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八月有什麼節日
1、八月有什麼節日
八月有建軍節、國際電影節、全民健身節、國際青年節、七夕。八一建軍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定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國際青年日是全世界革命青年反帝國主義、反軍國主義、
2、八月有什麼節日 八月節日介紹
1、八月一日,是我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舉行紀念活動。老肆檔
2、八月三日,中國男人節。這個節日是隨著網路設立的,八月三號是和婦女節三月八號對調過來的。
3、八月十七日,二零一八年的今侍亂天是農歷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節,中國的情人節。這個節日又稱為七巧節或七姐誕。
4、八月十九日,中國醫師節。在二零一七年經國務院批准自二零一八年起,將這一天設定為中國醫師雹吵節。
5、八月十二日,國際青年日。這一天是全世界革命青年反帝國主義、反世界大戰、反軍國主義的紀念日。
6、八月二十五日,也就是二零一八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這一天與清明節、除夕、重陽節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放河燈就是中元節的傳統習俗。
3、8月有什麼節日呢?
傳統節日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你知道今年八月份都有哪些重要節日嗎?8月1號建軍節和8月25號七夕節都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
建軍節
每一年的8月1號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它來源於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南昌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它歷經重重困難逐漸發展壯大成為鋼鐵一般的軍隊。
建軍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好男兒應當保家衛國。心中熱血在流淌,誓死保衛祖國邊疆。面對寒風刺骨的雪夜,官兵們依然挺立在邊防哨所,訓練場上龍騰虎躍,不怕苦不怕累,掉皮掉肉不掉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軍隊。硝煙彌漫的年代,槍聲為你的熱血唱贊歌。美好和平的年代,白鴿為你的忠誠寫下詩篇。八一建軍節,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七夕節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逐漸演變成為現在的中國情人節。寓意著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相守一生的情感。
傳說在七夕這一天,牛郎織女會在鵲橋相聚。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情人相愛一生永不分離。愛情最原始的樣子本該是這樣,甜蜜浪漫,幸福美滿,既然彼此相愛就要一心一意始終如一。
七夕節隨著時間的演變慢慢成為了情人節,在這一天情侶會互相贈送玫瑰花來表達對彼此的愛意。情侶們在這一天會發朋友圈來宣誓他們的愛情,常常讓人羨慕。其實愛情很簡單,就是我想跟你在一起、我很愛你、想每天都陪著你、想關心你的一點一滴、想參與你的未來、想成為你的人生伴侶。
在古時候只要認定了對方,不管多遠的距離,不管多長的等待時間,雙方都會一心一意很少會變心。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現在人們的戀愛節奏也逐漸加快。
官宣變得越來越隨意,那麼自然分手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其實還是希望愛情可以回到當初最純粹的樣子,就是彼此互相喜歡,不被外界所干擾,彼此互相信任,共同維護這段感情,讓愛情變得可靠又牢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生活的磨練。愛情是要用心的,只有付出真心才會有好的回報。我們憧憬愛情,但不要著急去尋找,慢慢來,屬於你的愛情終究會來。
總結
傳統節日傳承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積極地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並將之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今年的八月份有兩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一個是建軍節,一個是七夕節,這兩個節日都是我國的重要節日,讓我們來一起慶祝節日的到來吧。
4、中國不同朝代,有哪些不同的中秋風俗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歷,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
<<<節日習俗>>>
·賞月
·吃月餅。
·在香港,除了月餅以外,楊桃、芋頭仔都是常見的食品。由於菱角現在比較難買,已經比較少見。
·祭月即拜祭太陰娘娘。
·台灣自1990年代起,中秋節流行起吃烤肉的習俗。
·此外,亦有些地方的習俗會向長者或後輩送贈豬仔餅或長壽面。
·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韓國人的感恩節」。
<<<韓國的中秋節>>>
韓國人的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 Thanksgiving Day,因為秋夕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三天假。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時至今日,每逢秋夕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
<<<日本的中秋節>>>
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也叫芋明月,也叫栗明月。現代日本人,已經不過中秋節了。那天人們可以不工作,在家裡呆著喝啤酒,不看月亮,看電視節目。由於傳統文化的衰退,年輕人都不知道節日的來源和意義,聽到什麼節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中秋詩詞>>>
有許多古代詩人寫下了詠誦中秋節的詩詞。不少人認為,以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最佳.
