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日怎麼發紅包數量
1、過年發紅包的規矩
過年發紅包的規矩
過年發紅包的規矩,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歷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據傳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以下來了解過年發紅包的規矩。
過年發紅包的規矩
一、紅包不宜包太多
紅包金額不宜過大,在這個講究有來有往的時代,紅包太厚會讓接受方回禮壓力變大。
二、紅包金額切忌太少
咱怎麼說也是工作賺錢的人了,該大方的時候就不要小氣了,紅包太少也會遭人嫌哦!
三、紅包不要包單數
大過年的都要說吉祥話,所謂好事成雙,盡量以 6 ,8 之類的數字結尾會更有好彩頭哦!
四、不要用皺巴巴的錢,用新錢
皺巴巴的錢看起來影響美觀,作為新年紅包來說不太合適,大兄弟去銀行取新錢吧,最好是連號的。
五、切忌當面拆紅包
當著別人面拆紅包、數錢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有些地方甚至會被認為是不吉利,收好咱回家數哈!
六、紅包數額不宜相差過大
包紅包也要雨露均沾,千萬不要相差太多,不然街坊鄰居說起來也不好聽!
微貼獨家
七、紅包金額請勿超過領導
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了,怎麼的,紅包包得比領導多,還想不想好好過年啦?
八、記得給男女朋友發紅包
包紅包也別忘了另一半,過年也要虐狗好嗎?不然朋友圈發什麼?
九、紅包群發更適宜
過年期間做領導的、做長輩的在微信群里群發紅包能很好地調動氣氛,同時也可以樹立自己大方的形象,建議不要單獨發紅包,就算發了也別讓人知道!
十、單發微信紅包請直接轉賬
不要轉賬!請用發紅包的形式,轉賬可以直接看到數字的,這和讓人當你面拆紅包有啥兩樣!
過年發紅包的規矩
一、壓歲錢有什麼講究
1、給父母或長輩的紅包,要逐年增加。
因為包給年長者的紅包,有「添歲錢」的意思,金額要一年比一年多才好。當然這只是象徵意義,祝福老人家長命百歲。實際情況還是考量自己經濟能力而定。
2、發給晚輩紅包金額數目,應該一樣多。
給年紀小的紅包,有「壓歲錢」的涵義,不是以年齡大小來決定紅包多少。有個默契,以免親戚間發生不愉快情緒,同時紅包數目也不要超過給長輩的數目,否則有失禮節。
3、紅包數目要雙數,討吉利。
因為中國人「單數」被視為孤單的意思,通常喪禮才會包單數。有時為了討喜的數目,就會採用「2」雙雙對對、6「六六大順」、8「發發發」的喜氣數字代表。唯有會避開「4」,有諧音「死」的相近意思,所以也不用。除此也不能送空的紅包袋,因為帶有空空如也,對人不敬,也有不吉利意思。
4、盡量使用新的鈔票,不用過期或用過的紅包袋。
紅包討吉利,除了祝福,也是分享好運。使用新鈔,也有開運,新的開始的意思。收到的人也會感覺很開心。用過的紅包袋錶示好運,已經被用光了。所以也不用過期的紅包袋,或是有去年的生肖圖案的紅包袋。
紅包袋不封口,打開有「長長久久」的寓意。
5、紅包袋不要封口。
很多人不懂其中含意,其實紅包袋不封口,打開有「長長久久」的寓意。記得只要往下折就好了。一般人常誤以為錢不露白,而弄錯將紅包封口。
6、不要單手接紅包。
收到紅包時,盡量用雙手接受,並且送上賀詞,這樣除了表達尊重對方的意思,同時也是避免紅包袋掉下來,避免發生尶尬狀況。
7、因為文化習俗的不同,不少人收到禮物,會當場拆開。
但是在長輩面前打開或是查看紅包袋金額,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8、包紅包時,裡面放的鈔票不要折起來。
這樣財氣才不會折損,好運旺旺來。
9、紅包袋的錢,可以放在枕頭下「壓歲」15天,等到過了元宵節再用。
因為有祝福長長久久的意思。
二、紅包數字的含義
1.表愛意紅包
5.20、520——我愛你。
20.13、2013——愛你一生。
52.40、5240——我愛死你。
2.40、24.00——愛死你。
24.06、2406-——愛死你啦。
5.30、53.00、530——我想你。
3.4、34——相思
34.56、3456 ——相思無用
80.50、8050——抱你吻你
2.好彩頭紅包
盡量討好彩頭,最好成雙,但要跳過4這個數字。以2、5、6、8等數最受歡迎。
如:168——100+50+10+5+2+1=168。即用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兩元、一元紙幣包成的168禮金。寓意一路發。
188——「100+50+20+10+5+2+1=188」,即在「168」基礎上再加上二十元紙幣的「188」。寓意要發發。
三、壓歲錢的傳說故事
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另一種說話就是
據說,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壓歲盤」。後來,「壓歲錢」取代了「壓歲盤」,這就是現在付給壓歲錢的方式。
