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十一節日叫什麼
1、11月11號是什麼節日?
光棍節。
光棍節是一種流傳於年輕人的娛樂性節日,以慶祝自己仍是單身一族為驕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單身」)。11月11日,光棍節,源於這一天日期里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
而光棍在中文有單身的意思,所以光棍節是單身一族的一個另類節日,這個日子便被定為「光棍節」(One's Day)。光棍節產生於校園,並通過網路等媒介傳播,逐漸形成了一種光棍節磨拆的文化。如今越來越多猛胡的人選在光棍節結婚,於此同時,也是各大商家以脫光為由打折促銷的時期。
(1)喀什十一節日叫什麼擴展資料:
光棍節由來
男主角木光昆,生於1970年(庚戌年)11月11日。由於名字特殊,從小學到大學外號都叫「光棍」。他在南大讀大二時和一名女生開始了一場戀愛。只是沒想到,幸福是那麼的短暫,女生突然查出患了絕症,最終離開人世。
在她走的那天,木光昆跑到頂樓,點燃蠟燭,吹了一晚的笛子。從此,木光昆似乎變了一個人。讀大四那年的11月11日,也是他生日的那天,同宿舍的瞎知棗舍友們在南大第一宿舍的樓頂上陪他一起喝酒慶生。此後,關於木光昆的故事在南大流傳開來,他的生日於是被定為「光棍節」。這個故事後來也被南大同學改編製作成校園微電影播出。
2、古爾邦節放幾天
根據新疆官方發布放假通知,2022年7月10日是古爾邦節,7月9日至13日放假調休,共5天。
古爾邦節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
節日起源
1992年6月首次「中國喀什古爾邦節」大型節慶活動推出。
此藝術節定於一年一度在喀什舉辦。這期間的喀什艾提尕廣場上都會有成千上萬名維吾爾族群眾參加的群眾集體舞會——跳薩瑪舞。
這是喀什等地維吾爾族群眾表達自己歡樂心情事件的獨特方式,節日清晨,人們到艾提尕爾清真寺做完節日禮拜後,樂師們便在清真寺屋頂上開始敲起納格拉鼓和吹起嗩吶,隨著鏗鏘有力的鼓點和清亮高亢的嗩吶聲,人們紛紛跳起了薩瑪舞,即刻,整個廣場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3、*** 爾族的主要節日
*** 爾族的節日有哪些 *** 爾族信奉 *** 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 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陪毀斗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 *** 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暢為「開齋節」。按 *** 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准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新疆 *** 爾族重要節日和習俗 「 *** 爾」是 *** 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 *** 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 *** 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建國後,推廣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現兩種文字並用。
*** 爾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 *** 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俗
*** 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余余,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婚俗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食俗
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面等。以麵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面條等。
*** 弗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 *** 爾族最愛吃饢、抓飯、包子、面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 *** 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卜(胡蘿卜)醬等。
節慶
*** 爾族信奉 *** 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初雪節等。 *** 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蘆磨。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 *** 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
房屋建築: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並雕花紋或繪圖案。
*** 爾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 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和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 *** 爾族人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節日風俗。 *** 爾族信奉 *** 教,傳統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等。
古爾邦節。 *** 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 *** 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
過肉孜節。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 *** 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准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節日期間殺羊或駱駝,到 *** 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諾魯孜節。「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歷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歷3月22日。達一天相當於漢族的春分,故而「諾魯孜」節也叫迎春節。 *** 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對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最重要的節日。諾魯孜節的儀式在20號的黎明開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裝,各家的家長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樹枝,將冒煙的樹枝在每人頭上轉一圈,預祝他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快樂。然後,家長要把冒煙的松枝帶到牲畜圈門口,讓畜群從煙上通過,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體壯,迅速繁殖。跟著,人們就要做諾魯孜飯(就是家家戶戶用剩餘的糧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種佐料煮成的稠粥)。從當天午時起, *** 爾人成群結隊地相互拜年,等到諾魯孜節過後,在農村,緊張的春耕生產也就開始了。 諾魯孜節是伊朗和中亞的節日,是為進入春耕生產,綠化、美化、凈化環境做准備的節日。
