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有什麼節日名稱
1、白族人有什麼節日?
1、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2、白族繞三靈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白族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清代白族學者楊瓊《滇中瑣記》也有所記載。繞三靈屬農閑季節白族民間的自娛性迎神賽會,流傳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會。
3、本主節
本主節是大理白族的一個宗教節日。本主是大理地區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大理白族本主意即「本境福主」,是一個村或幾個村的保護神。大理白族信奉的本主名目繁雜,有傳說中的神,也有歷代的統治者,還有忠臣、孝子、烈女節婦及少量的自然神等。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去拜神靈,希望可以保佑他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貞婦,孝子忠臣等。
4、蝴蝶會
民間稱為「蝴蝶會」,白族民間娛樂風俗。流行於雲南大理地區。每年農歷四月十五日前後,是蒼山去弄峰下蝴蝶泉邊彩蝶最多的時節,大如手掌,小似錢幣,五彩繽紛,美麗異常。附近群眾紛紛前去觀賞彩蝶,舉行野餐,談演洞經古樂,祈禱風調雨順,年輕人藉此談情說愛,尋找意中人。
5、海西海歌會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是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一年一度的傳統海西海歌會,歌會的舉辦地點位於洱源縣牛街龍門舍壩子天然的高山水庫——海西海。
2、白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白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明,那你知道白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嗎?
白族的傳統節日有三月街、火把節、繞三靈、石寶山歌會、劍川騾馬會、本主節、蝴蝶會、茈碧湖歌會、海西海歌會、朝雞節、耍海會、葛根會等。白族人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我國白族人民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3、白族節日有哪些呢?
如下:
1、火把節:火把節在白族語中叫福旺午,於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2、繞三靈:每年農歷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舉行為期三四天的「繞三靈」。節日期間,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裝,彈奏著樂器,邊唱邊舞,齊聚「神都」聖源寺,進行朝拜儀式,並開展各種文藝活動。
3、耍海會:從農歷七月二十三日開始,一般三至五天不等。由於起源傳說不同,耍海會的時間也有前後,一般三至五天不等。鄧川、上關、喜洲一帶的耍海時間從農歷七月二十三日開始,大理、下關一帶的耍海時間從農歷八月初八開始,耍海的內容大同小異。
4、樹花會:農歷二月十五日,二月十五白族農家會,又叫白族樹花會。樹花會前後,白族村民總要在房前屋後栽上幾棵「蜜蜂樹」,種上幾株「蝴蝶花」,以表達「懷古思祖」的心情,三營壩子有「花果壩」的美稱,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樹花會的傳說和風俗分不開的。
5、蝴蝶會:每年農歷四月十五日。傳說是為了紀念白族男女青年霞郎和雯姑堅貞愛情的一種民俗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