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舞獅什麼節日
1、舞獅子是什麼節日民俗?
舞獅子是春節期間的節日民俗,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從春節到元宵燈節,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樣如意,事事平安。
舞獅子的傳說故事
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地區出現了一頭怪獸,每逢年歲將盡,則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糟踏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勝其苦人們就把竹篦紮成若干頭獅子模型,並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事前布置好,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群獅奮舞,一齊朝著那頭怪獸進發,那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爾後,當地鄉民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
於是,每年春節打鑼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2、舞獅子是什麼節日民俗?
每當到了春節的時候,各地幾乎都是一派熱鬧喜慶景象,各種各樣寓意豐富的習俗也跟著輪番上場,從春節前一直鬧到元宵節,無論是貼春聯還是掃房子,無論是祭灶神還是迎神賽會,無一不反映了這種熱鬧與節日的喜慶。
而舞獅子便是其中一項非常引人注目的習俗,在熱鬧的新年期間,不少地域都將舞獅子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不僅增添了喜慶的氣氛,有助興的意思,也包含了人們對於新年的祝福,希望來年吉利順遂,畢竟獅子一舞,各地邪魔盡皆退散。
關於此項習俗的起源,追根溯源起來不僅甚早,傳說也很多,有的地方說是因為古早之前民眾深受山中獅子的危害,在會武功之後民眾除掉了獅子,此後一直學習獅子的形態與動作,舞獅子因此流傳下來;有的神話則將舞獅子與佛教聯系了起來,其中也有舞獅子是為了驅趕新年出現的年獸的說法。
當然,這些說法當中基本都加入了不少神話和傳奇的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最開始的時候,獅子和龍一樣皆僅在神話當中存在,比如獅子就是菩薩的坐騎,一直等到漢朝的時候,中國才從西域一帶引進了獅子,獅子已經竄傳入。
當時的人對這種猛獸頗感興趣,不過當時也只有訓獅。在三國時期,人們才開始模仿獅子的神態與動作,形成了舞獅子,並一直延續下去,直到如今。
因為獅子一直被當成吉祥和驅邪退魔的瑞獸,舞獅子也在各地發展起來,極具地域特色,也有南方與北方之分。南方的獅子顯得矯健兇猛,比較注重於武術的結合,舞起獅子來除了模仿獅子的形態與動作,也添加了不少難度極高的技巧和動作,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而北方的獅子雖然在外形上與獅子十分神似,但是在動作上責顯得憨態可掬,撲、咬、甩尾巴、抖毛和翻滾,樣樣動作極富趣味。當了除南北之分,舞獅子在地域上的差別也很大。
現在除了新年賀歲和一些大型活動上會出現舞獅子活動外,有些地方還有醒獅隊上門拜屋,一般都是在大年初一前後,在人們的觀念中,獅子能驅除邪祟,只要請到家中上下騰躍一番,那麼自家家中的小鬼晦氣就能統統被趕出門外。
舞獅的歷史:
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為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或迎神喜典應運而生,在這些節慶中,人們為了所求生活平安詳寧,舞獅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以此來驅鬼娛神演變下來,這種形式便漸漸具有娛樂民間的意義。
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
3、元宵節在你的家鄉有哪些節日習俗?
客家元宵節習俗之《吊花燈》
前一年生了男娃的人家,都會在家和祠堂吊一盞花燈,花燈上面有各種吉祥圖案,也會掛一些金額不等的紅包。在元宵節當天供大家開心哄搶。在這天也會設宴招待各路賓客,是個喜慶的日子。也是客家人「中國年」真正意義上過完的標志…
4、南獅神情豐富、動作姿態多變!為何南獅能成為廣東春節必備節目?
在春節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的習俗,而有些地方表演舞獅也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習俗,在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邀請舞獅表演意味著在新的一年可以紅紅火火,並且生意興隆,也能夠財源滾滾地吉祥如意。
而廣東春節的時候,到處都可以看到舞獅表演,在廣東舞獅表演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並且在中國的傳統中舞獅表演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而廣東舞獅人們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過年為何要舞獅?
在廣東人們過節或者過年,而有些新店在開業的時候都會邀請舞獅表演在一些比較重大的慶典上面,請來舞獅打火助興,同一個吉利和增加熱鬧的喜慶氣氛。而在過年的時候舞獅也是人們非常常見的,一般在過年的時候,每個門店都會邀請舞獅的人進行表演,讓人們來觀看舞獅表演,同時也是為了使得自己的店更加地歡樂和喜慶,同時也是為了吸引顧客,並且這樣的舞獅意味著生意興旺發達,並且也有著生意興隆,希望來年更好的美好寓意,因此有很多的門店或者一些酒店之類的,就會在過年的時候邀請舞獅隊來有一個比較好的吉利。
為何南獅是廣東的必備節目?
舞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春節的時候,或者是在一些慶典活動上,會邀請舞獅隊進行表演,意味著一個喜慶和吉祥的氛圍,而舞獅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可以分為南獅和北獅,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主要是由一個人舞獅頭一個人舞獅尾。南獅主要是雙人舞,並且舞獅人下面穿燈籠褲。獅子是百獸之尊,並且形象雄偉,給人一種威嚴兇猛的感覺,因此古代人們將詩詞當作是勇氣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夠驅除妖邪,能夠保佑人們平安,所以在元宵節以及其他重大活動上舞獅子的習俗非常地常見,也意味著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北方獅子表演時一共只需要三個人,北方的舞獅主要在表演的善良和靈巧翻滾跳躍以及步伐的整齊合一,而在南方舞獅子的時候,人越多越好,圖的就是一個比較熱鬧的氣氛。雖然南方獅子和北方獅子在造型以及舞姿上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它們的寓意都是一樣的,意味著喜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