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什麼時候兒童節
1、教師節、植樹節、母親節、兒童節、父親節、清明節在哪個季節?
教師節9月10日,植樹節3月12日,母親節,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兒童節6月1日,父親節6月21日,清明節4月4日或者4月5日。
2、求六一兒童節的來歷及六一國際兒童節的相關資料!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3、日本兒童節是什麼時候?
日本兒童節是什麼時候?
世界上通用把6月1日視為兒童節,但是日本兒童節是什麼時候?據悉,日本卻別具一格,繼續沿用自古以來的兒童節日。
日本兒童節是什麼時候?
日本小朋友的節日——七五三節。世界上通用把6月1日視為兒童節。但是,日本卻別具一格,繼續沿用自古以來的兒童節日:3月3日是女孩節;5月5日是男孩節,還有11月15日的七五三兒童節。
這是特別為7歲和3歲的女孩,以及5歲的男孩過的節日。這個節日的由來也很有趣;過去的醫學不發達、營養不充足,3歲以前的兒童死亡率很高。日本人認為,能否養育成人,3歲以後才見眉目,7歲則是從幼兒向少年過度的關鍵年齡。11月15日這一天,男孩穿和式群褲,女孩著色彩艷麗的和服,由父母領著到神社,買"千歲餅"吃。
與我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兒童節,這一天日本所有國民都要放假一天,而學校並不為孩子們舉行慶祝活動,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慶祝的。有的家庭是利用黃金周休假領著孩子們到國內外旅遊,有的家長帶孩子到迪斯尼樂園。
還有一個必不能少的就是,在七五三節這一天一定要吃寄託著長命百歲的美好願望的一種叫「千歲飴」的糖果。當天每個人都會去買符合自己的歲數糖果。這種糖果吃起來有點像中國的麥芽糖,很有延展性,象徵長壽之意啦。
5月5日,日本的兒童節「こどもの日」;原來是陰歷的五月五(端午),明治後,就改成了陽歷。在兒童節這天有掛鯉魚旗的習俗,有“鯉魚跳龍門” 之意,祈禱孩子平安健康。鯉魚旗多為彩色,也有辟邪驅鬼之意思。
兒童節是日本國民節日之一。1948年兒童節被定為國民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尊重兒童的人格,在為孩子們祈福的同時對母親表示感謝之情而設定的。こどもの日とは、日本國民の祝日の1つで、「こどもの人格を重んじこどもの幸福をはかるとともに母に感謝する日」と1948年に定められました。
兒童節定在5月5號,是黃金周最後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祈求孩子健康成長。こどもの日は、ゴールデンウイークの最終日にあたる5月5日に、こどもの健全な発達を願う日です。
小孩子在7歲以前被認為是託付給神明們來照看的,所以用表示“供奉”意思的“供”字來表記“子供”。但據說一些人認為“供”字給人一種“大人的手下”的感覺,所以用平假名來表記。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讓小孩子也能夠讀懂這個字所以才用平假名來表記的。こどもは、7歳までは神様の預かりものとされていたので、神仏への「お供え物」などの「そなえ」「供する」という意味の常用漢字の「供」を使用し、「子供」と表記されてました。しかし、一部の団體から「供」という漢字は「大人の手下」という感じがするという聲が上がったためひらがな表記にしたそうです。また一說によれば、こどもにも読めるようにひらがなにしたともいわれています。
兒童節原來是陰歷的端午節,所以兒童節那天端午的節日氣氛也比較濃厚。明治後改成了陽歷,現在兒童節的時候都會在有男孩兒的家裡裝擺些頭盔、端午偶人,掛上鯉魚旗。有男孩兒和女孩兒的家庭里男女孩兒都會一起過兒童節。最近家裡只有女孩兒的家庭也開始掛鯉魚旗了。參加活動的不僅僅只是男孩兒了。因此,在小學里男孩女孩會一起用紙折疊成頭盔玩兒。古來は「端午の節句」の日だったので、その色が濃く、現在でも男の子のいる家では「兜」「こいのぼり」「五月人形」を飾ります。兄弟姉妹のいる家庭では、一緒にお祝いをするのが一般的になっており、更に女の子だけの家庭でも最近は「こいのぼり」を飾ったりするようです。行事の參加者は、男の子だけとは限らないようです。そのため、小學校でも男女が一緒になって畫用紙で「兜」を折ったりします。
日本的兒童節的習俗女兒節習俗
3月3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日本女兒節緣起中國傳統的上巳節,是中國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和發展。
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如果大家喜歡看動漫或者日劇,對女兒節一定不會陌生,那天,很多紙做的人偶或者木製人偶都隨水飄去。他們的風俗認為:讓人偶為人們帶走更多的疾病和悲傷!
