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四月份有什麼節日
1、雲南少數民族的節日
阿昌族 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五日
2. 德昂族 潑水節 農歷四月十五日 會街節 農歷九月初十
3. 東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潑水節 農歷二月二十九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 十日 撒神 農歷七月初一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嘗新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
4. 侗族 蘆壟節 農歷六月至九月
5. 白族 三月街 農歷三月十五日 侗年 農歷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鬥牛節 農 歷二月 漁潭會 農歷八月十五日 吃新節 農歷六月至七月
6. 保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7. 獨龍族 卡崔哇 農歷十月中下旬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8. 俄羅斯族 復活節 公歷三、四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9. 鄂倫槐脊春族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
10. 布朗族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11. 鄂溫克族 米闊魯節 農歷五月二十二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12. 高山族 新年祭 農歷十二月
13. 潑火節 農歷二月十九日
14. 仡佬族 燈桿節 農歷正月初一
15.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歷六月初六
16. 仡佬節 農歷三月初三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
17. 嘗新節 農歷六、七月 四月八 農歷四月初八
18.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19. 朝鮮族 元日 農歷正月初一 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歷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20. 寒食節 農歷四月初五
21. 黎族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 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
22. 僳僳族 收獲節 農歷九月
23. 哈尼族 十月節 農歷十月初一 澡塘節 農歷正月初三 六月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過年節 農歷正 月初一
24. 哈薩克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刀桿節 農歷二月初八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25. 珞巴族 旭獨龍節 藏歷二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咐吵十日 隆德節 藏歷四月
26.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 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27. 滿族 頒金節 陰歷十一月十三日
28. 回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廟會 農歷四月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29. 景頗族 目腦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30. 克爾克孜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31. 基諾族 打鐵節 農歷一月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火把節 農歷六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 歷十二月十日
32. 京族 哈節 農歷六月初十 諾勞孜 農歷正月初一
33.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 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34.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 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 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35.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36.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 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37.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 行。 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 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鉛簡滲迎接太陽的節日。
38.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 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 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 動,祈禱穀神保佑。
39.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 「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 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40.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 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 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 「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覲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 凈身 ,室內焚香,齋戒半日。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 牲,將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捨;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 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 行,在活 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里會 (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41.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桿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42.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43.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44.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45.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歷臘月 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准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46.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歷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扎熱甲節、俄喜節、羅讓扎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47.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吃新米的吃新節,停止生產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及趕歌會、姑娘節、鬥牛節、花炮節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歷,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葯鐵炮為沖力,把鐵圈沖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據說,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能人財兩旺,幸福安康。集會地點還唱侗戲、演彩調、吹蘆笙、「多耶」、打籃球等助興。花炮節是侗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
48.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桿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桿,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桿。正午時刻,鞭炮鼓點齊鳴,五名僳僳族漢子身著大紅袍,頭戴藍布帽,在刀桿下將斟滿的白酒一飲而盡,縱身跳上刀桿。他們雙手扶握住上層的刀面,赤腳蹬著鋒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桿頂,取出鞭炮燃放,一時間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爬桿者下來後,人們紛紛向他敬獻美酒,能爬刀桿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桿結束後,青年男女還進行丟煙包活動,男女各站一邊,互相投擲,如果姑娘接著小夥子的煙包,並收藏起來,就說明姑娘接受了小夥子的愛慕之情。闊什節,「闊什」是僳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僳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歷時兩三天。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49.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葯。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50. 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 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畲、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隻名叫「盤瓠」的龍犬)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歷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乾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51.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52.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赫哲族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於1985年。「烏日貢」意思為娛樂或文體大會, 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歷五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
53. 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54.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 、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
55. 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56. 漢族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大的節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後一天。
二月八,是沿江一帶牧人的節日。
寒食節,每年四月四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節,農歷四月五日。
糍粑節,四月初八。
端午節,五月初五,亦稱「端陽」、「端午」、「端五」。
七夕節,七月七日。
中元節,又稱「月半」, 七月十四日,是漢族的祭祖節。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冬至節
臘祭,
祭灶、灶君誕,除夕 。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2、雲南有什麼特色節日嗎?
