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大全 » 彝族7月15日是什麼節日

彝族7月15日是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5-11 04:59:43

1、雲南省少數名族的節日是什麼

雲南省少數名族的節日:

1、彝族節日有:火把節、彝族年、密枝節、跳歌節

彝族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最富有濃郁民族特徵的節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

2、白族節日有:大理三月街、白族青姑娘節、白族繞三靈、白族石寶山歌會、白族梨花會

白族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於雲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3、傣族節日有:潑水節、傣族送龍節、傣族關門節、傣族開門節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

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節日活動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4、回族節日有:開齋節、回族古爾幫節、回族肉孜節、回族宰牲節、回族聖紀節

開齋節,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兩大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最後一日尋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節期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

5、布依族節日有:跳月節、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六月六」、布依族跳花會

布依族的「跳月」為「逛場」,時間是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連續三天,地點在花溪或鳥當區的羅吏木和洛灣。

羅吏木,洛灣位於貴陽東北效區,草原廣闊,風景幽美,有布依族聚居的大村寨,我曾在這個地方居住過一段時間,親眼看過「逛場」的盛況,現在就所見聞記述如下:參加「逛場」的未婚男女由老母伴隨,有的兄弟姐妹也伴隨著來,以示對親人的關切和保之意。

2、55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1、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
2、回族:開齋節、古爾邦節(宰牲節)、聖紀節。

3、藏族:藏歷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此外,還有藏歷4月15日的薩嘎達瓦節、7月上旬的雪頓節和沐浴節,以及豐收在望時的望果節等。

4、維吾爾族:肉孜節(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
5、苗族:苗年、春節、四月八、吃新節、龍船節、清明節。

6、彝族:傳統節日是火把節。
7、壯族:比較具有民族特點的節日有中元節、牛魂節(又稱牛王節)、三月三歌節和吃立節。

8、布依族:傳統的民族節日有過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鮮族: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節日,還有老人節、流頭節等。

10、滿族: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中秋節等。
11、侗族: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節等。

12、瑤族: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盤王是瑤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達努節(達努,瑤語意為不要忘記,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節日),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漁潭會。
14、土家族:趕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嘗新節,一些地區也過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日。
16、哈薩克族: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

17、傣族:潑水節(即傣歷新年)、關門節和開門節。
18、黎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19、傈僳族:過年節、收獲節、火把節、中秋節。

20、佤族:春節、播種節(佤歷氣艾月公歷三月)、「崩南尼」、接新水節、取新火、新米節、堆沙節、取新火節、便克節、開門節、關門節、漢歷老年、七月半、火把節、中秋節、拉木鼓節等。

21、畲族:春節、元宵節、三月三染烏飯祭祀祖先、清明節、四月八造麥精飯、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十月祭多貝大王節等。

22、高山族:各地不一,但比較流行的有春節、豐收節。
23、拉祜族:傳統節日有新米節、火把節等。

24、水族:端節又稱過端,水語叫借端,與漢族春節相似。此外,還有端午節、清明節、七月半、六月六等節日。

25、東鄉族:爾德節、古爾邦節(宰牲節)、聖紀節。

26、納西族:傳統節日有白沙農具會、龍王廟會和騾馬會等。此外,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火把節等。
27、景頗族:主要有新米節、目腦節。

28、柯爾克孜族:有肉孜節、庫爾班節和諾魯孜節。
29、土族:春節、端陽節、二月二等。

30、達斡爾族:春節、二月二、端午節、農歷正月十六的「黑灰日」等。

31、仫佬族:三年一次的「依飯」(歡慶豐收之意)節、春節、走坡(青年男女進行社交的節日)、牛生日節和後生節。

32、羌族:春節、農歷十月初一的年節(羌族以十月為歲首)。
33、布朗族:開門節、關門節等。

34、撒拉族:開齋節、古爾邦節(宰牲節)、聖紀節。
35、毛南族:春節、中元、清明節,分龍節又叫五月廟,是毛南族特有的節日。

36、仡佬族:春節和八月節等。
37、錫伯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
38、阿昌族: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會街節等。

