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節日的氣氛在下降
1、現在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淡了,這是為什麼呢?
記得小時候,我們每個人最為期待的,應該就是過年了。
每一次過年,父母都會給我們買來新的衣服,准備好大魚大肉,以此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對於新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記憶。
而對於大多人來時候,過年就象徵了放假,能夠讓人暫時擺脫工作或者學業上的煩惱,收獲到短暫的時光。
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過年中感受到一種溫暖。這種溫暖,便是家的溫馨和幸福。
一家人圍繞在餐桌上,一同聊著家常,暢談著一年中的經歷,讓冰冷的冬天也變得暖和下來。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能發現,當下生活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
為何會出現和以往截然相反的現象呢?
曾有社會學家說過,春節的發展便是以宗族和血緣為基礎的。而當這些基礎被改變後,春節的本身也會發生改變。
春節的「年味」變淡,也許跟這6個令人心酸的真相有關。
1.越長大,越對感情無感小時候,我們對春節有著極大的興趣,是因為那時候的我們還重視感情,對身邊的人有著極大的期望和善意。
可是,當人逐漸長大之後,這樣的感情也就變了。
尤其是當人經歷過生活的不易後,看透過人心人性的本質後,他們就會感覺,這所謂的親情或者友情也不過如此。
這樣的感情轉變,會讓人產生一種對人的抵觸感。這種抵觸感,終究會影響我們對於節日的態度。
要知道,節日就是由人的感情和群居行為所構成的。
倘若連人的感情都發生了轉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根本沒有「年味」可言。
2.快節奏社會,人情變得淡漠如今的社會,就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
說起快節奏的社會,其實它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和一個明顯的缺點。
優點,就是快節奏的社會能帶給人一定的發展機遇,讓人的物質得到極大的滿足。
而缺點就是,就是快節奏的社會給人帶來無盡的虛偽和欺騙,讓人情關系變得冷漠下來。
要知道,我們和親朋好友在春節期間的相互往來,就是基於人情關系而言的。
而當人情關系遭受到了破壞,那麼我們內心就會出現一根刺,就會對節日無感。
如此,年味就會越來越淡。
3.生活條件變好,對過年沒有了期待為何以往的年味特別濃,而當下的年味特別淡呢?
在以往,人們要想穿到新衣服,或者說吃到豬肉或者其餘的美食,就必須等到春節的到來。
而如今呢?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現在的很多人,他們隨時都能買新衣,吃到美食。
那麼,我們對於過年的期待感就在逐漸地減少。
曾有人調侃道:「現在的日子,就像每天都在過年一般。」
其實,這並非是一種吹噓,而是一種現實。
在當下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能吃飽喝足,就像以往過年一般。如此,我們對過年就沒有了期待。
4.科技發達,能做到即時交流過年,在中國文化之中,就是象徵了「團圓」。
留在家鄉的父母希望能見到孩子一面,而遠在外地漂泊的遊子,也想和家人相見團聚。
直到現在,這樣的感情和希望都是相同的。
可唯一的不同就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們隨時都能進行視頻聊天,也能隨時隨地回家。
科技發達了,帶給人的,既是便捷,更是感情寄託的逐漸減少。
想想看,以往一年才能見一面,現在在手機上每天都能見面。
那麼,新年團圓的氣氛就會受到影響,年味也將變得淡漠下來。
5.網路化發展,有趣的事情在增多有人曾評論道:「網路化時代帶給人的,就是虛擬世界的逐漸生活化。」
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網路世界的一員。而網路世界,它帶個人們的資訊和資源,那是比現實世界還要豐富的。
在以往,人人過春節都是面對面,一同談天說地來度過的。可如今呢?大多人都把時間花費在網路空間中。
尤其是網路活動的愈發豐富,網路「集福」活動的有趣化,讓人們都無視了現實中的年味,而更在乎手機中的活動了。
如此,網路化的發展,它帶給人的,就是許多有趣的事兒。而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現實的年味。
6.習慣性的傳統文化,讓人變得「審美疲勞」古人有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為何我們總是會感慨物是人非?就是因為每一年都在發生著改變,讓人產生經歷滄海桑田的感覺。
可是,我們能發現,每一年的春節,彷彿都只是一個樣。
在除夕夜那一晚,全家人整整齊齊地坐在一起看著每年都一個調的電視晚會。
在新年的期間,除了吃年飯,就是去探望早已熟悉的親戚。
而還有其他什麼活動呢?貌似已經沒有了。
如此,現實中的傳統活動終究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以至於網路化的活動才會在某些方面替代現實活動。
那麼,年味的逐漸變淡,這就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了。
2、為什麼感覺現在過年缺少年的氛圍了?