新疆 *** 爾族的傳統節日 *** 爾族信奉 *** 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 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 *** 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 *** 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准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 爾族主要節日 中國新疆 *** 爾族節日主要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 *** 爾族當然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世襲流傳至今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前兩個屬典型的宗教節日。新疆電視台舉辦晚會的有三個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現在 *** 爾族信仰 *** 教,傳統節日都是 *** 教的宗教節日,其中最著名的是「開齋節」、「古爾邦節」。過節時, *** 爾族人會穿上節日盛裝,互相登門拜訪,慶賀節日。而諾魯孜節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歷史,內容與漢民族的春節相似。
*** 爾族主要節日有哪些 中國新疆 *** 爾族節日主要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開齋節是 *** 教節日。在 *** 教歷10 月1日,又稱拉瑪丹節,中國新疆地區稱肉孜節(Roza,波斯語,意為齋戒)。 古爾邦節是 *** 語的音譯,意為「宰牲」或「血祭」。 *** 爾民族的古爾邦節同漢族的春節一樣,節日氣氛特別濃郁。 *** 教創立後, *** 將太陰歷12月10日定為 *** 教的節日之一,這個日子恰恰是麥加朝覲活動的最後一天。這樣,古爾邦節逐漸成了從11世紀初開始改信 *** 教的 *** 爾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歷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歷3月22日。達一天相當於漢族的春分,故而「諾魯孜」節也叫迎春節
*** 和 *** 爾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節日? *** 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 族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 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
*** 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 *** 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 *** 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准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齋月里, *** *** 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一般都備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葉、水果等有營養的食品。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飯。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飢餓和乾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 *** *** 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當人們封了一天齋,快到開齋時,齋戒的男子大多數都要到 *** 寺等候。聽見 *** 寺里開齋的梆子聲後,就在寺里吃「開齋飯」了。開齋時,若是夏天,有條件的先吃水果,沒有條件的喝一碗清水或蓋碗茶,而後再吃飯。這主要是齋戒的 *** 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乾渴,而不是飢餓。若在冬天,有的人講究吃幾個棗子後再吃飯。相傳 *** 開齋時愛吃紅棗,所以 *** 現在也有這種習慣。 齋戒期滿,就是 *** 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開齋節。
.網路/question/585054976
wan/guide_2961
azg168/...9
維族最大的節日是什麼? 這么說吧,對於 *** 爾族來說,肉孜節、庫爾班節都是重大的節日,但是非要分出那個更比較重大,應該是庫爾班節,有句話說:肉孜節是 *** 的大年, *** 爾族的小年;庫爾班節是 *** 爾族的大年, *** 的小年。這話在新疆幾乎人人都知駭。不過其實兩個節日都很重要,是 *** 教節!
還有就是 *** 爾族、哈薩克族等突厥語民族還有一個「努魯茲節」,這個節日有些像漢族的春節,但相對教節來說,並不是最重大的節日。
*** 爾族的傳統節日是 *** 爾族節日主要傳統節日有「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 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 爾族,一代又一代世襲流傳至今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前兩個屬典型的宗教節日。新疆電視台舉辦晚會的有三個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現在 *** 爾族信仰 *** 教,傳統節日都是 *** 教的宗教節日,其中最著名的是「開齋節」、「古爾邦節」。過節時, *** 爾族人會穿上節日盛裝,互相登門拜訪,慶賀節日。而諾魯孜節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歷史,內容與漢民族的春節相似。
4、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桿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
1、蒙古族的那達慕
蒙古語意為「游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歷史上的那達慕不受時間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軍隊出征、凱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慶典等場合舉行。
今天的那達慕,在每年夏秋之交舉行,規模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每年農歷6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項目。
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傣族的潑水節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
當日,中國西雙版納、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了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藏族的酥油花燈節
酥油花燈節,藏語稱「美多卻傑」,其間還要由寺院舉辦跳神等歌舞活動。跳神者身穿綉袍,臉戴面具,在藏式喇叭、嗩吶、牛皮鼓和鑼鼓的伴奏下,邊舞邊歌,以示歡慶。
每年藏歷正月十五日,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與其他教派辯論的勝利,在藏區各大寺院都要舉行油塑藝術展覽,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的形象並點燃酥油燈進行祝福。藏族稱之為「甘丹昂曲」,為傳統的宗教節日。
4、拉祜族的月亮節
月亮節是拉祜族農事節日,又叫「哈巴節」。拉祜語音「哈巴」,意為月亮,在拉祜年歷八月十五舉行,原為祭獻月亮,歡慶豐收。
祭禮在晚上月出時舉行,各家挑選最好瓜果作為祭品,用篾桌擺設,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後面)祭獻為人們分出了耕種節令的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圍著篾桌跳蘆笙舞,歡度節日。
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地方,祭月亮加入了賧佛內容,地點改在寨內奘房。由佛爺在奘房掛上一幅繪有月亮圖案的白布,在白布下方設供桌、香爐、蠟台等佛事用具。天黑前,人們帶著鮮黃瓜、芭蕉、菠蘿等供品供佛,點香燃燭、燒紙錢,佛爺念經祈禱。
賧佛後,便到寨內活動。老人齊聚喝酒烤茶;年輕人雲集歌場跳蘆笙擺舞、賽唱傳統歌謠,能唱出本民族的歷史淵源者就獲得歌手稱號。
5、苗族的花山節
花山節,又叫"跳場"、"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東北、滇南、川南一帶苗族的傳統佳節,源於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在每年5月初舉行。
