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傳統節日呈現出什麼樣的特點
1、中國的傳統節日體現的文化有什麼特點?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襲型伍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租野厚的文化內涵。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拍或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的發展:
傳統節日的產生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認識和尊重,蘊含著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情懷,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
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中華民族在節日中表達出中華民族的價值和思想、道德和倫理、行為與規范、審美與情趣,也凝聚著千百年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積極嚮往和執著追求。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
2、結合實例論述我國傳統歲時節日的民俗特徵
春節
俗稱過年,時間從初一至十五日。正月初一接年祭祖、初一零時起歲衫各家各戶燃放鞭炮,辭舊迎新,即「開年」。這一天,一般不走親訪友,有的人吃齋,人們出門相遇,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等。初二拜年,各家各戶親戚朋哪雀梁友互相來往拜年。一般是晚輩攜帶禮品到長輩家裡拜年。出嫁的女子也在這天偕丈夫和孩子一起回娘家賀年。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開市貿易。初七為人日,老人說這是眾人的生日,據傳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這天早上,各家各戶煎年糕、炒粉利、熱粽子吃;晚上還殺雞飲宴。初八有穀日節之說,初九有天日節之說,也有的地方稱天公生,初十是地日節也稱石頭節。 初十一到十五的元宵節等。鄉間在十二日、十三日這兩天,歡聚在廟里觀看演春儺和師公戲。
元宵節
元宵節的時間在農歷正月十五日,又稱上元節,燈節,以鬧花燈、觀燈為主要內容,並吃糯米面做的元宵,在此之前有舞龍、舞獅,舞龍的標名「祥龍」;舞獅的叫「瑞獅」。龍獅出發前就給各商號、大店送帖,通知有龍獅隊來拜年,龍獅隊一到門前,店主先在旁邊放一串鞭炮,待大獅靠後,小獅子上前時,便燃放鞭炮向小獅子擲去,俗稱「燒獅」。也有入屋舞獅的,名曰「掃盪」,意為把污晦邪氣掃掉。每年舞獅舞龍活動持續到元宵節。
清明節(寒食)
清明節陽歷四月五日 祭祖、掃墓清明前後幾天,各家各戶做五色糯飯,備上祭品去拜山(即掃墓),以祭祀先人。現在人們還到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掃墓,緬懷革命烈士的光輝業績。 寒食為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荊楚歲時記》說,冬至後一百五日,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為寒食的代稱。但依舊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時是一百六日。 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聯系起來,有傳說在清明節這天吃點「寒食」一年內就可以放心吃「寒食」了。
糍粑節 、葯王節
四月初八,邕州官話有句民諺:四月八,吃「臘薩」(即垃圾)。相傳此日又為神農葯王誕期,神農氏嘗百葯,治百病。所以一些婦女在這一天到近郊採摘臭藤、白頭翁、野艾之類的植物,以糖及大米粉制油糍粑,名曰吃「臘薩」,說是可以治百病。這天還有浴佛節之說,傳說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的生日。《荊楚歲時記》說,荊楚以四月八日諸寺香湯浴佛,共作龍華
端午節
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端午」、「端五」。這一天,各家用葦葉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又名涼粽或三角粽或粽子。人們還用艾絨製成猴狀或三角符狀的香囊或彩色絲線纏成的菱角等掛在小孩胸前以防病;有的用紅絨絲織成的小網兜裝著一顆臭珠(即臭丸);有的則用雄黃、臭黃、硃砂等中葯包在一隻小布袋裡,袋裡用紅綠絨綉以各種動物圖案和吉祥字樣,稱為香包。人們用當天從街上買回來的香蒲草、艾葉枝、酒餅果葉、路邊青等草葯來煮水洗澡,說是可以治皮膚病及去邪氣,還有賽龍舟、懸艾和菖莆於門辟邪等,又稱端五節、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雨節(關公磨刀日)
夏歷的五月十三。雨節又叫關公誕、關公磨刀日,眾所周知,我國民間關公崇拜的現象非常普遍,關羽被附會成了各種神,這是一種民間信仰文化現象,關公和下雨聯系了起來,使他具有了一定的「雨水神」的屬性。
天貺節
六月初六,鄉間各家各戶用新米煮飯吃,稱「食新節」。初六這一天,還殺雞煮肉,到田頭祭祀田祖,祈求晚造豐收。人們還把家中衣服棉被拿到戶外曝曬,故民間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諺語,亦稱姑姑節
七夕節
陰歷七月初七 又稱星期,即中國愛情節、情侶節,神話傳說中鵲橋相會之日農歷七月初七,傳說牛郎織女神話,青年婦女供奉瓜果,向織女「乞巧,還有傳說七夕之夜在葡萄藤下能聽到牛郎織女對話和七夕之夜所有喜鵲都要為他們相會搭橋即:鵲橋。
中元節
陰歷七李運月十五(有說十四日)又稱盂蘭節,主要是祭祀已亡故的先人,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地藏節 農歷七月三十日。
中秋節
八月十五,親朋好友,習以月餅相饋送;出嫁女兒,也買月餅、柚子等回娘家。晚上,合家團聚,在當空之處,擺上月餅、茗茶、蜜柚、花生、九爪芋等食品,焚香拜祭月神,叫賞月。小孩手拿各式花燈,如劉海戲金蟾、走馬燈等,遊街串巷,嬉戲為樂。有的小孩還把酸柚挖空,插上點燃的蠟燭,空柚皮上雕上四個金錢洞,在街上踢滾玩,叫做「剝碌燈」(即柚子燈)。
重陽節
九月初九,又稱敬老節,古人以為九是陽數,百月都逢九,所以稱重陽。這天人們佩茱萸、賞菊、飲菊酒,到郊外登高放紙鳶,以舒展情懷,是舉行秋季郊遊的節日。
祭祖節
十月初一,民間有祭祀祖先之俗,並剪制冥衣送到祖墳前焚化,叫做「送寒衣」。 又稱十月朝、燒衣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下元節(下元水官節)
農歷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
3、中國每個傳統節日的習俗和特點。
1、燈會: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
