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日里有什麼習俗
1、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祭祖都是清明節期間最重要的習俗,每年清明節很多在外的家人們都會回家開展掃墓祭祖習俗活動,此外還有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植樹、插柳等習俗。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清明期間的相關習俗吧~~
清明節的習俗
1、掃墓祭祖。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可以說掃墓祭祀才是清明節的核心,這也是清明節直到現在都還被大家所認可的意義,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家」這一概念,畢竟我們的家國觀念比較重,對於死去的人也很看重,在清明節這一天為祖墳除去雜草、增添新土,是對逝去先人的一種思念。
2、吃青團。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油綠如玉,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3、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4、放風箏。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寓意放走一切不順不平之事。
5、盪鞦韆。其實鞦韆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叫鞦韆,而叫千秋,但是後來改名叫做鞦韆,這是古代清明節最盛行的活動之一,一直流傳至今都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6、拔河。拔河活動其實最早並不是在民間盛行的活動,在古代這是軍中的一種比賽,用這來鍛煉軍人的素質,可是等到唐代,唐玄宗看著這活動挺有趣的,於是在清明開始舉辦大型的拔河比賽,從此,拔河活動也開始在民間流行,尤其是各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等會在清明節期間舉行拔河活動。
7、插柳。在民間,清明節有插柳的習俗,關於這個習俗,在民間有三種說法,其中比較神一點的說法就是據說觀音菩薩的玉凈瓶中所插的就是柳枝,所以人們認為柳枝有驅邪的作用,所以在清明節這一天會進行插柳。
8、蹴鞠。這是我國最早的足球活動,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面用皮革做成,球內塞滿羽毛。蹴鞠是古代清明節期間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游戲活動,到了漢代,蹴鞠就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並且有了比較健全的比賽規則。
以上就是清明節的一些常見的習俗~~
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一日。"
清明節的故事傳說——紀念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背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為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
以上就是關於清明節的一些習俗、來源、以及故事傳說的知識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2、清明節還有哪些風俗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又稱三月節、祭祖節、踏青節等,清明節習俗很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
💝💝清明節風俗💝💝
💝一、 掃墓祭祖💝
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據考古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墓祭,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對祖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特殊緬懷方式。
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與此觀念相適應的有關祭祀活動曾多得不勝枚舉。隨著歷史的推移,這類活動現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時節的掃墓,傳承至今依舊不衰,因而被專家視為生命力量最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二、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
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就已成為風俗。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游春賞景。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歷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三、插柳💝
清明節春光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究竟從何而來呢? 關於清明節有個傳說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放盪常往來於花街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並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因為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後卻於襄陽貧困而亡。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
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游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有關。春節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搖搖柳枝了。
💝四、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有一年的清明節,唐中宗令滿朝文武三品以上大員,連同學士等,匯集宮中球場,分隊分批舉行拔河,所用繩索是以大麻繩兩頭系千餘條小繩,數百人分兩隊分別在兩頭抓緊,比賽中力弱者為輸家,中宗攜皇後、妃嬪、公主前往觀戰,一時喊聲震天,地動山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盛況。據說,在時值春耕春種的清明時節舉行拔河,具有祈求豐收的意味,歷代帝王自然非常重視。
💝五、植樹💝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為什麼要植樹呢?這是因為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俗語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植樹的民俗源於喪葬習俗。早在西周時期,封建統治者便開始在墳頭栽種樹木,不過那時的植樹只是統治者顯示地位的一種標志。而平民百姓是不準立墳和植樹的,因此,墳頭植樹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時期,民間才開始仿照統治者的行為在墳頭植樹,而此時的植樹也只是作為祖墳的一種標志而存在的。
💝六、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節日,它提醒我們要尊重生命、把對親人的思念表達出來。希望大家在此佳節相聚,充分感受春天的溫暖,傳承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祝大家在清明佳節,能夠得到節日的祝福,願安康幸福!