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怎麼不裝嫩
1、如何看待成年人喊著過六一兒童節
01,每年六一兒童節,一刷朋友圈,果不其然,又是一大堆成年人打算過節,而另一大堆成年人開始吐槽他們過節了。我不知道你們會是以上兩者中的哪一個,反正我是站在支持角度的!
何不藉此良機,放鬆心情,停留一下腳步,做一次「超齡兒童」,尋找遺失在成長路途中的點點滴滴。對吧!接下來我還是從理性層面來說一說:「我們成年人為什麼可以,而且應該要過兒童節。」
02,其實對於兒童來說,是意識不到「童年」這個概念的。只有等我們真的長大了,回不到童年了,我們才會發現這兩字到底意味著什麼。所以很多兒童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過兒童節」。他們大多也只是組織文藝匯演,吃吃喝喝玩玩而已。但是兒童節似乎對於成年人的我們顯得更加重要,至少它給我們一個短暫的時間去回憶我們的曾經。人們總是念舊的,不論你到了什麼年紀,甚至越長大,越懷念過往。不是我們希望通過兒童節來裝嫩,去賣萌。而是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冰冷到只能透過回憶里去感受曾經的純真了。不管當年你有沒有追上那個女孩,你都會喜歡看《那些年》;不管你的青蔥歲月里有沒有那個少女,你都會去看《我的少女時代》。因我們只是想通過這些影片來回憶那些似曾相似的片段。而過兒童節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們只不過希望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在一個最好的氛圍中去懷念我們的童年。只不過是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做著相同的事情——懷念童年。
03,很多人的兒時生活可能跟我一樣:沒有游樂場,沒有摩天輪,不知道什麼是甜筒,不知道什麼是公仔,甚至沒有吃過肯德基,也沒有吃過麥當勞。當我們長大,即便玩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美食,也會有一種莫名的缺失感。而這些其實是多少金錢都不足以去彌補的。所以請給我們一個機會,至少在兒童節這樣的節日里,讓我們可以坐著摩天輪,吃著甜筒,曬一下如此簡單的小幸福。在這個喧囂復雜的世界裡,假裝回到那個有一個棒棒糖就能開心好幾天的歲月。在這平淡而乏味的日子裡,給自己一個開心玩樂的機會。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小孩子,只是在這個把「童心未泯」看成是可恥的「扮嫩賣萌」的社會里,我們只能都拚命地壓抑著不要表露出來而已。
04,對於很多人來說,「長大」也只不過是一個稀里糊塗的過程。從讀書開始,便被強行灌輸了結論,一切不用我們自己去探索,不用我們自己無試驗,老師和課本會告訴你最終的那個正確結論。成長,似乎就是在不斷馴服自己的好奇心,然後成為標准工業里的一刻螺絲釘,按照別人的既定軌道前進。我們似乎沒有一個正真意義上的童年,因為這些成長都是早已被刻意規劃的。而真正的長大是來自於探索後的領悟,而不是妥協後的噓唏。終於有一天我們也長大了,我們成了大千世界的一顆塵埃,不斷飄散在空中尋找著自家的方向。游盪久了便渴望溫暖,我們仍舊像個小孩,努力尋找著家的懷抱。我們在所有大人的期待中,成長了他們所期望的模樣。可很多時候我們依然想當一個小孩,可以撒嬌可以賣萌,可以被人疼被人愛。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些都回不去了。我們已經從渴望愛的人變成了需要給予別人愛的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個小鬼。所以,就在兒童節這一天,哪怕只有一天,讓我們做一個不懂事的小鬼吧。
2、成年人怎樣過兒童節
」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這才是我們的童年,無憂無慮,每天都在開開心心的玩耍,從來沒考慮過未來,也不需要我們去考慮。
現在我們已經長大了,也很多年沒有玩過這種游戲了。既然想要懷念一下青春,那不妨從兒時的游戲開始做起。
玩泥巴就算了,現在也沒有真正的泥巴讓我們玩兒了。約幾個兒時的玩伴,找個空曠的地方,重溫一下兒時的回憶,過一個快樂的六一.