擺放人偶是女兒節的最大特徵,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3層、5層和7層等奇數排列。一個標準的人偶雛壇的頂層為“天子與太後”,以下各層可根據需要配以三女官、負責奏樂的五雛童、侍從以及聽差等。在擺放人偶的同時,還要輔以“桃花、燈籠、梳妝台、日用品”等裝飾,一些地方的習慣中還會放上白酒和菱餅等食品。
女兒節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數日開始擺放,結束後則要及時收藏起來留待來年再用。據說,一旦人偶擺放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女兒的婚嫁。
從女兒節的人偶規格往往可以判斷出某個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會地位,同時它也是日本經濟發展的真實反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人偶的擺放數量和奢華程度都達到頂峰。如果祖先是聲名顯赫的世家,家中擺放的人偶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可列為國家指定的特別文物。女兒節正是櫻花燦爛的時候,大人們會用櫻樹的葉子做成櫻花糕給女兒們吃,希望自己的女兒能長得象櫻花一樣美麗。
男孩節習俗
與桃花節是女孩子的節曰一樣,端午節作為男孩子的節曰,也非常熱鬧。按傳統習慣,在這一天,有兒子的家庭都在室內擺設現示出英武氣概的娃娃(如歌舞伎中常出現的古代的英雄好漢),同時在室外掛鯉魚旗(鯉幟/こいのぼり)和七色彩旗(吹き流し/ふきながし)。紙做的黑鯉魚(真鯉/まごい)和紅鯉魚(緋鯉/ひごい)在天空迎風擺動,猶如在大海里遨遊。傳說鯉魚是能夠勇敢地躍上“龍門”的,所以用它來祝願男孩子像鯉魚般健康成長,朝氣蓬蓬,奮發有為。
鯉魚旗(鯉幟/こいのぼり)
為慶祝五月五曰男孩節(鯉のぼり/こいのぼり,日語叫"子供之曰"),家有男孩的,家家掛鯉魚旗。此風俗始於江戶時代,原是農歷端午節(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つく)的風俗,以祈禱家中男孩早曰成材。和中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有關。現改為陽歷五月五曰。
歷史
為什麼掛鯉魚旗呢?江戶時代中國“鯉魚跳龍門”傳入曰本,傳說鯉魚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黃河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所以曰本人認為鯉魚是好運的象徵,為了祈禱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立起鯉魚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曰本以陽歷5月5曰作為端午節。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曰,所以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還擺菖蒲葉,屋內掛鍾馗驅鬼圖,吃去邪的糕團(稱“柏餅”)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諧音,“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鯉魚旗是用布或綢做成的空心鯉魚,分為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代表男孩人數。曰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根據“尊重兒童的人格,謀求兒童的幸福,同時感謝母親”的原則,規定這一天為全國公休曰。
七五三兒童節習俗
11月15日是日本傳統七五三(しちごさん)節日。七五三節日就是為了保佑孩子的健康成長去拜祭寺廟的活動。一般是在男孩5歲,女孩3歲和7歲的時候進行拜祭。明治時代以前按照農歷,而現在根據新歷來舉行這個活動。除了11月15日以外,11月15日前後的周末祝賀七五三的人也很多。
江戶時代有句諺語:「孩子不到七歲,是神佛的子弟。」意思是說,孩子未滿七歲之前,父母只是暫時代替神佛照顧孩子而已。所以七歲之前的孩子若是遭遇不幸,父母通常也不辦理正式殯葬;另一方面,若是犯了罪,不但不必接受制裁,父母的罪也不會連累到孩子。
七五三的服裝還是以和服較多。因此這一時期的寺廟里到處可見穿著漂亮和服的人,不得令人停下看一看。漂亮的和服雖然自己准備的人也有,但是一般來說是在照相館借來的。每個照相館都准備了拍攝和出租和服的便宜套餐。
七五三時一定吃的千歳飴(ちとせあめ,千歲糖)。千歲糖呈棍狀,裝在一個畫有仙鶴與烏龜的袋子里,這兩種動物代表著長壽。千歲字面上的意思是一千年,用來表示非常長的時間。千歲糖和它的包裝袋都體現了父母的無限期望,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個長久而富足的生活。
;4、兒童節 母親節 教師節 國慶節 勞動節拍順序
順序為:勞動節、母親節、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於每年的6月1日。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
雖然絕大部分國家都有類似的紀念日,但是由於復雜的政治關系,部分國家的這一節日不能夠稱為國慶日,比如美國只有獨立日,沒有國慶日,但是兩者意義相同。
而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利諾的國慶節,遠在公元301年,聖馬利諾就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
5、父親節、母親節、兒童節、教師節等所有節日的日期?(越詳細越好)
父親節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公歷5月第2個周日是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
公歷6月1日是兒童節。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為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保障兒童權利而設立國際兒童節。
公歷9月10日是教師節。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6、"勞動節 兒童節 國慶節 父親節 母親節 感恩節 愚人節 婦女節 青年節 聖誕節"分別是幾月幾日?拜託各位了
勞動節5月1日 兒童節6月1日國慶節10月1日 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3個星期日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 美國感恩節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加拿大感恩節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愚人節4月1日 婦女節 3月8日 青年節5月4日 聖誕節12月25日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 望能採納!