39、普米族:大過年、大十五節、轉山會、嘗新節。

40、塔吉克族:肉孜節(開齋節)、台合木茲瓦司脫節(又叫播種節)、茲完爾節(又叫引水節)、巴羅堤節(巴羅堤、即八月)。

41、怒族:春節、鮮花節、祭穀神、祭山林節。
42、烏孜別克族: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

43、俄羅斯族:復活節、聖母聖誕節等。
44、鄂溫克族:敖包會、那達慕、米闊魯、春節等。

45、德昂族: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做擺等。
46、保安族:開齋節(也叫爾德節)、古爾邦節(宰牲節)、聖紀節。

47、裕固族:因信仰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宗教節日是他們的主要節日。傳統節日除「點格爾汗」儀式和定期的宗教節日外,還有春節。

48、京族:最隆重的節日是唱哈節,其他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盂蘭節、中秋節等。

49、塔塔爾族:肉孜節、古爾邦節和撒班節(犁頭節)。
50、獨龍族:卡雀哇(獨龍語,皇節之意)是獨龍人一年中惟一的節日。

51、鄂倫春族:主要有春節,也過端午節和中秋節。
52、赫哲族:春節、元宵節、「二月二」吃豬頭等。

53、門巴族:「達娃覺尼巴洛沙」、「達娃當巴洛沙」和「雀可節」(即望果節)。
54、珞巴族:藏歷年、洞更谷乳木節、旭獨龍節等。

55、基諾族:特毛且(過年)、新米節等。

3、彝族除了火把節,還有哪些節日?

火把節:彝族最盛大的節日是「火把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關於火把節的傳說很多,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傳說的:古時候,彝族在抵禦外族的戰爭中,將火把綁在羊角上,驅趕羊群沖人敵陣,擊潰了前來侵犯的敵人。從此人們過火把節是紀念和慶祝戰爭的勝利。彝族過火把節,要舉行摔跤、鬥牛和歌舞活動,人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們擎著火把,朝火把上灑松香,相互祝福。

插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節,關於這個節日,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楚雄曇華山有下殘暴荒淫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園」,欺騙彝族人民說裡面有仙女在織布、綉花。強迫各村各寨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園」去供土官淫樂,逼死了許多彝族姐妹。有個咪依嗜的漂亮姑娘,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農歷二月初八這天,隻身闖進「天仙園」,取下頭上戴著的有劇毒的白色馬櫻花泡進酒里,與土官共飲,毒死了土官,犧牲了自數神己,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英勇獻身的姑娘,便把農歷二月初八這天定為插花節,這一大,人們把採摘來的杜鵑花插在門前、屋後,掛在牛羊角上,彝薯鏈虧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惡、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更是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將杜鵑花插在另一方的頭上,即表示對對方的愛情矢志不渝。

賽裝節: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彝族的賽裝節又叫服裝節,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舉行,傳說是紀念一位叫米波龍的彝族姑娘。她捨身除霸,死後變為美麗的小鳥。節日期間,當地彝族姑娘們身帶數套花衣,齊聚在三台區跳歌場,圍成圓圈,在小夥子的月琴、嗩吶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會,退出跳舞場,換套新裝,又來跳,以此比試姑娘的靈巧、富足和美麗。彝族婦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圍腰上綉花,而且還在挎包、鞋子鞋墊上綉滿了各種圖案。並且各人的工藝、構圖、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風雨雷電,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鳥禽獸,各種人物都可以入綉。