跳皮筋兒也好,丟沙包也好,砸四角也好,彈玻璃球也好,不管哪一項,互相之間都定個彩頭,誰輸了誰晚上請客。
白天用孩子的方式過有意義,晚上用成年人的方式放鬆一下自己。你們找個空曠點的地方去玩,我想沒有人會說你們閑話。
很可能在你們玩的時候,有不少同齡人圍觀,有不少小孩子參與進去,有不少中老年人覺得很有趣。可是都不要在意,他們都是出於善意,沒有人會打擾你們懷念青春。
我覺得這是一種比較不錯的方式,意見我是提了,用不用在你。今年六一已經沒有機會了,明年的六一你可以嘗試一下。
只要心不老,人就永遠都不會老。用孩子的眼光和心態來看待問題,世界都會變得簡單許多。可是我們總懷念青春,卻很少去這樣做。
懷念小時候媽媽包的水餃,現在吃到嘴裡已經沒有那種味道;懷念小時候過年的壓歲錢,現在已經到了給別人發壓歲錢的年紀。
成年人的兒童節,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只要你不怕孩子向老師打報告,說有老阿姨搶我們節目,隨你怎麼玩兒,你高興就好。
3、裝嫩怎麼發朋友圈幽默
只要愛對了人,每天都是兒童節,只要有人愛你,你的童心就會一直在,當然,不要裝嫩。
4、裝嫩的結構裝嫩的結構是什麼
裝嫩的結構是:裝(上下結構)嫩(左右結構)。
裝嫩的結構是:裝(上下結構)嫩(左右結構)。哪虛拼音是:zhuāngnèn。
裝嫩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本意是指植物的一種生態,如民間有句歇後語叫做「老樹發芽——裝嫩」,俗語「鹹菜乾兒著綠色」也是這個意思。時下引申到社會生活中用以比喻人的心態,是貶義詞,有強烈的指向性。
關於裝嫩的詩句
池岸微微裝嫩草
關於裝嫩的成語
嬌皮嫩肉柔枝嫩條裝聾裝啞佛是金裝,人是衣裝喬裝改扮濃裝艷抹裝門面柔枝嫩葉裝孫子喬裝打扮
關於裝嫩的詞語
喬裝改扮喬裝打扮柔枝嫩條裝門面裝孫子裝洋蒜細皮嫩肉香嬌玉嫩柔枝嫩葉嬌皮嫩肉
關於裝嫩的造句
1、六一再來,童年不在,抹上白面,裝裝嫩白;褲襠開來,尿床別改,咬咬手指,找回可愛;娃娃頭擺,萌勁常賣,保持童真,頑童不敗。六一兒童節,祝你留住童心,生活愉快。
2、想撒潑就撒潑吧,含好發談緩鉛泄心中不快;想撒嬌就撒嬌吧,其實你蠻可愛;想裝嫩就裝嫩吧,做個長不大的小孩;想裝萌就裝萌吧,今天你可以最拽。祝六一節快樂!
3、小時候,你想快快長大;長大了,你想夢回童年。深刻的時候,很酷很有型;開心的時候,很萌很有派;裝嫩的時候,很傻很天真。兒童節,願輕松常伴左右!
4、用演員的標准來評判,「裝嫩」的劉曉慶就是影視界的一奇跡。
5、牛血炮製鴨血旺還泡福爾馬林裝嫩。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裝嫩的詳細信息
5、如何看待成年人喊著過六一兒童節?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想過兒童節也並不難理解。因為大家都希望能借著這個節日來回憶兒童時代生活的懷念,對身為兒童可以無憂無慮、不識愁滋味的重溫。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放鬆的方式。因為長大以後,生活的重擔突如其來且如影隨形,「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成為了生活的常態。那些使人感到由衷開心的事情好像在感覺自己長大的一瞬間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 「天真」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很多成年人都在極力隱藏和修飾著天真的自己,成年人的世界中,都會一邊想要徹底拋棄天真,一邊又深刻懷念著這份天真,就想要過六一。
反正有大把的時間去做一個正經的大人,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收起那些故作成熟和理智冷靜,保持童心,接受理所當然的受寵。小時候有人愛你,成年人要學會愛自己,為自己挑選一份禮物,慶祝六一的到來。
成年人比兒童更需要過六一
追憶應該是成年人慶祝兒童節的一種方式。朋友小李是位「文藝中年」,對於六一里的集體追憶,她的觀點有著一定的代表性:別把成年人想過兒童節看成是不可理喻的裝嫩,其實就是一種對童年的紀念。
「孩提時的記憶都是些讓人難忘的事情,因已成過往,再憶之下,就有了新的滋味,清醒意識到自己的成長。」我們的追憶到底有什麼,這其實已變得不重要。因為有了童年的參照,也能讓人生脈絡清晰。
在這樣的美好預期里,成年人過六一也算是給心情放個假。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壓力大,「回不去的過去」里均是無憂無慮,給「正在進行的當下」提供著心靈的舒暢。
6、老男人,過什麼六一兒童節,裝嫩
其實吧,老男人是需要過六一兒童節的,因為就算是老男人也有童真的一面,說男人心理年齡比女人小的多這句話是對的,過就過唄,開開心心的多好
7、誰有關於六一兒童節的資料
