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什麼節日
1、九月九日是什麼節日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一大主題。中國古代屬於農耕社會,農業文明,是極其重視祖先經驗的一種文明形態。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悔衡有著逢年過節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有爛燃的還在重陽糕碧歷做上插一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2、九月九日是什麼節
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九」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在古時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尚。
3、重陽節是干什麼的節日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為吉祥之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遊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4、九九重陽節是什麼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九節、曬秋節等,節期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由於「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4)重九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重陽節的習俗:
1、登高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所以每當重陽節來臨的時候,人們都會登高山、登高塔,杜甫寫的《登高》便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2、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每到重陽節的時候,人們都會賞菊、喝菊花酒,以求與陶淵明更加接近。
3、插茱萸和簪菊花
唐代的時候,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的已經很普遍了。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5、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為吉祥之日。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流傳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遊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