2、踩高蹺: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群眾喜愛。
3、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綉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4、舞獅子: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每當「爆竹一聲除舊歲」時,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就伴隨著送暖的春風和歡樂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5、貼春聯: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4、中國的傳統節日,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回答越簡單越好?
中國的傳統節日,最突出的特點是:
是歷史、文化,是親情、團圓!
是傳承、發揚,是銘懷、紀念!
中國的傳統節日,我認為最突出的特點有以下三個:
一、回家
無論過那個節日,我們相互之間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回家過節”,彷彿哪一個節日不回家,就感覺這個節日少了點什麼。清明節要回家祭奠逝去的親人,端午節要回家吃老母親包的粽子,八月十五要與家人賞月吃月悄檔森餅,過年就更不用說了,無論在哪裡,都要回家過年。
二、吃特色食物
中國自古就以特色飲食聞名世界,傳統節日自然尤其突出。元宵節少不了湯圓,二月二龍抬頭一定吃“糖豆”,清明節喝“紅色高粱粥”,端午節必吃粽子,中秋節的月餅,重陽節的高粱酒,臘月初八的八寶粥,大年夜的餃子,這些富有特色的食物家家少不了,人人落不下。
三、和農事有關
二月二,龍抬頭,古代在這一天敬龍祈雨,保佑一年風調雨順。二月二在古代還是土神的生日,又在春社日附近,所以相當隆重,各種祭祀活動應有盡有,基本上都是為了保佑有個好收成。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春耕春種開始,所蠢氏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諺語。“七月初七”則是磨鐮刀收割早稻的季節,“八月十五”是一年之中收獲的時刻。我國古啟畝代是農業大國,因此傳統節日不可避免地帶有農業的痕跡。
這些節日,都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也給人們提供了團圓的機會,當前,過好“我們的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意義非常深遠。
總而言之,中國節日表面是形形色色,各具特色,,從淺層分析也會得出各種各樣的結論,但往深層分析,發現到人的潛意識層面,其實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釋放情緒。
5、作為傳統文化,這些節日有什麼共同特性
作為傳統文化,這些節日有什麼共同特性:
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達沒局。我國的傳統節日積淀了五千年的文化,中華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熔鑄在民族態缺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②文化是民族的是由中華帆察辯民族經濟、政治、歷史和地理等因素決定的。
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6、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有哪些特徵
我國傳統節日的特徵:
1、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古老,堪稱與中國歷史同步,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從西周後期開始,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時,每時分為孟仲季三個月,共十二個月,是歲時風俗的雛形期。而到了秦漢時期,節日基本定型,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我國大部分傳統節日此時已經形成,與之相關的習俗也已經產生。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風俗中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節日活動從最早的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到了隋唐宋元時期,節日風俗基本定型。縱觀我國傳統節日的發展線索,不難看出節日的日期一旦固定下來,千古不變,盡管伴隨著王朝的更迭、時代的轉換,但是節日的時間始終不變。由於起源久遠,很多節日起源的具體時間和原因都很難說清楚,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大特點。
2、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傳統歲時節日在民眾的時間分類中,被區分為人、鬼、神三類。人節有春節、端午、中秋,重在人倫活動。鬼節有清明節、中元節、十月一,為追懷亡靈。神節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重在祭祀天神。我國的傳統節日根據節日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事節日、祭祀節日、慶賀節日、娛樂節日等。
我國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還體現在節日的時間上,每月的朔望日多為節日,像正月初一為春節,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十月十五日下元節等。月日數字重復的日子常被確定為節日,如正月初一的春節,二月二的春龍節,三月三的上巳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六月六的姑姑節,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陽節等。
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體體現在:清明節是中國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緬懷先輩,激勵後人;端午節源於屈原投江的傳說,有濃重的愛國主義色彩;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有「慶豐收」、「人團圓」之意,並以賞月吃月餅的形式,把中華傳統民族的真善美發揮到了極致;元宵節和重陽節則充分體現了保持家庭和睦、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3、重倫理觀念禮節儀式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民族成員如果有對倫理性禮節的共同人文精神,有對民族、社會、家庭的責任感,有自我約束品格和遵紀守法的習慣,就能夠保證行為選擇的正確性和進步性,也就有利於協調人際關系,增強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與民族整體的向心力。」