虎節: 雙柏縣小麥地沖一代的彝族,農歷正月初八喚拿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彝語稱為「羅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於村後祭拜土主後,經巫師占卜擇出8人。這8人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臉、腳、手上繪上虎紋,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摩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彝族語稱為「羅麻乃轟」。虎舞(又稱老虎笙)從正月初八開始,每日增一虎(伊始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執以「崩咚」鈴的長者作前導(也稱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紋,披虎皮。如一時難得眾多虎皮,就用氈子代替。跳虎節時,前村戶戶敬香供「虎神」,每戶從門前到屋裡都要跳一場虎舞,以驅邪除祟,求虎神守衛。夜晚,田間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繞寨而舞。15隻虎都出場後,雌雄老小一應俱全(喻後又來著)全村為來日的興旺景象擺酒慶祝,狂歡一夜。

評論(7)|103

玉簪瘦 |五級採納率26%

擅長:文化/藝術社會民生

按默認排序|按時間排序
其他1條回答

2009-10-18 15:551988Michael|十六級

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節--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節日期間,人們彈著大三弦,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賽裝節——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日。一個是大姚縣三台鄉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賽裝節為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綉,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人。
與過去的賽裝方式不同、現在,人們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換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換五六套衣服。於是,賽裝節上也就多了一個景緻:在山管邊、青樹下,老人們搭起無數帳棚,烹煮著食物,忠實地為自己的姑娘守護著服裝。
賽裝節從一開始就有比賽的性質,這可謂是最早的時裝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裝的設計者,也是製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時裝模特」。
打歌--最受歡迎的全球民間舞蹈:每逢收獲、婚嫁或節慶,生活在雲南的彝族,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上千人,圍著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肅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為背景,合著蘆笙、短笛、月琴和樹葉吹奏的音樂節拍,男女手拉手,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踏足而歌,通宵達旦,興盡方休。
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
「打歌」遍及雲南,不僅彝族,就連白族、納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這種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腳舞」、「踏歌」、「跳蘆笙」等名稱。
據考證,「打歌」系「踏歌」轉音而來。早在漢唐之際,「踏歌」就曾是我國中原及南方民間十分活躍的民俗性歌舞。而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所鑄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個垂尾人連臂環舞的銅扣飾以及凝固在雲南滄源等地崖畫上的舞蹈圖紋,其舞蹈圖案都與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這也許可作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證。
至今,在雲南巍山縣巍寶山龍譚殿的壁畫上還保留著一幅清代人繪制的"踏歌圖",其情形與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4、離7月22最近的是什麼節日

2022年7月22日有火把節和觀荷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觀荷節又稱荷花生日、觀蓮節,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由於荷花要到夏季才開放,因此,古時人們將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定為荷花生日。

5、雲南居住的少數民族它們各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1.苗族: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苗族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夏至日,陰旦? 冢???個午日為七巧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2.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3.傣族:
(1)「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節日。
(2)「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3)「開門好早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4.壯族: 壯族是多節日的民族,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其中,春節、「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壯族最重要的節日。
5.納西族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春節、清凳姿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
6.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7.土族人民的重要節日有,農歷正月十四日佑寧寺官經會,二月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十一丹麻戲會,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會,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區的「納頓」(慶豐收會)等等。其中擂台會、丹麻戲會和「納頓」最具民族特色。屆時,除舉行賽馬、摔跤、武術和唱「花兒」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舉行物資交流會。此外,與漢民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等。
8.怒族: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五日,貢山怒族群眾都要歡度盛大的傳統節日——鮮花節(又稱「仙女節」)。節日這天一早,怒族群眾穿上節日盛裝,帶上早已准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並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人們邊吃邊喝,邊唱邊跳,整個山谷都沉浸在古樸而隆重的節日氣氛中。
9.畲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農歷的三月三、農歷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友粗雀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10.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歷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在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於民族之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
11.「哈節」京族除了和漢族相同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
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京族農歷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紅坎鄉)時,當地京族要過最隆重的「哈節」,由歌手「哈妹」輪流吟唱。唱哈活動要連續進行3天3夜,一邊宴飲,一邊聽唱。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6、少數民族有哪些節日?

