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藏族的什麼傳統節日

藏族的什麼傳統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3-31 00:25:23

1、藏族的傳統節日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薩噶達瓦節、雪頓節、藏族沐浴節。

1、薩噶達瓦節

每年藏歷的四月十五就是西藏有名的薩噶達瓦節,薩噶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藏歷的四月十五對於對於佛教信眾來說,這是一個極其不平凡的日子,佛陀(釋迦牟尼)的降生、成道、圓寂都發生在藏歷的四月十五。

薩嘎達瓦期間,西藏的各大小寺院都會舉行各種佛事活動,信徒們去轉經道轉經祈福。這也是布施的節日,這一天拉薩的大街小巷都蹲滿了乞丐,因為這一天是吉祥日,只要你做善事,你的福氣就會更多,所以只要乞丐像你伸手了。

一般當地人都會慷慨解囊,所以這一天也是「要飯」的的大好日子,甚至薩噶達瓦節被我們這些內地人稱之為「窮人的日子」、「要飯的日子」。這一天也是比較多禁忌的,比如這一天不可以殺生,主人倒酥油茶給你喝時,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雙手接過來喝。

2、雪頓節

每年藏歷的六月三十就是拉薩隆重的雪頓節。「雪」在藏語中是「酸奶子」意思,「頓」是「吃」的意思,所以雪頓節又稱之為「吃酸奶的節日」。又因期間有盛大的展佛活動,雪頓節又稱之為展佛節,是拉薩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雪頓節期間的活動有:展佛活動,尤其是哲蚌寺的展佛最為隆重,到時拉薩萬人空巷,全部涌到哲蚌寺的後山上看展佛,場面甚是壯觀;龍王潭公園、羅布林卡屆時都會舉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戲匯演,繪聲繪色的藏戲表演帶你領略西藏獨特的民族文化。

雪頓節過林卡(過林卡跟我們內地野炊意思一樣)、喝酸奶是不變的主題之一,一家人找個青草地綠水旁,烤烤肉,喝喝酸奶,其樂融融。

3、藏族沐浴節

每年藏歷的八月初四就是西藏有名的沐浴節。沐浴節俗稱大家一起洗澡的日子,到時男女老少成群結伴一起到河邊洗澡,把家裡的褥被及一些傢具都會搬出來清洗一次。

家家戶戶還會在河邊的樹蔭下搭起帳篷,置辦一些美食,好友歡聚一起,舉杯暢飲,引吭高歌,熱鬧極了。我是非常期待過這個節日的,不但可以享受到美食,還可以在拉薩河邊看到出水芙蓉的美女呢。

2、藏族有什麼節日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藏歷新年、朝山節、燃燈節、燒香節等。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
藏族概況
我國藏族總人口6282187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自治區爛槐和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區。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藏族自稱為「博〔bod〕」。藏語對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又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區的人自稱為「兌巴」,後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衛巴」;居住在西藏東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稱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青海地區的人自稱為「安多娃」。統稱為「博巴」。
藏族有什麼節日
1、藏歷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歷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開始了藏歷年。藏歷年是一種節日習俗,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每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准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在藏歷年中,其飲食風俗習慣,雖然吃的東西不同,但是過的習慣跟漢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飯,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吃面團突巴(古突)。年初一要預祝新的一年好運氣,分別再拜年。初二回禮,相互送禮物,並且穿新衣服。
藏族節日
藏歷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飢毀友,大家圍成圈兒跳鍋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在城鄉演唱藏戲,跳鍋庄和弦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2、上九節(農歷正月初九)
流行於寶興縣一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九舉行。是日,人們匯集到山下,舉辦燈會和表演獅舞等,盡情歡舞高歌。夜晚,舉行別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結果常常是男敗女勝,引起轟堂大笑,將節日活動推向高潮。
3、謝水節(農歷三月初六)
流行於冕寧余橘縣一帶。每年農歷三月初六舉行。其主要內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帶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癩蛤蟆,每家隨去一二人。來到水溝邊,喇嘛一邊念經一邊把糌粑做的動物放到水中。返回時,大家打著雨具,嚷嚷鬧鬧,表示雨已下起來了。接著,人們去敬一個圓形的塔子。塔內放有一把刀子和一個小鑼鍋,代表生育。久婚無子的婦女向塔神許願,祈求生子。敬塔後生了孩子的儂,該日要去敬塔還願。
4、轉山會(農歷四月八日)
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流行於甘孜、阿壩藏族地區。每年農歷四月八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故又稱沐佛節。每年這一天,甘孜藏區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匯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里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後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山後,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庄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舉行物資交流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5、白馬歌會(清明節前後)
為白馬藏人節日習俗。流行於平武縣,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行。白馬藏人能歌善舞,傳統的文化活動在漢區的春節期間舉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文化的傳入,他們萌生了創立自己節日的願望。有關部門因勢利導,於1982年舉行辦了首屆山寨歌會。從此約定俗成每年舉辦一次。

3、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藏族的傳統節日介紹

1、藏族的傳統節日有羨慧嘩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藏歷新年、朝山節、燃燈節、燒香節等。

2、藏族節日繁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節日。藏歷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這個兄行月里,幾乎天天都在過節。藏族節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現。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成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節日由於受其深刻影響,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純粹的宗教節日。

3、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碧銀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的節日。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

4、大佛瞻仰節,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5、祈禱節是藏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這兩個祈禱節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比夏季的祈禱節要隆重。

4、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藏歷新年、薩噶達瓦節、雪頓節、藏族沐浴節、吉祥天母節、燃燈節等。