我國是一個重人倫、貴親情的國度。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春節祭祖是一年裡規模最大的祭祖活動。節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畫像或牌位整理好。春節前,或初一,擺上祭品,集體祭祀全體祖先。回家還要分別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謝祖先功德(所謂「慎終追遠」),並祈求祖先的靈魂在新的一年裡保佑全家幸福。也有團結家族力量、加強家庭關系的作用。在辭舊迎新的時刻,重申人和神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春節各種民俗儀式中經常看到祭神的內容。臘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間解釋為迎接灶神、財神等等。生活中總有個人無法應付的困難,他們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幫助。所以,人們希望在新年到來時拜祭諸神,以獲得精神支持。
4、尚鬼神迷信
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原始人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戰勝自然,他們認為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主宰著自然,主宰著這個社會,於是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天、神之上,以乞求保佑。最早的節俗活動,意在敬天、祈年、驅災、避邪。節日的歌舞狂歡,意在娛神;以時品上供,旨在賄神;製作、佩帶各種飾物,則是為了驅鬼。
最具有典型意義的就是春節貼春聯、年畫、燃放爆竹的習俗。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漢魏六朝時代,每至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荼、郁壘驅鬼。神荼、郁壘是我國最早的門神。關於此二神的故事首見於王充《論衡·定鬼》所引《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壘能捉鬼的故事傳揚開來,人們過年時在門的兩邊掛上兩塊木桃板,寫著二神的名字,以驅鬼避邪,這就是早期的桃符,後來發展為門神年畫。此後隨著民間造神運動的發展,自漢代開始,又創造出許多門神,如慶成、秦叔寶、尉遲敬德、鍾馗、岳飛、趙雲、趙公明、常遇春、徐達等。其中以鍾馗的形象最為典型,相貌猙獰恐怖,是唐以後才創造出的專門捉鬼、食鬼的神。宋代木版年畫開始流行,年畫的內容擴大,至今仍保存下來的《四美圖》就是當時的年畫。
關於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春節燃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志。
5、講究節日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國又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飲食文化便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一方面,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從而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在飲食上寄託了種種美好的祝願。
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套特定的飲食習俗,這些習俗互不重復,各具特色,使中國傳統節日的內容豐富多彩。春節吃年糕餃子。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南方比較興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對於餃子的文化象徵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徵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餃子這種普通食物被人民創造為文化象徵符號,體現了人民群眾不斷的文化創造力。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為「團圓餅」,具有濃厚的象徵意義。中秋時節正是收獲的季節,人們為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系,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在我國的某些地區還有重陽節吃重陽糕的習俗,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皆高(糕),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其他的節令食品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冬至的餃子,臘八的粥,元宵節的元宵,都是與我國的傳統節日相互依存的。節日飲食是節日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特點。
6、傳承性
民俗的傳承性是指民俗文化現象在空間上的傳播和時間上的傳承。任何一項民俗活動一經產生,必然要在一定范圍的群體中擴散,並在一定的時間階段中反復再現,不斷復制,經過世世代代的流傳,變成了一種固定的形式,制約著一個地區或民族的人們,使他們共同遵守而不可逾越,由此形成了節日的傳承性。內容和形式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民俗傳承性的主要表現。
比如歲時節日習俗,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燈會和吃元宵,三月清明節的祭祖掃墓和踏青郊遊,五月初五端午節的菖蒲艾葉、賽龍舟及吃粽子、飲雄黃酒,八月十五的中秋賞月和吃月餅及除夕辭歲的年祭和吃團圓飯,都是傳襲了千年以上的歲時習俗,都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有繼往開來,慎重追遠的作用。它秉承先人,教育後人傳承這些古老的精神文明,推動時代的前進。在傳承的過程中,各民族的節日風俗相互影響、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節日體系。
