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在中國有什麼特別恐怖的節日

在中國有什麼特別恐怖的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4-26 11:37:33

1、中國的三大「鬼節」是哪三天?各有什麼來歷傳說嗎?

中國有三大鬼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三天。

以前清明也叫寒食節, 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子推的。
中元節:佛教這一天為盂蘭盆會的日子,內容也是為亡靈超度,盂蘭本意是解放倒懸,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盂蘭盆是印度梵語。"倒懸"的意思,本來這個節日與中國的中元沒有關系,但剛好中國本土宗教道碼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這一遲拿局天,於是"盂蘭盆會"的故事與中元相融合,並加入許多中國化的元素,比如與敏滾儒家的孝道思想結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元鬼節。
寒衣 節:每一年的農歷十月初一,謂"十月朝",又叫"祭祖節"。是送寒衣節。 也稱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的人,稱為送寒衣。和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一並稱之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人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是要焚燒五色紙,為先人送去禦寒的衣物,並連帶著給孤魂野鬼送去溫暖。十月一、燒寒衣,寄託著後人對故人的懷念,也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 同時,這一天又標志著嚴冬的到來,因此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2、四大鬼節哪個最恐怖 四大鬼節哪個最厲害

導讀:中國鬼節有四個,分別是上巳節,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每年我們都要把這些節日過一遍,想必對這四個節日已經非常熟悉了,那麼若是問你四大鬼節哪個最恐怖?四大鬼節哪個最厲害?你知道是哪個嗎?不知道的話,可以來瞧瞧我的介紹哦。

四大鬼節哪個最恐怖

我盯灶國的四大鬼節如果說起鬼節中最嚇人也最廣為流傳的,非七月十四/十五中元節莫屬了。

因為在這一個月也被稱之為鬼月,而且世界上也有很多個國家也同樣過這一天的鬼節。

四大鬼節介紹

清明節(公歷四月五日)、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

1、清明節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2、中元節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3、上巳節

古時代上巳節是「祓禊」的日子,有在水濱舉行祓除不祥的祭禮習俗。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逐漸成為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有說法認為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以驅除邪氣。

4、寒衣節

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7月15鬼節真的有鬼嗎

沒有,迷信說法。

在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據稱,人去世後,其靈魂進入地下的閻王殿,歸閻王爺統一管轄。地界里的大統領閻王爺規定,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為地府的新年。從七月初一開始,閻王殿大門打開,給陰間眾靈魂放假半個月,讓其回家或者遊玩。而在陽間的親人也會積極准備,備好物品,迎接已故先祖,對其進行緬懷。

我們當地一般都在七月初十開始,家家戶戶陸續進行「接祖」活動。就是在自家堂屋裡或者祠堂里,擺上一桌酒席。有豬鴨魚鵝等七個菜,還有水果、點笑陵心等食品。家族裡的長輩帶著兒孫對著祠堂正中祖先的牌位三叩九拜,再燒香,燒紙恭迎祖先靈魂。「接祖」只能在七月十五之前完成,過了七月十五是不能再接祖了。因為祖先假期已完,必須回到地府向閻王爺報道。七月半除了接自己的祖先外,我們還在在大路邊和附近的三岔路口各燒三堆火紙,用來孝敬那些路過的亡靈。

總之,把農歷七月十五稱為「鬼節」,其實就是我們祭祀先祖所舉行的一個重大活動,是我們對祖先的一凱升扮種緬懷方式,也是流傳很久的一種習俗。

3、中元節是古代三大節之一,為什麼現在卻成了讓人害怕的「鬼節」了呢?

提起中元節你了解的有多少?是鬼節還是半夜不能出門?這些想法其實都是對中元節的一種背叛與遺忘。作為一個在現代存在感極低但恐怖感極高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真的是被國人誤會的慘劇,久到我們現在都已經忘記了中元節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中元節應該成為國人害怕的“鬼節”嗎?

