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韓國有什麼節日
1、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嗎?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韓國也有農歷,跟中國完全一樣,是古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十二生肖也一樣,所以春節也跟中國一樣,是一年裡最大的節日,象徵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韓國沒有正月的概念。中國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在過年,而韓國只過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完了,大年初二、初三就要開始上班。
(1)中國和韓國有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與中國春節有所不同。春節在韓國叫」舊正「,也就是農歷新年。」舊正「在韓國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全民族節日。每逢春節,全國都沉浸在一片喜悅和祥和的氣氛之中。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祀先祖。
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每年春節一到,韓國的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飾,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2、誰能告訴我中國的傳統節日和韓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節日
1月6日 小寒
1月15日 臘八 [農歷]
釋迦如來成道日 [農歷]
1月20日 大寒
1月23日 尾牙 [農歷]
1月30日 小年 [農歷]
1月31日 送神 [農歷]
2月4日 立春
2月5日 華嚴菩薩聖誕 [農歷]
2月6日 除夕 [農歷]
2月7日 春節 [農歷]
彌勒佛聖誕 [農歷]
2月8日 回娘家 [農歷]
2月9日 祭祖 [農歷]
2月10日 迎神 [農歷]
2月11日 破五 [農歷]
路神生日 [農歷]
2月12日 定光佛聖誕 [農歷]
2月13日 天公生日 [農歷]
2月19日 雨水
2月21日 元宵節 [農歷]
3月5日 驚蟄
3月9日 二月二龍抬頭 [農歷]
土地公生日 [農歷]
3月15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 [農歷]
3月16日 海空上師生日 [農歷]
3月20日 春分
3月22日 釋迦牟尼佛涅盤 [農歷]
3月26日 觀世音菩薩聖誕 [農歷]
3月28日 普賢菩薩聖誕 [農歷]
4月3日 寒食節
4月4日 清明
4月9日 清海上師圓寂日 [農歷]
4月20日 穀雨
4月21日 准提菩薩聖誕 [農歷]
4月28日 媽祖生辰 [農歷]
5月5日 立夏
5月8日 文殊菩薩聖誕 [農歷]
海空上師出家 [農歷]
5月12日 釋迦牟尼佛聖誕 [農歷]
5月19日 佛吉祥日 [農歷]
5月21日 小滿
6月5日 芒種
6月8日 端午節 [農歷]
6月16日 伽藍菩薩聖誕 [農歷]
6月21日 夏至
7月5日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聖誕 [農歷]
7月7日 小暑
7月8日 姑姑節 [農歷]
7月21日 觀世音菩薩成道 [農歷]
7月22日 大暑
8月1日 農歷七月初一:鬼門開 [農歷]
8月7日 七夕 [農歷]
立秋
8月13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 [農歷]
8月15日 鬼節(農歷七月十五) [農歷]
8月23日 處暑
8月24日 龍樹菩薩聖誕 [農歷]
8月30日 地藏菩薩聖誕 [農歷]
農歷七月三十:鬼門關 [農歷]
9月7日 白露
9月14日 中秋節 [農歷]
9月17日 聖人節 [農歷]
9月21日 燃燈佛聖誕 [農歷]
9月23日 秋分
10月7日 重陽節 [農歷]
10月8日 寒雀好露
10月17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農歷]
10月23日 霜降
10月28日 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 [農歷]
11月2日 達摩祖師聖誕 [農歷]
11月7日 立冬
11月22日 小雪
12月4日 阿彌陀佛聖誕 [農歷]
12月7日 大雪
12月21日 冬至
韓國節日
新年
通常在陽歷1月底或2月初到來的被韓國人稱作新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是傳統上最盛大的節目。全家人聚集一堂,穿上最好的衣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享用豐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
元宵節
元宵節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正月十五),農民和漁夫們祈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
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農帶歲晌民們休息一天,共同娛樂。
中秋節
(秋夕)(陰歷八月十五)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目。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宴席,各家要在家庭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共賞圓月。
浴佛節
(農歷四月初八),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在佛寺中舉行庄嚴的儀式並舉行燈會。慶祝活動在提燈遊行中達到高潮。
除農歷中的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過以下的法定節假日:
1月1日:元旦—蠢鋒—新年的頭兩天,是公眾假期。
3月1日:獨立運動紀念日——為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統治的獨立運動周年紀念日。
4月5日:植樹節——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成千上萬全國各地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植樹造林計劃栽種樹木。
5月5日:兒童節——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游樂。