[ 宋朝的辛棄疾寫過一首詞: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毀譽,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賞月的天氣>>>
下面的數據是1949年以來的大約46個中秋節(不含閏月)20時的天氣狀況(2000年以前)。
·平均氣溫
北京:18.2℃
漠河:5.3℃
武漢:22.0℃
廣州:27.0℃
·陰晴(平均總雲量)
北京:40%(遮月的低雲平均只有16%)
吐魯番:31%(遮月的低雲升好平均只有2%)
貴陽:72%
雅安:96%,只有1956年可以賞月
·降水(雨雪天氣)
貴陽:7次下雨
雅安:18次下雨
峨眉山:29次下雨
長白山天池:9次降雪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從習俗上看,過去中秋節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僕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現在送禮更興旺。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里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裡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北京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提漿月餅是指月餅皮面吵余鉛的一種製作方法,說通俗點「提漿」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鬆的作用。有回民購買時,就把大油換成黃油。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酥、餡香,「老北京」中秋特愛吃。
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嘗螃蟹的時節,北京尤其講究品嘗醉蟹。
●福建
福建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一起燒,叫檳榔芋燒鴨,味道非常好。
●山東
即墨等地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
潞安人在中秋節會宴請女婿。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
●陝西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上海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蘇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浙江
杭州的蒓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蒓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蒓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並使蒓菜成為思鄉的象徵。
蒓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蒓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蒓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蒓菜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蒓為多為好。
●四川
除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
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那時當年生鴨已長大,肥瘦適宜。師傅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後褪盡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凈後,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腌漬一夜後,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乾水分,置熏爐中,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放入鹵鍋中鹵熟,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熏鴨即成。製作煙熏鴨,鹵水的調制極為重要。鹵水要用老鹵,每次鹵時加入適時的香料,食鹽、糖色,鹵制時要用重物將鴨子充分壓入鹵水中,鹵制時間一般以20分鍾左右為宜,時間過長鴨肉質老,影響質量和口感。
●廣東
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這與潮人過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潮地氣候、農事生產有很大關系。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一個潮汕人不品嘗一下月餅的滋味的。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芋頭、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貴州
黔式月餅不同於廣式月餅,它是用烤的方法,用麵粉500克、豬板油、糖稀、清水拌勻
揉成水油皮;麵粉250克與豬油拌合擦成「干油酥」。分別下劑後,將干油酥包入水油皮中,開暗酥製成40克一個的酥皮坯劑子,再將每個劑子按圓餅皮子備用。芝麻、瓜子肉、核桃烤熟,剁成細粒混合,加入熟火腿末、大棗、瓜蓉、熟粉、冰糖、鹽拌勻成餡料。
將適量的餡 料包入皮坯劑中,收口朝下,壓成扁圓形,放入刷過油的烤盤中,入烤爐用面火210℃,底火180℃的爐溫烤15~20分鍾至表面金黃、裡面成熟即成。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層次分明;餡心甜中帶咸,香甜爽口,營養豐富。師傅說酥層要開得薄而均勻,月餅坯子入烤盤時要墊上一張白油紙。
●台灣
高雄縣飼養水鴨的風氣很盛。中秋節前後正是水鴨公初長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往往於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加菜,成為當地中秋的特色。宜蘭地區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叫「菜餅」的食物。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台南地區則有在中秋節吃麻薯的習俗。
近年來,台灣的中秋節又發展出一種新的活動———烤肉。
此外,台灣一食品公司根據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和中秋節期間暑氣未消的特點,推出全新概念的中秋雪月餅。何為雪月餅?雪月餅就是冰淇淋月餅,清涼降溫,口感滑爽,內餡分三種口味———香檳甜心、夏威夷派對、維也納咖啡。此款月餅還全面採用日式精緻包裝、具有保溫作用的保力龍包裝盒,保證雪月餅在一定時間內不融化。
5、還山雞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還山雞節,爾蘇藏族的節日
又學習了,從來沒聽說過,百度一下長知識
在雅安市石棉縣,生活著自稱爾蘇的一個藏族支系。他們從哪裡來?經過了怎樣的歷史演變?這些問題,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人前去探秘。日前,民族研究專家李星星,為我們深入地了解爾蘇藏族推開了一扇窗。
八月過年———記憶農耕文化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記憶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在我國56個民族及其支系中,大部分都有許多節日,而爾蘇藏族,一年只有一個節慶,這就是「還山雞節」。
爾蘇藏族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沿岸地區,即雅安地區的石棉縣、漢源縣,甘孜州的九龍縣,涼山州的甘洛縣、冕寧縣等地。爾蘇語有西部方言區和東部方言區,石棉縣的爾蘇藏族講東部方言,自稱「魯蘇」。現在保存爾蘇文化比較完整的人群,主要居住在石棉縣的蟹螺鄉。在蟹螺爾蘇藏族中,除了農歷八月過「還山雞節」以外,別無其他節慶。
「還山雞節」的時間在農歷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間。農歷八月,又名酉月,即雞月。八月過年還雞願,顯然選擇的是屬雞的酉月。表明爾蘇傳統使用的歷法屬古夏歷,以寅為正月,八月為雞月。按爾蘇藏族的日子推算方法,自初九至十二日,四年納老世一輪。即今年如果是初九開始過,明年就是初十開始,第五年又回到初九。作為爾蘇藏族唯一的節日,「還山雞節」包含了多層含義,同時具有祭祖、洞肢慶豐收、祈年等功能。
據調查,目前,蟹螺爾蘇藏族主要種植玉米、洋芋、黃豆等作物,再早種過蕎子、黍米(糯小米)。說明爾蘇藏族很早就從事農業種植業,以八月作物收成為年終標志。
白雞公祭祀———記憶遷徙歷史還山雞節禮儀活動保留得相當含數完整。由於各家每年祭祀都要用白雞公,因此白雞公品種的保留和延續,就顯得十分必要。各家事先都需早做准備,哪家如果缺了白雞公,就會心慌,必想方設法通過購買、相互調劑來准備,購買和相互調劑時都不會講價。除白雞公以外,祀禮還有糯米糍粑、酒、臘肉、麵粉、香杉枝等。
6、8月 9月有哪些傳統節日
8—9月節日有: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
8月8日:中國男子節(爸爸節)(1988) 。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1994)。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咨詢日(1993)。
8月1日:雙親節(剛果共和國節日)。
8月27日:復活節(斯洛伐克國節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9月8日:國際掃盲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世界預防自殺日。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中國腦健康日。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
9月20日:國際愛牙日。
9月21日:世界停火日(和平日)。
9月22日:歐洲無車日。
9月25日:世界兒童節、世界海事日。
9月26日:國際聾人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龍抬頭、社日節(農歷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 ;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歷十月十五);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傳統節日
7、八月份有什麼節日
&
8、8月都有什麼節日?
8月有建軍節。
八一建軍節(Army Day)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定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
2019年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招待會,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2021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4周年。
誕生之地: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並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