中元節為什麼被稱為鬼節?中元節是每年的七月15,這是一個道教的傳統節日,就在同一天,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民間自古以來也會在這一天舉辦祭祖活動,所以這一天是一個多元融合的節日。相傳每年7月,閻王會令地獄之門大開,放出那些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使之得以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並舉行一些祭奠亡故親人的活動消災解難。但有人認為,這一天之所以被稱為鬼節,其實是源自於佛教的盂蘭盆會。盂蘭盆會是漢朝佛教於每年7月15舉行的施摘供僧超度仙靈的法會。源於釋迦弟子穆連救母的傳說。

中元節禁忌是最近微博最熱詞條,鬼節真的有鬼依舊是比較陰間的一個風格,但作為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卻燃頃族是首個被列入了國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結合,在這樣強烈的反差下?我決心將目光更多的鎖定在這個被妖魔化的節日的背後,聚焦在它的文化因素乎春上。那叫著鬼節的陰間風格的節日。據記載,中國古代的中元節,最早是起源於七月半的秋嘗祭祖,這個時期是農作物豐收的階段,人們把自己收獲的東西送給祖先品嘗以希望獲得來年的好收成。本質上就是一個祭祖的日子,也是祖先崇拜的一種傳承與發展。而我們現在所稱的中元節,其實是源自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在道教中,有三元說,上元天官賜福,中元閉關赦罪,下元水官解惡。上元為正正月十皮弊五,中元為七月十五 ,下元為十月十五 。

中元節閉關赦罪則是指在這一天地府大門兒打開,眾鬼可以離開地府,尚有家人記得的那些鬼,就可以回到家裡去吃飽喝足,而那些已經沒有家人記得的,就只能在路上亂逛,自行去解決溫飽問題。因已經被家人遺忘的鬼太多了,才會有所謂的那些鬼節禁忌,中元節這天晚上。不要出門兒,出門兒會撞鬼,而那些所謂的能被你撞到的孤魂野鬼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個已經被家人遺忘的可憐人,所以保護中國傳統節日人人有責。 

4、鬼節是什麼節日 中國鬼節有哪些

鬼節是什麼節日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

鬼是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生命的一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延伸的概念纖棚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內容。

中國鬼節有哪些:上巳節,清明,中元節,寒衣節,潮州鬼節

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里,《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為陰歷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納豎橡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主要習俗是祭祖,另外還有插柳枝、放風箏、盪鞦韆、踏青、蹴鞠、打馬球、射柳、蠶花會(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主要在南方)等習俗。

中元節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宗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也稱為「盂蘭盆節」。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潮州鬼節

潮州人稱為鬼節的日子是農歷六月初六,是傳說中「鬼擔西瓜」的日子,六月初五的晚上十一點一過,預示著長達兩月的「鬼月」開始,這一夜,陰間的鬼魂會成群結隊肩挑西瓜(骷髏)走進民間各處,過「鬼月」,直到中元節(農歷七月半)享受完陽間祭拜後才滿載而歸。

因此,將近農歷六月,大人們就會對小孩說:「要吃西瓜就趕緊吃,到六月初六,鬼擔西瓜就不好吃啦。」一到初五晚上,家家戶戶大門緊閉,不敢上街、不敢串門,就怕這時候出街,「會被抓去擔西瓜」。而民間也傳說,這段期間家家戶戶門窗插柳枝桃枝可辟邪,祈求全家平安。

鬼節有哪些禁忌

忌半夜晾衣服

濕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忌披頭散發睡覺

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游盪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生理期的禁忌

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洞旁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無根據,但女同胞在生理期間真的會因為身體狀況導致自身磁場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忌半夜慶生

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

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5、中國三大鬼節是哪幾個節日 中國三大鬼節有什麼不同

中國三大鬼節是哪幾個節日中國三大鬼節有什麼不同

清明節

其實清明一開始只是指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種,在後來歷史文化的發展中結合了上巳節與寒食節的習俗而漸漸發展而來。而又因為清明這一天要掃墓、踏青、祭祖。也就成了中國三大鬼節之一了。耐判答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中元節

中元節即我們常說的「七月半」鬼節,也是中國三大鬼節中最大的一個。傳說這一天,地府之門會打開,放百鬼會陽間度過一天的「假期」。因此,在這一天的夜晚通常都是禁止出門的。萬一不小心引導了一直鬼魂上身,那可就不好了!並且鬼節出生的人叫天胎,也是十分恐怖。

據老人家說,七月十五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成為孤魂野鬼,同時整個陰歷七月也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遊魂增多,夜間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則易引來百鬼。在鬼節出生的孩子稱為天胎(也有地方叫鬼仔)。也就是說,鬼節出生昌慧的孩子是游盪的小鬼變成。據說陰氣重的人容易氣虛,容易胃寒,四肢冰涼,而且很容易招來惡鬼。因此,鬼節出生的人八字命運坎坷。

七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府之門,也是地府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中最重要的一個,設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寒衣節

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謂之「十沖緩月朝」,又稱「祭祖節」.為送寒衣節,亦稱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這一天人們要焚燒五色紙,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並連帶著給孤魂野鬼送溫暖。十月初一,燒寒衣,寄託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悲憫。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中國三大鬼節哪個最恐怖