1、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2、佤族(木鼓節)
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歷12月),是佤族過去舉行全寨性拉木鼓節木鼓活動的時節。於2002年確定,4月10日至12日為佤族木鼓節。 木鼓是佤族所特有的鼓種。
3、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亦稱「浴佛節」,又稱衫如「楞賀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的傳統節日,當日,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
4、納西族(三朵節)
農歷二月初八,生活在雲南的納西族有一別具風格的祭祀性節日,叫「嫌褲三朵節」,也叫「三多節」。
5、白族(青姑娘節)
青姑娘節時間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這天劍川縣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婦女都要參加活動,她們紛紛捐錢,聚在一起,專門請人扎一個青姑娘的偶像,給她穿上白族的盛裝,把她抬到鞦韆架上盪鞦韆,眾或者啟人圍著她邊舞邊唱,娛樂一番,然後到海尾河邊舉行祭奠儀式。
3、雲南都有那些特別的節日?
雲南特別的節日有火把節、虎節、插花節、密枝節、賽衣節、牟定三月會、潑水節、關門節、送龍節、開門青姑娘節、石寶山歌會、繞三靈、梨花會、栽秧會、本主會等。
1、火把節
火把節是雲南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2、插花節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尤為隆重盛大,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
3、傣族潑水節
潑水節也叫浴佛節,它有數百年的歷史,節日期間,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而婦女們則各挑一擔清水為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之後,人們就開蛤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
4、西雙版納拉祜族擴節
西雙版納拉祜族擴節是西雙版納拉祜族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節期與漢族的春節相同,因此人們把拉祜擴節稱為拉祜族的春節。節日期間,殺豬、宰雞、吃年飯、盪鞦韆、打陀螺,拉祜族的人們會聚到一起,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5、傣族粽包節
傣族民間節日。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4、雲南少數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所帶來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節日也很多現在我們來大概盤點一下特色的雲南少數民族節日吧
火把節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節日,是一種預祝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節慶活動。白族火把節是農歷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節是農歷六月二十四。
白族本主節
“本主”意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論陞官發財、疾苦病痛、生兒育女都要去本主廟祈求保佑每逢本主誕辰,都要殺豬宰羊,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稱之為“本主節”。
普米族朝山節
普米族人的朝山節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間進行。人們身著盛裝,騎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歡度佳節。除祭祀山神外,還有賽馬、摔跤、射箭等娛樂活動
傈僳族闊時節
闊時節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又名“迎新節”,在每年的農歷11月20日舉行節日期間,各家都喜歡用松枝裝飾堂前屋後,全村老少都喜歡圍在一起吹葫蘆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並舉行隆重的送魂儀式,把過去一年不好的魂趕走。節日熱鬧非凡,打跳對歌,射箭比賽等豐富多彩,風情濃郁。
納西族棒棒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棒棒節”,最有特點的是節日期間進行竹木農具的交流,附近農村的群眾和小商販在農貿市場上擺攤售貨
納西族三朵節
納西族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二月初八在北嶽廟舉行。這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護神“三朵”而舉行的盛大節慶活動,除在北嶽廟舉行節慶活動、納西族都要在自家舉行隆重的祭祀“三朵”儀式
白族打歌節
白族打歌節在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大家到大姚、雙江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起“左腳舞”。
摩梭轉山節
農歷7月25日,摩梭人便身著盛裝,或騎馬或步行,去朝拜瀘沽湖畔的獅子山又名格姆山
傣族潑水節
傣歷新年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消災祈福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熱鬧的節日。“潑水節”每年4月中旬舉行,一般都安排在公歷4月13日至15日。
雲南有26個少數民族,一年的每個時段都有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