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各種節日的什麼
1、春夏秋冬各有什麼節日
春季(2月——5月):情人節、除夕、春節、元宵節、婦女節、植樹節、愚人節、寒食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中國青年節。
夏季(5月——8月):母親節、國際護士節、國際兒童節、父親節、端午節、香港回歸日、建黨日、建軍節。
秋季(8月——11月):中元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萬聖節。
冬季(11月——2月):感恩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澳門回歸紀念日、平安夜、聖誕節、元旦、臘八節。
1、春節
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2、國慶節
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如今,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
3、教師節
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4、八一建軍節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定為每年的八月一日,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2019年7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招待會,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
5、母親節(Mother's Day)
感謝母親的節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2、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可以做些什麼?
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及風俗:
1、春節,一年的關一天(正月初一)。這一天,是給父母拜年的日子。
2、元宵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
3、端午節(五月初五)。為紀念屈原而形成的一個節日。這一天通常會舉行賽龍舟活動,有家家插艾蒿、吃粽子,給小孩戴香包、吃喜蛋等習俗。
4、乞巧節(七夕節)(七月初七)。通常在這一天民間女子會用各種形式向織女乞取智巧。又因為傳說這一天是牛郞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現在已成了咱們中國自己的「情人節」。
5、重陽節(九月初九)。民間有在這一天登高、喝雄黃酒的習俗。又因為「九」在漢族傳統上是最大的數字,所以這一天也成了中國的「老人節」。
6、中秋節(八月十五)。在民間,中秋的到來,意味著一年的勞碌又將結束,這一天的月亮,又被認為是最圓的,所以在這一天,大家常常歡聚在一起慶豐收,吃月餅、嘮家常。
7、臘八節(十二月初八)。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在這一天,人們喝臘八粥的習俗。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就要為過年而忙碌了。
8、除夕(十二月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一家人歡聚一堂,貼對聯、掛年畫、放鞭炮、吃年夜飯、守年夜等是最常有的習慣。
3、每個傳統節日要幹些什麼?
每個傳統節日要幹些如下:
1、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春節(正月初一)
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3、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5、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在廣西一些地方有七夕儲水的習俗,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所以,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4、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都吃些什麼?
春節:
一年之始,萬象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這三天,一般除了做飯,不做任何工作,忌諱說不吉利的話,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里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陝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湯里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雲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團。
二月二:
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志。活動有撒灰引龍、熏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
。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
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寒食節、清明節:
祭掃祖墳、踏青游春,忌動煙火。
四月八:
相傳是釋迦牟尼的誕辰日,多有廟會和朝山活動。
端午節:
也叫端陽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有的地方如青海還有系索(用五色絲線擰成的細繩,縛在手腳腕上)、插楊柳、戴香包等習俗,以用來驅蟲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稱「曬蟲節」,有「六月六,曬絲綢」的民諺。此日午間晾曬絲、綢、皮、毛等經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蟲蛀。還有「翻經會」「曬袍會」等,陝西還有放撈河燈和汲水造酒的活動,有的地區還舉行「六月場」活動,青年男女通過對歌、趕表,擲花包形式,尋求戀愛對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瑤族的重大節日。
七巧節:
也叫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
中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這一天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原來還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此節被海外遊子更為重視,不少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重陽節:
取九九重陽之意。主要活動為登高、賞菊、飲酒等,頗受老年人喜愛,所以也叫「老年節」。
十月一:
俗稱「鬼節」、「寒衣節」,也是祭祖節。俗語說「十月一,送寒衣」,這天黃昏,家家都要上墳祭祖。因故不能上墳或遠離家鄉的人,就在場心或十字路口劃個圓圈,焚化紙錢。
冬至節: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臘八節:
人們習慣上把農歷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傳統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這天相傳是釋迦牟尼的成佛日,許多地方都吃臘八粥,臘八其實也是春節准備工作的開始。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不同民俗的傳統節日。我國先民在幾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創立了許多民俗節慶,既包括生產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飲食文化,也有禮儀文化,還有樸素神奇的科學思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很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承
5、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都干什麼?說一個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葯、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葯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1][2]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6、傳統節日的風俗及寓意是什麼?
