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國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1、泰國新年是哪一天
泰國新年是每年4月13~15日舉行。
泰國新年一般指宋干節,宋干節也稱作潑水節,是泰國、寮國,中國傣族聚族區,柬埔寨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宋干節節日的第一天被稱作馬哈宋干日,標志著過去一年的結束。下來的一天被稱作「望鬧」,節日最後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五日被稱作「望泰龍宋」,標志著新的一年的來臨。許多在城裡工作的外鄉人都返回故里去歡慶新年。因此,像曼谷這樣的城市在節日期間會顯得格外冷清。
作用
節日的下午,在佛像和僧侶們的沐浴儀式過後,參與慶賀群眾的不分年齡的往彼此的身上歡快地潑水。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要數長買省北部的清邁慶祝活動。從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來自全國的人們歡聚在那裡共度潑水節,爭相觀看「宋干小姐」選拔賽和華美的遊街活動。
2、泰國著名的節日是什麼?
博桑傘節,清邁花節,萬佛節,宋干節,大象節
1、博桑傘節(1月清邁,頗受旅遊者青睞),流行地區主要在博桑,泰國人在傘上畫上繽紛亮麗的色彩或是民間故事的情景圖案。
2、清邁花節(2月4-6日),共放假三天,有花車遊行和選美比賽。
清邁花節是一種節日,舉辦時間是每年2月4~6日。2月份是泰國北部清邁地區百花盛開的時節,花節除展出各種花卉以外,還有許多表演項目,諸如花車遊行、花船展示和選美比賽等,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觀賞。
3、萬佛節(泰歷3月15日)這是為了紀念佛祖信徒對於佛祖的信仰與尊敬,對於篤信佛教的泰國,此節具有宗教上的信仰意義。
萬佛節在泰文中稱為"乍篤隆迦訕尼巴"節。是泰國的傳統佛教節日,在每年泰歷三月十五日舉行。如逢閏年,改為泰歷四月十五日。 對於篤信佛教的泰國,此節具有宗教上的信仰意義。
其來源是,當佛祖在世時,曾駐足於王舍城傳經講道,分赴各地傳教的僧侶拉,在三月十五日當天,竟不約而同地返回王舍城朝拜佛祖集會,佛祖因而頒賜了一部叫做"巴蒂穆"的經書,內列戒律共二百二十七條,經書的主旨為:"戒惡、從善、清心"。
4、宋干節,又名潑水節(4月13日-15日),共放假三天,這是泰國最盛大的節日,是泰歷新年,15日泰國人開始大規模的潑水活動。
泰國每年從4月13日開始的宋干節是其慶祝新年的傳統節日.期間,舉國上下異常喜慶,進行各種宗教慶典和積德儀式,家人朋友團聚相敘,當然這也是舉行潑水活動的時節!
每年4月13日至15日的清晨,人們就開始踏上了感恩之旅。善男信女們先到寺廟內拜佛,由德高望重的和尚把浸著桃枝花瓣的香水淋灑在他們身上,以驅除邪氣,然後再由信徒們用香水輪番灑於佛像全身,祈求吉祥。祈禱儀式結束後就進入了整個節日的高潮部分--潑水狂歡,這個景象和中國傣族的潑水節頗為相似,人們紛紛湧出寺廟,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國別民族,互相潑水表達祝福,更有甚者把大象牽上街,用象鼻向行人瘋狂噴灑,人們在水中歌舞嬉戲,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 。
5、大象節(11月第三個周末,東北小城素輦)。
泰國是世界上產象大國,被稱為「象之國」。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盛大的象節。一年一度的象節,是泰國素輦府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其主要表演者是大象。,大象在自己的節日里,被主人沖洗得乾乾凈凈,然後披紅掛彩地趕往素攀市,參加一年一度的「大象運動會」。這里的運動項目有拔河、舉重、踢球、障礙跑等。大象憨態可愛而又一絲不苟的表演,博得觀眾一陣陣笑聲和掌聲。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 泰國節日3、泰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泰國的傳統節日列舉如下:
1、九皇齋節:每年和含九月和十月舉行,一連慶祝九天;
2、宋干節: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長輩行灑水禮,祈求賜福;
3、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最富有意義,且多含神話的節日,在每年之泰歷十運猛二月十五日夜晚間舉行;
4、春耕節:每年五月是泰國一年一度的春耕節;
5、佛日:是「佛教節日」的簡稱,佛教稱「四齋日」,泰國稱「佛日」;
6、萬佛節:泰國的傳統佛教節日,在每年泰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7、三寶佛節:泰國三大佛教節日之一,每年泰歷八月十五日,即泰國守夏節前一日;
8、守夏節:亦稱坐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歷八月十六日舉行;
9、解夏節:每年泰歷十一月十五日為泰國的解夏節,亦稱出夏節、逾雨節、安居競節等,是泰國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之一;
10、鄭皇節:每年12月28日,是為紀念抗緬復國的民族英雄喚悄笑達信大帝登基設定的節日。
4、泰國有哪些具有特色的節日?
在泰國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剎林立的佛國首都曼谷,「東方夏威夷」帕堤雅,「玫瑰城」清邁等旅遊勝地均景色頗美。另外,泰國的一些節日也是相當具有特色的,而且場面都很熱鬧。在每年12月5日的泰國國慶日,又稱萬壽節,是紀念國王的生日;公歷4月12至15日的宋干節,又稱潑水節,為是泰國新年,每當此刻,舉國歡慶,曼谷尤甚,大致有五項活動,即浴佛、堆沙、放生、慶祝遊行、潑水;每年公歷7月的守夏節,是重要的佛教節日,這一天即表示泰國已進入盛雨季節,僧侶進人為期3個月的坐禪、頌經期,期間和尚除早上外出布施化緣外,其它時間一律不得隨意走出寺廟,膳食只能早晚兩餐,晚餐只能吃流食。每年公歷11月(泰歷12月)月圓之日的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最熱鬧、最富詩意的傳統節日,屆時曼谷全城沸騰,萬燈漂流,壯美無比,最熱鬧的地區是第一世皇橋兩岸、考遴公園、空洛港等地。節日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泰國人民一起享受節日的氣氛,體驗泰國的文化。 古典舞蹈Khon:觀賞泰國古典舞蹈是來曼谷旅遊的遊客所熱衷的節目。其中最為著名的古典舞蹈為「Khon」,由帶假面具的男性舞者演出。這原是一種宮廷舞蹈,演出時戴著面具,沒有對話,以音樂、舞蹈和肢體表達。 潑水節(4月12-15日):又稱宋干節,是泰國的新年,全國放假四天。每當此刻,舉國歡慶,曼谷尤甚。最受尊敬的佛像——帕辛佛(Sihing)將被展出,會有上千佛教弟子向他潑水。 水燈節(泰歷12月月圓之日):水燈節是泰國的主要節日,亦是泰國民間最熱鬧、最富詩意的傳統節日。司儀把香棒,硬幣,蠟燭,萎葉和鮮花放在蓮花形的托葉上(水燈)上。然後點燃蠟燭和香,把水燈放到水邊,希望它的燭光點亮著隨水遠行。其中火焰代表夢想和長壽的實現。沿著河岸,遊客們可以買到事先做好的水燈,一起參加慶祝。水面上千萬朵閃爍的火花上上下下,代表了人民的希望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