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里,是指帶方孔的銅制錢。自紙幣代替金屬制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悅心情:「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拜年禮儀
1、打招呼
一歲:一歲以下的寶寶多半還不太會說話,所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語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二歲以上:二歲以上的孩子應該可以說「恭喜發財」、「恭賀新年」、「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發音未必完全正確,或未必能完整地說出這四個字,這點父母要體諒。
學會稱呼: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這些常見的親人很容易稱呼,可是對不常見的爸爸媽媽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們的稱呼是要比爸爸媽媽低一輩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們相應稱: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媽媽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們相應稱: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稱呼為祖輩的,我們則稱呼為「太祖輩」,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稱為「舅太公」……
2、如何收紅包
二歲以下:二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麼,只要告訴他當別人給他時,說聲謝謝,然後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讓他知道步驟就成,之前可多練習這些步驟。
二歲以上:二歲以上的孩子,開始知道紅包內是錢,是屬於自己的,可以買東西。二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忍耐力,事前跟他們說好不要拆紅包,做到便有獎勵,否則便會懲罰,並給他們預備一個袋子去拜年,用來放置紅包。
3、不做餐桌小霸王
餐桌禮儀其實最考驗父母平時教育孩子的情況,因此,春節前,父母就得對孩子稍做「規矩」,免得到時尷尬。
當有人來拜訪或者去別人家做客時,父母可以提醒自己的孩子:
1。應該等待所有的'人到齊,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會開始後方可用餐。
2。要好好地坐下來吃,不能跑來跑去,不能爬到桌子上,不能邊玩邊吃。
3。在餐桌上不要舞動筷子、勺子或刀叉。
4。落座後,取菜時,不要翻來覆去地挑揀,更要小心夾菜,以免濺臟了自己或者別人的衣服。
需要強調的是,當孩子說他吃飽了,爸媽就不要再勸他吃,也要幫助他拒絕其他親友的勸吃,這是對孩子自己感覺的尊重。
4、如何接受糖果
三歲以下:親戚朋友總愛請小孩子吃糖果,不給他們會於心不忍。可是三歲以下的孩子並不一定明白吃太多糖果的害處,所以只要大人自己控制好就行了。
三歲以上:事前定下規矩,每次外出做客時,可以拿多少粒糖果,做到就有獎勵,否則就要承擔後果,要剝奪他一些喜歡做的事或東西,不過事前也要說清楚為什麼,孩子才會服氣。
5、如何不害怕出門做客
雖然這年紀的孩子渴望家庭以外的世界,但畢竟有些膽怯,出門在外需要一點熟悉的東西來支持。所以出門時,別忘了帶上一些孩子習慣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門前如果想帶上一二件心愛的玩具,父母應該尊重他的意願。
拜年禮儀注意事項
1、拜年前的預約 :拜年前要提前預約,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車」或是因主人也出門拜年
而跑空趟,同時也給主人一個提前准備的時間。預約時間最好給主人有選擇的餘地,不要自己單方面定一個時間,共同約定的這個時間最好雙方都比較方便為宜。
2、拜年的時間選擇 :一般向長輩拜年多選擇上午,節日期間不要過早,由於平時勞碌,年節期間人們一般起得較晚。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飯的招待,可根據飯局的時間來確定拜年的時間,要提前到達,不要等開飯的時間再到,應該留有寒暄問候聊天的時間。
3、拜年的禮品准備 :要根據拜年主要對象來選擇得體的禮品,如果對拜年對象很了解,可選擇對方喜歡的禮品,也算投其所好。如不太了解可選擇鮮花、水果、食品……也不會出錯。煙酒類要根據對象來確定,比如給奶奶拜年,送的卻是奶奶不受用的煙酒,這個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主人家裡有小朋友也可適當選擇孩子喜歡的禮品。