除夕:
習俗:農歷十二月三十。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
寓意: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
元宵節:正月十五吃元宵。
寓意: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
清明節:
習俗:祭祖掃墓。
寓意: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端午節:
習俗: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節日里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等。
寓意: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端午》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節:
習俗及寓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歷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
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端午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7、每個月份的節日分別是什麼
1月1日 元旦: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2月14日 情人節: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 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國際勞動婦女節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4月7日 世界衛生日:為紀念組織憲章通過日,1948年6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世界衛生組織,並決定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衛生日,倡議各國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6月23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旨在紀念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誕生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日的宗旨是鼓勵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7月7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廣義上指的是一系列的抗日紀念日。《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發布的有關法定節日的抗日紀念日有「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
8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八一建軍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舉行,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
9月8日 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處於1985年6月26日會議,確定每年9月8日為「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簡稱為「世界新聞記者日」。
10月1日 中國國慶節: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也有些是這個國家守護神的聖人節。
11月8日 中國記者節:中國五十五萬名新聞工作者自己的節日。國務院日前正式作出將十一月八日確定為「記者節」。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7)懂得各種節日的什麼擴展資料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一些節日源於傳統習俗,如中國的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有的節日源於宗教,比如基督教國家的聖誕節。
有的節日源於對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紀念,比如中國的端午節、國慶節、青年節等等。另有國際組織提倡的運動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
隨著時間推移,節日的內涵和慶祝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而現時節日經常與假日相混淆,事實上大多數節日都沒有法定假期,如中國部分傳統節日仍沒有假期,如重陽節。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
生產不發達的上古時代,當人們無法解釋大自然的奧秘,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時候,便產生了許多禁忌和迷信觀念。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放爆竹習俗原意是避山魈惡鬼,後來增加了祭祖、供神、團圓、娛樂等內容
8、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幾月幾號都是什麼節
元旦 1月1日
世界濕地日 2月2日
情人節 2月14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8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月15日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氣象日 3月23日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3月24日
國際愚人節 4月1日
清明節 4月5日
世界衛生日 4月7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4月26日
受難節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復活節 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
世界兒童日 4月第四個星期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中國青年節 5月4日
世界紅十字日 5月8日
世界哮喘日 5月第二個星期二
國際護士節 5月12日
母親節 5月第二個星期日
國際家庭日 5月15日
世界電信日 5月17日
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
世界無煙日 5月31日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世界環境日 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17日
世界難民日 6月20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6月23日
國際禁毒日 6月26日
聯合國憲章日 6月26日
父親節 6月第三個星期日
國際合作社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八一建軍節 8月1日
國際掃盲日 9月8日
中國教師節 9月10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9月16日
全國愛牙日 9月20日
世界旅遊日 9月27日
國際和平日 9月第三個星期二
世界海事日 9月最後一周某一日
國慶節 10月1日
國際老人節 10月1日
世界動物日 10月4日
世界郵政日 10月9日
世界標准日 10月14日
國際盲人節 10月15日
世界糧食日 10月16日
國際消除貧困日 10月17日
萬聖節 10月31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感恩節 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國際殘疾人日 12月3日
中國法制宣傳日 12月4日
國際志願人員日 12月5日
國際民航日 12月7日
世界人權日 12月10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 正月十五
龍抬頭節 二月初二
端午節 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節 七月初七
鬼節 七月十五
中秋節 八月十五
重陽節 九月初九
臘八節 臘月初八
小年 臘月二十三
.........................................................................................
