動。是日夜幕
些吉利話。回家時在路邊採摘一二綠
眾擁護,自此「換香節」成了「換花
女各自手中持有鮮花數束,在人流中
降臨,青年男女紛紛出門,手持香火
葉,象徵永葆青春。1986年府城
節」。每年元宵節夜,府城五公祠前
尋覓意中人交換,互道好運,到處洋

軍坡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
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 也稱為
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
「海南冼夫人文化節」。
為期四天的慶典活動,這是紀念冼夫

儋州中秋歌節(調聲對歌)

中秋歌節(調聲對歌)是儋州市
當作追求愛情和幸福的美好日子。他
地開展「調聲(對歌)」比賽活動。
著,由各自的「歌頭」領唱,集體對
簽,千姿百態。對歌不受時間限制,
都有統一服飾。現在調聲對歌已經成
觀看的群眾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北部地區群眾在中秋等節日舉行的民
們利用中秋節集市見面的機會,在附
「調聲」時不同村的男女青年距離三
歌。對歌時隊形隨時變化,或半圓或
以「唱倒」對方中止。賽歌活動一般
為當地喜慶節日的一項文藝活動。往
間娛樂活動。尤其是青年男女把此時
近的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自發
米左右各自排成一列,互相用小指勾
一字擺開。歌手們手舞足蹈,男唱女
為下午三時至六時。對歌比賽時各隊
往十幾隊幾十隊男女歌手互比高低,

黎家三月三

海南黎家獨特的古老淳樸、美麗
的洪災,人死獸亡,有一對兄妹隨洪
決定分頭去尋找伴侶,相約每年三月
、慶祝本民族再生繁衍的傳統節日,
艷的民族服裝,在鼓笛齊鳴中起舞同
終身。現在黎族青年男女戀愛方式已
藝活動,但在一些地方通過對歌傾訴
地方,每年都舉行「三月三」慶祝活
迷人的民族節日。相傳遠古時代,聚
水漂流到一個叫燕窩嶺的地方被樹枝
三回到燕窩嶺下相會。從此,每年農
同時也是青年男女追求愛情的美好日
歡,對歌傳情。情投意合者即雙雙離
隨時代的進步而發生許多變化,「三
愛情的古風猶存。後來三月三也定為
動。
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到一場特大
卡住了,才幸得生存。兄妹長大後,
歷三月初三便成了黎族同胞紀念祖先
子。每到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鮮
開舞場,隱進樹林,互贈信物,訂下
月三」對歌也已演化為節日的群眾文
苗族人民的節日。在黎、苗族聚居的

海南國際椰子節(時間:農歷四月初 主要地點:海南島各主要城市及旅遊區)

1992年4月,海南省舉辦了
自此海南省每年舉辦一次椰子節。椰
族武術擂台賽、文體表演、黎族苗族
子節為契機,開展招商引資、經貿洽
首屆海南國際椰子節。椰子節一問世
子節內容有椰城燈會、椰子一條街、
婚禮表演、祭祖等文化、體育、競技
談活動。世界藉此更加了解海南,海
,就被海內外普遍接受,廣泛認同。
黎族苗族聯歡節、國際龍舟比賽、民
、娛樂活動。島內外各類商家還以椰
南藉此也更加走向世界。

海南歡樂節

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
大型活動,開展選美大賽等。
樂節」是海南島最大的節日,屆時一
般要舉辦文藝、體育、民族、民俗等

文昌元宵送燈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夜晚,人們掌
正面還印有「招財進寶」,「連生貴
打鼓,燃放炮竹沿村遊行。然後到離
花燈,據說,搶到了花燈便能發財,
著一盞盞花燈(花燈上有72個大小
子」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風景畫)。由
村不遠的公廟去,鞀燈掛在廟的內外
人丁興旺。
紅「喜」字和36個「壽」字。燈的
一個「燈主」領隊,排成長龍,敲鑼
,燈一掛好,人們便蜂擁而上去搶采

關於「燈主」的產生,還有一番
,送燈有財丁興旺的意思,所以「燈
演戲、跳舞、祭公、送公燈等事項。
講究,由於「燈」與人丁的「丁」諧
主」是以村中有男孩,家景興旺的村
並且參加送燈的人家必須是生有男孩
音,人們把「燈」和「丁」聯系起來
民輪流當。主要負責籌備資金、聯系
的家庭,才有權去送燈。

元宵除送燈外,還有跳盅盤舞、演木偶紅、瓊戲等文娛活動。

興隆東南亞風情狂歡節

每年5月8日在萬寧興隆舉辦,
等國家民族服裝的男女青年表演東南
到了異國他鄉。
主要有印度尼西亞及東南亞民族音樂
亞各國民族舞蹈。節日期間,整個興
會,可以觀賞身穿印尼、泰國、緬甸
隆充滿東南亞風情,置身其中,猶如

端午龍舟節

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海南人民
風俗。尤其是龍舟大賽和龍舟民俗表
非常注重的民族節日。海南各地都有
演氣氛隆重,人山人海,一片歡樂的
賽龍舟、吃粽子、喝黃酒、洗龍水的
海洋。

七仙嶺溫泉嬉水節

每年農歷7月7日保亭黎族苗族
動,潑水、打水漂、過浮橋、打水仗
軍里盡情娛樂,互相潑灑象徵吉祥幸
到豐富多彩的黎族、苗族源遠流長的
自治州都有氣氛獨特的民族節日——
,盡情以溫泉水為媒介開展嬉水活動
福、美滿如意的聖水。嬉水節期間,
民間藝術和民族風情。
溫泉嬉水節。這一天男女老幼一起出
。遊客也可以參與黎苗同胞的娛樂大
白天夜晚都是歡樂的海洋,可以欣賞

中國南山長壽文化節

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期間在三亞
攀登南山,舉辦其它以「福壽文化」
南山佛教文化苑舉行。全國各地百歲
為主線的各種活動。
老人相聚南山觀看文藝演出,並徒步

南山廟會

公歷4-6月在三亞南山舉辦,是一個集佛教、民俗為一體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

南山海上觀世音開光典禮

每年12月18日在三亞南山佛
莊重聖潔、神秘熱烈。
教文化苑舉行的108米海上觀世音
開光聖典,以及其它相關佛事活動,

天涯海角國際婚禮節

每年11月在三亞天涯海角風景
來到天涯海角,共種同心樹、同放和
區舉辦,這一天,來自海內外的20
平鴿,並舉行海誓山盟儀式。
1對新婚夫婦和金銀婚婚慶夫婦相伴來到天涯海角,共種同心樹、同放和平鴿,並舉行海誓山盟儀式。

苗族人的禁忌

苗族人最忌鑽過別人的褲襠,認為不吉利,忌吃狗肉,並忌在陌生人面前說殺狗之類的話。

5、漢族人信拜

陵水縣奉信佛教的人口甚多,但沒有佛教組織,很多人都信奉神仙祖宗的存在,相信神的威力及列祖列宗的保佑。每逢過年過節及每月的初一、十五日都求神拜佛,燒香點燭舉行奉拜儀式,這也是世代流傳的傳統習慣。

陵水地區奉信基督的人口不多,其主要分布在新村鎮及提蒙鄉等地。由於沒有教堂、教會組織,故活動較少,只是逢信徒病逝或死亡時才聚會舉行基督教喪葬儀式。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