4、拜年的服飾 :新年新氣象,到親朋家拜年,要注意自己的服飾得體,節日的服飾以都市休閑、時尚為主,不要穿的太運動,也不要穿晚禮服類的太正式。如果衣服顏色較深或是壓抑,可適當增添一些小飾物來點綴,增加節日氣氛。一家人的服裝色彩盡量做到協調,增加家庭的溫馨感。
5、做客的禮儀 :進門要根據親朋好友家的環境請求換鞋;對親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了解親朋好友的家庭成員情況及稱呼);禮貌送上禮品;到親朋家做客,以客廳為主要活動場所,未經主人允許,不要主動到各個房間參觀;到親朋家要以主人家的生活習慣為主,不要象自己家的一樣隨意。與主人之間的聊天內容多以問候、寒暄,增進彼此感情為主。
6、拜年時間的控制 :如果是沒有飯局的拜年,一般控制在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為宜,如果有飯局,可適當在飯局前1個小時左右到,飯局結束後1個小時告辭,時間沒有固定限制,可根據與拜年對象的關系來選擇,以不增加拜年對象的接待負擔為宜。
7、餐桌禮儀 :參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長者為主,謙讓主座給長者,酒店裡的主座一般是離門最遠的,或是背對主持台的為主座。在家多是面對廚房門的為主,也可因居家擺設看出主座位置,以左為大。中國的餐桌文化是一個交流的平台,不要悶頭吃不說話,但也不要高談闊論。讓菜不夾菜、祝酒不勸酒,春節的飯菜講究年年有餘,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餚。
8、拜年時的聊天要領 :新年裡要多說贊美的話,贊美老人的氣色、健康、多給老人講話的機會,對中青年要多贊美事業、健康、家庭關系,對孩子要多贊美聰慧、學業、禮貌懂事,多談快樂的事情,少談抱怨牢騷的話題,皆應「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以談對方為主,不要變成自己的表功會或是演講場,玩笑調侃也應適可而止,要掌握好度。如果對主人的家人不是太熟,也不要忽略,要主動問候打招呼。
春節的意義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盪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過年為什麼要發紅包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合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進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
原因派」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2、過節給朋友發多少紅包
過節就發帶寓意就可以了,比如6.66,8.88,或者66,88,168,188等。
具體要給朋友發多少紅包要根據平時和他的關系,如果關系很好就發多少紅包都無所謂,主要是為了聯絡一下,發多發少對方也不會介意。如果是關系特別好的,可以用紅包雨,比如一個字一個紅包,連起來就是一句話的。
(2)過節日怎麼發紅包數量擴展資料
微信發紅包數字含義大全如下:
1.68、16.8、168——一路發
1.78、17.8、178——一起發
1.88、18.8、188——一直發發發
0.66、6.6、6.66、66.6、66.66——順順順順、一帆風順
0.88、8.8、8.88、88.8、88.88——發發發
0.99、9.9、9.99、99.9、9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誼天長地久
20.99、21.88、29.98、29.99、20.09——兩人友誼長長久久
3、父親節發多少紅包好
父親節給父親的紅包:
66.66——順順順順、一帆風順
88.88——發發發
99.99——友誼天長地久
168——一路發
178——一起發
188——一直發發發
1999——一輩子長久
100.1——百里挑一
1001——千里挑一
360——想念你
520——我愛你
1573——一往情深
1920——永久愛你
2013——愛你一生
2099——愛你久久
4688——思念爸爸
5208——我愛你,爸!
5288——我愛爸爸
5461——思念你
7752——親親吾愛
7788——親親爸爸
7731——心心相印
8013——伴你一生
9213——鍾愛一生
大家送上紅包,也可以附上幾句祝福語,如下:
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爸爸,您總是用最平淡最樸素方式去表達您的愛,但您的愛卻足夠我享用一輩子。
你的堅定讓我堅強,你的寬容使我輕松,爸爸,願您天天好心情!祝節日快樂!
父親,你的愛像茶,平淡而親切,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上癮。
爸爸,無論您在哪兒,那裡就是我們最快樂和嚮往的地方。祝您節日快樂!
敬愛的爸爸,父親節快樂,祝福您歲歲愉快,年年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