6月6日:顯忠日——全國在這天向陣亡將士獻祭,在漢城的國立墓地舉行紀念儀式。
7月17日:制憲節——紀念1948年通過大韓民國憲法。
8月15日:光復節——1945年的這一天,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這一天還標志著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的建立。
10月3日:開天節——這一天是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韓國的日子。
12月25日:聖誕節——像在西方一樣,基督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神聖的日子。
從節日上來看,韓國與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是一致的,這是因為韓國以前叫高麗是中國附屬國,經常和古代中國文化往來和交流,因此受到中國影響。但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重視傳統節日,而對於西方的節日津津樂道,造成許多傳統的遺失,甚至還讓人家搶了先,比如,韓國的「端午祭」已成了世界文化遺產,其實端午節起源於中國。現在中國也越來越重視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也成為了新的國定假日。
3、韓國春節和中國同一天嗎
韓國旦族春節和中國是同一天的,但韓國春節不叫春節,而是叫「舊正」。
韓國在1999年之前是沒有過春節的傳統,而在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這個節日會放假三天,也是游答韓國人非常看重的節日。
韓國人過春節比較安靜,商店也都紛紛關門休業,街上十分冷清。兩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給晚輩壓歲錢,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
韓國春節習俗
一、貼春聯
韓國人過年也貼對聯,不過他們的對聯是在立春這一天貼的。最有趣的是,咱們過年圖喜慶,對聯都是紅紙黑字的,韓國的春聯是用大白紙寫的,白紙黑字貼在門的兩側。
二、守歲
韓國人也和我們一樣,除夕的夜裡不睡覺,要「守歲」。一家人在一起說說笑笑,做游戲,等天亮迎接新年。
三、祭祀
韓國家庭會在春節的時候舉行祭祀活動,祭奠自己的先祖,祈求祖先保佑。韓國人春節祭祀的供品以水果、蔬菜為主,還會有整條的煎魚,米飯,油炸的小餅。這些東西都是由媳婦准備,男人不動手。等到神遲慧祭拜的時候,按照家譜上的順序,一房一房的祭拜。在同一房之內,祭拜的順序是兒子、孫子、孫女,兒媳婦。
4、中國和韓國的節日對比
韓國法定節假日:
1月1日:元旦
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放假3天)
農歷正月十五:上元節
3月1日:三一節
冬至後105天:寒食節
4月5日:植樹碧胡此日
5月5日:兒童節
農歷四月初八:佛誕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6月6日:顯忠日
7月17日:制憲節
8月15日:光復節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放假3天)
10月3日:開天節
12月25日悔迅:聖誕節
中國的節日:
序號 節日名稱 日期
1 元旦 1月1日
2 春節 陰歷正月初一
3 元宵節 陰歷正月十五
4 情人節 2月14日
5 國際婦女節 3月8日
6 植樹節 3月12日
7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月15日
8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9 世界水日 3月22日
10 愚人節 4月1日
11 清明節 4月5日
12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13 青年節 5月4日
14 母親節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15 國際護士節 5月12日
16 世界電信日 5月17日
17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18 父親節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19 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
20 建黨紀念日 7月1日
21 香港回歸紀念日 7月1日
22 建軍節 8月1日
23 七夕情人節 陰歷七月初七
24 教師節 9月10日
25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 9月18日
26 世界旅遊日做並 9月27日
27 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
28 國慶節 10月1日
29 重陽節 陰歷九月初九
30 世界愛滋病日 12月1日
31 澳門回歸紀念日 12月20日
32 聖誕節 12月25日
5、除了中國,韓國也有中秋,他們的中秋與我國有何異同?
節日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明的產物,同時也是象徵,每個民族在歷史的演變之中都有著自己的特殊節日,這些節日與歷史文化甚至於國家所在的地理環境都有著很大的關聯,中國的中秋節正是這樣一個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殊性的重要節日。
中國文化作為東亞文化的一個文化核心,對於周邊民族的文化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力,節日風俗自然也是如此,其中便包括了和中國的地域格外相近的中國。韓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都是和中國的文化進行接觸值周受到了中國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中就包括了上文所說的中秋節。
但是雖然說韓國的中秋節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一個節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韓國將中國的中秋節進行了全盤照搬,而是有意識的進行了和本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其被改造成為了一個適合其民族的節日,所以說其中秋和中國的中秋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是也不能夠否認,其中秋和中國的中秋也有著相似之處,那麼兩個民族在中秋節究竟有哪些「同中有異,異中存同」的方面呢?
