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小肚兜都有什麼節日

小肚兜都有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4-20 06:40:15

1、2022年端午節五毒肚兜什麼時候穿?有什麼特殊寓意?

<

2、端午節小孩用帶石榴兜兜嗎 端午節小孩要戴老虎肚兜嗎

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有些地方在端午節的時候都會給小孩子帶兜兜、穿新衣等等。端午節帶的兜兜和平時穿的兜兜是不一樣的,會有很濃厚的節日氣息,一般都會戴老虎兜兜和五毒兜兜。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端午節小孩用帶石榴兜兜嗎

端午節小孩一般是不帶石榴兜兜的,而是帶其他圖案的兜兜,比如老虎兜兜、五毒兜兜等等。

以前有種說法,農歷五月份天氣濕熱人容易生病,各種毒蛇毒蟲也非常活躍,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咬傷,所以五月又被稱為『毒月』、『惡月』。給孩子穿上五毒衣、虎頭鞋,戴上虎頭帽,在孩子脖頸、手腕、腳踝上纏繞五色絲線,可以辟邪去穢,讓孩子健康平安成長。」當然,現在已很少家長會給寶寶再穿五毒衣了,但端午給孩子穿新衣的習俗都一直延續下來了。

端午節小孩要戴什麼兜兜 老虎肚兜

時間:五月端午

對象:孩子

作用:夏不受各種禽獸和毒蟲的傷害

端午習俗:老虎肚兜

五月端午的上午一定要給嬰兒戴上「老虎肚兜」,即一塊可以遮住肚皮的紅布或黃布,中間彩印一隻老虎。

虎足下印有各種顏色的五毒:蛇、蠍子、蜈蚣、蛤蟆、壁虎(俗叫蠍虎)。傳說真的五毒見了彩印的花老虎腳下踩著的五毒,就會被嚇跑,故孩子戴上老虎花肚兜,夏天可不受各種禽獸和毒蟲的傷害。

戴五毒兜

端午節這天,家長還會給孩子戴五毒兜。

五毒兜的寓意:五毒兜是指綉有蛇、蠍、蜈蚣、壁虎、蟾蜍等五種毒蟲圖案的肚兜,多為純紅色棉布底料、彩色綉線手工綉制,取五毒不侵、健康平安之意。 端午這一天,小孩子要帶「五毒兜」,上面有綉織的五毒圖,寓意是以毒攻毒,確保健康。

五毒兜說法: 媽媽或奶奶會在兜里放一個溫熱的雞蛋,或者用溫熱的雞蛋在小孩子的肚子上滾幾遍,邊做邊說「一年不會肚子痛」一類的話。

端午節小孩相關的習俗 1、寶寶帶香囊,吉祥又健康

舊時端午節母親會給孩子縫制香囊,用以護佑弱小的生命。

香囊又叫香包、香袋、荷包等,或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或用碎布縫成的,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香囊內所裝物各有不同,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以及各種中草葯、香料等。

香包的形狀、圖案很有講究,與年齡、性別都有關系,一般適合小孩子的香包圖案是各種動物,比如老虎、兔子、鳳凰、雞、小狗等。

2、為孩子系五彩繩

為孩子系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也被稱之為「長命縷」。其意義在於鎖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古人認為小孩一旦戴上了鎖,就能無災無禍,平安長大;長命鎖更多表達的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所以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於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

3、粽子尖尖,考運圓圓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一項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國人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諺雲:「不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吃粽子又成為標志季候轉換的節物。

古時有送粽子給參加考試或選舉的候選人,象徵「包中」預祝考取和當選的吉祥意義。現在的端午節正處於高考和中考時節,給孩子吃幾個粽子,取一個高中的吉兆。

4、露水洗眼耳聰目明

相傳趕在端午節這一天太陽升起之前,到田野去採集露水,用露水洗眼睛,就可以不得眼病,耳聰目明。所以大人們就早早叫醒孩子們,讓他們去採集露水。

5、額頭畫「王」字,驅毒又辟邪

舊時端午節有用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相傳可以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百獸之王的威風辟邪。