7、變異性
節日民俗事象在流傳的過程中,由於受社會的、政治的、生活的種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內容和形式上的一系列的變化。人們生活的地域環境不同,生產和生活方式有異,決定了節日習俗在發展過程中會因地域不同而發生變化,再加上中華民族的幾次大融合以及社會的發展,這些都導致了民俗的變異。
民俗的變異性是與傳承性相對而言的特徵。只有傳承基礎上的變異和變異過程中的傳承,絕對沒有隻傳承不變異或一味變革而沒有傳承的民俗事項。究其變異方式不外三種類型:其一是累積沉澱,即民俗事項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充增多。其二是除舊立新,即剔除不適應新形勢的舊俗,使原有的民俗或整體或局部地發生變異。其三是完全消亡,即一些舊時代的民俗由於不符合新時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而被新的文化體系所淘汰。中國民間流傳的節日從古代傳承下來,但又同原有的內容與形式不完全一樣了,或多或少的發生了變異。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風俗,在全國各地、各個民族中,都普遍的流傳著。但由於民族不同,地區差異,同樣的節日風俗,在傳承的過程中,發生了不同的變異。七夕是乞巧節,同樣是乞巧,但乞巧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各地並不相同。有禱而乞巧、穿針乞巧、漂針乞巧、漂芽乞巧、蜘蛛結網乞巧、磨碗乞巧、食餃子得巧度巧、種芽乞巧、游針乞巧等等。山西永濟的「穿針乞巧」較為獨特,在十幾天前,姑娘們把綠豆浸於杯中,精心灌溉,到「七夕」時,芽可長至二尺左右,謂之「巧芽」,姑娘們端杯聚在一起,比賽看誰的巧芽長,藉以乞巧。陝西洛川「磨碗乞巧」的習俗也很有趣,在七夕晚,母親拿只新碗在女兒的耳畔徐徐摩擦直至女兒入睡,父母親再把她叫醒,當地相信這樣就可以使女兒變的靈巧。
7、在中國的這些傳統節日中,有哪些最突出的特點?
現在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很少了,只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和重陽節七個節日。但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上元節、花朝節、花神節、上巳節、女兒節、寒食節、洗曬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冬至、臘祭日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其獨有的特色。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上下,闔家團圓。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不過有很多都被淡化了。民間習俗是在春節這一天要穿青字迎春,這也是因為春天的緣故,若是夏天,則需要穿紅衣,秋天穿白衣,冬天穿黑衣。而且在這一天還需要喝梅花酒,還要吃七菜粥,指的是正月初一吃雞,初二吃狗,初三吃豬,初四吃羊,初五吃牛,初六吃馬,七日便成人。不過這些在現在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清明節也是我國非常重要得一個傳統節日。它和中元節、寒衣節並稱三大鬼節,而清明節除了我們現在的掃墓上香之外,還要“冷食、蹴鞠、盪鞦韆”等,還要踏青、在河中洗浴,以此來祈福消災。後代還有植樹這個項目。端午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百姓們會在這一天,往汨羅江中投五色絲粽子,讓魚兒能有吃食,便不會去撕咬屈原的屍體了。
而賽龍舟的由來是人民為了撈救屈原的屍體,都劃船去到江里打撈,一直到洞庭湖,都沒有見到屈原的屍體。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人們還會在端午節這一天喝雄黃酒,還會佩戴裝有中草葯的香囊,以及在屋子內掛艾草,手腳上繫上五色繩,在額頭、耳鼻等部位點上雄黃酒,這些都是為了防蚊蟲。
8、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特色
團聚、喜樂、吃喝、都有傳說來歷等
我國傳統節日有五大特點:
內容睜升逗豐富多彩。我國的傳統節日大多出自農耕文化傳統,一年四季主要是以農事、農時和農耕生活為本的節日民笑世俗。比如清明踏青、祭祖,端午臨水、包粽子,重陽登高等,國人在親近自然、感受自然中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是節日的主體。我國的傳統節日內容多是以人際關系、人際交往為主。或合家團圓,或歸寧省親,或一聲恭喜,或除夕守歲,皆是如此。
每個傳統節日幾乎都是對生命的頌歌。如春節給孩子壓歲錢,清明祭祀故悉賣人,無不寄予著對生命的祝福。
節日的祝願包含著對美好的期望。春節合家團聚、國泰民安,七夕節祈願美好的愛情和友情,中秋節象徵花好月圓、生活美滿等。
傳統節日是國人展示智慧和才藝的最佳時機。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令每一個中國人情牽夢繞。燈籠、剪紙以及各式各色的節日美食,不一而足。
9、中國傳統節日有什麼特點?
中國傳統節日主要特點有:
1、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重倫理觀念禮節儀式;
4、尚鬼神迷信;
5、講究節日飲食;
6、傳承性;
7、變異性。
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自2008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
春節:一起吃年夜飯,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
二月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
清明節: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斗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
七夕節: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
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重陽節: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
冬至橡行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段耐等等。
臘八節:吃臘八粥。
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後梁燃嘩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盡量爭取團圓,全家圍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