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回族的過年是叫什麼節日

回族的過年是叫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4-02 07:47:29

1、回族過什麼節相當於過春節呢?

在回族春節習俗中,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在其中與維吾爾等中華民族高度重視「古爾邦」節對比,回族春節習俗更高度重視開齋節,她是回族老百姓一年一度最盛大游戲的節日。別的中華民族稱其為「回民過春節」。此外,也有小的節日和留念日,如法圖麥節、登霄節、阿舒拉節等。這種節日和留念日全是以伊斯蘭的希吉由來測算的,也就是以伊斯蘭教歷測算的。回族信仰伊斯蘭,最莊重的節日當數「開齋節」。一到臘月,就代表著到年根。每家每戶逐漸為過年做准備。家家戶戶都把要做的事兒分配的秩序井然。

過春節就是在農村最有趣。最能感受濃濃年味。臘月初,村內的豆面製造廠就逐漸累成狗了,每日都是有很多人預定排長隊,寧夏鹽池縣大家要生產加工出最軟的麵粉用於做春節接待客人的點心,還需要加工許多做年糕的麵粉。從月初到月中旬,村內總是會傳出「啪,啪……」的響聲,那就是敲擊氈的響聲。「氈」是鄉村土炕鋪上的,用羊毛絨擀出去的。加工工藝非常復雜,我兒時以前見祖父家裡有個擀氈將,用許多奇才擀了一條備好的白羊毛氈。由於長時間鋪在土炕上,在所難免有灰塵,大家就在年末把它拿出來用木棍用勁的敲擊。一般全是兩人一人捉一個氈角,在其中一個人敲擊。

傳出的響聲在全部村莊里縈繞。真是便是爆竹聲的原曲,也是春節的原曲。「掃塵」也在這個時候拉開帷幕。掃塵便是清掃家中的灰塵。選個轉晴的氣溫,把家中的每一個角落裡都需要清掃一遍。每到這個時候,就需要起個大清早,把傢俱該搬得搬出去,該遮的遮上。把土炕的被子都拿出來。讓屋子裡空徒四壁,好拿著大掃帚在牆壁,房頂揮來揮去,把一年的灰塵都清掃整潔。回族春節習俗便是要走親訪友串盆友。因此,家中一定要准備好招待客人的物品,不缺少的便是自己做的點心。

家中做的點心我是怎樣也忘不掉它的香。所有手工製做,原材料都很純正很純天然。麵粉是自己備好的麵粉。植物油也是本地產的最香的油,有一種叫香油,用大麻子榨的油,也有一種胡麻油,都十分香。做的點心一般有煎炸的和烘烤的二種。常用到的醒面全是根據酵種發的。用時兩三天。一大盆面蓋著厚厚的的褥子在濕熱的土炕,漸漸地的傳出發酸發醇味。做點心也是幾個子合在一起,既繁華又節省時間。都就緒得話,一天出來能夠做三四家的點心。對回族春節習俗而言,齋戒滿期,便是回族等中華民族一年一度最莊重的節日之一棗開齋節。

2、回族過年是什麼節日?

回民不過年,但回族的開齋節堪比漢族過年。

其實,回民也有一年一度的類似春節的節日,就是開齋節。在開齋節,穆斯林們也是和我們傳統春節差不多,需要走親訪友,祭祀祈福,還有做各種各樣民族特色美食來慶祝節日。

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俗稱「齋月」)封齋1個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絕飲食、房事和一切非禮行為,以省察己躬,洗滌罪過。

回族的春節習俗

回族春節習俗就是要走親戚串朋友。所以家裡一定要准備好招待客人的東西,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家做的 點心。家裡做的點心我是如何也忘不了它的香。全部手工製作,原料都很正宗很天然。麵粉是自家上好的面 粉。食用油也是本地產的最香的油,有一種叫麻油,用大麻子榨的油,還有一種胡麻油,都非常香。做的點 心一般有油炸的和烤制的兩種。

3、回族的節日有哪些?

回族有開齋節、聖紀節、古爾邦節、阿術拉日、登宵節、白拉台節、蓋爾德節、法圖麥節等等。

其中三大重要節日是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回族人口眾多,分布很廣,主要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等地也有分布。

開齋節是開放齋戒的節日,一般舉行三天,主要都是在清真寺裡面吃開齋飯,古爾邦節又叫忠孝節,在開齋節後七十天舉行,而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起源: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4、回族過年有什麼習俗?

回族過年風俗有開齋節、掃塵、吃餃子、請阿訇、吃小米蒸飯和燉合菜、蒸包子等。

1、開齋節: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其他民族稱其為「回民過年」,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

2、掃塵:掃塵是打掃家裡的塵土,選個晴好的天氣,把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打掃一遍。

3、吃餃子:端上熱騰騰的餃子,打開預先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4、請阿訇:回民大年三十不貼春聯,除夕夜也不放鞭炮,請阿訇則是大多數家庭必做的事情,由於一個村裡只有一所清真寺和一個阿訇,很多人會選擇把請阿訇的事情放到年後。

5、吃小米蒸飯和燉合菜:回族人正月初一的早晨吃小米蒸飯米飯和燉合菜,所謂的燉合菜就是將前一日燉好的牛肉,再加上白菜、粉條、木耳等放入鍋中燉熟,有點類似於東北的酸菜燉粉條。

6、蒸包子:大年初一的中午蒸包子,一般有肉餡和素餡兩種,晚上要吃面條或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5、回族的節日是什麼

開齋節(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齋月等。
名稱來歷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最初為他稱,後來才演變為自稱。「回回」一詞,最早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指唐代以來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蔥嶺以西部分地區)一帶的「回紇」人(「回鶻」人)。「回回」可能是「回紇」、「回鶻」的音轉或俗寫。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

這都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我國來。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國各地。他們被稱作「回回人」,是當時「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了。

民族分布
回族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981.68萬人(2000年,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佔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萬以上的地區還有: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山東、河南、雲南、甘肅和新疆等。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占其總數的60.75%。其次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最少。從南北來看,回族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區,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較少。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在56個民族中,回族按省區市顯示出的人口分布離散度僅次於漢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這表明回族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