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9月3日是什麼節日
1、9月3日是什麼節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通告,規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中國每年9月3日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簡介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中、英、蘇四國政府,表示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早晨7時(重慶時間),中、美、英、蘇四國政府同時宣布: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及軍方代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盟國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華民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
中國政府宣布自次日即9月3日起,全國懸旗慶祝三日,並於9月3日放假一日。
2、9月3日是什麼節日
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於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之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立紀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隆重地舉行法定的、國家層面的紀念和悼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貢獻,充分認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礎,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斗爭;
牢記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警醒全世界人民時刻警惕日本為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翻案,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奮斗。
3、九月三日是國家的什麼節日
每年的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簽字。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4、9月3號是什麼節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所以說從2014年起,每一年的9月3日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發展歷史
1946年4月,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決議將慶祝勝利的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國定紀念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即公布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了「八一五抗戰勝利紀念日」。
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通告,將抗戰勝利紀念日改定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進行修訂,延續了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規定
5、9.3是什麼節日
九月三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