我們現在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的一點就是過春節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年味了,缺少了過年的氛圍,春節的味道越來越淡,那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就是因為我們當下很多人都是處在忙碌的生活當中。大多數都要去忙於工作和生活,春節休息的假期是比較短的,讓人們沒有很多的時間去准備過年,並不像之前一樣,有很多的時間去為過年准備年貨。大多數的上班族們,只是過年會有三天的假期,也不需要去准備各種年貨,為春節准備的時間和機會少了很多,自然也會覺得這個節日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就和平時是一樣的,只不過多了幾天的假期。這主要是與大家很快的生活節奏有關系。
第二個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變高了,不需要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去吃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去穿新衣服,或者是難得的放鬆一下,現在生活質量普遍都很高,買衣服隨時都可以買。而食物則更不短缺,想吃什麼平時就可以吃,不需要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按照這樣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春節的特殊之處就淡了很多。大家可能更多的尤其是年輕人,會把春節這個節目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自然年味兒就少了很多。
而且我們春節的儀式感也少了很多。在之前,我們會在過年的時候放鞭炮,但是目前放鞭炮這件事情在城市內是不太允許的,為了環保,可能很多人也就少了放爆竹的這個習俗。而春節聯歡晚會則也顯得沒有那麼的有年味兒了。以前的春晚是家家戶戶必看的,但現在的娛樂方式多了起來。春晚似乎也不再是那麼的吸引人了。綜合來看,年味兒確實是淡了很多。
3、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覺得過節的氛圍沒有了?
春節將至,發現身邊是越來越多的人感慨:「現在過年是越來越沒有氣氛了!」筆者也有相同的體會,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以前過年掛燈籠、放鞭炮、穿新衣,現在過年也掛燈籠、放鞭炮、穿新年,而「年味」卻變淡了。
其實,不是「年味」變淡了,而是大家的「口味」變重了。人成熟了,「口味」自然也就變重了。小的時候,過年的氛圍是最濃的。領著父母給的壓歲錢,平時沒錢買的零食可以隨便買,約上三五幾個小夥伴一起放鞭炮, 或者是買上一把玩具槍來-場「大戰」,那叫一個高興!現在長大了,成熟了,以前感興趣的東西在現在看來成了一種幼稚,沒有了童年時的天真,過年自然也就沒有了童年時的樂趣。平時為了生計,忙碌於工作,過年就圖著一家人圍在一 起吃個團圓飯,看看春晚,自然就會覺得沒有了以前過年的氣氛。
生活水平提高了,「口味」自然也變重了。以前生活條件差,平時粗茶淡飯,就盼著過年可以吃上一頓大魚大肉,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但是現在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斷提高,大魚大肉成了「家常便飯」,新衣服也不再是「奢侈」的東西,平時高興就可以買上一件。當以前的「奢求」變成了現在的「稀鬆平常」,人們對過年自然也就少了那麼一點盼頭。沒有了驚喜,自然就會發出「年味」變淡的感嘆。
還有一部分覺得「年味」變淡的人就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前過年就盼著單位發獎金發禮物,大家「紅包」到手,喜笑顏開,過節的氣氛當然濃重。然而高福利卻養成了他們的「重口味」,現在中央重拳反腐,大力整治公務員隊伍,過年過節沒有了福利,他們自然也就開始變得不那麼習慣。大過年的,沒有了組織的「送溫暖」,自然也就感覺春節變「冷」。「年味」是一種抽象的東西,是人們的- -種主觀判斷。春節還是以前的春節,只是過節的人心態發生了改變。
「年味」 變淡並沒有什麼不好,反而代表著社會的一種進步。過年不是為了追求驚喜,而是為了一家團圓。
4、如何看待中秋節氛圍越來越淡,出現這種跡象的原因是什麼?
