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井都九月二十是什麼節日
1、每年每月的節日都有什麼節?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一月
新年元旦[01/01] 臘八節[農歷十二月初八]
二月
世界濕地日[02/02] 國際氣象節[02/10] 情人節[02/14]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三月
全國愛耳日[03/03] 婦女節[03/08] 植樹節[03/12] 國際警察日[03/14] 國際消費日[03/15] 世界森林日[03/21] 世界水日[03/22] 世界氣象日[03/23]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03/24]
四月
愚人節[04/01] 清明[04/05] 世界衛生日[04/07] 世界地球日[04/22]
五月
國際勞動節[05/01] 中國青年節[05/04] 全國碘缺乏病日[05/05] 世界紅十字日[05/08] 國際護士節[05/12] 國際家庭日[05/15] 世界電信日[05/17] 國際博物館日[05/18] 全國助殘日[05/19] 全國學生營養日[05/20]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05/22] 國際牛奶日[05/23] 世界無煙日[05/31]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母親節[第二個星期日]
六月
國際兒童節[06/01] 世界環境日[06/05] 全國愛眼日[06/06] 端午節[06/15] 父親節[第三個星期日] 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06/17] 國際奧林匹克日[06/23] 全國土地日[06/25] 國際反毒品日[06/26]
七月
建黨日[07/01] 香港回歸日[07/01] 七夕情人節[農歷七月初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07/07] 世界人口日[07/11]
八月
八一建軍節[08/01]
九月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國際掃盲日[09/08] 教師節[09/10]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09/16] 國際和平日[09/17] 國際愛牙日[09/20]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 國際聾人節[09/22] 世界旅遊日[09/27]
十月
國慶節[10/01] 國際音樂節[10/01]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10/02] 世界動物日[10/04] 國際住房日[10/07] 全國高血壓日[10/08] 世界視覺日[10/08] 世界郵政日[10/09] 世界精神衛生日[10/10] 國際盲人節[10/15] 世界糧食節[10/16] 世界消除貧困日[10/17] 世界傳統醫葯日[10/22] 聯合國日[10/24] 萬聖節[10/31]
十一月
中國記者日[11/08] 消防宣傳日[11/09] 世界糖尿病日[11/14] 國際大學生節[11/17] 感恩節[11/28]
十二月
冬至節[農歷12月22日] 世界艾滋病日[12/01] 世界殘疾人日[12/03] 世界足球日[12/09] 聖誕節[12/25]
(1)汕頭井都九月二十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一些節日源於傳統習俗
2、井都鎮平湖西村什麼時候老爺
首頁
新聞
無障礙
獲取全網一手熱點
打開
潮汕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後,井都人!
v
行走潮汕
2022年11月17日11:13廣東行走潮汕的官方賬號
關注
據民間傳說,元代廣東省潮陽縣出了個鄭皇後。據查《廣東通志》,嶺南未見載有其他姓氏的女子入宮為後,只有鄭皇後一人;另外,明朝潮陽縣和平里(今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有一女子入宮為貴妃。
元代時,隆井都平湖裡(今井都鎮平湖西居委)有鄭氏懿德者,因其父鄭義攜女移至潮陽棉城後溪白宮(今屬汕頭市潮陽區棉北街道)居住。時為元朝至正驛使至潮陽挑選美女,鄭女懿德天足,且知書賢惠。欽差曰:「元至正要以潮州女子天足者當選。」
據歷史記載,元朝十一代順帝(托懽鐵木耳在位35年)至正十年庚寅(公元1350年)因取蒙古人為皇後,產下一女孩。順帝為膝下無太子而著急。詹殿官(國師)曰:潮州潮陽隆井都平湖裡鄭氏女,天資聰慧,可派欽差尋訪,挑選入宮為妃,得皇上寵愛,遂得子。
順帝依言,即派欽差蔽哪南下趕至潮州潮陽隆井都平湖裡尋訪鄭女未遂。欽差在尋訪中得知鄭女已由其父鄭義(字業儒)攜往棉城白宮居住,遂趕至棉城後溪白宮,終於尋得鄭女。
鄭女時年未滿16歲,天生麗質。欽差暗喜,經面試,鄭女頗聰慧,符合皇上和國師選美的要求。於是,欽差連同鄭義一同護送鄭女至大都燕京(今北京)。鄭女入宮後,皇上大喜,對鄭女寵愛,不久懷孕,後來產下一男嬰。順帝龍顏大悅,遂於至正二十年庚子(公元1360年)冊封鄭女為懿德皇後。同時派欽差至平湖裡建祠宇一座,立向天獅奉祀鄭皇後為先祖。元末明初祠宇被焚,舊祠猶存。渣並早
明洪武十年丁巳(公元1377年),如雀平湖裡鄭氏裔孫上表,陳述鄭皇後之事實及祠宇被焚之情,洪武帝准奏,遂派欽差至潮陽查訪,結果情況屬實,便按原來模樣,於潮陽棉城塔西重建平湖祠祀鄭皇後先祖,同時封賜鄭皇後為項城王妃,並於潮陽棉城西門外建「皇後祠」一座,予以褒獎。自元代潮陽出了鄭皇後之後,潮陽祠宇的建造有如皇宮裝飾,即為「紅楹紫角」。據說,祠宇為「紅楹紫角」者,非皇親國戚莫屬也。
來源:今日潮陽、網路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打開騰訊新聞,閱讀體驗更好
廣告
血糖7.0以上,飯後一個習慣,血糖高連夜改善!
