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師節由9日變為10日
1、教師節為何定在9月10日?
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是因為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同時,9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於各方面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道,促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確定教師節的具體時間的意義是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國家建立教師節,並在教師法中對教師節作出明文規定,對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節是有責非常深遠的含義的。
教師節送禮物注意事項
台燈是老師工作的標配物品,當然普通的台燈送給老師總感覺少了點什麼,要送就送一些夠獨特,夠華麗的他台燈。比如磁懸浮地球儀燈,空氣凈化台燈,還有可以養魚的魚缸台燈等等,方便老師辦公的同時也給他帶去很多的樂趣,這樣的禮物老師肯定很喜歡。
辦公桌擺件進過老師辦公室的人都知道,老師的辦公桌試卷,文具等等一大堆,一個能夠收納文具的筆筒就成了適合送老師的實用禮物。下面這幾款筆筒厚重大氣,頗具古典特色,送給老師表達內心最誠摯的尊敬。
2、我記得9月9日是教師節為什麼又改成9月10日呢?
您記錯了,公歷9月9日從來就沒有是過教師節,也不是什麼節日。
而農歷9月9日名氣太大,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 ,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
1939年國民黨政府決定立孔子誕辰日9月28日為教師節,並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建立新中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 。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作為中國教師節 。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傾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簽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師范大學鍾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 。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國家主席李先念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信》,中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並在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回歸後則跟隨中國內地規定,改為每年的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