四川的興文縣一帶,雲、貴、川三省毗鄰,苗族同胞集中,人們跨省前來參加,人數常達數萬人,規模盛大,萬眾歡騰。屏邊苗族自治縣舉行的花山節規模也很大,文山、馬關、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趕去參加。
(4)喀什十一節日叫什麼擴展資料
雪頓節是藏族傳統節日,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每年藏歷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時藏語音譯,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子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
屆時,拉薩市附近的居民身著鮮艷的節日服裝,扶老攜幼,邊飲邊談,載歌載舞,觀看藏戲,享受節日的歡樂。下午各家開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來賓行敬三口乾一杯的「松准聶塔」,唱各種不同曲調的勸酒歌。歌罷,客人將酒三口飲完。敬酒聲、祝福聲、歡笑聲經久不息。當晚霞染紅天際,人們才踏著暮色離開羅布林卡。
據佛教規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時間內禁止出門。夏季,藏歷6月底期滿,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進行施捨。當時純屬宗教活動。
17世紀中葉,清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後,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戲團體集中到拉薩為雪頓節助興,雪頓節活動演變成為以藏戲匯演為主,宗教和文娛活動相結合的重要節日,故又稱「藏戲節」,因其范圍局限在寺廟內外,並以哲蚌寺為中心,故稱為「哲蚌雪頓節」。
18世紀初,雪頓節活動中心從哲蚌寺轉移到羅布林卡,允許市民入園觀看藏戲。西藏民主改革後,雪頓節成為人民群眾自己的節日。節日期間有哲蚌曬佛、藏戲表演、逛林卡等活動。
每年的藏歷6月30日,拉薩市西郊的哲蚌寺都舉行盛大的「展佛」活動,讓更多的信徒有機會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對這樣的佛事活動不加干預。節日期間,羅布林卡內,人山人海,林木間到處是帳篷、地席,藏族群眾歡聚在這里喝著青稞酒、酥油茶,吃著酸奶子,並觀看藏戲和欣賞各種文藝節目。
1993年,拉薩市人民政府決定,從1993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拉薩雪頓節,同時舉辦拉薩雪頓節物資交易會。1993年8月16日,首屆「雪交會」開幕。如今雪頓節已發展成融文藝匯演、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物資交流、產品展銷、體育競技、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盛會。
2004年,拉薩市人民政府決定,為了解決傳統雪頓節以藏歷為准,每年的公歷日期不一致,給國內外遊客造成不便的問題,從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動依然按傳統的藏歷6月30日進行外,由市政府主辦的雪頓節固定為每年公歷8月18日開幕。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少數民族節日
5、新疆除了春節有什麼特殊的重大節日?
新疆除了春節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重大節日,如:古爾邦節,開齋節,肉孜節。
其中古爾邦節是我國維吾爾、回、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
6、十一是什麼節日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名稱有所不同。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但也有的國家不舉行招待會,如美國、英國均不舉行招待會。 國慶節的由來 世界各國國慶節的確立各有不同的含義。 以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黑人殲滅了拿破崙的六萬遠征軍,在聖多明各島宣布獨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擺脫殖民統治和廢除奴隸制的新國家,並以獨立日為國慶節。墨西哥和迦納也以獨立日為國慶節。 以建國日為國慶節: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我國也以1949年10月1日建國日為國慶節。 以國家元首生日為國慶節:有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尼泊爾、泰國等。日本則以天皇誕生日為國慶節。 以佔領首都日為國慶節:古巴、民主柬埔寨、捷克斯洛伐克。 以武裝起義日為國慶節:如羅馬尼亞以共產黨武裝起義,推翻安東尼斯庫反動政權,轉入反法西斯戰爭的1944年8月30日為國慶節。 以重大會議日為國慶節:美國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這天為國慶節。南斯拉夫以召開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日子為國慶節。加拿大是英國議會通過《大不列顛北美法案》把分散的北美殖民地合並為加拿大這天定了國慶節。 以首批移民到達日為國慶節:澳大利亞以首批英國移民到達悉尼附近的植物灣那天為國慶節。 以摧毀專制性象徵物日期為國慶節:法國以1789年7月14日,巴黎起義群眾摧毀封建專制王朝的象徵——巴士底獄這一天為國慶節。 國慶節的來歷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節的來歷 國慶節資料: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國慶節的設立來源於國慶日的確定。1949年10月1日14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一致決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委員宣布就職。會議決定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同日15時,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在1949年10月9日第一屆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上,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委員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滿意請採納
7、10月1號是哪個節日 10月1號是什麼節日
1、10月1號是國乎衡慶節。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拍敗、「國慶黃金周」。中華人民襲頃顫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49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8、「庫爾邦節」是什麼樣的節日?
庫爾邦節--伊斯蘭教宗教節日 ,又叫宰牲節、古爾寬譽邦節、爾德節等,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庫爾班節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也稱"爾德.艾祖哈"。"爾德"的意思是節日,"古爾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獻牲"之意。因此通常把這一節日的名稱漢譯為"宰牲節",即宰牲獻祭的節日。 在我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其音譯為"庫爾班節"。庫爾班節的時間定在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十日。在新疆的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庫爾班節這一天清晨的禮拜,是一年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禮拜,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爾清真此賣大寺前的大聚禮,聚禮之後,樂師們登上艾提尕爾清真大寺的門頂,敲起納格拉(鐵殼鼓),吹起蘇奈依(嗩吶),大寺前廣場上慎扒段的男子們就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薩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