打開
騰訊新聞
參與討
3、一年的所有節日表
一年的所有節日如下:
正月初一:春節,古稱歲首、歲始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的誕辰。
二月初二:春龍節(頭牙),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清明,24節氣之一,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五月初五:端午節。
七月初七: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七月十五:是地官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元帝得道之辰。
十月初一:國慶節。
十月十五:道教下元節 ,水官的誕辰。
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因節氣和公歷都是陽歷屬性,所以節氣公歷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歷(陽歷)12月22日前後。
十二月初八:臘八節 ,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十二月廿三/廿四:祭灶節,掃塵日,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
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4、中國節日大全表
一年中的節日如下:
一、按照農歷:
(一)農歷一月: 1、正月初一, 春節,雞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孫天醫(孫思邈)誕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開市,神話中五路財神誕辰。
6、正月初六,馬日,送窮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稱人勝節,送火神。
8、正月初八,穀日,道教中閻王爺誕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誕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頭生日(祭石頭)。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婦日,炒黃豆(老鼠眼),點百火,丟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堯的誕辰。
14、正月十八,落燈日。
15、正月二十,天穿節,天穿節又叫補天節,「小天倉」,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這一節日又與「雨水」節氣相關。立春後的節氣是「雨水」。
古人認為,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神話與節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節這一民俗節日傳統。天穿節的要習俗:煎餅「補天穿」、天穿射、亂飯扎針。
16、正月二十五,天倉節(填倉節),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
(二)農歷二月:
1、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3、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
4、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誕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誕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賢菩薩誕辰。。
8、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農歷日期不固定(見清明)。
9、清明,24節氣之一,農歷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三)農歷三月:
1、三月初三 ,上巳節 ,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2、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明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
(四)農歷四月: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
4、四月初八 ,浴佛節(龍華會),佛教中釋迦牟尼誕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誕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呂洞賓誕辰)
7、四月十八,神醫華佗誕辰
8、四月二十八,葯王(神農)誕辰
(五)農歷五月:
1、五月初五, 端午節
2、五月十三,雨節
(六)農歷六月:
1、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
2、六月初六,曬衣節,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得道
4、六月二十四,關公誕辰,神話中雷神誕辰,荷花生日
(七)農歷七月: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八)農歷八月:
1、八月初一,天醫節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
4、八月十五 ,中秋節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九)農歷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陽節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
(十)農歷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節,又稱祭祖節,也是儒家鬼節之一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節 ,水官禹的誕辰
(十一)農歷十一月:
1、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
因節氣和公歷都是陽歷屬性,所以節氣公歷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歷(陽歷)12月22日前後。
(十二)農歷臘月:
1、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3、十二月二十四 掃塵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二、按照陽歷:
(一月):
1、1月1日元旦節
2、1月第一個星期日是黑人日
3、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是國際麻風日
(二月):
1、2月2日世界濕地日
2、2月14日情人節
(三月):
3、3月3日全國愛耳日
4、3月5日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5、3月8日國際婦女節
6、3月9日保護母親河日
7、3月12日中國植樹節
8、3月14日白色情人節
9、3月14日撫際警察日
10、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權益日
11、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12、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13、3月22日世界水日