6、鬥草嘻戲益智健身

端午時節,百草齊發,鬥草游戲在舊時很盛行,是孩子們在這個時節玩不厭的游戲。

鬥草游戲分文斗和武鬥兩種,文斗以報花草名方式進行,以說的多,別人對不上來為勝;武鬥則是孩子們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7、蘭湯沐浴驅邪健膚

古時候,人們在端午這天有沐蘭湯的習慣,用菊科的佩蘭煎水沐浴,可治皮膚病、驅除邪氣,也可選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或是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效果也一樣。

端午節的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候,這時的水本身就帶有除穢的意思,如果再加一點雄黃泡澡,可以對皮膚及健康有良好的幫助。

所以說,在端午節的時候在午時泡澡,既有益於皮膚,還有辟邪改運的效果。

3、端午節為什麼要掛小掃帚?

在端午節的日出之前,到野外采一把艾蒿、桃枝、杏枝、麥穗和大蒜,掛在門口和窗檯,有祛病消災,五穀豐登之意。而為什麼要掛艾蒿呢,這里還有一段傳說呢。

李大媽 :民間傳說,端午節掛艾蒿,五月端午有官兵來,走到村頭看見一個婦女,背著一個大孩子,領著一個小孩子,大兵問你怎麼背大孩子,領小孩子,說我是做後媽的,背上背的是前一個的。這個兵看這個人心眼挺好,說,我不殺你,你回村吧。只要你門上掛上艾蒿,桃樹枝,再有官兵來就不抓你,回去這個婦女告訴滿村的人都掛的艾蒿,從這以後就形成了這個(傳統)。

一到端午節,最高興的是孩子們,根據民間的風俗,這一天,大人們會給他們做各種各樣的小東西。

字幕 風俗一 脖掛五彩掃帚

一大早,家住田村的孫淑香大媽就忙活起來了。拿起五彩的絲線,飛針走線,不多時,一把替小孩准備的五彩掃帚就紮好了。

李大媽:五月端午,家裡小孩都掛小苕帚和耍孩,這是從我記事起,老奶奶傳給我的。

字幕 民俗二 割五色

五月端午一大早,大人們在小孩手腳上都繫上「五色」線,這就是俗稱的「割五色」。

字幕 民俗三 掛布猴

孫大媽 :這個猴子就是過端午,家家都掛猴子,看門子的意思。

字幕 風俗四 小孩戴肚兜

給小孩戴的紅肚兜也有許多講究,五歲以下小孩的肚兜上一般都有蝴蝶、蛤蟆、菊花、佛手的圖案,意為長壽,而五歲以上小孩肚兜的圖案多以「老虎頭」為主,象徵小孩虎頭虎腦,茁壯成長。

孫大媽:一般十二歲以下的小孩,給他帶兜兜,說鵝飛蛤蟆走,菊花擎扶手,小孩活到九十九,菊花九個瓣,代表九十九。

過節了,吃著香噴噴的粽子,願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4、福州端午節風俗

福州游旅行網fuzhouyou.co m有對端午風俗的介紹和旅遊線路介紹。按民間習俗,每年端午節期間福州人需要做十件事情。這十件事情分別是:包粽子;唱《采蓮鼓》;賽龍舟;外婆要給外孫(女)送紅肚爿(肚兜),當作節日禮物;大人們把裝著樟腦的香袋掛在孩子腰間,驅蟲、辟邪;門上插菖蒲(或艾葉),還要用菖蒲泡湯洗澡;喝雄黃酒祛毒;到葯店買些雄黃做成煙消毒;在家中掛鍾馗像辟邪;最後一件事情則是家家戶戶像貼春聯一樣,在門楹貼上午時書。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