六一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稱兒童節,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1950年3月30日,舊的4月4日兒童節被廢除。1951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定名。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大多數國家通常定為每年的6月1日,所以通常稱六一兒童節為國際兒童節。
兒童節是附以每一個未成年人的節日,是保障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節日。
1925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兒童節」的概念,號召各國設立自己的兒童紀念日。
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會中通過了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決議,為紀念1942年6月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捷克利迪策村全體嬰兒,決定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定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節(The Universal Children's Day)。
世界上一些國家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稱為「國際兒童節」。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
歷史來源折疊編輯本段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因此有人誤解為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各國習俗折疊編輯本段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各國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不同地區也一樣。
日本折疊
日日本兒童節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 這個節日是專門為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裡設置一個陳列台,台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 節日當天,有兒子的家庭,門前都懸掛「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的意思。鯉魚旗,用布匹或綢緞裁成「空心鯉魚」,分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自己。家裡有幾個男孩兒,門口就懸掛幾面青藍旗。青藍旗子越多,表示這家的哥們兒就越多。在日本人心目中,鯉魚象徵力量和勇氣。 11月15日「七五三」兒童節 在日本習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 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最好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裡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齊後,父母會帶小朋友上神社,祈求並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和快樂。
韓國折疊
韓國的兒童節於1923年,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每年的5月5日。這一天,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歡樂,父母要給孩子准備他們 最想要的禮物。很多孩子也會在這天穿上韓服,體驗傳統的韓國文化。
哥倫比亞折疊
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祝活動,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巴西折疊
兒童巴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聖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為兒童節,有一些慶祝活動。
瑞典折疊
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潑可愛的節目。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折疊