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恐怖,以下是中元節的禁忌:

1、不要剪指甲,據說鬼的都怕人身上的指甲角質類東西,如果剪掉他們怕的東西,他們就會欺負本人的。

2、不要游泳,潛泳一個瞢紮下去,可能就上不來,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3、不要隨便拍別人肩膀,酉時就是17:00-19:00時,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4、睡到半夜,不要起來小便或者四處張望,如果看到家裡有什麼東西,也不要慌張,裝作什麼都沒看到,然後繼續睡覺去。

5、午夜如果失眠了,千萬不要去看時鍾,可能看著看著時鍾,指針不動了,因為那時可能有什麼東西正在試圖將你趕出你的身體。

6、別說「鬼」字,中元節這天,據說鬼魂們會傾巢而出,尤其是寺廟和普渡法會的地方,往往是鬼魂最多的,而且中元節也不要亂說話,說不定鬼魂正從你的身邊經過呢。

7、別亂踩冥紙,路邊往往有燒紙的人,散落的冥紙不要亂踩,那是燒給鬼魂的錢財,往往會有鬼魂在幫撿拾,如果踩到這些東西,會不高興也是很容易聯想到的。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6、中國有幾個關於鬼的節日

四個。1、清明,這個節日風俗不一,有些地方是,清明這天掃墓,清明前一天上墳;大多亂銷地方都是清明這天謹襲掃嘩晌游墓上墳一起。2、農歷7月15,鬼節;3、農歷10月1寒衣節,也是上墳的日子;4、再就是過年,過年的時候,人過年,鬼也過,中國大部分地方,都祭祖,因此過年也應算鬼的節日。

7、中國有哪些恐怖的民俗

1、穿杖,穿杖是海南軍坡節的隱搭活動之一。軍坡節是海南東北部市縣民間最大規模的祭祀節日。祭祀神為南北朝時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

穿杖表演一開場,頓時鑼鼓喧天,場面極其壯觀。圍觀者使勁喧嘩鼓掌,欲穿杖者頭綁紅繩,手執短香,在烈日下舞動,請「神」附身,在熱鬧的氣氛中逐漸呈現亢奮之狀,念出一些外人聽不明白之語,最後在近乎狂痴狀態時,自己在眾人助威幫助下緩緩將鋼筋穿過腮幫,之後才逐漸平靜下來,眾星捧月般被抬上神椅開始巡遊。

2、翻刺床。翻刺床,是粵西地區一種的民俗活動,就是將帶刺的樹枝紮成一張床,村民赤裸上身在床上翻滾,翻滾者經常被刺得傷痕累累。

一張帶刺的樹枝紮成的「床」被村民們抬到村子廣場的正中央,布滿鋒利荊刺,一個或二個自稱有「神靈附體」的村民,赤裸著上身,撲到刺床上,來回翻滾,儺隊則在壇前跳儺舞吶喊助威。刺深深扎進男子的身體,但男子咬緊牙關繼續堅持,直到翻滾完整張床,男子才驕傲地站起來向圍觀的眾人戚攜罩致以問候,鞭炮聲響起,配上節奏鮮明、氣氛熱烈的樂器敲擊,彷彿在慶祝重生的勝利。

3、送高鬧神。有人久病不愈或者莫名其妙走霉運,就會找 在道門
的去看。在道門的老太太掐指一算,嗯,你哪天哪天路過墳地,騎自行車軋到誰誰誰了。這個誰誰誰肯定是個早起了多少年的人。然後指點事主,讓她爹一口袋紙元寶。在哪天十二點背著出門,一直往北走,路過一個十字路口就燒一堆兒。燒完了回來就好了。

4、瓦罐墳

生基墳,遵義一帶一般稱為窯罐墳、蠻子墳。窯罐墳,也誤作苗罐墳,實則瓦罐墳。最初的瓦罐墳,是指將年滿60歲的老人安置在墳中,每天送一次飯並加上一塊磚,待360天後把墳的窗口堵上,就算安葬了老人。瓦罐墳的本義就是生基墳、活人墳,並非因為出土殉葬品常見瓦罐。瓦罐墳的起源,不知道是中原還是西南。

生基墳用大石板作材料,是事先砌成的墳墓,人死後再將棺材放進去。一般是一墓兩涵或三涵,也有一墓六七涵、一墓十幾涵的家族合墳。道光《遵義府志》:「郡俗至尤尚石槨,古風世傳,不能以通禮禁之也。有前代造者,高原坡坨,鋤墾雨洗,十九露出,無山無之,有多至數十槨者」。生基墳在古代最流行的地區就是遵義一帶。