中秋節氛圍越來越淡,主要是因為現在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人們對傳統節日不再看重。
中秋節本來是家人團聚一起的時刻,家人們在中秋節聚在一起賞月過節,聊聊家常瑣事聯絡感情。但是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對中秋節沒有了往日的感受,中秋節的氛圍變得越來越淡。
過去的時候人們的物質不夠豐富,過節能夠讓人們飽餐一頓,人們在節日的時候會花錢買一些平時不捨得吃的食物,讓自己和家人改善生活。但是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平時的生活已經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過節吃好吃的已經不再讓人期盼。過去為了過節提起好幾天准備,現在只需要去飯店就能解決,缺少了提前准備的那幾天,自然也缺少了期待和儀式感,沒有了往日過節的氛圍。
現代的生活不僅豐富了物質,還拉遠了人們的距離。人們雖然可以通過網路隨時和家人聯系,但是也因此少了見面的期盼。有不少人在中秋節的時候會通則禪過網路和家中的親人聯系,雖然節省了成本和時間,但是沒有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感情自然無法傳遞,過節也變得索然無味,為此越來越多的人在中秋節的時候選擇在家中休息,不願意和過去一樣到處拜訪親人。
隨著現代生嘩飢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傳統節日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亂盯返。過去人們會在中秋節的時候團聚,增強和親友的感情。但是現在人們越來越看重利益,很多親友之間平時並不走動,到了過節的時候也只是為了迎來送往。尤其是不少年輕人,他們更喜歡在節日的時候休息玩樂,不想為了過節增加自己的壓力和負擔。
中秋節是為了家人團圓,氛圍越來越淡表明人們對節日的厭煩,也說明了人情的冷漠,我們應該重拾對傳統節日的熱情,回歸中秋節的初衷。
5、為什麼現在過節!越來越沒意思了!!沒有那種過節的氣氛了!!
我覺得這個有好多原因。
首先,人越來越不齊了。小時候,大家都在一起。不論是朋友還是家人,都在一個小小的鎮上,甚至是一個村裡,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每到過節,一家人整整齊齊。
現在,大家都長大了,即便是春節這樣重要的節日,也有一些家人因為工作、地域的原因,實在沒有辦法趕回家。家裡的女兒也出嫁了,好兄弟好姐妹也不一定會回老家,總歸人沒那麼齊了。
其次,儀式感也沒有那麼濃重了。想想小時候過春節,是多麼濃重的節日氣氛啊!從半個月前開始,各家各戶就開始打掃衛生。
端午節、中秋節,也是早早就開始准備包粽子、買月餅。但是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一切也就從簡了。衛生可以請保潔公司搞定,團圓飯也可以到大酒店吃。
再者,參與感也沒有那麼強。小時候,不論是春聯、窗花、粽子、餃子,都是自己動手來,現在都可以直接買了。
現在大家都忙,節假日也就只有3天的假期。通常都是回到家就為了趕上吃那頓飯,前前後後的工作都沒有參與。吃完飯可能第二天又得離家了,來不及停下腳步細細品味,只有來去匆匆的疲憊感。
第四,一些傳統的節目沒能保留。小時候節日之所以熱鬧,因為村裡鎮上都有準備傳統節目,比如舞龍雜耍,好看又熱鬧。
但是現在這些節目都沒有了,大家都出外謀生了,技藝失傳了,村裡也不再准備這些活動了,節日氛圍也沒有那麼濃郁了。
6、每逢佳節倍思親,但為何現在的節日氛圍越來越淡漠了呢?