姊妹節
姊妹節在每年農歷的3月15日,是少數民彎衫族
的傳統節日,又有"姊妹飯節"之稱,盛行於黔東南

,一般持續三天。2011年4月17日,農歷3月15日,星期日為
姊妹節。
龍船節

龍船節在每年農歷的5月24日至5月27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龍船節在苗語中叫做"咋瓮",是劃龍船的意思。2011年6月25日,農歷5月24日,星期六起為期三天是2011年苗族龍船節。

在每年傣歷的9月15日(農歷6月)。
與開門節同是少數民族
,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民族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 火把節

在每年農歷的6月24日或25日,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鎮鬧唯節日,但主要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為期三天。2011年7月24日,農歷6月24日,星期日為2011年

賽馬節
賽馬節是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因地方不同而略有差異。賽馬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民閑暇之餘的集會,交流農牧業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民族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並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

在每年農歷的七月鬼節(中元節)前一天開始,至農歷16日這三天,除了燒紙祭奠"
"之外,鄂嘉鎮上的年輕男男女女們,必須遵守"
"的規定,是男人就高興地摸,是女人就要愉快地接受被摸。2011年8月13日,農歷7月14日,星期六為2011年彝族摸奶節。
窮人節
窮人節在每年
的七月份(公歷9月),是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繼彝族的摸奶節後又一個比較有特色的
。2011年9月23日,農歷
,星期五為2011年窮人節。 開門節
開門節在每年傣歷的12月15日(公歷10月15日)。開門節與關門節同是少數民族
,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2011年10月15日,農歷9月19日,星期六為2011年開門節。
苗年
苗年在每年農歷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其中尤以素有"苗族文化中心"的貴州省
城苗年最為出名。2010年11月9日,農歷10月4日,星期二為2010年苗年,同時這一天也為13年一度的鼓藏節。
彝族年
彝族年在每年公歷的11月20日,是少數民族彝族的傳統節日,是由彝族
的第一個星回節轉化而來的一個重大的
。2011年11月20日,農歷10月25日,星期日起是為期三天的2011年彝族年。
驅鬼節
藏族驅鬼節在每年公歷的12月29日,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藏族的傳統節日。驅鬼節這一天會在御培拉薩的布達拉宮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各個寺廟也都會有類似的這種活動,以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驅鬼消災,保平安。2010年12月29日,農歷11月24日,星期三為2010年藏族驅鬼節。

7、火把節、吃新節、婭拜節、那達慕分別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1、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的節日
火把節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五、桐罩物二十六期間舉行,是雲南少數民族的重要傳統民俗節日之一,火把節以彝族和白族最為隆重。
2、吃新節是仡佬族的節日
吃新節又叫嘗新節,是仡佬族悶慧最古老、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七月(逢「龍」或遇「狗」)這一天舉行。
3、婭拜節是壯族的節日
廣西者寧、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婭拜山,奠祭壯族婦女婭拜。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婭拜節,祭拜的就是這位具有傳奇色彩、不屈不撓的的女英雄局液婭拜。
4、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節日
「那達慕大會「,在蒙古語中是開展游藝活動集會的意思,一般在夏、秋季節舉行。每逢盛會,數以萬計的牧民,場面壯觀,氣氛歡騰。

8、七月十五有什麼禁忌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是「鬼節」。這一天,民間流傳著許多禁忌。鬼節不能做什麼?讓我帶你去了解更多。

鬼節禁忌
中元節這天,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在床頭掛風鈴,半夜對著鏡子梳頭,在十字路口徘徊,晚上不照鏡子,不熬夜等。

1.在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吸引好兄弟,睡覺是最容易被「侵犯」的時候。

2、拔毛腳。俗話說「一腳毛管三鬼」,所以腳毛越多,鬼越不敢靠近。

3.夜遊。有八字的人在鬼節晚上千萬不要出門,因為這一天,鬼門關大開,鬼出來游盪。如果他看到你陰氣很重,可能會誤把你當成同伴,請你到家裡做客。

4.非特定場合燒鬼紙。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上帝的,燒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5.偷祭品。這些是好兄弟的食物。如果你未經他們同意就使用它們,只會給自己帶來難以處理的厄運。