5、花甲墓

花甲墓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證實了這種傳說的真實性,仔細搜集相關資料,原來六十歲棄老的傳說並非只有家鄉,也並非只是漢民族。從華中師大劉守華教授搜集整理的記錄中可以看到,中國發現的同類型傳說文本已達70餘例,涉及的區域包括湖北、陝西、河北、山西、山東,涉及的民族包括漢族、苗族、土家族等,可以說六十花甲棄老傳說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存在過,然而這竟然只是一種傳說而已,讓人無從知道這種傳說故事發生的確切年代,實為怪矣。

8、中國的三大「鬼節」是哪三天?各有什麼來歷傳說嗎?

中國三大鬼節指的是清明、中元、寒衣。

一、清明

清明節,大都在冬至後的第108天(即三月初一前後)。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吸收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的傳統節日。

二、中元昌腔答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該節日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

三、寒衣

寒衣節是十月初一。耐慧圓源人們要這一天上墳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買紙紮成,包起來晚上在門前燒。有關寒衣節的來歷,版本有多種,最早的是來源於周人的臘祭日,這天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而時間恰好在農歷十月一日,而在之後的《詩經》、《唐大詔令集》、宋代的《歲時雜記》、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場》中都有記載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內容。

9、四大鬼節是哪四個 四大鬼節哪個最恐怖

四大鬼節是哪四個

1、三月三

江淮、江南一帶,每年農歷三月三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裡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

2、清明節

清明節時間一般在公歷4月4或5或6日,我國傳統節日。

3、七月十四/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盪,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准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復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迅源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

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准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一天則成為民間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節。

所以,農歷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豎做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凈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互聯網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按照道教的文化邏輯,一年的時空應該分成上下陰陽兩半,而且,中國道教認為養育世界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所以,道教將畝纖態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里說的「官」,不是指人間官員的「官」,而是指意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類似於中國圍棋對奕中的「官子」的那個「官」。

中國道教主要產生在中國農業文明發達地區,所以,中國道教一向認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萬物,水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這就是說,由於中國農業文明注重地水兩元素對人類萬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國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蘊涵著以地為中心去觀察世界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及其「方法論」。按照道教這種世界觀,道教習慣將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稱之為「上元節」;下半年的地官節段的七月十五,則叫做「中元節」;由於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則是「下元節」。這上、中、下三元,則組構出了道教對世界的三元一體系統認識。

4、十月初一

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四大鬼節哪個最恐怖

說起鬼節中最恐怖也最廣為流傳的,非七月十四/十五中元節莫屬了。

鬼最怕的七種生肖

屬鼠

鬼怕什麼生肖的人,屬鼠的人肯定是其中之一,因為老鼠機靈、生命頑強,鬼也是最怕這種人,因為在這種人身上是占不到生命便宜的,而鬼看見屬鼠的人也會立即離開,所以屬鼠的人是不容易遇見鬼的。

屬狗

屬狗晚上不睡覺的就是守夜的 當然不怕鬼敲門了。我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還有另一種說法,狗可以辟邪!所以很多人走夜路都會牽著狗一起出門,目的是讓狗趕走那些臟東西!

屬龍

屬龍的人浩然正氣,毋庸置疑,龍是最讓鬼害怕的屬相,在神話中玉皇大帝就是龍的象徵,哪種鬼敢去招惹玉皇大帝呢?所以龍應當排在首位。

屬虎

老虎身上天生就擁有一股煞氣,在中國四大神獸中,白虎守護西方主殺伐,一般的鬼都非常懼怕這種力量,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去招惹屬虎的人了。

屬牛

還記得地府的牛頭馬面嗎,他們可是捉鬼的行家,所以牛和馬都是鬼最怕的七種生肖之一,而屬牛的人所代表的就是牛頭,試問那種鬼敢招惹鬼差呢?估計是嫌自己命大吧,不對,這些鬼已經沒有命了。

屬馬

馬頭羅剎即馬頭鬼。形象為馬頭人身,與牛頭是老搭檔。同樣是陰曹地府的鬼差,也是鬼見鬼怕的主。牛頭獄卒,馬面羅剎,手持槍矛,驅鬼入城,向無間獄。

屬雞

因為,白雞就是白無常,每天清晨雞鳴天就亮了,而鬼一般都是晚上出沒的,所以屬雞的人也是鬼最怕的七種生肖之一!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