以前人們期待過節,是因為可以有好吃的,可以能讓大家相聚,所以人們會有更美好的期待。現在人們的生活非常的富裕,以前過節才能吃到的美食,現在每天都可以吃,所以人們對於節日就沒有那麼的期待了。
現在人們期待節日的唯一感覺,就是可以放假休息。所以,節日的氛圍也就會減少很多。放假之後,很多人會休息睡覺,找朋友聚餐,或者外出旅遊。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比較忙碌,日常吃的食物又豐富,所以,在這之餘人們就期待能夠放鬆放鬆休息一下,這樣勞逸結合。所以現在的人不是不期待假節日,現在人也期待,現在人期待假節日之後是希望自己能夠輕松放鬆的。至於節日的氛圍,那肯定也就自然而然淺淡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現在人,唯一更期待的一個節日也許就是春節了。因為春節休息的假期會比較長,人們能夠更加徹底的放鬆一下,緩解一年工作的疲憊,所以春節是大家會期待的。春節的氛圍也略微有所減輕,人們在一起更多的是一起吃飯聚餐或喝酒。現在的春節,已經不像小時候的春節那樣熱鬧和開心了。但是能夠有春節這樣的時刻,還是能讓我們感覺到團圓的美好的,也依然期待。
現在的節日,對我們也依然很重要。我也很期待節日,中秋節的時候我也會給自己買月餅吃,也會給自己的家人打個電話來聊聊天。只是說節日的氛圍變了,並不會說必須趕到家裡一起團聚,可能會用語音或者是視頻來跟家人進行情感的溝通和交流了。
7、傳統節日式微,為什麼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淡化了?
曾幾何時我們苦苦期盼的過年過節,已經越來越淡化,越來越冷清,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不到過年過節的氣氛了,感覺過年過節就像是一個長假, 沒有了兒時的快樂和美好的感受。 特別是以前非常隆重的節日,像春節,就更加沒有那種興慶的氛圍,完全沒有了兒時那種興奮和儀式感。
小的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過節,距離過年過節還很早就開始做各種計劃,那種美好的期待讓過年過節變得珍貴又隆重。不僅是孩子,大人也一樣在心裡暗暗計劃著怎樣過年,買什麼過年的年貨,節日的佳餚,為家裡添置點什麼。可以說所有人都對年節充滿期待,年節在每個人心裡占據著無比的位置。就像俗話說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年節在國人心中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那麼,為什麼現在生活條件那麼好了,而年節的氣氛卻越來越淡了,購置年貨不再那麼積極,又沒有新衣服也不在意,甚至有些人不再那麼千辛萬苦也一定要回家過年了。過年過節反倒更像是一個較長的假期,不少年輕人甚至是足不出戶,更不要說買年貨,買新衣,放鞭炮了。我們覺得非常重要的儀式,在他們眼裡變得可有可無,小時候為了多分一點鞭炮孩子們經常是吵鬧不休,而現在找個孩子去放大年夜的鞭炮都很難。
其實,我們細想,傳統節日變得淡化,主要原因是物質豐富了,而且信息多元化,科技越來越發達,使得幾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已經沒有那麼有趣味了。首先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以前是缺衣少食,惟有過年時,才能吃好的,穿漂亮衣服,而現在天天穿新衣服也不是什麼難事。想吃什麼都可以通過各種購物渠道買到,完全不用眼巴巴的等著過年過節。其次是很多年節的慶典活動,年輕人都在外工作,即使在家也不願意參與,這就造成年節變得冷冷清清。
最重要的一點是,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由於現代人環保意識的加強,那些傳統的被人們認為很有年味的習俗。比如,現在很多地方規定不讓放鞭炮,不讓放煙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年味。而科技的高速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卻讓親情與傳統節日漸行漸遠。所以,我們覺得過年過節沒有以前有意思了,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是作為年輕人如果關掉手機、 電腦、重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尊重、陪伴在親人身邊,傳統節日還是有很多價值讓我們參與發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