6.晚上曬衣服。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很漂亮的時候,他會借走,並在衣服上留下他的香味。

7.喊你的名字。晚上不要穿綉有自己名字的衣服,以免元神走火入魔。另外,最好避免直呼他人姓名。否則好兄弟(閩台對鬼的尊稱)一旦聽到,就會趁機拿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如果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不要回頭,也不要馬上回應。

8.游泳。不要去危險的水域游泳。傳說「水鬼」為了投胎會找人做替死鬼。

9.環顧四周。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唬人。萬一他們東張西望被嚇到了,那就是他們侵犯你的最佳時機。

10.榕樹放在家裡。因為榕樹是一種聚蔭植物,也是好兄弟的最愛,除非你想讓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1.熬夜。最熱鬧的時候是半夜,最鬧鬼的時候也是半夜。熬夜很容易導致氣餒和入侵。

12、靠牆。好兄弟平時喜歡靠在冰冷的牆上休息,很容易出鬼。

13.撿路邊的錢。不要撿地上的零錢和紅包;不要隨便撿路邊的錢,因為那可能是好兄弟的,要不然就是用來鬼婚的。

14.到處勾肩搭背。從招魂術的角度來說,一個人體內有三把火,一把在頭上,一把在肩膀上,所以鬼月期間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和肩膀,以免把他身上的火撲滅,給好兄弟可乘之機。

15.拖鞋頭朝向床。好兄弟可以通過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陌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向床頭,那麼好兄弟也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就是崇拜的模式,就像香爐上香一樣,只會吸引好兄弟和你分享美食。

17.吹口哨。經過墓地的時候,要不停地說「對不起打擾你了!」並且保持肅穆不吹口哨以示對好兄弟的尊重。

18.晚上拍照。很容易把精神世界的朋友一起帶回家。

19.玩碟仙。平時玩碟仙都容易出這種事,更別說這個鬼節了。

20.拖鞋整齊地放在床邊。出國旅遊時,拖鞋整齊地放在瞎沒逗床邊,會引起精神世界朋友的好奇心,導致他們在床上鬧。

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一個重要節日——中元節。但是,「中秋」是中國道教的名稱;在這同一天,佛教稱之為「夢蘭盆節」,民間稱之為「鬼節」。這三節不僅表達方式不同,而且具有祭祀祖先、崇尚孝善的共同文化內涵。我國的漢族、顧薌、達斡爾族、彝族、納西族、白族、苗族、侗族、壯族和土家族都有這個節日的習俗。

在古代,人們相信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後,七魂分離,只剩下三魂叫鬼。一個有德的人,死後獻祭,不會傷害人類;但察碼是那些沒人拜的鬼就不一樣了。相傳從七月初一到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陰間的鬼魂回到死者身邊,看望他們的親人、朋友和後代。所以有「七月中旬鬼跑來跑去」的說法。在這幾天里,民間為了保證生命安全,對於婚喪喜慶,都不敢輕舉妄動。

7月15日,民間家家祭祖。有的在家或祠堂為祖先燒香,在家祭拜;有的去祖墳加土,供品,乙炔香等。天黑後,拿著鞭炮,紙錢,香燭,燒點紙錢,放鞭炮,送祖先上路,回到「冥界」。那時,每個家庭都會供奉水果、蔬菜、米飯等。,舉行各種祭祀活動,祈求地方官的保佑,照顧「無家可歸」的鬼。設酸壇。有僧尼念經,有神靈燒錢,有送奉。這一活動在7月15日達到高潮。因此,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俗稱「鬼節」。如今,民間的七月十五節逐漸去除了迷信色彩,保留了祭奠祖先的形式。