俄羅斯俄羅斯兒童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祝活動。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西班牙折疊
西班牙的兒童節在1西班牙的兒童節月5日,其實這是一個宗教節日,從西班牙語譯過來是「魔術國王之日」的意思。傳說很久以前,從東方來了三個國王——黑臉國王、黃臉國王和白臉國王到西班牙,這三個國王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歡樂。他們還是專門給小孩送禮物的「欽差大臣」。送禮物時間就定在每年的1月5日,於是這個節日就和兒童掛上了鉤。
為慶祝這一節日,在1月5日傍晚、6日早晨,西班牙各地都有花車遊行。花車上「三個國王」不斷撒出各式糖果來慰問兒童。當遊行隊伍到達市政府或區政府的大門口時,凡能坐在國王腿上的兒童都能得到一件精美的禮品,得到禮品的孩子也必須向國王保證一定會好好學習。
由於西班牙的三大節日——12月25日的聖誕節、1月1日的元旦和1月5日的兒童節都聚集在歲末年初,而兒童節又是最後一個節日,也是瘋狂假期的最後一天,因此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商家都懷著盡情歡娛的心情享受這年初最後的節日。前幾天小朋友們可以將自己想要的禮物寫下來放到家長准備好的罐子裡面,等到5日早晨一醒來,禮物已經放在床頭了。其實,每個國家的這一天,孩子們的願望家長都會盡力實現的。
英國折疊
1925年8月,54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對兒童精神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等問題發出熱切的呼籲。大會以後,各國政府先後訂定本國的「兒童節」,藉以鼓舞兒童,使他們感到自己偉大、幸福和歡樂,也使社會人士重視和愛護兒童。英國政府定每年7月14日為英國兒童節。
德國折疊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兒童節開始於1950年,之後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里也會舉行特別慶祝活動,例如郊遊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隨著1990年德國統一,西德地區的兒童節日期和名稱成為全德國官方的統一標准。然而在東德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無法改變舊有的習慣和稱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許多家長仍然會和孩子一起慶祝兒童節的到來。
新加坡折疊
新新加坡兒童節加坡節假日法規的第一條規定, 10月1日兒童節當天不僅給小朋友放假,還要給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於如果只給小孩放假的話,大人都出去上班了,沒人陪小朋友玩,可憐的小朋友在兒童節當天只能在家看電視。另外,新加坡是一個福利特別高的國家,但是它的人口很少,這條有關兒童節的法規也有利於促進那些喜愛度假的年輕夫婦,通過多生小孩獲得更多的假期。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最大的國家游樂場還專門為兒童節制訂了一條特殊規定,兒童節當天小朋友要購買全票,大人則要購買半票。這樣子,不僅讓小朋友高高興興體驗了一次做小大人的感覺,更讓大人們重新找回了久違的童年時光。而且,因為這條特殊規定,還曾經鬧出了一段令新加坡人捧腹大笑的趣聞。
伊斯蘭國家折疊
大糖果多數伊斯蘭國家將齋月後第14天定為「糖果節」,孩子們,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
在卡達和其他海灣國家流行的「糖果節」可稱得上是世上最幸福的兒童節了,不僅節日綿延3天,而且在這幾天里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據說,糖果節還未開始,婦女們就已經開始未過節的孩子們准備新衣裳了,以至於糖果節一個月內裁縫店的生意都會異常紅火,夜晚燈火通明,亮如白晝。當然,既然是糖果節,這個節日一定少不了各色各樣的糖果,在節日開始的夜晚,家長們會為孩子們發放各種裝有糖果和堅果的袋子。和其它重大節日一樣,這天從晚上開始,女孩子們也都穿上各種顏色不同又鮮艷的刺綉衣服,頭帶鑲有金邊的圍巾,此圍巾稱為「白赫乃格」或「目赫乃格」。
當然,說到隨心所欲,是因為在糖果節期間,孩子們是有這樣一種特權的,即無論貧窮貴賤,都可以去鄰居家裡討要糖果,而即便不是同一階層的鄰居,按照習俗,也不可以拒絕孩子們的請求,每家都要准備一些糖果,送上零用錢,並且相互祝福。這三天里,孩子們真的是回到的童話王國。
非洲國家折疊
非洲西部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一般持續一個月。非洲人能歌善舞,「兒童狂歡節」,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不相同,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相關資料折疊編輯本段
