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傣族人民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3-06 04:00:26
1、傣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傣族潑水節,流行於雲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
(1)什麼是傣族人民節日擴展資料
潑水節歷時三日:
第一天為「麥日」,類似於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准備年飯和節間的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等各種活動。
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後一年,故為「空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稱此麥帕雅晚瑪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傣族潑水節
2、傣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傣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花街節。其中,最出名的是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花街節是花腰傣的特殊節日,被稱為「東方的情人節」;開門節:是信奉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等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開門節象徵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關門節:信奉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等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傣歷九月十五日開始,歷時3個月,關門節定下許多戒規。
(2)什麼是傣族人民節日擴展資料:潑水節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它是在傣族稻作文明基礎上融匯11至13世紀南傳的上座部佛教而逐漸形成的,是南傳佛教宗教儀式與德宏傣族傳統禮儀相結合的產物,呈現著傣族傳統文化的顯著特點。
以下內容供參考:網路-潑水節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