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佛教節日是什麼日子

佛教節日是什麼日子

發布時間: 2023-03-20 20:45:24

1、佛教的節日有哪些/佛教的節日有哪些

佛教有很多節日,佛菩薩出生、出家、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節日,歷經傳承,孕育出許多佛教節日。在這些節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獻供品、懺悔己過、布施僧貧、持齋念佛,以表達虔誠的宗教情懷和慈悲濟世之心。[1]

諸佛菩薩聖誕(陰歷)
編輯
正月初一日:彌勒佛聖誕[1]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聖誕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慶(即南傳佛教國家的衛塞節)
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勝
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廿四日: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燃燈佛聖誕
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九月三十日: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
十月初五日:達摩祖師聖誕
冬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臘月初八日:釋迦如來成道日
臘月廿九日:華嚴菩薩聖誕

無遮會
編輯
意思是賢聖道俗上下貴賤無遮,平等行財施和法施的法會。七世紀戒日邀請玄奘參加在曲女城舉行的無遮大會,印度每五年舉行一次,傾竭府庫惠施群有。大會進行75天,分別向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教徒以及乞丐布施。中國無遮大會始於大通元年(529),梁武帝於重雲殿為百姓設救苦齋,以身為禱。復幸同泰寺,設四部(四眾)地遮大會,披法衣行清凈大會,素床瓦器乘小車,親升法座為眾開涅槃經題,皇帝設道俗大齋五萬人。

藏傳佛教節日
編輯
傳大召

是藏傳佛教一種儀式,意為「大祈願」法會。法會從藏歷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薩三大寺僧眾及衛藏、安多和康區各地信眾(多至數萬人)齊集大昭寺進行各種宗教活動。正月十五日夜拉薩八角街陳列酥油燈、酥油花,歌舞慶祝,稱為燈節。法會上舉行辯經,考選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格西。法會最後以送鬼儀式結束。
傳小召

藏歷每年二月下旬,為期十天,進行有關宗教活動。法會期間三大寺僧侶在大昭寺參加辯經,選拔二等格西,由於規模小於傳大召法會,故名。

浴佛節
編輯
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日,是我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亦名佛誕節。相傳在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因此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的誕辰。

浴佛節前,佛教徒早已將寺院打掃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凈。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許多善男信女即已雲集佛寺准備參加於次日清晨舉行的紀念法會。只見寺院幢幡寶蓋招展,香花燈燭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叢中的幾案上安放著一個銅盆,盆中注滿了用旃檀、紫檀、鬱金、龍腦、沉香、麝香、丁香等配製成的香湯,湯中立著一尊銅質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釋迦太子像。沐浴開始前,寺院住持率領全寺僧眾禮贊誦經,隨後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僧眾和居士們一邊念一邊依次拿小勺舀湯浴佛。浴完佛像後再用一點香湯點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災除難。若參加的人太多,則採取由僧人手持楊枝醮浴過佛的凈水為信眾點浴的方式。整個儀式庄嚴隆重,洋溢著一片吉祥喜慶的氣氛。

這一天,僧人在早齋或午齋前都要舉行供佛祭祖儀式。善男信女都願意在這一天來寺院燒香還願,或禮佛誦經,或布施錢物,或打齋供眾,或燒吉祥疏、薦亡疏,或聽法師講經,或請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種經貿和文娛活動亦豐富多彩。由於圍繞浴佛節的這類活動往往持續多日,參加的人眾多,以至年復一年,在許多寺院形成了傳統的廟會。

盂蘭盆節
編輯

農歷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是我國佛教中兩個最大的節日之一,又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是佛教徒舉行供佛敬僧儀式及超度先亡的節日。?