14、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15、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四月):
1、4月1日愚人節
2、4月5日清明節
3、4月7日世界衛生日
4、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
(五月):
1、5月1日國際勞動節
2、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5月4日中國青年節
4、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
5、5月12日國際護士節
6、5月15日國際家庭日
7、5月17日世界電信日
8、5月20日全國學生營養日
9、5月23日國際牛奶日
10、5月31日世界無煙日
(六月):
1、6月1日國際兒童節
2、6月5日世界環境日
3、6月6日全國愛眼日
4、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5、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
6、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7、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七月):
1、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
2、7月1日國際建築日
3、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4、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八月):
1、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2、8月12日國際青年節
(九月):
1、9月8日國際掃盲日
2、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3、9月16日中國腦健康日
4、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5、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6、9月21日世界停火日
7、9月27日世界旅遊日
(十月):
1、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2、10月1日國際音樂日
3、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
4、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5、10月5日世界教師日
6、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
7、10月9日世界郵政日
8、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9、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
10、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
11、10月15日世界農村婦女日
12、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3、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
14、10月24日聯合國日
15、10月24日世界發展新聞日
16、10月28日中國男性健康日
17、10月29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18、10月31日萬聖節
(十一):
1、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2、11月9日消防宣傳日
3、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4、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
5、11月25日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十二):
1、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
2、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
3、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
4、12月9日世界足球日
5、12月25日聖誕節
6、12月29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中國的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4月5日前後)、端午節(五月初五)、七夕節(七月初七)、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初九)、臘八節(十二月初八) 等。
此外,我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5、建軍節幾月幾日
建軍節在8月1日
八一建軍節(Army Day)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定為每年的八月一日棗液,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戚岩敗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5)汕頭井都九月二十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並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
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高顫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6、哪位朋友知道井都神山在哪裡,那地方是干什麼的?是旅遊的還是什麼什麼
神山(神仙)是汕頭潮南區井都的一個村委,井都鎮政府在井田公路(省做笑道s339)神山路段井都中學對面,共一至五五個片區,全村在冊人口改胡物約30000人(黑戶不計),皆為鄭姓,現存子孫多為朝錫熙良,際會永康輩。以農漁海產為主。片區旅遊資源匱乏,自然的海,自然的景觀。當地最為隆重的節日是正月二十的游神(營老爺),當天鄉道絕對塞車,當晚的煙火景觀不遜於大城市——最身臨其核液境,最密集的煙花!(可百度搜索予以感覺),現當地居民大集中在井田公路麥田段!
7、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井都神山中秋節習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粵東地區都有「拜月」和「燒塔」的習俗。而汕頭市潮陽的「燒塔」習俗,更為奇特和饒有風趣。
據史料記載,潮陽中秋節「燒塔」,始於宋末元初。中秋之夜,神笑天上一輪皓月,光照大地,城鄉各處,大塔小塔,火光熊熊,與月爭輝,圍觀者眾,或為塔添薪,或隨塔之焰光而歡歌起舞。潮陽之中秋「燒塔」,還因造型奇特和動人傳說而聞名遐邇。
塔用各種磚石砌成,形狀有敏孫「圓形塔」、「方形塔」、「多角形塔」等等,且各有其吉祥寓意,如圓形塔寓意為「中秋月圓人也圓」,一般有親人旅外的人家多砌設圓形塔、方形塔狀似田丘,成四方形,寓意四通八達。
多角形塔寓意生財多道,生意興隆,經商人家多砌設此類形塔。砌塔的工藝也相當講究,有密封形,開窗形。開窗形的塔身上的「窗」有方形、菱形、梅花形等等,千姿百態,塔的頂端是開放式的,像大煙囪,其大小高低也不一而足,矮的有兩米多高,高的有四五米高的,直徑從幾十厘米到一米多。燒塔時橋瞎鏈,從前是先把稻草或乾柴放進塔里,再潑上煤油,然後點燒,頓時塔火熊熊,再往火里撒上一把鹽,燃燒時便發發噼噼拍拍之聲,十分有趣。
8、潮汕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有哪些?
