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什麼詩句描寫的是節日

什麼詩句描寫的是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4-02 12:31:02

1、關於節日的古詩有哪些

1清明和寒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對酒》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高翥《清明日對酒》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黃庭堅《清明》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黃庭堅《清明》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孟浩然《清明即事》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高翥《清明日對酒》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拆桐花爛 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 熳》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後。——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 春草綠。——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歐陽修《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庄《長安清明》

日斜無計更留 連,歸路草和煙。——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春節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棄疾《一剪梅·中秋無月》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醒世恆言·卷十八》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年年歲歲望中秋,歲歲年年霧雨愁。——曾幾《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蘇軾《念奴嬌·中秋》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蘇軾《念奴嬌·中秋》

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高適《送魏八》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庄中秋》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痴頑。見多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慧霖《閏中秋玩月》

重陽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蘇軾《定風波·重陽》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重陽過後,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蘇軾《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慧霖《閏中秋玩月》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文森《九日》

功名炊黍尋常夢,怪事書空感激人。——王遜《西夏重陽》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韋應物《閑居寄端及重陽》

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毛澤東《採桑子·重陽》

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重陽佳節意休休,與客攜壺共上樓。——姜塘《摘星樓九日登臨》

莫將瓊萼等閑分,留贈意中人。——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後》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記綉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暗凝佇。近重陽、滿城風雨。——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一年最好,偏是重陽。——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蘇軾《定風波·重陽》

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後,減盡風流。——張養浩《殿前歡·對菊自嘆》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朔方三度重陽節,河曲干旌歲歲忙。——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楊萬里《野菊》

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雲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記年時、舊宿凄涼,暮煙秋雨野橋寒。——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2、描寫節日的古詩

&

3、描寫傳統節日的古詩有哪些?

寫傳統節日的古詩:
1、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喊伍罩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孟浩然《田家元日》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橘歷。——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庄》
4、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鄭鬧散入五侯家。——韓_《寒食》

4、描寫節日的古詩

描寫節日的古詩如下: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正月十五夜燈》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3、《中秋月》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4、《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清明》宋跡讓搏-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6、《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7、《和端午》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8、《已酉端午》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9、《舟次中秋》明-張煌言

淡盪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滑森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10、《中秋登樓望月》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姿祥撐損向西輪。

5、古人描寫節日的詩句很多我能再寫出兩句

1. 古人寫的關於節日的詩句
古人寫的關於節日的詩句 1.古詩中描寫傳統節日的詩句
1. 描寫除夕的詩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描寫春節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碼逗備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6.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7.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8.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描寫節日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節日的詩句

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遲毀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古人描寫傳統節日的詩句真不少請你收集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宵節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版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夕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重陽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權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
1、描寫重陽節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描寫春節的—— 《元日》王安石指畝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3、描寫元宵的——《生查子 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4、描寫七夕的——《乞巧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5、描寫清明的——清 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從《唐詩三百首》和小學課本選出來的,不知道能不能被採納?。
5.描寫節日的古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萬,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

端午被榮恩。(端午)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七夕)

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七夕)

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中唐詩人韓翃描寫寒食節下都城長安春光盎然的著名詩歌。

冬至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牛郎織女星.七夕

細看成陰近久陽,湖邊飛閣照寒塘。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重陽
6.描寫中國古代節日的詩詞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 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清明節詩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端午節詩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節詩 《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7.關於節日的詩句
節日詩句

春節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宵節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端午節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重陽節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中秋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8.古代節日詩有哪些
元日 ——用來描寫除夕。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生查子——用於描寫元霄節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已酉端午——描寫端午節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水調歌頭》——寫中秋月的詩詞太多了,著名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本人力薦蘇東坡的這一首: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關於傳統節日相關的詩句有哪些

1. 關於傳統節日相關的詩句
關於傳統節日相關的詩句 1.與傳統節日相關的詩句
1、春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3、七夕: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梁稿 坐看牽牛織女星。

4、重陽: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5、元宵: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6、端午:

《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7、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8、寒食:

《寒食》

唐-韓翃 (音紅)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
2.關於傳統節日的古詩
清明節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端午日賜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

香羅疊雪輕。

元宵節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春節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3.描寫傳統節日的詩句
我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將描寫每個傳統節日相關詩歌名句抄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描寫除夕的詩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描寫春節的詩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納敏桃換舊符。3.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元夕【宋】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4.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洞渣枝杏花村。5.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七夕【唐】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中秋月【宋】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描寫和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有哪些
一、春節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二 元宵節 生查子 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三、清明節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四、寒食節寒食 唐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五、端午節乙卯重五詩 陸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六、七夕節乞巧 唐.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中秋節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姍姍下月輪,店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八、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詩句
與春節有關的詩句: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與元宵節有關的詩句:

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人。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與清明節有關的詩句:

清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與端午節有關的詩句:

端午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與中秋節有關的詩句: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與七夕節有關的詩句:

七夕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與重陽節有關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6.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句有哪些
春節(一年的第一天,很多人會將其跟除夕混為一談)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舒和 笙歌龠舞屬年韶,鷺鼓鳧鍾展時豫。

