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畫湯圓的節日和湯圓
1、元宵節湯圓畫法
准備材料:鉛筆,橡皮,素描紙,碳素筆,彩鉛,黑色畫筆。
第一步,用鉛筆畫出湯圓碗,湯圓以及勺子的形狀,畫湯圓的時候注意湯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接著用碳素筆把鉛筆的痕跡描畫一遍,描畫的時候一定要用筆加重,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用橘黃色彩鉛畫出碗里的湯,用淡黃色把湯圓塗上顏色,注意所有湯圓要露出高光,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接著用藍色彩鉛把湯圓碗的顏色畫出來,注意藍色又要深滑芹淺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第五步,然後畫出湯圓碗下面的墊子顏色,顏色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搭配,如下圖所示。
第六步:最後可以在湯圓碗的旁邊用黑色畫筆寫上「元宵節」三個字,增添吃湯圓的節日氣氛,如下圖所示,到這里簡單又好看的元宵節湯圓就畫好啦。
拓展知識:湯圓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大散俗,湯圓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滾讓氏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湯圓。
2、湯圓怎麼畫
湯圓的畫法:我們先畫出一個碗。然後再畫出碗裡面的湯圓,接著畫上一個勺子和勺子里的湯圓。
湯圓,別稱「元宵」「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圓。然而,湯圓象徵合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
而在南方某些地區,人們在春節的時候也會習慣吃湯圓,而不是餃子。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 ,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源於漢代,盛於唐宋。《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豐富多彩,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又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或「冬至圓」。據清朝文獻記載,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團,裡麵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卜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