一、中秋節的成型時間的差別
中秋節的起源是來自於先民對於月神的崇拜而來的,對於中國的中秋節究竟在什麼時候形成的,也有著不一樣的說法,其中有三種說法是最為人所信服的,其一就是在先秦就已形成,但是那個時候也僅有秋分祭月的習慣,沒有其他的史料可以支持這個說法。其二是在唐朝所形成的,因為那個時候已經有不少的詩歌說賞月了,第三種說法說的是在宋朝,中秋才成為一個節日,因為直到這個時候,中秋節才是一個全民性的節日。
但是韓國的中秋和中國的中秋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韓國的中秋並不叫中秋,而是叫做「秋夕」,和中國一樣,韓國的中秋節也是在秋季,是韓國豐收的季節,所以可謂是韓國最盛大的節日之一。並且和中國一樣,中秋也在八月十五,但是韓國的中秋節和中國的中秋節的由來卻並不一樣。
韓國並沒有什麼關於祭祀月亮的崇拜的記載,但是卻有記載在三國時期,當時的王和大臣們就會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一起狂歡,度過這個特定的日子。之後的高句麗王朝甚至把秋夕並入了「九大俗節」之一,到朝鮮時代後期,秋夕已經和春節、寒食節還有端午一起被稱為其的「四大名節」,這和中國其實是很像的,因為中國是把中秋和春節、清明以及端午當做是四大傳統節日的。
韓國關於中秋的來源最早的記錄來自於一本叫做《三國史記》的書里,這本成書於1125年的書中就記載了在當時的中秋節里,新羅王宮之中舉行的一種叫做「嘉俳」的活動,而這種活動其實就是韓國中秋的一個表現形式。而之後,很多的韓國書籍也多次引用了這本書中所記載的秋夕盛狀,比如說《東國歲時記》等等。
除了韓國自己有史料記載他們的中秋活動,中國也有對韓國的中秋的描寫,《隋書》中的新羅章節之中就描繪了韓國的中秋,這是中國關於當時新羅王朝秋夕的最早記載,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在當時的韓國就已然有了「中秋」這個節日。而且也能夠發現,新羅的秋夕其實中國的中秋節是截然不同的。
中國的中秋節真正成為全民性的節日是在宋朝,但是早在韓國的新羅時期,中秋節便已經是韓國的全民性節日了。
二、中秋節的習俗
中韓兩國雖然距離很近,但是畢竟由於各種因素,兩國的節日風俗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那麼究竟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之處呢?
中國:
中國的中秋習俗很是簡單,最主要的就是祭天,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開始在夜晚祭祀月亮。但是現在祭祀月亮已經不常見了,不過賞月的風俗還是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但是賞月其實是從祭月的風俗里脫胎而來的。一般來說,祭月是十分嚴肅的,而賞月則是帶著一點的玩樂性質,所以說賞月更能被人們所接受。
在中國,中秋必須要吃的食物必須非月餅莫屬。月餅形似滿月,寄託著人們的對團圓的朴實期盼。在《西湖游覽志余》之中,田汝成就直接寫到:「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這本身就是一個十分殷切的期盼。也正是這份美好的祝願,才使得月餅直到今天還是中國人在中秋佳節上的必備食物。
韓國:
韓國雖然在中秋也有祭祀活動,但是和中國的祭祀月亮不同,韓國是為了祭祀祖先。而且韓國也不吃月餅,他們在中秋的時候吃的是松餅。
韓國人的祭祀活動也十分的講究,和中國的祭拜祖先時候的嚴肅不相上下。韓國人會在中秋當天早早准備好所有的祭祀品,先祭拜神靈然後再向祖先祭拜,一方面祈求神靈給自己賜福,一方面也在祈求祖先的庇佑。
而除了這兩個看似和中國的祭祀沒有什麼區別的祭祀活動外,韓國人的中秋還少不了拔河。
拔河在古代可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游戲,是為了祈求豐收的。而在韓國,這樣的寓意也沒有減少,拔河所用的繩索甚至還是收獲的稻草所編制的,更加加重了祈求豐收的心。不僅是為了祈求豐收,也許是豐收的稻草有著多子多福的寓意,所以韓國人相信只要從拔河的這根繩索之上跨過去,不孕的女子就可以生下兒子。這種現在看似荒誕不羈的說法在當時1卻是十分流行的,足以看出當時韓國人對於其的「盲目信奉」。
而除此之外,韓國人所喜愛的盪鞦韆自然也是中秋節之上的保留節目,少女們身著好看的裙子,在高高的鞦韆之上顯得格外的美麗,是節日中的韓國最美的風景線。
上文已經說到韓國的中秋食物主要是松餅,那麼松餅又是什麼呢?之所以叫做松餅,是因為在其蒸制的過程中,需要鋪上一層松針以防止松餅黏在蒸屜之上。在韓國,松餅的地位和中國的月餅是沒有什麼兩樣的,是兩國最為重要的中秋飲食。而且在韓國,做松餅可不是「單打獨斗」,而是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員一起勞動的,在製作過程中,松餅就已然有了團圓的含義了。
除了吃的,韓國人對於喝的也十分的講究,在中秋當天,他們會喝一種叫做新稻酒的飲料,這種飲料是用當年的稻子釀造而成的,也因此叫做新稻。這種酒包含著的正是韓國人對於來年豐收的希冀。
三、文化對比
中秋節在中國雖然地位很高,是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但是地位卻不是最高,遠遠比不上春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但是在韓國,中秋節的地位卻十分的高,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比春節要重要得多。
中國的中秋節的重點在於團圓,月亮在八月十五的圓在中國人的心中正是人團圓的象徵,但是遠沒有一年伊始重要,因為一年伊始代表的就是新的開始和新的人生。但是韓國人不一樣,韓國人對於祖先有一種虔誠的崇拜,而中秋節的祭拜活動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祭祖活動,對於韓國人來說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中國人的中秋更多的是隨性,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團圓感,是有著幸福感覺得節日,但是在韓國,這種幸福感則變成了對祖先的敬意,它是十分嚴肅的,這在節日內涵之中就有著本質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