國際兒童日折疊
六一國際兒童節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定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決議號召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的權利。指出全世界所有民主團體和成年男女要同僱用男女童工現象作斗爭,由國家保護兒童的健康,用削減軍費的辦法滿足兒童所需的經費[1]。
世界兒童日折疊
1986年,土耳其9歲的女學生豐達·卡拉戈茲萊和另一位同學給世界兒童寫信說:「我們希望在社區內人人平等相待,我們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們雖然是孩子,也能夠改善這個世界。」這封信被送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又送到聯合國代表們的手中,引起強烈反響。同年4月27日被定為「世界兒童日」,同時,豐達·卡拉戈茲萊亦成為該組織的名譽主席。此後,每年4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全世界的兒童代表來到紐約聯合國總部,表達他們對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願望,講述他們為自己社區所作的貢獻。
溫馨提醒折疊編輯本段
六一國際兒童節,很多人會給兒童送禮物,在送禮物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刺激性氣味折疊
這類玩具通常是比較便宜的劣質玩具,不要圖一時便宜,以為回家洗洗曬曬就可以了。味道刺鼻,可能是玩具中帶有刺激性的物質,很容易刺激到兒童的呼吸道,對兒童 的鼻黏膜也有刺激影響。劣質玩具大多沒有經過檢驗,可能存在甲醛、鉛、汞等含量嚴重超標的情況,因此一定要慎重。
重金屬顏色折疊
每個孩子體質不同,免疫力不同,盡量讓孩子少接觸含有重金屬的玩具,因為其中的很多成分對孩子的健康常不利。 在孩子的成長中,讓孩子經常玩色彩鮮亮的玩具,也會導致孩子的色感虛弱。
含有小零件折疊
不要給孩子買帶有小零件的玩具,大醫院每年都會接到很多因為小玩具零件吸入呼吸道 的孩子。也不要出現過多尖銳的地方,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
毛絨玩具折疊
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毛絨玩具,可很少家長會注意裡面的填充物,很多毛絨玩具之所以便宜是因為裡面填充的都是「垃圾棉」
彈射玩具折疊
這類屬於青少年玩具,千萬不要買給過於小的孩子,對年齡較小認知程度較低的孩子極具危險性,彈珠不小心吸入氣管會導致窒息。
滑輪類折疊
這類當屬時下很流行的玩具了,很多家長甚至還帶孩子學滑輪,每個家長不可能時刻都守在孩子身邊,非專業的孩子對滑輪的駕馭能力還遠遠不夠。
裝嫩手冊折疊編輯本段
這幾天網上最應景的,恐怕是這句話:「好男人都是讓自己的女人過兒童節的」,那麼,怎麼慶祝這個成人兒童節呢?網上涌現出好多版本的「裝嫩」攻略。
首先,各種與裝嫩賣萌有關的禮物十分熱門,成人兒童節,情侶之間首選互送禮物,如網路上很火爆的卡通形象「小賤雞」的玩偶、大奶瓶抱枕、超級大的卡通玩偶等,禮物都「很萌」「很潮」。
除了玩具,還有創意,有人集納網友觀點,出爐了「裝嫩」攻略:首先要去吃兒童套餐,拿套餐玩具,出來時記得買個大大的甜筒邊走邊吃;再看一部老動畫片《聖鬥士星矢》《聰明的一休》……還要買個巨大的棒棒糖,抱著大大的公仔,得意地逛兒童樂園;包包上必須掛卡通飾品;另外,紅領巾、海魂衫、白跑鞋、兩條杠的運動褲一個都不能少;最後還要唱那首歌「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
還有網友提供了更多搞笑版本裝嫩法:
在房間里開心地裸爬;
穿著鞋在床上裸蹦;
披一個床單在身上,在街上歡跑,告訴六一國際兒童節別人你在飛;
點一份兒童套餐,並故意把可樂灑得到處都是,把來幫你收拾的服務員MM(妹妹)叫阿姨;
在床上畫個圈,並在晚上把它尿濕;
假裝迷路,或在路邊無助地哭泣,當有人來問你時,告訴TA(他/她)你找不到媽媽;
打電話問媽媽,你是怎麼來的;
一邊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一邊跳舞……
除了過嘴癮,不少俱樂部、酒吧等開始籌劃成人兒童節派對,那些小時候的歌謠,那些玻璃球、洋娃娃、棉花糖和五角錢的冰棒再一次成為成人歡慶的給力道具!
裝嫩道具折疊
雖然六一國際兒童節但凡加上了成人兩個字的詞彙總會讓人聯想起色情的內容,但是成人玩具這個詞表達的確實純潔得不能再純潔的事物,那是許多成年人在心裡唯一留下的那一點點未受污染的童心。