根據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農歷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須結夏安居,即在此動植物生長繁衍期間,定居一處,一者可免傷蟲蟻,二者可專心誦經或禪修。至七月十五日則須各作自我批評或介紹修行經驗,稱為「僧自恣」。經過三個月的專修,僧眾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諸佛歡喜,因此此日被稱為「佛歡喜日」。

那麼這一天怎麼又成了盂蘭盆節呢?這還得從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說起。該經說:以神通第一著稱的目犍連尊者於禪定中見其亡母生餓鬼道中,雖使盡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飢餓倒懸之苦,於是向佛哭述。佛為說救濟之法:七月十五日是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你應在那一天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自恣僧,仗十方眾僧的威神道力救脫你的母親。目犍連依言而行,他母親果然脫離了餓鬼之苦。當目犍連問佛將來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過盂蘭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時,佛說:從今以後,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以使現世父母增福延壽,過去父母脫離惡道。這里的盂蘭盆,為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救倒懸」,意為救度亡靈倒懸之苦;盆是華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此經一譯出,立刻受到敬祖先講孝道的中國人的喜愛。南北朝時,梁武帝首次在漢地創辦盂蘭盆會。如義楚在《釋氏六帖》四十五雲:「《宏明》雲:梁武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以車日送,繼目連等。」由於梁武帝的極力提倡,各階層人士無不效法遵行。此後的歷代皇帝以及百姓也都比較熱衷於這一佛事活動,並不斷豐富其內容,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盂蘭盆節,不妨稱之為「孝親節」。如在唐代,盂蘭盆供極為奢麗,往往飾之金翠,。當時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蠟、花瓶、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殿前鋪設供養,並伴有音樂儀仗,傾城巡寺隨喜,甚是壯觀;入宋以後,盂蘭盆會逐漸由以盆供僧轉變為以盆施鬼、放焰口超度亡靈的佛事活動,由孝親變成祭鬼,寺僧於是日募施主錢米,為之薦亡,後世更有放河燈、焚法船之舉,逐漸變成了一種民間習俗;元明時期,這類習俗仍十分流行,盂蘭盆會亦成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如元明本《紀住庵清規》雲:「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啟建盂蘭盆勝會以濟幽爽,以報劬勞。此會亦須預出經單,請大眾隨意披閱。此會有開甘露門一壇,請依而行之。」明袾宏《正訛集》中曾加以辯正雲:「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為盂蘭盆大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賢聖,一則下濟餓鬼,嚴可得混!」從中可看出明代以後與前說法有別,儀式內容與形式亦有些差別。對此,清代儀潤曾欲兩全其道,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渡鬼神。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結夏安居制在我國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實行,僧自恣活動就更罕見了。而隨著僧人素質及地位的下降,道風不振,盂蘭盆會的徒具形式,由敬僧變為祭鬼的佛事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了。

目前,已有極少數寺院開始恢復和實行結夏安居的舊制,有的寺院在盂蘭盆節恢復了宣講《佛說盂蘭盆經》的法會。至於廣大信眾總願在這一天打齋供眾,並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或布施還願,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聽法師講經,或請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十分感人,文人們將它改寫為小說,甚至編成《目連救母》等戲劇搬上了舞台。因此,在盂蘭盆節前後上演《目連救母》等劇目,就成為了以往寺院和民間的一項重要活動。此外,我國盂蘭盆節的風俗還傳播到日本,已成為該國的一個很有影響的節日。
臘八節

很早以來,我國老百姓即有在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風俗,這是由中國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個風俗。相傳當年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毅然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據此傳說,漢傳佛寺每年的臘月初八都要以各種形式予以紀念。如《百丈清規》卷二中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其中熬粥供佛成為常儀。佛教認為食粥有很多好處,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習慣。至於臘月初八煮臘八粥就更講究,通常都用蓮子、紅棗、薏仁、雲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種東西一起煮,稱為「八寶粥」。不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別多,以滿足前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過佛的粥特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有時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這樣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
值得一提的是,南傳佛教國家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成道、涅槃都在5月的月圓日並於這一天舉行浴佛等盛大的紀念活動。因此,臘八節吃臘八粥可以說是在中國形成的一個節日風俗。

2、佛教的節日有哪些?