7、每年的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那麼母親節是哪一天
你好,每年的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那麼母親節是哪一天(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
8、中國的兒童節,母親節是幾月幾號? 為什麼定為那一天?
一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二、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三、沒年的六月第3個星期日是父親節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
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
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
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
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的來歷!(2006年5月14日)敬重母親、弘揚母愛的母親節,至今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國際性節日。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游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至1948年安娜謝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
日本的母親節也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節日里人們送給母親一枝紅石竹,表示祝賀。
法國首次慶祝母親節是在1928年,節日定在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節日這一天,數以百萬計的媽媽們,懷著喜悅的心情接受各自子女們的「節日愉快」的美好祝願。
泰國於1976年宣布8月12日為母親節。這一天也是泰王後麗吉的生日。節日里,全國要開展「優秀母親」的評選活動。兒女們手持芳香馥郁的茉莉花,獻給自己的母親。
阿拉伯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母親節定在3月21日「春分」這一天。當地人認為「春分」是春天開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親的偉大。葡萄牙人的母親節在12月8日;而印度尼西亞則定在12月22日。
母親節在我國是地區性節日,最早是在港澳台地區有此節日。改革開放後,母親節也為內地所接受。廣東省於1988年開始,杭州等城市於1989年開始,都由各級婦聯組織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並把評選「好母親」作為節日的內容之一。
在母親節許多人將康乃馨贈給母親,這是源於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艷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系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康乃馨與母親節便聯系在一起了。人們把思念母親、孝敬母親的感情,寄託於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為了贈送母親不可缺少的珍貴禮品。
父親節的來歷
關於「父親節由來」,有兩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麼不能有個父親節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撫養大。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籲建立父親節,並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採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後,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採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後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
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籲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於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個說法:
專門用一天向母親表示敬意的想法是1907年在美國首先提出來的。2年以後華盛頓州的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提出應有類似母親節的一天來向一家之長的父親表示敬意。多德夫人年幼喪母,由父親把她帶大。她非常愛自己的父親。
在多德夫人提出她的想法的同一年——1909年,華盛頓州州長作出反應,宣布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個想法在1996年被伍德·威爾遜總統正式批准。1924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建議把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的節日以便「在父親和子女建立更親密的關系,並且使父親銘記自己應盡的全部責任」。紅色或白色玫瑰是公認的父親節的節花。
父親節在全美國作為節日確定下來,比母親節經過的時間要長一些。因為建立父親節的想法很得人心,所以商人和製造商開始看到商機。他們不僅鼓勵做兒女的給父親寄賀卡,而且鼓動他們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扎在英國的美國軍人要求得到父親節的賀卡寄回國內。美國軍人的要求得到英國賀卡出版商的回應,因而印製了賀卡。雖然英國公眾對這個人為節日接受緩慢一些,但今天英國在六月里第三個星期日也熱烈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父親節似乎遠不如母親節那麼重要,沒有孩子給父親送禮物。但是,美國的父親仍然認為他們的命運比許多其它國家的父親強得多,因為那些國家的父親們連個名義上的節日都沒有。
近年父親節日期:2005年6月19日、2006年6月18日、2007年6月17日
再過幾天就是父親節了,祝天下所有的父親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