元旦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農歷正月初一稱「春節」,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
世界濕地日
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 Day),這是國際濕地組織於1996年3月確定的,從1997年開始,在這一天,世界各國都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1971年2月2日,歷時8年之久,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簡稱《濕地公約》)在伊朗拉姆薩爾簽署。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委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情人節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起源於古代羅馬,於每年2月14日舉行,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關於「聖瓦倫丁節」名稱的來源,是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殉難者,他用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獄,並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刑,行刑前,瓦倫丁曾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為了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自由平等,舉行了大罷工和示威遊行。這一斗爭得到了美國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熱烈響應。1910年,一些國家的先進婦女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主持會議的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議,為了加強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持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斗爭,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就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斗爭的偉大節日。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並規定消費者享有獲得安全保障、獲得產品正確資料、自由決定選擇以及要求賠償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環境等權利。
消費者保護運動,最初於1906年出現在美國紐約。1936年,美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消費者組織——消費者聯盟。1960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和荷蘭等5個國家的消費者發起成立了獨立的、非政治性的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總部設在海牙。現在,它的成員已經有來自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百多個消費者組織。我國的消費者協會也於1987年加入了這一非盈利性的國際組織。
為使各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立法有一致的目標,1985年的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確定了保護消費者的目標和一般原則,明確了消費者的權利和各國政府的責任,規定了消費領域方方面面的行為准則。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1966年11月9日,第2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把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這是為了紀念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維爾慘案、反對種族歧視而確定的。
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蘭士瓦省沙佩維爾鎮的非洲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南非當局推行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通行證法是南非當局頒布的幾百項有關種族歧視的法令之一,規定年滿16歲以上的非白人必須隨身攜帶通行證,證件不全者隨時會遭到逮捕。遊行群眾遭到南非當局的野蠻鎮壓,有70多人被槍殺,240多人被打傷,造成了震驚世界的慘案。
世界睡眠日
睡眠占據著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基地兩萬余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有27%的人有睡眠問題。失眠症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病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據中國睡眠研究會2003年對全國4萬份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高達38.2%的中國城市居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狀。
為了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自2003年將其正式引入中國。
世界水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 。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但人們並未普遍認識到水資源開發對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社會福利所起的作用;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眾意識。
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193號決議,並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世界氣象日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由世界氣象組織於1960年6月確定。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干、濕、風、雲、雨、雪等。為了加強國際間的氣象研究與合作,更好地把氣象觀測結果應用於人類的各項實踐活動,1878年國際氣象組織在維也納成立,該組織1947年9月召開氣象局長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於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國際氣象組織由此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並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將公約生效日,即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要求各成員國在這一天以多種方式舉行慶祝活動,宣傳氣象學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的作用,並且每年氣象日都選定一個主題,號召各成員國以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主題的選擇基本上圍繞氣象工作的內容、主要科研項目以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各國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喚起人們對氣象工作的重視和熱愛,推廣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結核病是一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結核桿菌的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結核病。結核病曾一度令醫學界束手無策,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人類發現了結核桿菌,才給在世界范圍內控制結核病帶來了希望。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發現,同時也為引起公眾對結核病問題的關注,1982年,在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際預防結核病和肺部疾病聯盟共同倡議下,把每年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使之能夠得到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
國際愚人節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歷),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歷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清明節
「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民間特別重視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自漢相沿承襲。以後,普及民間,歷二千年而不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賢孫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
世界衛生日
1946年7月22日,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在紐約舉行了一次國際衛生大會,60多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組織法》於1948年4月7日生效。為紀念《組織法》通過日,1948年6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正式成立世界衛生組織,並決定將每年的7月22日作為「世界衛生日」,倡議各國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次年,第二屆世界衛生大會考慮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國家的學校已放暑假,無法參加這一慶祝活動,便規定從1950年起將4月7日作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
確定世界衛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國對衛生問題的重視,並動員世界各國人民普遍關心和改善當前的衛生狀況,提高人類健康水平。世界衛生日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衛生組織各會員國都舉行慶祝活動,推廣和普及有關健康知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並將次年的4月22日作為「地球日」。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
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世界知識產權日
知識產權通常是指各國法律所賦予智力勞動成果的創造人對其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是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的總和。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正式生效。2000年10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系列會議討論了中國和阿爾及利亞於1999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上共同提出的關於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受難節
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羅馬統治者釘死在耶路撒冷的十字架上。教會稱這一天在猶太教安息日的前一天,規定復活節前的星期五為受難節。
復活節