佛教自古印度傳向全世界,分別成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在傳播過程中,一些重要的節慶日也有了不同的變化,難以統一。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佛弟子能夠藉此機會,紀念佛陀,並以此弘法利生,這才是這些佛誕日存在的真正意義。所以學佛之人,不妨選定一門認真修行,而不是門門俱到,反而會把自己忙得暈頭轉向了。
我把全年的大型佛誕日(佛菩薩誕辰日)發給您,供您參考:

1、彌勒菩薩誕辰 正月初一
2、定光佛誕辰 正月初六
3、釋迦佛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
4、釋迦佛牟尼佛涅盤 二月十五
5、觀音菩薩誕辰 二月十九
6、普賢菩薩誕辰 二月廿一
7、准提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
8、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
9、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初八
10、葯王菩薩聖誕 四月二十八
11、伽藍菩薩聖誕 五月十三
12、韋馱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
13、觀世音菩薩成道 六月十九
14、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三日
15、佛歡喜日 七月十五日
16、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二十四日
17、地藏王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
18、月光菩薩聖誕 八月十五日
19、燃燈佛聖誕 八月二十二日
20、觀世音菩薩出家 九月十九日
21、葯師琉璃光佛聖誕 九月三十日
22、阿彌陀佛聖誕十一月十七日
23、日光菩薩聖誕十一月十九日
24、釋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25、監齋菩薩聖誕 十二月二十三日
26、華嚴菩薩聖誕 十二月二十九日

3、佛教節日有哪些

      2月5日(農歷正月初一) 彌勒菩薩聖誕日 春節。 2月10日(農歷正月初六) 定光佛聖誕、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師圓寂日。 2月13日(農歷正月初九) 帝釋天尊(玉皇大帝)聖誕日。 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一) 真諦三藏法師圓寂日。 2月16日(農歷正月十二) 凈宗七祖省常法師圓寂日。 2月21日(農歷正月十七) 百丈懷海禪師圓寂日。 2月25日(農歷正月二十一) 凈宗九祖藕益法師圓寂日。 3月7日(農歷二月初一) 馬祖道一禪師圓寂日。 3月8日(農歷二月初二) 太虛大師圓寂日。 3月11日(農歷二月初五) 玄奘法師圓寂日、天台九祖荊溪湛然尊者圓寂。 3月14日(農歷二月初八) 釋迦牟尼佛出家日、道安法師圓寂日。 3月15日(農歷二月初九)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聖誕日。 3月21日(農歷二月十五) 釋迦牟尼佛涅盤日。 3月25日(農歷二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3月27日(農歷二月二十一) 普賢菩薩聖誕日。 4月1日(農歷二月二十六) 凈宗六祖永明法師圓寂日。 4月7日(農歷三月初三) 布袋和尚坐化日。

4、中國佛教有哪些主要節日

佛教的節日主要包括佛誕辰日、佛成道日、佛涅槃日等。佛誕辰日又稱浴佛節(農歷四月初八),佛成道日俗稱臘八節(農歷十二月八),佛涅槃日(農歷二月十五),這些皆為佛教重要節日,其中以佛誕辰日最為重要。此外,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誕辰日,亦多舉行佛事活動。

具體如下:

正月初一日:彌勒佛聖誕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聖誕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慶(即南傳佛教國家的衛塞節)

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勝

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廿四日: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燃燈佛聖誕

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九月三十日: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

十月初五日:達摩祖師聖誕

冬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臘月初八日:釋迦如來成道日

臘月廿九日:華嚴菩薩聖誕

(4)佛教節日是什麼日子擴展資料:

在這些節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獻供品、懺悔己過、布施僧貧、持齋念佛,以表達虔誠的宗教情懷和慈悲濟世之心。

無遮會

意思是賢聖道俗上下貴賤無遮,平等行財施和法施的法會。七世紀戒日邀請玄奘參加在曲女城舉行的無遮大會,印度每五年舉行一次,傾竭府庫惠施群有。

大會進行75天,分別向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教徒以及乞丐布施。中國無遮大會始於大通元年(529),梁武帝於重雲殿為百姓設救苦齋,以身為禱。復幸同泰寺,設四部(四眾)地遮大會,披法衣行清凈大會,素床瓦器乘小車,親升法座為眾開涅槃經題,皇帝設道俗大齋五萬人。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