一、貼門神、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版(或者是廿 九權),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 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
在潮汕的春聯中,經常還看到單扇門兒上或谷簟、福龕上貼著斗大的 一個「春」字。「春」字在這里有兩層含義:一層表示春回大地,萬象更 新;一層巧借「春」與「存」潮音的相諧,表示年年有餘的良好願望。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魚,諧音「余」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 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拜老公」(祭 祀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 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
三、迎財神,放鞭炮
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按說,臘月二十四日諸神上天,人間的諸路神仙都上天「匯報工作」去了。但人們寧願相信財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間,會在這新春腳步來臨之際將財氣送到人間,所以各家各戶要在這時候拜祭。
9、潮汕節日習俗
潮汕人過年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燙發整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鍾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以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或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很多鄉村圩鎮組織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端午賽龍舟
端午賽龍舟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古老習俗,而在潮汕地區,這一傳統習俗被保存得最為完美,也發揮得最酣暢淋漓。在汕頭市金平區,有一個地方就因為龍舟而聞名遐邇,她就是素有「龍舟村」美稱的 鮀江街道橋頭社區。
130年初衷不改
橋頭以「龍舟村」享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當時的橋頭村還是一片汪洋,村民世世代代討海為生,大風大浪的洗禮,把村民們個個鍛煉成「浪里白條」,男孩子長到八九歲,就都識得好水性。
為了增強村民們抗擊風浪的能力,同時增進村民之間的團結,大家合力造出龍舟,並於每年端午節舉行龍舟大賽,至今已有130年的歷史了。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潮汕民俗稱為五月節。五月初夏,金鳳花開,驕陽似火,萬物欣欣向榮,這時節,天氣、地氣、人氣,三氣貫通,氣旺乾坤。這時節,老百姓好歡喜,賽龍舟,顯威風;插艾花,驅瘟毒;吃大粽,消疳積。節為時而設,人為節而歡。過端午節,最令人激動的,還是賽龍舟。
清明舊俗不用針
清明節,舊時潮汕各地有個習俗:女人不做針活。
為什麼女人不做針活?
傳說是,如果清明節這一天,女人做針線,不但自己眼睛被針尖刺瞎,大野里各種墊蟲,如青蛙等,也會被刺害。
女人一般有善心,認為自己眼睜傷害,已是不好了,還刺害各種墊蟲,有惡。於是這一天,最勤勞的女人也不做針活。
清明這個習俗,盡管帶有迷信色彩,但反映了我們祖先很早就有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五穀主生日
潮州人十月十五日為五穀主生日。家家戶戶到了十五這一日,要用米粉拌紅花末和上水捏成一尊尊頭盤發暨身飾以豆麥的「五穀主「,還有扁擔、籮筐、稻穗,蒸成果品,並殺五牲,挑到自己那塊剛收割過的土地上,焚香、點燭,祭拜「五穀主」,報告五穀分手,答謝「五穀主」的慷慨賜予之恩。同時並告訴孩子們五穀為「五穀主」所賜,告誡他們平時要珍惜,不要暴食天物。
相傳「五穀主」為神農氏。有的廟宇還有「五穀主」的偶像,赤身露體,只用樹葉或獸皮扎於下身,形同原始人。正因為這樣,所以羞於見人,故祭祀時總在天亮之前進行。
童容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潮州話也有叫童容節,「童容」實為「重陽」音變而來)。重陽之得名,是因九屬陽數,且日與月並應,故叫重九,也就重陽。
潮汕民間在重陽節,沒有學士文人那種登高賦詩、庭園賞菊的雅興,在潮州一帶卻有結緣的習俗,就是在親朋之間互贈油麻丸。丸與緣在古潮語中同音,人們以贈油麻丸來增進親朋之間的情誼。
重陽節在潮汕,不是每家每戶都拜祖先的。在揭陽及潮州,拜重陽節的都是家境較清貧者,他們無力在祖先每個忌辰都祭拜,故在這一天,做一次總的祭拜,希望祖先應諒解,說明各自的忌辰就不再奉祀了。九月風信好,兒童也喜歡在這時候放風箏(俗稱風禽)。童謠說:「九月九,風禽線斷滿天走。」這也是兒童們的一件樂事。
10、汕頭內充公將軍爺誕是什麼時候,平時祭拜都可以嗎?
農歷九月二十,平時都可以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