中國中磨賣元節的習俗可以說與中國古代的天人觀直接相關。在中國古代的習俗中,人們相信人升天為仙,下凡為鬼。按照西方文化習慣中的思維理念,鬼神是絕對對立的,天人關系也是不可分的,是絕對對立的。現實中,人類無法作用於天地之間的另一個時空。但在中國古代宗教觀中,天地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鬼神的位置也是可以轉化的。現實中,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行動改變另一個時空的關系。在我們的祖先看來,神與鬼的關系並不是絕對的對立,而是可以根據當事人的功過轉化的。鬼、仙、人有善惡之分,這種善惡可以相互作用,換位。沒有功德,神仙可能又要下地獄了。地獄里的鬼如果有功德,可以投胎成神。認為世上活著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行動改變另一個世界的祖先和後代的處境。比如,當世界能夠通過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貢獻和功德拯救祖先的靈魂時,也能給後代帶來好的結果。

因此,中元節逐漸變成了一個祭祖和為後代祈福的節日。

元代的鬼節活動與習俗
1.放電管

河燈也叫「荷花燈」。通常,燈或蠟燭被放在河燈的底座上。在一月中旬的夜晚,它們被放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任其漂浮。燃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溺水鬼和其他鬼。點亮河流,尤其是黃河,非常壯觀。

2.焚燒街頭衣服

一踏入農歷七月,天黑後人們就會拿著香燭、金銀紙和一些豆腐、白米等祭品在路邊祭拜。人們「燒街衣」的目的,就是讓那些無助的靈魂有衣禦寒,有糧裹腹。

3.做茄子餅

人們相信茄子餅可以作為已故祖先去蘭盆會的干糧。到了中元節,老南京家家戶戶都做茄子餅,就是把新鮮的茄子切絲,上面撒上麵粉,放在油里炸。其實茄子餅現在已經是常見的家常菜了。如果你想吃,你可以做一盤來滿足你的渴望。

4.祈求豐收。

在中元節祭祀孤獨的靈魂通常與祈求豐收聯系在一起。在石鼓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前燒香,祈求水稻豐收,並在地上插上香枝,這就是所謂的「插秧」。種得越多越好,象徵著秋天水稻豐收。

5.祭祀祖先

祭祖的節日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所以它被簡稱為「七月半」。民間認為此時祖先也會回鄉看望後代,所以需要祭祖。崇拜儀式通常在七月底前的晚上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6.犧牲土地和莊稼。

在7月15日,人們會祭祀土地和莊稼,並將供品撒入田間。紙燒好後,用剪成碎片的五色紙包裹在莊稼的穗上。傳說可以避開冰雹,獲得豐收。同時,有些地方還要去後土廟祭祀。定縣民俗把麻和玉米掛在門上。

7.放上天燈。

關於鬼節點燈也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把你家的霉運帶走,越遠越好。這個時候,別人家的天燈落在自己家是大忌。如果他們倒下了,他們會被再次釋放。其次,每個家庭都希望死去的祖先能夠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那天放上燈籠,為升入極樂世界的祖先照亮通往天堂的道路。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
1.吃鴨子

農歷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國的新年,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原來「鴨」就是「壓」的意思,取其諧音,吃鴨就是壓鬼。東莞人通常吃蓮藕和烤鴨。

2.吃米粉

在中元節,東莞有吃糯米粉的習俗,並且在幾乎所有的東莞都廣泛使用。當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米粉吃法。

3.吃清淡的飯菜。

在山東凌渡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嗆口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4.吃清淡的食物

在江蘇省董賢鎮,許多村民在中元節吃扁食(一種用麵粉和糖做成的簸箕狀食物)。

5.吃「餃子餅」

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他們會吃「餃子餅」,一種類似春卷的食物。

9、彝族的傳統節日有什麼?

彝族的傳統節日:

1、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彎宴鍵摔跤、鬥牛、歌舞

2、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

3、密枝節:二月初八埋巧,習俗:祭龍樹、野餐

4、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5、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6、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7、刀桿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9)彝族7月15日是什麼節日擴展資料:

關於藏族的傳統節日:

1、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2、跳神法會: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3、賽馬祥梁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4、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5、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6、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7、藏歷新年:藏歷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歷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