調露初迎綺春節,承雲遽踐蒼霄馭。 美女篇 王琚 東鄰美女實名倡,絕代容華無比方。

濃纖得中非短長, 紅素天生誰飾妝。桂樓椒閣木蘭堂,綉戶雕軒文杏梁。

屈曲屏風繞象床,萎蕤翠帳綴香囊。玉台龍鏡洞徹光, 金爐沉煙酷烈芳。

遙聞行佩音鏘鏘,含嬌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閨心切,褰簾卷幔迎春節。

清歌始發詞怨咽, 鳴琴一弄心斷絕。借問哀怨何所為,盛年情多心自悲。

須臾破顏倏斂態,一悲一喜並相宜。何能見此不注心, 惜無媒氏為傳音。

可憐盈盈直千金,誰家君子為藁砧。 -------------------------------------------------------------------------------- 元宵節 生查子 歐陽修(有些地方說是朱淑真寫的)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撓元宵,花綻柳眠無力。

風峭畫堂簾幕,卷金泥紅濕。王孫開宴聚嬌饒,越山洗愁碧。

休說鳳凰城裡,少年時蹤跡。 永遇樂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 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 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雲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 清明節 (還有個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已經被當代人遺忘) 玉樓春 晏殊 玉樓朱閣橫金鎖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間斜月兩眉愁 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 百歲相看能幾個 別來將為不牽情 萬轉千回思想過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端午節 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 七夕節 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 杜審言 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 斂淚開星靨,微步動雲衣。

天迥兔欲落,河曠鵲停飛。 那堪盡此夜,復往弄殘機。

七夕 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他鄉七夕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七夕賦詠成篇 許敬宗 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

飄飄羅襪光天步, 灼灼新妝鑒月輝。情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雲衣。

所嘆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 和長孫秘監七夕 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 -------------------------------------------------------------------------------- 中秋節 木蘭花慢 中秋 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重陽節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日字 鄭南金 重陽玉律應,萬乘金輿出。風起韻虞弦,雲開吐堯日。

菊花浮聖酒,茱香掛衰質。欲知恩煦多,順動觀秋實。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直字 李咸 重陽乘令序,四野開晴色。日月數初並,乾坤聖登極。

菊黃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難為深,負山徒倦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樊忱 凈境重陽節,仙游萬乘來。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雲合,三天瑞景開。秋風詞更遠,竊抃樂康哉。
7.有關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
關於中秋的詩句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卧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有關元宵節的詩詞

《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詩曰(唐)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8.有關傳統節日的古詩,要十首,簡單點的,謝謝了
有關傳統節日的古詩: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宋代: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和端午

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元代: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中秋登樓望月

宋代: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

明代: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

7、描寫節日的古詩

描寫節日的古詩如下:

1、《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東風吹開了元宵夜的火樹銀花,花燈燦爛,就像千樹花開。從天而降的禮花,猶如星雨。豪華的馬車在飄香的街道行過。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轉向西邊,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2、《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譯文:昨天夜裡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我今年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著百姓。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家人推測今年的自然氣候,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3、《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去年元宵節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的如同白晝。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後、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淚沾濕了春衫的唯禪手衣袖。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襲脊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5、《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指嫌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抬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一樣的。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8、關於節日的古詩句10首

1. 關於節日的古詩句
關於節日的古詩句 1. 有關節日的古詩
有關春節的: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有關元宵節的:

元宵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人。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有關清明節的:

清明

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有關端午節的:

端午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有關中秋節的: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有關重陽節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 關於節日的古詩
關於 中秋的詩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銷如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關於端午的詩 和端午 張 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貝 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邊 貢 共駭群龍水上磨鉛游,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關於重陽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關於春節的古詩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痴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虧游啟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關於元宵的古詩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3. 傳統節日的詩句
*詩詞--節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鳥 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中秋: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王昌齡高卧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齊已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霜月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陸龜蒙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庄中秋元好問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左車右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蘇軾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中秋登樓望月米芾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
4. 關於節日的詩句
1. 有關除夕的:《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有關春節的:《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有關元宵節的:《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有關清明節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有關端午節的:《五月五日》【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6. 有關七夕節的:《七夕》【唐】羅隱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有關中秋節的:《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8. 有關重陽節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 關於中秋節的好詩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5、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6、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7、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8、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10、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15、煙攏寒水月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8、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19、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0、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2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22、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23、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26、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7、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28、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30、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31、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3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3、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34、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3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3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3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8、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3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40、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1、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4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3、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44、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45、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46、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47、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48、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4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5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
6. 【描寫我國傳統節日的詩句】
1、描寫重陽節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描寫春節的—— 《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3、描寫元宵的——《生查子 元夕》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4、描寫七夕的——《乞巧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5、描寫清明的——清 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從《唐詩三百首》和小學課本選出來的,不知道能不能被採納?。
7. 關於節日的詩句每個兩句
描寫重陽節的古詩 《採桑子 重陽》 作者: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作者:(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描寫七夕節的古詩七夕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作者:(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 作者:(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描寫元宵節的古詩《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作者:(隋)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作者:(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作者:(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描寫春節的古詩元日 作者:(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作者:(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作者:(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描寫端午節的古詩作者:(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作者:(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節 令門.端 陽 作者:(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描寫中秋節的古詩《八月十五夜玩月》 作者:(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作者:(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作者:(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清明》 作者:(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作者:(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望採納~。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