還記得鄰居小夥伴在幾十年前「顯擺」的那個會跑的鐵皮火車吧,那時候為了能摸一下那個玩具你甘心做他的「兵」做了多少天?在七八十年代,工業無所不在地浸染著生活的每個角落,車床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不僅是機器和零件,還有孩子們手裡那會蹦跳的鐵皮青蛙、會走路的機械大金剛。花仙子的魔法仗和機器貓的口袋是許多孩子夢寐以求的物件,還有那賜給希瑞力量的寶劍,你是不是也偷著在角落裏手持木劍大喊:賜予我力量吧!還有童話里舞台上的胡桃夾子,電影里外國女孩子才有的給娃娃住的木屋和搖床……在成人玩具店裡,小時候可望不可及的所有東西都近在咫尺。再沒有了有了錢卻發現再也買不到的遺憾,實現童年的夢想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遙不可及。
基本上,成人玩具分為兩類:一類是追憶過去型,曾經在我們年少歲月中出現過的各種玩具和各種卡通形象都是購買成人玩具者的目標;還有一類,絕對是開發益智型的,難度大於等於把一個魔方打亂順序之後再復原。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從玩具中獲得單純的快樂是現在還在迷戀玩具的人的目標。每個人從14歲開始就從法律上失去了過兒童節的權利,卻從來沒從日子裡失去做孩子的樂趣,成人玩具一直都在。
NO.1鐵皮玩偶
各種鐵皮發條玩具是工業時代最令人快樂鐵皮玩偶的附屬產物,咔咔咔的上完發條之後,一節鐵皮火車或者是一隻鐵皮青蛙,再或者是一個鐵皮機器人就喀嚓喀嚓地行動起來了,發條轉動的過程里,是許多小孩子對未來憧憬的美夢。
NO.2胡桃夾子
這是許多女孩子在看待公主與王子之間的事時,與胡桃夾子現實聯系最緊密的一個故事了。身邊著王子服裝的玩偶夜裡就會迎娶白天里被自己親手打扮整齊的公主。而大多數中國小朋友並不知道什麼是胡桃夾子,沒關系,到奇緣玩偶店看看,那裡有各種款式的胡桃夾子,買一個搬回家做你的王子吧。
NO.3卡通人物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你企圖飛翔的一個夢境嗎?還有《藍寶石之謎》里那架簡易飛機,你有沒有在書的空白處畫過類似的飛行器具?活動的翅膀,生動的駕駛員,即使只是在家裡做一個裝飾品,那渴望飛的自由卻實實在在地留在了你的記憶深處,想要到達明天,今天就得起程了。
NO.4毛絨玩具
憨態可掬的各種毛絨玩具,溫暖的觸感給你毛絨玩具孤獨寂寞時最後的安慰,即使長著大人的軀體,也有一顆孩子般容易滿足、容易安撫的心。一隻小熊、一隻小貓伴你度過每一個孤獨的夜。
電影院
現代的電影院本身是最廉價的皇宮,全部是玻璃、絲絨、仿雲石的偉大結構。影片開始,周圍一切全部暗了下來,這里似乎只有你一個人,慢慢地、慢慢地,隨著劇情漸入佳境,跟著影片中的主人公開始一段奇妙的旅程……電影院,一座造夢的工廠,這里正在一幕幕地上演著成人的童話。
裝嫩理由折疊
三十幾歲裝嫩無罪的女人,包上掛滿小貓小狗的裝飾,卧室放滿毛絨玩具;大學生用奶瓶喝水;上班族穿上娃娃裙……各種裝嫩的行為發生在我們周圍。
女人們喜歡毛絨玩具,包上總是掛滿小貓小狗,是因為它們可愛,能給所裝飾的東西帶來活力,這純粹是個人喜好,與年齡無關,也不存在心理不成熟的問題,而上班族穿上娃娃裙,喜歡穿卡哇依服裝,只是一種追求流行時尚而已。一些女大學生喜歡用奶瓶喝水,是因為奶瓶設計得很可愛,無論從造型、顏色還有使用價值來說都很新鮮;其次它很輕,隨身攜帶很方便,就算躺在床上喝水,也不會灑漏在床上。而且有一點,用奶嘴喝水口感非常好,這是用杯子喝水體會不到的。這些都是從美觀實用角度出發的正常心態。
一項研究表明,在我們人群中間有25%左右的人有非常突出的「裝嫩」心理,其中男人的「裝嫩」周期是8年,也就是說如果他是40歲的話,就願意表現出來是32歲,女人比男人厲害,一般是裝10~12年。
現實的工作和生活等壓力,使一些人身心疲憊,於是非常懷念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想通過「裝嫩」來釋放壓力,如重溫小學生活,也是一種可行的減壓方式。同時,面對巨大壓力時還是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也能夠正視自己犯的錯誤,這也是一種健康成熟的心態,這時外表的「裝嫩」只是一種純粹的個人愛好,追求流行。
但最關鍵的是,一些成年人的心靈深處拒絕長大,不能接受現實中的壓力,想逃避現實。他們沒有克服困難的堅強心理、沒有責任感,渴望被保護、被寵愛,面對現實的壓力時,希望尋找幼時的那種安全感。他們在犯錯時,總以「我還小」這種借口來原諒自己或求得別人的原諒。這類人想用外表的「裝嫩」來表達「我還是個孩子」的心理,希望別人讓著、寵著,這就成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
其實「裝嫩」並沒有錯,但要「嫩」得健康,「嫩」得積極向上。
彼得潘綜合征
我們彼得潘綜合征都知道,健康的人在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上均要符合其年齡特徵。也就是說,人的心理年齡要與生理年齡保持一致。然而,我們生活中,像彼得潘這樣長不大的成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喜歡「裝嫩」,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