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傳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升天。每年在教堂慶祝的復活節指的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從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因為它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慶祝這一節日。復活節慶祝活動從四旬齋開始。四旬齋從聖灰星期三到復活節剛好四十天,是自我反省、悔過的日子。
世界兒童日
1986年,土耳其9歲的女學生豐達·卡拉戈茲萊和另一位同學給世界兒童寫信說:「我們希望在社區內人人平等相待,我們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們雖然是孩子,也能夠改善這個世界。」這封信被送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又送到聯合國代表們的手中,引起強烈反響。同年4月27日被定為「世界兒童日」,同時,豐達·卡拉戈茲萊亦成為該組織的名譽主席。此後,每年4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全世界的兒童代表來到紐約聯合國總部,表達他們對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願望,講述他們為自己社區所作的貢獻。
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亦稱「五一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世界紅十字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鑒於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首先倡議每年舉行為期3天的「紅十字休戰日」活動。1921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10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通過一項決議,向各國紅十字會推薦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休戰日的做法。第11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建議在全世界范圍內規定一天為紅十字日。1030年第14屆國際紅十字大會設立了由捷克、比利時和紅十字會協會共同指派的委員會,實地考察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紅十字休戰日的組織工作和實踐經驗。1948年紅十字會協會召開的執行委員會會議正式建議,今後各國紅十字會盡量選擇5月8日亨利·杜南(國際紅十字組織的創建人)的生日作為世界紅十字日。同年協會第20次理事會會議批准了執行委員會的建議,正式確定每年的5月8日為世界紅十字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協會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都進行一系列紀念活動,各國紅十字會也根據本國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
世界哮喘日
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一個紀念活動,其目的是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病現狀的了解,增強患者及公眾對該疾病的防治和管理。1998年1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世界哮喘會議。歐洲呼吸學會(ERS)等機構代表世界衛生組織舉辦了主題為「幫助我們的兒童呼吸」的第一個世界哮喘日。世界哮喘會議還決定,自2000年起,將在每年5月第二周的周二舉行世界哮喘日紀念活動,其宗旨是使人們意識到哮喘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宣傳已經取得的科技進步,並促使公眾和有關當局參與實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國際護士節
1854年至1856年間,英法聯軍與沙俄發生激戰。在英國一家醫院任護士主任的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赴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因當時醫療管理混亂,護理質量很差,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於是,南丁格爾就潛心改善病室的衛生條件,並加強護理,增加營養。半年之後,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2.2%。這一事跡傳遍全歐。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護士工作專著,成了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鑒於南丁格爾推動了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1910年逝世後,國際護士理事會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5.12」國際護士節是為紀念國際醫務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設定的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目的在於激勵廣大護士紀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母親節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 Amanm、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 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國際家庭日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世界家庭數目急增;家庭規模日趨縮小;離婚率普遍上升;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沖擊,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設立「國際家庭日」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條件,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
世界電信日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
電信是指利用電報、電話、傳真、無線電設備和互聯網路等手段傳遞信息的通訊方式。1844年電報正式用於公眾通信。為了使電報發揮更大的作用,歐洲一些國家先後成立了「德奧電報聯盟」和「西歐電報聯盟」。1865年3月上述兩組織合並成「國際電報聯盟」。同年5月17日,法國、德國、俄國、義大利、奧地利等20多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國際電報公約》,並宣告國際電報聯盟正式成立。隨著電話和無線電的廣泛應用,國際電報聯盟於1932年改名為國際電信聯盟。國際電信聯盟的宗旨是:擴大和促進國際間電信技術的合作;促進電信事業的普及;協調各國的電信政策。
為了紀念國際電信聯盟的建立,強調電信在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國際電信聯盟在1968年第23屆行政理事會上,決定將該組織的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根據國際電信聯盟所確定的電信日主題開展紀念活動,宣傳電信的重要性,普及電信科學技術,培養年輕一代對電信的興趣。1969年5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四屆行政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將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開展紀念動。1973年國際電信聯盟再次通過決議,要求各會員國繼續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活動方式可以多種多樣。
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繆斯庵」,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繆斯是希臘神話中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的通稱,她們分別掌管著歷史、天文、史詩、情詩、抒情詩、悲劇、喜劇、聖歌和舞蹈,代表著當時希臘人文活動的全部。
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召開大會,針對當今世界的發展,探討了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功能與人類未來的關系。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國際博物館協會從1977年開始,將每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世界無煙日
煙草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將煙葉口嚼或做成卷煙吸吮。煙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紀,人類才開始認識到煙草對人類的危害。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製品一天。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後,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1987年11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幹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國際兒童節
1925年8月,世界54個國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發表了愛護兒童、保障兒童福利的宣言。關心兒童的各國代表,對於救濟貧苦的兒童、避免讓兒童從事危險的工作,以及怎樣養育兒童等問題,紛紛提出建議。大會結束後,各國政府先後訂立兒童節。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作出決定,規定6月1日為新中國的兒童節,同時宣布廢除舊中國國民黨政府1931年起實行的4月4日為兒童節的規定。
世界環境日
20世紀50年代以來,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首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規定了人類對全球環境的權利與義務的共同原則。同年10月,第27屆聯大根據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正式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從1974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都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的主題。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1994年12月,第49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大第二委員會(經濟和財政)的建議,決定從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旨在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防治荒漠化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世界難民日
難民形成的歷史由來已久。為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和地位,聯合國1951年召開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並通過了《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 非洲統一組織於1969年起草了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1974年6月20日非統成員國通過生效,並把這一天確定為「非洲難民日」。非洲庇護了人數最多的難民,為了表示對非洲的感謝並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2000年12月,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
國際奧林匹克日
1894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