1、藏歷新年

藏歷新年在當地就如漢族人的春節一樣,是一個合家歡樂的節日,是藏族人一年中最為熱鬧的傳統節日之一。藏歷新年到來之際,每家每戶會把家裡清掃得乾乾凈凈,准備「切瑪」,製作「卡塞」,備置各種各樣的「年貨」。

2、薩噶達瓦節

每年藏歷的四月十五就是西藏有名的薩噶達瓦節,薩噶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藏歷的四月十五對於對於佛教信眾來說,這是一個極其不平凡的日子,佛陀(釋迦牟尼)的降生、成道、圓寂都發生在藏歷的四月十塌棗五。薩嘎達瓦期間,西藏的各大小寺院都會舉行各種佛事活動,信徒們去轉經道轉經祈福。

3、雪頓節

每年藏歷的六月三十就是拉薩隆重的雪頓節。「雪」在藏語中是「酸奶子」意思,「頓」是「吃」的意思,所以雪頓節又稱之散纖為「吃酸奶的節日」。又因期間有盛大的展佛活動,雪頓節又稱之為展佛節,是拉薩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4、藏族沐浴節

每年藏歷的八月初四就是西藏有名的沐浴節。沐浴節俗稱大家一起洗澡的日子,到時男女老少成群結伴一起到河邊洗澡,把家裡的褥被及一些傢具都會搬出來清洗一次。家家戶戶還會在河邊的樹蔭下搭起帳篷,置辦一些美食,好友歡聚一起,團掘拆舉杯暢飲,引吭高歌,熱鬧極了。

5、燃燈節

每年藏歷的十月二十五就是西藏的燃燈節。藏歷年的1419年10月25日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格魯派也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成佛圓寂之日,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格魯派領袖,每年的這一天信徒們都會舉行磕頭、誦經、燈供儀式等隆重的祭祀活動,久而久之,這一活動成了一個傳統節日—燃燈節。

5、藏族的傳統節日叫什麼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藏歷新年、朝山節、燃燈節、燒香節等。對於西藏人來說,這些傳統節日非常重要。西藏地域遼闊,這里的人們都非常的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所以傳統節日在當地的慶祝規模非常宏大。

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藏族是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拉薩是藏族人心中的聖地。

藏族的傳統節日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藏族佛教文明依附於藏族的傳統節日流傳下來。了解藏族文化或者藏佛教文化就一定要先了解藏族的傳統節日。

節日擴展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望果」節歷時一至三天,於秋收前擇吉日舉行。每年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節日盛裝,有的打著彩旗,有的抬著青稞、麥穗紮成的豐收塔,豐收塔上系著潔白的「哈達」。

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傳統新年,西藏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寺廟僧侶與俗人共同歡慶的節日。一家人做卡賽、擺「切瑪」、吃「古突」、背水、互相拜年等等活動,類似內地的春節的重要性。

藏族人絕對禁吃驢、馬肉,最忌吃狗肉,凡盛過這些肉類的器具便不再使用。有些地區也不能吃魚。人對馬的偏愛之情,帶有原始宗教的圖騰崇拜色彩。他們認為馬是路神的象徵,不吃它的肉,不擠它的奶,不用它的皮,由它自然繁殖和死亡。

6、藏族傳統節日是什麼

1、藏族的傳統節日有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察搜、藏歷新年、朝山節、燃燈節、燒香節等。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
2、農歷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歷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帆喊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態沒野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願。廟會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

7、藏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與漢族不同的是,藏族使用的是藏族日歷。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有著自己民族特別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用於慶祝。那麼,藏族都有著哪些傳統節日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藏歷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歷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開始了藏歷年。藏歷年是一種節日習俗,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每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侍鬧五天不等.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准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在藏歷年中,其飲食風俗習慣,雖然吃的東西不同,但是過的習慣跟漢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飯,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吃面團突巴(古突)。年初一要預祝新的一年好運氣,分別再拜年。初二回禮,相互送禮物,並且穿新衣服。藏歷新年期間,在廣洞談帶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在城鄉演唱藏戲,跳鍋庄和弦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2、上九節(農歷正月初九)流行於寶興縣一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九舉行。是日,人們匯集到山下,舉辦燈會和表演獅舞等,盡情歡舞高歌。夜晚,舉行別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結果常常是男敗女勝,引起轟堂大笑,將節日活動推向高潮。
您可能也喜歡:彝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彝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淺談藏族的風俗習慣詳解:傣族的三大傳統節日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納蘆、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8、藏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藏族的傳統節日是:

1、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的節日。

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規定,每年藏歷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酸奶敬獻,形成雪頓節。

2、大佛瞻仰節,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

3、祈禱節是藏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這兩個祈禱節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比夏季的祈禱節要隆重。

州內還有本波教的寺廟和信徒,他們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宗教的習俗。前來參加盛會的人們,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轉一圈尕米寺後的聖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侶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內樂隊吹響的大、小銅號。

隨後全寺和尚齊聚經堂誦經,並由活佛安排這一天各人的責任。近12時,和尚們向前來朝覲的各地香客和觀眾,表演「跳神」節目,跳神的內容既有歌頌歷史上藏漢團結的故事,也有根據本波教經典故事而編跳的舞等。



(8)藏族的什麼傳統節日擴展資料: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在西藏古代建築藝術中,最富有民族和時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規模宏大,氣勢渾厚,工藝精緻,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從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主體風格的形成,其間大體經歷了寺廟、寺院、宮殿與寺院建築融合的三個發展階段。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房子外牆厚實,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

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卧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